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学前古筝教育乐理趣味性的教学模式

学前古筝教育乐理趣味性的教学模式

摘要:本文首先简单阐述了学前古筝教育乐理的教学现状,随之对开展趣味性教学的相关因素进行简单探析,最后就趣味性古筝教育乐理的具体实施策略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期激发学前班学生学习古筝的兴趣和求知欲,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乐理;趣味性;教学

针对学前儿童来说,学前音乐教育已是不可或缺组成部分,而古筝作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乐器之一,进行古筝教育更是传承和发展古筝艺术的最好方式。乐理是学习古筝的基础,在现实教学过程中,由于乐理的枯燥无味和学前儿童的接受能力限制,导致乐理教学收效甚微。因此,在学前古筝教育过程中采取趣味性教学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古筝乐理教学现状分析

(一)心生“拦路虎”

所谓乐理,顾名思义即有关音乐基础理论的一门课程。乐理于音乐犹如汉字于语文、字母于英语一般,是古筝教学中的基础课程。音乐本是令人非常向往的,但若想取得一定成就则必须掌握难学、难懂的乐理知识,这一点又成了众多学生心里的拦路虎。一旦学生心里产生巨大的畏惧感以及自信心明显受挫,于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而言都是难以完成教学任务的。因此心理因素是影响学前古筝教育乐理的基础因素,又是普遍存在的。

(二)超出认知范围

就古筝乐理知识而言理论性很强,特别是针对学前儿童的学习发展规律层面来讲,本就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范畴,若教师对乐理知识仅仅照本宣科,根本无法让学生感受到古筝艺术之美,教学效果往往差强人意。比如学前儿童的认知水平处于基本积累层次,如果教师简单的告诉学生节奏表示音的长短关系是由强弱组织起来的,或者从一个调转到另外一个调这样的现象叫做转调等理论知识,学生难以理解和内化,更无从谈帮助学生形成乐理理念了。

二、趣味性乐理教学必备因素

(一)外在因素

对学前儿童开展趣味性教学,首先需要具备一定的客观因素,比如拥有良好的教学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和学习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一种客观需求,更是教育发展的需求。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有助于维持教学秩序,提高教学效果。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设备的配备也是重中之重,比如仅有古筝这一单一的教学器材,不仅难以长久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单一的音色也满足不了学习需要。因此针对学前古筝教育乐理的教学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构造,力求同时满足学生的视听和感官需要,将理论与音响相结合从而达到对乐理知识的感性认识,丰富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提高教学效率。

(二)内在因素

内在因素即主观因素,主要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学前古筝教育乐理教学也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起到主导作用,本着充分尊重儿童学习和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感知认识和创造力,此为教学活动的基础。另外,在趣味性教学模式中,教师要改变以往保守的教学方法,采取各种各样积极主动的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变的开放化,切莫抱着让儿童成为古筝演奏家的心态进行教学,而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感受古筝艺术的美,提升其音乐素养。

三、趣味性教学实施对策

(一)学生为主体,积极探索深化理解

实施学前古筝教育乐理趣味性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理论知识的现状,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生理和心理上的疲劳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造性,让他们自身活跃起来带动教学氛围,如此更加容易理解和内化乐理知识。比如就音程的协和与否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古筝弹奏让学生先初步感受音和音之间的关系,随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并总结一下相互配合的音有哪些,最后教师加以指导并将对应的乐理知识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如此既完成了古筝乐理教学任务,还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来深化理论记忆,教学效果可谓事半功倍。

(二)教师为主导,化抽象为具体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面对枯燥厌烦的乐理知识,便需要教师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点滴灵感,想方设法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劳动和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变抽象的理论概念和定义为具体生动的事物,通过适当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乐理。比如在教授五线四间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依次在高音谱表的基本间写上F、A、C、E这四个音名,小写便是face即中文的“脸”,巧妙地将五线谱转变成脸谱以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线和音高的知识点。或者将一些音乐符号、记号组成一些动物图案,针对教学对象幼儿来说既熟悉又形象,此方法非常适合乐理初学者,可充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三)游戏入课堂,增加趣味性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对于学前儿童来说求知欲和好奇心甚强,教师可利用孩子爱玩的本性,在乐理教学过程中加入适当的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其自主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在设计游戏时要注意既贴合儿童生活又能体现乐理知识,力求让学生更加生动直观地感受乐理。比如进行音阶教学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几个玻璃杯里又低到高装入不同分量的水,让每个学生用筷子敲打杯口并仔细聆听和分辨其发音频率,如此可让学生对音阶有更加直观和形象的了解,并且与音符和音色联系起来,可见将游戏贯穿于课堂不失为提高学前古筝教育乐理教学效果的好方法。

四、结语

总而言之,乐理知识虽然枯燥无味,却是古筝教育的入门基础课程,故结合学前儿童的认知特点以及课程性质采取趣味性教学模式,可有效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古筝乐理知识,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李菲.学前古筝教育乐理趣味性教学模式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2.

[2]李游.新世纪我国幼儿古筝教材解析[D].南京艺术学院,2012.

[3]贵晓琴.少儿古筝教学之我见[J].才智,2011,17.

作者:张玲 单位:山东铜陵市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