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规范性制图的建筑设计教学研究

规范性制图的建筑设计教学研究

摘要: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作为建筑学专业学习的启蒙课程,是整个建筑学和城乡规划专业培养计划学习的开端。在这门课的学习中,学生需要经历一段艰辛的训练过程,才能为后面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其中,熟练掌握规范的建筑设计图纸绘制成为了这门课程的学习目标之一。笔者针对这一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规范性绘图的教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规范性图纸绘制;设计基础;教学研究;地域特色

一、引言

在建筑学专业本科教学中,规范性图纸绘制也是作为教学的重点,并且在五年的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强调,目的是使学生在完成本科学习后能掌握规范绘图的能力,从而能胜任建筑设计绘图工作。通过多年来对图纸作业的分析,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的设计作业或多或少存在图纸绘制不规范的问题,这说明建筑设计基础教学的工作需要不断改革和完善。

二、原因分析

1.固有思维印象的影响。刚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难免受到中学阶段学习主观因素的影响,高中学习期间,学生大部分的手绘用于完成数学几何、物理力学分析等作业。这些简图的画法跟建筑的画法差别很大,学生按照自己的习惯绘图,不自觉会产生错误的制图习惯。如箭头标注方面,力学F标在箭头处,但是建筑平面画法一般为“下”字标在箭头起点处。另外,标高方面,因为正负零零以下的标注带有“-”号,学生很容易认为地面以上的标高前都应加“+”号。2.空间想象能力的制约。学生对建筑空间的理解能力将影响绘图的效果,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学习的时间不长,对三维理解能力有偏差,比较难领悟,容易绘制错误。比如,楼板的剖面画法方面,特别是楼梯剖面的绘制,经常有学生在梯段上方将楼板绘制出来,授课时应对正确画法重点进行讲解。3.参考案例对学生的影响。设计作业绘制过程中,学生经常参考相关的资料,若参考案例本身就不规范将影响学生的认识;另外,既有建筑错误的做法、往届学生的错误示范等,都会对学生的绘图产生影响。4.课程协调问题。“建筑制图”课程,主要服务于“建筑设计”。但是,笔者也发现了一些课程开设顺序的问题。如《画法几何》课程与设计基础课在同一学期开设,前者不能为后者提供基础参照,学生学习的效果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三、解决措施

1.基于任务驱动式教学在图纸抄绘训练中的应用。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图纸绘制练习可以说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建筑设计图纸,首次绘图的规范性对其后面的绘图效果具有非常大的影响。笔者在课堂内采用的任务是“小型建筑图纸的抄绘+小型建筑测绘练习+小型建筑设计”,该作业组合的特点是学生完成规范绘图练习后,在小型建筑的测绘及图纸绘制过程中能够再一次巩固所学的知识,然后再进行小型建筑设计,学生可以将前面所学到的绘图知识运用到实际的课程设计中。2.以专题讲解的方式对重点难点进行强调。加强对重点内容进行专题讲解,如楼梯绘制、剖面梁板绘制、尺寸表达等重点问题进行详细解释,并要求学生现场进行练习。在集中讲解期间,由于信息量较大,学生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教学的难点。3.设计核心课程应统一严格要求。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学习对学生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如果后续的课程没有能够继续坚持严格要求,学生有可能就降低绘图的要求,比如,不按比例画图、不用拷贝纸画图等。结果有可能是待方案确定而时间方面比较仓促的情况下,学生容易按照错误的草图进行正图绘制。4.强化地域特色的教学思路。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建筑资源,笔者认为课堂教学应该充分利用地域特色的建筑资源进行整合。广西大学建筑学专业对此进行了尝试,一年级的课程选择具有岭南特色的建筑进行测绘,二年级利用学校的两个幼儿园进行案例研究,三年级对广西传统民居进行建筑测绘,四年级结合校企合作课题,邀请设计院的高级建筑师到教室进行指导。5.尝试采用新媒体手段。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出现新的新媒体信息内容和教学手段,如何借助新的教学手段进行帮助讲解,如采用SU建模、VR观察、3D打印构建等方法进行辅助教学,将是目前基础课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建筑认识实习课程中,笔者尝试带学生参观新媒体企业展示厅,通过亲身体验VR的过程,以及教师适当的引导,能够加深学生对规范性制图的理解。

四、总结

在知识爆炸时代,建筑设计行业将迎来新的机遇,但无论如何,建筑设计基础课程都必须紧紧抓住核心任务,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能力。针对规范性图纸这一问题,无论未来的图纸由哪些平台和软件进行绘制,所完成的图纸仍然以行业的设计规范为基础。

参考文献:

[1]宫晨.探析因材施教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以“建筑制图”课程为例[J].科教文汇,2017,(3):73-74.

[2]杨修.建筑类计算机辅助绘图课程教学的实践和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6):21-22.

[3]田学哲.建筑初步(第三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作者:杨修 倪轶兰 王丽 卢一沙 单位: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工程防灾与结构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