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建筑测量论文:建筑测量工作保障措施研究

建筑测量论文:建筑测量工作保障措施研究

本文作者:宋德魁 单位:中铁四局钢结构有限公司

人自身的视力、视距与观测环境中的色温、光照、空气湿度、浮尘,均会影响到观测者眼中的“视觉效果”,进而造成测量结果出现误差。

由于仪器失准引起错误:现阶段,国内许多建筑项目的施工建设,并不重视对于测量设备、仪器的日常管理,即使有指派专人加以看管,但也只局限于设备仪器的外观质量,而没有严格依据我国有关标准、规范以及测量工具的使用说明,定期组织进行检修、维护、校核,以至于损坏、丢失现象的频发,以水准管的使用为例,观测人员需要通过仔细的观察水准管中的气泡是否处于中央位置来做出具体判断,由于缺少维护、检修,造成水准管的外表出现磨损、污垢,使得观测者无法参照水准管上的分划线进行准确定位,最终影响到测量数据的精准度。

受场地环境影响而引起的错误:在实际进行建筑项目的场地测量时,降雨将造成地面沉降,使得已布置好的水准仪、立尺等测量工具的位置、高度出现偏差,若没能及时发现,将直接影响到测量结果的精准度。此外,风雪、沙尘、气温等天气变化,也将直接改变或间接影响到施工现场的测量工具与观测者的目测效果。

建筑工程测量工作的保障措施

1、加强重视测量人员的教育、培训:作为影响建筑工程测量结果的核心因素,对于在岗测量人员应定期组织进行必要的二次教育、专业培训,在不断提高其专业水平、职业素养的同时,应更多的深入施工现场进行实践操作,进一步巩固、磨练测量人员的检测、读数、估读技巧,使其能够在不同的光照、环境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保证观测数据的准确。此外,测量人员应充分了解、掌握所有测量程序及环节,在具体工作中可通过立尺人、观测者之间的轮换、交替,减少乏味感、疲劳感,并综合了不同的观测效果,有效保证了数值读取的准确性、规范性。

2、建立合理、完善的测量管理制度:对于建筑工程测量,应分别针对测量岗位、成果交接、工具仪器、复测以及后续生产操作中的检查,建立与之相应的管理制度、办法,具体包括:设备仪器管理制度、技术交底制、岗位责任制、复核管理制、二次检查制、审批制、绩效考核制、奖惩制等多项内容。与此同时,应组建相应的管理班组,指导、督促各项制度的落实与具体工作的执行。

3、严格执行测量仪器的日常管理:对于测量设备、仪器的摆放,应选择视野开阔、无风、地面平稳的区域,倘若地面存有雨雪,应将其清除或垫设表面粗糙的厚纸、棉布;对于设备仪器的使用,事先必须严格依据有关的规范、标准以及出厂文件进行仔细的检查、校正,以保证后续工作中的有效使用。总体而言,对于测量仪器的管理,应贯彻到每个工作环节中,在合理摆放、有效使用的基础上,应加大资金投入,通过引进更具技术性、先进性的仪器产品,从根本上提高测量水平及质量,而通过定期形式的检查、维护,能够及时发现、识别各种质量问题,以避免对后续观测结果的影响。

总之,若想减少错误的出现,首先必须认识到出现错误的方式,其实是做好预防工作,认真落实各种防范措施,然后才能一步步加强测量技巧,得出准确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