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建筑空间的造园精神分析

建筑空间的造园精神分析

摘要:丰富差异性的类型学归为建筑类型学新地域主义一个分类,是中国部分个人和集体的建筑设计和探索的主流方向,通过对王澍、董豫赣、李兴钢富有“山水情”的建筑设计与设计方法的解读和分析,探讨宋代山水画论对当代建筑师的影响和参考,提出建筑体验“游山”这一独特空间感受,强调建设设计中的造园精神的重要性,以及建筑与景观融合并进的实践道路。

关键词:建筑类型学;山水画;建筑空间;造园

1类型学的延伸

从新古典主义开始,类型(typo)这一概念开始进入建筑领域,源于人民对审美提出了更高要求。到了近代,建筑类型学已经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建筑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将这一时期建筑类型学的研究成果分为3类:一类是原型类型学,原型类型学诞生于18世纪的法国,经过古典主义20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建筑类型学体系;二类是范型类型学,这一时期恰好是工业革命时期,科学技术成果对建筑类型学的影响很大,出现“类型”向“模型”转变这一概念过程,受影响的柯布西耶提出了“人即类型”这一概念,并开启了现代建筑类型学的研究工作;三类是第三种类型学也称为新理性主义类型学,是当代建筑类型学的研究的重点。新理性主义类型学与前2种类型学的最大区别是,探索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再次进入建筑学领域并与之共同发展,不同的审美思想在此迸发,新理性主义和新地域主义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新理性主义和新地域主义共同探讨了除了人类和自然环境自身之外,包括地方文化传统以及传统建造工艺等综合问题,注重传统文化的再发掘和利用,强调建筑设计的“根源感”[1],使当代建筑类型研究更加宽泛和感性。丰富差异性的的类型学[2]是由建筑师王澍在完成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瓦山”建筑之后提出的概念,建筑类型独特,在设计概念上来源于中国传统山水画———明朝谢时臣的《仿黄鹤山樵山水图》(图1),王澍将此画解构成下部、中部、上部,目的是达到一种“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游山境界。“瓦山”建筑蕴含着王澍试图山水立轴转换成建筑物的一种独特的“山水情”,也是王澍所追寻的设计目的。“瓦山”建筑实际是建筑类型学的一次“富有中国味”和“文人精神”层面上的初探,同时也丰富了新地域主义的内涵,对类型学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2建筑中的山水情

宋代郭熙的《林泉高致》是古代中国重要的一本山水画论,画论中的“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山水画观对后续山水画发展影响深远,并且将中国山水画的审美提升到了更高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境界。《林泉高致》的山水画论思想不仅在绘画上有所影响,而且在庭院的造园过程中也视为准绳。2000年伊始,葛明与王澍、董豫赣等人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将园林艺术中的山水观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当中,并且进行了尝试和不同程度的探索,可以理解借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理念为中国传统建筑向中国现代建筑的一种衍变,因此“山水情”是连接2个不同时代最佳途径和方式。王澍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瓦山”建筑中,王澍通过解构传统山水画的方式来营造一处属于他自己内心的文人式的建筑空间,间接实现了“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丘园素养”的境界追求,是王澍所探讨的另一种造型类型学的一次试验。以《隔岸问山》的瓦山建筑隐喻了《仿黄鹤山樵山水图》入山、游山、回望的游山体验。无独有偶,董豫赣在耳里庭的庭院设计中提出了“狭阔与疏密”、“藏露与高下”,“相背与居游”建筑空间营造手法[3],以期达到郭熙在《林泉高致》中的提出的中国山水画境———“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建筑空间,并且强调在建筑类型学里应该在功能生活方面更注重身体体验性,并且与王澍一致认为在山林中穿越的体感同样适合于现代建筑空间里,诱人深入建筑空间,以期完成身体与精神层面上的共同体验———“丘园素养”。

3是建筑还是园林

中国古代园林包括3大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按照地域又可以分为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庭院。无论如何划分,“园”就意味着围墙内屋宇、方池、林木、亭榭、土山、石峰等多种要素的集成[4],由童隽此话可以理解为园林2个主要部分是屋宇与山石。李兴刚在一篇名为《静谧与喧嚣》的文章中着重的论述了“房”与“山”的概念,认为以“房”为代表的人工环境与“山”为代表的自然环境皆由自然物质所组成,只不过在不同的位置与空间各自经营,并且相融相和[5],是建筑还是园林,只不过是古代文人的日常活动空间而已,不分彼此。

4总结

综上所述,宋代的山水画论成为中国当代建筑自身实践以及在建筑国际语下寻找自己语言的敲门砖,相比之下,风景园林专业面对传统园林设计却无所适从。如何让丰富的传统文化与遗产去适应当代生活,去融入国际建筑语境是当下建筑专业和风景园林专业都在思考并为之努力解决的问题,特别是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空间的价值自然需要重新定义,因此,无论是建筑空间还是园林空间,文人的“山水精神”需要继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王丽君.建筑类型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2]王澍.隔岸问山———一种聚集丰富差异性的建筑类型学[J].建筑学报,2014(1):42-47.

[3]董豫赣.造型与表意[J].建筑学报,2016(5):23-29.

[4]童隽.江南园林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5]李兴钢.静谧与喧嚣[J].建筑学报,2015(11):40-43.

作者:林鸿珠 单位:阳江市城市规划设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