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急诊危重患者侵入性操作消毒的护理分析

急诊危重患者侵入性操作消毒的护理分析

【摘要】目的浅析急诊科危重患者侵入性操作消毒的护理要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20例急诊危重患者侵入性操作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消毒护理措施。结果720例患者中有101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4.0%,其中42例为下呼吸道感染,占41.5%;20例为泌尿系统感染,占19.8%;16例肠道感染,占15.9%;皮肤黏膜感染11例,占10.9%;血液感染9例,占8.9%,其他3例,占3%。侵入性操作比较频繁的前三位为气管插管、留置导尿术以及插管洗胃术。结论在急诊危重患者中实施侵入性操作时,应根据侵入性操作的具体情况而确定消毒措施,特别应注意加强各种插管留置和无菌操作过程中的消毒处理,从而减少医院感染发生。

【关键词】急诊;危重患者;侵入性操作;消毒措施

急诊是医院重要组成部分,该科室收集的患者较多并且复杂,患者病情具有变化快等特点,因此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难度和风险均较大[1]。同时,由于急诊是全天对外开放的,人流量比较大,污染较大,而且在抢救患者中由于时间的紧迫性,需要侵入,甚至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根据以上情况,我们对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720例急诊危重患者侵入性操作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给出相应的消毒护理措施,望可以为后续开展临床工作提供方法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研究资料:

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720例急诊危重患者侵入性操作的相关资料,其中男性患者430例,女性患者290例,年龄18~85岁,患者从发病到住院治疗时间为1.2~5.8h。720例患者中310例为心血管系统疾病,198例为高血压脑病,101例为休克,111例为其他。

1.2调查方法:

采用我院自拟的相关调查表对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调查,分别统计患者入院时诊断、侵入性操作治疗的方法、抗菌药物的使用等情况,了解患者的感染部位以及感染情况。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2]的相关规定,以患者进入急诊科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患者进入急诊后48h内发生感染。

2结果

720例患者中有101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4.0%,其中42例为下呼吸道感染,占41.5%;20例为泌尿系统感染,占19.8%;16例肠道感染,占15.9%;皮肤黏膜感染11例,占10.9%;血液感染9例,占8.9%,其他3例,占3%。侵入性操作比较频繁的前3位为气管插管40例、留置导尿术32例以及19例插管洗胃术。在抗菌药物的使用方面,急诊危重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0.15%,其中使用频率较为高的为第一代和第二代头孢菌数类药物,其次为大环内酯类药物,这些抗菌药物均主要是针对呼吸道方面的感染,其次是创伤性预防用药。

3护理措施

3.1消毒护理:

首先对相关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于医院感染的防控意识,了解医院管理的规范要求,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医务人员手卫生在急诊部门十分重要,因此在急诊科配备足够的洗手池、洗手液,快速消毒液以及干手器等。此外要应将快速受消毒液配备液放置在检查的病床旁、抢救室的床头柜上、人员出入较为密集的场所等。并制定严格的吸收制度,正确掌握洗手技术等要求医务人员在洗手指征、类型、持续时间以及频率等方面都达标。

3.2加强环境的管理:

制定行之有效的急诊科消毒管理方案,进行集中消毒,对空气、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的手等进行定期的细菌检测,对于医疗用品要进行热源细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制定相对应的措施,从而保证消毒质量。对免疫力低下、严重创伤等人群进行必要的隔离,对于危急重患者救治过程中加大基础护理管理力度,严格管理患者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并进行规范化的处理。

4讨论

急诊科室收治危重患者较多的科室,患者疾病类型多而复杂,并且病情变化快。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现代医疗设备在急诊科中也配备得比较完善,因此急诊科的医疗水平是反应整个医院的急救水平、护理质量等。在急诊科进行治疗时,由于抢救等原因,医师需要对患者进行侵入性操作,侵入性操作虽然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也对天然屏障有一定行的破坏,从而提高了患者感染概率。在本次的资料分析中,720例患者中有101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4.0%,这一结果与相关文献的报道基本一致[3]。在本次研究资料中侵入性操作比较频繁的前3位为气管插管40例、留置导尿术32例以及插管洗胃术19例。101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4.0%,其中42例为下呼吸道感染,占41.5%;20例为泌尿系统感染,占19.8%;16例肠道感染,占15.9%;皮肤黏膜感染11例,占10.9%;血液感染9例,占8.9%,其他3例,占3%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急诊患者的侵入性操作频率比较高,而且不同的侵入性操作所发生的感染部位和发生率均不同。因此为降低患者的侵入性操作感染的发生率,医院应该加强对护理的干预,在实施各项侵入性操作时应做到充分的消毒,并帮助患者树立预防感染的意识,严格执行相关操作的规章制度。同时,急救人员还应该在检查的过程中做好手的消毒、清洁工作,正确掌握清洗手的方法,保证护理质量,保证各项护理操作能够根据相关要求和规范进行操作。一般而言,在急诊科危重患者急救中需要在身体的不同部位进行侵入性操作,这些操作一定程度上会使得患者的身体某一部位受到损伤,一旦消毒无菌工作没有做到位,就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医院感染。

5小结

在对本次的720例急诊危重患者侵入性治疗资料分析中,我们发现侵入操作感染发生率在14.0%,与一般的文献报道结果基本一致,发生感染的部位较多的集中在下呼吸道、泌尿道、肠道以及皮肤黏膜,而药物的使用上,较多为头孢菌素和大环内酯类。根据感染的情况,我们总结了侵入性操作消毒的护理措施一般包括对医务人员的手消毒、对医疗器械消毒等一般的消毒护理措施,此外还要提高医务人员对于无菌操作和消毒的意识,最后是加强科室的环境管理,因为急诊科室人流量相对比较大,因此要及时定时对医疗环境进行消毒。在急诊抢救的过程中,医务人员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如果必须实施侵入性操作治疗,应该严格遵照无菌操作中规定的各项规定进行,尽量减少操作的持续时间。同时注意对患者呼吸道、泌尿系统等方面的管理,做好医疗器械和自身的消毒,合理使用抗生素,通过营养措施增强患者的机体免疫能力。总之,在急诊危重患者中实施侵入性操作时,应根据侵入性操作的具体情况而确定消毒措施,特别应注意加强各种插管留置和无菌操作过程中的消毒处理,从而减少医院感染发生。

参考文献

[1]黄丽,陶映,王米兰.急诊科危重患者侵入性操作消毒护理对策[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3,14(2):245-246.

[2]王靖,丁太平,李莉.整形美容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3,5(3):145-146.

[3]LiuL,GaoBB,ClermontAC,etal.Hyperglycemiainducedcerebralhematomaexpansionismediatedbyplasmakallikrein[J].NatMed,2011,17(2):206-210.

作者:刘静 单位:沈阳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