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创新驱动中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

创新驱动中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

摘要:高校科技创新是对国家经济建设加以促进非常重要的助力,不过因为我国很多高校科研有成果转化率较低、质量较低等问题,给高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形成了阻碍,所以,有效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已经迫在眉睫。文章主要以某高校为例,对其科技相关的数据做出了分析和研究,继而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和提升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创新驱动;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发展

1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建设

高校所具备的科技创新能力应该说是一种综合能力,而目前在学界并没有构成一个较为统一的评价体系。对科学评价体系的构建,有利于更为准确的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做出评价,同时了解其发展的方向,继而便于高校设置具有针对性的创新策略以及管理制度,对各种科技创新资源以及成果的推动和转化做出合理化的配置,继而有效促进区域范围之内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而经过调查发现,目前有关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体系设计相关的文献还比较少,不过业界内的有些学者还是从不同角度建立了高校科技创新结构以及体系,给我们对指标体系的构建形成了一定的思路。

2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实证

2.1选择样本

D大学是我国一家211工程重点高校,目前已经发展成了以工为主,理工相结合,理、工、文、法、管、农、艺等多个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校。在国家积极鼓励提高科技创新的大环境当中,学校设置了“走区域创业型强校道路,有效提高原创能力”的目标。该所高校目前设置了十六个一级学院以及一个独立学院,关注到样本年限以及同质性等相关问题,在研究的过程当中我们将独立学院剔除,选择十六个一级学院2016年的数据当做研究样本,原始数据等相关研究资料利用学校的统计年鉴、校部机关的文件、调研等方式获得。利用SSPS21软件,结合主成分法、聚类分析法以及因子分析法等针对D大学的科技创新能力加以综合性评价。

2.2实证分析

2.2.1KMO以及Bartlett检验

我们先针对原始变量实施KMO以及Bartlett检验,检验原始变量能够作为因子进行分析。经过分析可知Bartlett统计量的观测值是297.556,概率值接近于0,KMO值是0.673,结合Kaiser提供的KMO值度量标准,我们发现原变量能够作为因子进行分析。

2.2.2主成分的确定

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针对相关性比较大的原始变量提取主成分,利用SSPS软件针对原始量作共同度检测,结果表明每个变量所呈现的共同度都比较高,对主成分所形成的解释比较大,所丢失的信息业比较少。

2.2.3主成分的命名

我们提出了三个主要成分,针对它们加以命名,让主要成分解释显得更加合理。利用SPSS软件针对旋转之后的载荷矩阵做出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在第一主成分当中具备较高载荷的有:(1)专任教师数量;(2)专任教师的高级职称数目;(3)省级以上杰出科研骨干人数;(4)研究生人数;(5)年度新增仪器费用;(6)基础科研的投入费用;(7)省级以上的科研机构数目;(8)学术会议主办次数;(9)出国进修教师数目。这些因素能够反映出高校能够用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资源,我们将其命名为基础因子。第二主成分当中具备较高载荷的包括:(1)发表论著的人数百分比;(2)知识产权授权数量的百分比;(3)省部级以上的科技奖励数目百分比。它们反映出高校科技成果实际的产出状况,我们将其命名为产出因子。而第三成分主要包含应用科研的技术、收入以及专利转让数量。它们反映出高校给社会形成的贡献度以及服务状况,将其命名为服务因子。

2.2.4实验结果

我们将三个主成分作为聚集变量,利用SPSS软件针对D大学各学院所具备的科技创新能力做出聚类分析。经过分析可知,我们可以将各个学院分成五个大类:(1)具备十分雄厚科技创新基础以及产出能力,综合创新能力十分突出,远高于其他学院。(2)第二类属于科技创新服务因子十分高,证明其在应用科研以及技术转让等方面具备十分强大的能力。这主要是归功于,与国家的基础建设,以及地区经济的发展之间所具备的联系十分紧密,可以给企事业单位供给出各种方案。(3)集中在体量较大的学院,专任教师数量众多,科技创新的基础因子排名较高,研究生人数、科研经费投入、科研机构数以及学术会议主办次数等方面都较强。(4)集中于工科学院,科技创新产出以及服务因子的得分都比较高,所以具备较好的产出效率以及科技服务能力。(5)集中于文科学院,这类学院的三项因子得分都比较低,在创新人才以及研发经费方面的资源都显得比较欠缺,创新要素投入产出率也比较低,对创新成果实施的推广以及产业化应用程度较为低下。

3相关建议

本文主要是在对国内外文献加以研究的基础之上,就三个方面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进行了构建,而为了更好的对科技创新能力目前的状况做出分析,选择了D大学16个学院在2016年的科研数据当做研究样本,结合主要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它们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针对上文所述,为了更好的给国家创新驱动的战略提供服务,笔者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就高校的角度来说,应该把不同规模、发展水平以及学科的各个学院做出分类管理,具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从而有效的提升高校科技政策所呈现的科学性以及有效性。(1)要结合学科差异构建完善的在学院范围内的科研评价体系,针对学科类型的不同采用差别化的成果评价标准,对科技创新的产出评价机制加以完善,评价的重点逐渐从研究成果的数量朝着质量、价值以及贡献发展,将评价结果当做财政支持最为基础的依据。(2)高校需要积极突出岗位职责所具备的导向作用,设置教师团队分学部和相应的管理制度,以各个学院为单位组织教师们对师资队伍构建的目标进行讨论和分析。继而研究以及确认师资队伍系列划分以及学生标准报的审批。最后形成一种各具特色新颖的科技人员评价机制。(3)高校在进行学科设置的时候需要始终坚持将社会需求的满足,以及引领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基本导向,让高校内部有效的资源得到更为合理的配置,继而提升各个学科专业所具备的竞争力水平,给科技创新活动供给出更为良好的学科基础。第二,就学院的角度来说,应该从对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影响的关键因素入手。比如,要是在社会服务以及转化成果方面比较薄弱的话,应该积极构建学院科技以及产业发展中心,对学院技术转移工作进行统筹规划。结合政府的导向,选择那些区域、行业技术转移的关键点,跟一些大型企业之间形成战略联盟,继而构成一种规模化技术转移以及应用模式。利用各种激励措施促进教师跟一些地方企业之间展开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加强学院进行技术转移服务以及技术推广等方面的能力。而针对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的学院,需要在人力资源上做出努力,探索更加灵活的新型人才任用模式,对政府部门的人才政策加以充分的利用。对于各方面都比较薄弱的学院,高校需要给予更多的扶持。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创新驱动的视角之下,对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了解高校以及其内部学院所具备的科技创新能力,继而具有针对性的采用措施进行解决与改善。这对于高校未来的发展十分有利,同时能够为国家贡献出更为良好的科研成果和具备更高综合素质的专业化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艺全.创新驱动视角下高校内部学院科技创新能力评价[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1(01):34-41.

[2]辛宝忠.黑龙江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学术交流,2016(03):123-129.

[3]安蓉,马亮.西部地区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科研管理,2015,36(S1):15-21.

[4]杜俊慧,王文寅,苏贵影.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山西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J].经济问题,2013(07):111-114.

[5]孙燕,杨健安,潘鹏飞,等.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1,23(03):125-129.

[6]刘伟,曹建国,郑林昌,等.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中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0,22(06):121-127.

[7]章熙春,马卫华,蒋兴华.基于灰色关联度评价方法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14):66-70.

[8]章熙春,马卫华,蒋兴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及其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13):79-83.

[9]蒋艳萍,田兴国,吕建秋,等.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08):38-40.

[10]王章豹,徐枞巍.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原则、指标、模型与方法[J].中国科技论坛,2005(02):56-60.

作者:黄长兵 单位: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