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留守儿童的自然科学教育思考

留守儿童的自然科学教育思考

【摘要】基于对Y市G县X镇的农村小学实地考察,采用问卷调查、入户访问、数据整理等方法,对农村留守儿童自然科学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教育落后、学校资源匮乏、政府政策缺失等因素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自然科学教育滞后的主要原因。要提高农村留守儿童自然科学教育,最好采取以家庭为起点、以学校为主导、以政府为重点的三位一体措施,这样有利于全方位保障农村留守儿童自然科学教育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自然科学教育;教育资源失衡

自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在城市拉力与农村推力的共同作用下,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务工,因而造成严重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人民网2015年3月报道,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万,占农村儿童的37.7%。如何保证农村留守儿童公平接受教育,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已成为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1]在实地考察中,我们发现农村留守儿童自然科学教育尤为薄弱。本文以小学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农村留守儿童实际,针对农村留守儿童自然科学教育的现状进行原因分析,并就如何解决该问题提出相应措施。

一、农村留守儿童学习自然科学的现状

在我国,自小学就开设有自然科学课程,小学自然科学的学习对培养专业化科学人才具有重要启蒙作用,但在G县的实地考察中,通过对比城乡小学自然科学成绩发现,城乡间存在较大差距,且农村留守儿童成绩普遍偏低.

成绩显示,城乡间自然科学教育质量差距很大。在农村学校,师资力量方面:老师一人多职,缺乏专业自然科学教师;教学方面:老师以“填鸭式教育”模式为主,脱离生活实践,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弱化学生自身的思考和理解;硬件设备方面:缺乏实验室、图书室、多媒体等有利于学习自然科学的基础设施,这使得留守儿童对自然科学可望而不可及。

二、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不好自然科学的因素

自然科学具有特殊性,知识结构复杂,涉及面较广。要求教学方法多样、有趣,不能仅停留在理论上,需要实验操作辅助理解。然而,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缺乏亲情呵护、知识引导,学习条件有限,学习自然科学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阻力:

1.家庭教育落后是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不好自然科学的关键因素

(1)缺乏监护人有效的指导与管教。在实地考察中发现,留守儿童占当地儿童总数的39%,这些留守儿童中有55%属于隔代监护,17%由亲戚教养或自我照顾。监护人文化水平低,忙于农事,且传统教育方式根深蒂固,基本没有能力与时间辅导留守儿童学习自然科学。

(2)远离父母,性格缺失。2015年5月国家卫生计生委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显示,流动家庭与留守家庭已经成为常态模式,远离父母会造成孩子性格上缺失。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角色的长时间缺位,导致大量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亲情呵护、完整的家庭教育和监管,致使他们在学习、生活、情感、教育等方面产生诸多问题。[2]农村留守儿童在性格上往往表现为孤僻、自卑、冲动暴躁,这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成长与学习。

2.学校资源匮乏是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不好自然科学的主导因素

(1)学校对自然科学学科不够重视。在农村学校,学科之间的重视程度有明显差异,自然科学无形中被列入“豆芽科”,忽视对自然科学成绩的考核。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轻视自然科学,学科之间的差别对待增加了农村留守儿童学习自然科学的阻力。

(2)农村学校自然科学教师的师资力量薄弱。没有专任的自然科学老师,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对自然科学讲解照本宣科,使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精神受创。另外,由于农村地处偏僻,工资待遇低,导致优秀教师外流,农村学校自然科学教师难以专业化。

(3)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大,忽视实践操作。小学自然科学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创造性很强的学科,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很大作用。但是,农村学校没有建立正式的实验室,学生缺乏实验操作的机会,从而形成“学生动手做实验不如老师讲实验,老师讲实验不如学生背实验”的教学模式,增加了学生对自然科学的抵触情绪。

3.政府政策缺失是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不好自然科学的重要因素

教育资源的失衡使得农村学校教育的发展举步维艰。农村学校在软件设施和硬件设施上都不如城市学校,公共教育和公共服务呈现出不均衡状态。农村学校图书室、微机房、实验室这些了解自然科学的公共教育资源的缺乏,让本就缺乏自然科学引导的农村留守儿童再次减少认识科学,探索世界的途径。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不好自然科学的措施

我国在1995年已经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小学自然科学的教育为培育新一代科技人才奠定重要基础,因而提高农村整体自然科学教育水平和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不容忽视,形成家庭、学校和政府三位一体的解决措施刻不容缓。

1.农村留守儿童学习自然科学以家庭为起点,家长或监护人尽可能的给予帮助。

(1)监护人正确引导,使用正确的教育方式。监护人在与留守儿童共同生活时,注意观察留守儿童的学习态度;不能过多打、骂留守儿童,也不能溺爱;更多的鼓励他们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留守儿童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父母尽可能的多与孩子交流、沟通,在满足留守儿童物质需求上,更加注重“精神抚养”。父母通过电话等方式跟孩子保持联系,适量的阅读、玩耍等将有助于改善留守儿童的“烦乱度”和“迷茫度”,提升留守儿童的心理指标。[3]父母要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加对孩子学习的重视。

2.农村留守儿童学习自然科学以学校加强关注自然科学教学为重心,尽可能地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有效地学习工具,配备专业的教师。

(1)学校改革绩效考核制度,老师创新教育方式。把自然科学作为老师教学质量综合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增强老师对自然科学的重视度,并建立合理的奖罚制度。通过实验操作理性思考,提高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探索自然科学的奥秘。

(2)老师做留守儿童与父母间沟通的桥梁。老师应多找留守儿童交谈,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学校加强与“留守儿童”家长和临时监护人的联系,及时有效地了解“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而且也应有意识地在学校、社会和临时监护人间形成共识。[4]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并培养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对自然科学由厌学到乐学的转变。

3.农村留守儿童学习自然科学以政府积极协调教育资源为重点,提供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支持和保障。

政府对教育资源的配置起着重要作用,应着力解决农村教育问题,遏制“马太效应”的进一步恶化。农村留守儿童是受教育者中的弱势群体,保障他们受教育权利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根本所在[5]:

(1)政府要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大力扶持农村广大贫困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加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促进小城镇投资环境的改善,确保农村富余劳动力在附近地区就业率不断提高。[6]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根源问题的关键。

(2)政府要加大人才的引进,合理调配教师资源。在政策方面鼓励、支持、引导青年教师走向农村学校;完善保护留守儿童的政策和制度,保障留守儿童学习自然科学的权利;聘用志愿者入户帮扶,鼓励、辅导留守儿童学习自然科学。

(3)重点投资建设农村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凯西模型认为,办学条件的好坏对学生的行为和成就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7]因此,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学校的建设投入,积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使城乡平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和服务,适当时可向农村学校倾斜,完善农村学校基础设施,添置实验室、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创造更多实践操作的机会和开阔视野的条件,从而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自然科学的良好环境。

四、结语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比重较大,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自然科学教育问题意义重大。建立以家庭重视自然科学教育为起点,以学校加强关注自然科学教学为重心,政府积极协调教育资源为重点,努力构建家庭、学校和政府三者相结合的农村留守儿童自然科学教育网络。充分发挥并协调家庭、学校和政府的力量,共同关注并切实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自然科学教育问题,从而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范先佐,郭清扬.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回顾与反思[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5-64.

[2]蒋笃运.以科学发展观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08(7):8-10.

[3]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中国新闻网,2015www.chinanews.com

[4]冯建,罗海燕.“留守儿童”教育的再思考[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2):39-41.

[5]司马懿茹.教育公平视域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64-69.

[6]郝志瑞.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2-15.

[7]杨小敏.办学条件对学生影响的“凯西模型”及其应用与发展[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1(3):89-92.

作者:彭琳 严欢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