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昭阳区粮食生产存在问题建议探析

昭阳区粮食生产存在问题建议探析

摘要:农业是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粮食又是基础中的核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粮食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对昭阳区粮食生产现状及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土地流转,提高机械作业水平;保护耕地,提高土地质量等对策建议,为昭阳区粮食产业发展、夯实高原粮仓提供参考。

关键词:昭阳区粮食生产;新型经营主体;机械作业;耕地质量

近年来昭阳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执行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升,产量显著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粮食生产的环境越来越复杂,生产任务越来越重,粮食产业发展存在诸多问题。

1现状

昭阳区2016年粮食播种面积21.2万hm2,比2015年减少2666.67hm2。其中夏粮6000hm2,秋粮6.468万hm2(水稻3333.33hm2、玉米2.67万hm2、马铃薯3.07万hm2、红薯666.67hm2、荞麦2673.33hm2、豆类666.67hm2)。粮食总产34.9万t(水稻2.6万t、玉米17.23万t、马铃薯13.27万t、其他1.8万t),比2015年的34.21万t增加0.69万t,增长2.01%。亩产329.18kg,比2015年亩增18.24kg,增长5.86%。

2存在问题

2.1种粮比较效益低,农民积极性不高

粮食生产周期长,经济效益不显著,不如外出打工收入多。如一季玉米从种到收6个多月,人均管理0.33hm2玉米,平均每亩玉米产量430kg,按每千克2元计,0.33hm2玉米总收入4300元,每亩成本(种子、农药、化肥等费用,不含工时费)约400元,总支出2000元,纯收入2300元,月均380元,如果扣除劳动力成本,种玉米的收入就是负数。进城打工,即使没有技术每月工资在1500元以上。因此大多数青壮年都不愿种粮,再过几年将会形成粮食生产后继缺人状况。

2.2主导品种缺失,增产难度大

昭阳区种植面积最大的是玉米和马铃薯,2008年种子体制改革后,玉米种子市场复杂,销售品种上百个,推广部门无法把控主导品种,群众就更不知道哪个品种好、哪个品种适宜,只能听经销商推荐,关键是有的经销商也不能准确掌握品种特性和种植环境。由于没有建立完善的马铃薯种薯生产体系,没有自己的当家品种,现在主栽品种仍然是会-2号,品种退化已非常严重。近几年虽然引进筛选了一些较好的品种,如云薯505、云薯801、威育5号、宣薯2号等,但由于缺乏专项经费,推广速度较慢。

2.3劳动力结构性短缺且素质普遍偏低

大部分青年外出务工,不愿在家务农,农村老、弱、妇、幼现象越来越严重,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短缺且素质普通偏低,对新技术、新知识和新品种兴趣低、接受慢、掌握难、应用少,发展现代农业、保障粮食产量稳定增长难度越来越大。

2.4耕地面积和质量持续下降

昭阳区是农业大区,前些年由于一味追求高产,化肥农药投入过量,加上农村散户养殖大幅减少,有机肥严重缺乏。同时,由于城镇化进程加速、房地产的繁荣,城郊周边的大量良田被占,环境污染等现象越来越严重,导致耕地面积、质量都在下降。

2.5地块分散,机械化程度不高

虽然近年来昭阳区加快了土地流转速度,但大多数耕地还是分散在一家一户手中,加之昭阳区平坦成片的耕地很少,大多是坡地,基础设施差,大型机械根本就无法开展工作,只能运用中小型农机具作业,生产效率受到限制,很难使种粮收益大幅度提高。2.6政府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各级政府对粮食生产重视不够,特别是每个乡镇仅有2~3名农技人员,不能保障开展好本职工作。除了上级项目经费,地方财政投入粮食生产的经费严重不足。

3对策建议

3.1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要破解今后“谁来种粮”“怎样种粮”等问题,只有依靠新型经营主体。一要加快培育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的现代种养业,形成一支现代农业建设的社会力量。二要制定《家庭农场认定管理办法》,规范对家庭农场的管理和支持。三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积极开展示范创建,把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增强服务农户的能力作为主攻方向。四要加强与农民的利益联结,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促进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增强新型经营主体服务示范带动农户的能力。近几年昭阳区已逐步形成一批新型经营主体,主要从事马铃薯、水稻的生产销售,如昭通西魁种植专业合作社,马铃薯种植面积66.67hm2左右,年纯收入50万元以上,所生产的马铃薯都是客户到产地购买,有时还要排队等候。在他的带动下,当地6.67hm2以上的种植大户已有十多户,抛荒的土地又开始复耕。

3.2加快土地流转,提高机械作业水平

土地分散已成为机械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而劳动力成本是粮食种植中最大的成本支出,如全部请工种植马铃薯,每亩成本约2100元(肥料200元、地膜农药100元、地租200元、种薯400元、工时1200元),工时费占了近2/3。因此,要提高种粮效益,必须加快土地流转,提高机械作业水平。一要支持土地流转,过去昭阳区要流转66.67hm2以上土地政府才给予补助,建议连片流转13.33hm2以上的都应给予补助。二要出台和规范打破地界管理的办法,完善操作程序,让流转土地的农民吃下定心丸。三要加强农机装备建设,农机部门要花大力气研究推广适宜昭阳区的农业机械,提高种植、管理、收获、储藏、运输等各环节机械化水平,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粮效益。

3.3保护耕地,提高土地质量

一要严格执行耕地保护政策,保证耕地数量。二要加强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中低产田地改造,综合利用农艺、生物、工程等措施,提高土壤肥力,减少水土流失,确保粮食生产旱涝保收。三要完善设施,加强农用地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回收和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四要严格执行“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推广科学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用量。积极推广先进环保的植保机械,提高农药效率,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促进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五要大力发展绿肥生产,推广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培肥地力,改良土壤,做到用地和养地相结合。

3.4调整种植结构,提高种植效益

切实把粮食发展方式转移到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通过农业的综合整治开发,使之向深度、广度发展,在“新特、生态、安全”上作文章,确保粮食上质量、上数量、上效益。昭阳区水稻仅有3333.33hm2,面积小,产量不高,但优势是昭阳区为高海拔粳稻区,生态环境好,水稻生长周期长,稻米品质好。这样就急需通过企业带动,种植特色品种如稻香2号、云粳37号等或开展种养结合,充分体现优质优价,切实提高种植效益。如实施稻田养鱼、稻田养鸭,综合亩产值均在5000元以上,纯收入近3000元,达到了绿色环保、高产高效、种养结合的示范效果。2015年以来玉米价格大幅下滑,种植籽粒玉米的亩产值只有1000元左右。而在养殖集中的区域种植专用青贮饲料玉米,亩产值可达2000元,比种植普通玉米增加一倍,而且节约劳动力。

3.5提高认识,加大支持力度

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反复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粮食安全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是国家发展的“定海神针”,是维系社会稳定的“压舱石”,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粮食事关国运民生,“民以食为天”,我们自己的饭碗主要要装自己生产的粮食。只要粮食不出大问题,中国的事就稳得住,粮食安全这根弦永远不能松。一是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具体任务要层层负责落实,农业部门包办不了。二是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农业科技人才既是农业科学理论的探索与实践者,也是新兴生产力的推进者与传播者。而昭阳区农业科技人才严重匮乏,乡镇农技站编制被挤占、农技人员不能干本职工作等现象突出,十多年来几乎没有招聘专业技术人员,人才断代、青黄不接现象明显,甚至有的乡镇站所一个农技人员都没有。三是加大资金支持。一方面要保证上级项目经费能及时拨给实施单位;另一方面应增加地方财政对发展粮食产业的支持,确立粮食发展专项预算。

作者:王进 黄平 单位:昭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