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跨域协同治理视域下绿色经济论文

跨域协同治理视域下绿色经济论文

一、绿色生态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环境具有的资源决定了人类活动的边界,人类经济的发展速度不能超过边界的承受能力。中国经济就发展速度而言,上海、北京等人口集中,经济总量大,发展速度快。在这些地区,尽管发展绿色产业人才多、绿色产业发达,但是区域过于集中的经济已经超过了自然资源能承受的极限。大型城市人口密度大,人均具有的绿色产业空间小;在农村,人口密度小,人均具有的绿色产业空间大。在东部沿海地区,绿色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小。

二、绿色经济发展的政府治理策略

(一)绿色经济的协同治理模式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困境决定了中国绿色经济必须走协同发展的道路。通过整合不同企业的优势资源,合作攻关、利益共享来降低企业绿色发展的成本,达到总体发展效益大于局部发展效益之和的效果。同时政府引导资源高效协同整合,打造产业链,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协同治理模式首先要构建协同治理的主体。绿色经济协同治理的主体包括国家中央政府机构、地方政府机构、企业、产业协会等。治理主体在发展绿色经济的总目标下是一种平等协作的关系。当前中国绿色经济治理主体需要进一步培育,应致力于建设中央政府引导,地方政府主导,企业为建设核心,行业组织参与的“四位一体”的协同治理模式,共同致力于绿色经济的协同发展。绿色经济协同治理运行的驱动力是推进其发展的关键。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内在驱动力。绿色经济协同治理发展的保障措施包括政府投入的资金、政府与企业共建的发展平台和政策法规,政府在绿色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专项资金应该包括绿色经济人才的培育资金、绿色产业关键技术研发资金、企业绿色经济扶持基金和监督管理资金等。

(二)跨区域协同治理,促进经济均衡发展

绿色经济协同治理的范围应该打破固有的行政边界观念。中国的经济资源调配与经济的发展一般以行政区划为界限,存在发展壁垒。这就造成一些城市局部经济发展超过了绿色经济发展的边界;一些地区经济落伍,发展绿色经济的能力较差。政府通过跨区域的协同治理,让资源、人才等在不同区域之间流通,达到量和质优化配置。中国绿色经济的发展要相对均衡。均衡发展对绿色经济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均衡发展可以破除其发展的“短板效应”,通过提升科技产业落后地区的绿色经济效率,来提升总体的绿色经济效益。稀释经济单位总量过于集中地区域,确保经济在自然资源的边界范围内发展。通过跨区域的协同治理,集中优势资源,才能提升绿色产业链的效益,促进整个产业的快速发展。跨区域的协同治理,注重绿色禀赋不同地区的优势互补,达到资源的科学利用和人才价值的充分实现的目的。

(三)协同治理促进城市区域与农村区域绿色经济联合发展

中国农村面积大,农村人口总量大,同时中国工厂很多一线劳工大多来自农村。农村自然资源的绿色开发利用,农村人力绿色生产技术能力的提升,农村污染治理等都是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农村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农村的绿色快速发展需要与城市协调合作发展。城市通过先进科技的输出,提高农村绿色的生产能力;农村通过绿色资源的与人力资本优势,提供城市所需的经济发展要素。政府主导城市与农村积极合作的协同发展,引导城市与农村的对接,在资金、人才、制度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保障,促进农村自然资源的高效开发。

(四)区域特色绿色产业的塑造与跨区域不同产业的整合

中国不同地区的绿色经济禀赋不同,各具特色又各有区别。政府以绿色经济为主要的发展导向,塑造地方特色的绿色经济;同时以各个地方的协同治理为主体,开展产跨区域的不同产业之间的合作,达到不同产业的协同发展。譬如中部地区的种植业与沿海地区加工制造业协同发展;北方的畜牧养殖业与沿海的外资企业共同进行产业产品的开发或品牌的塑造。跨区域协同治理能实现大范围内绿色经济资源的整合,协同发展,达到整体效益大于局部效益之和的效能。跨区域协同治理的主体以国际治理主体为主导,积极进行协同治理,促进不同区域经济的深度对接,对提升整个国民绿色经济的发展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瑞瑞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