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对策研究

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应运而生。新媒体是大学生获取信息、融入社会、了解世界的重要渠道,良好的媒介素养是当代大学生信息化生存的必备能力。媒介素养影响着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理性思辨能力以及学习和生活方式。要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工作者需要更新教育理念,以科学的方法和丰富的手段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新闻观。同时要发挥好高校学生社团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发挥校园文化的强大功能,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增强育人工作实效。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媒介素养

一、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

1.新媒体视域下意识形态话语权挑战着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互联网的发展使中国进入到一个平民话语时代,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媒体在意识形态宣传上的天然优势,“去中心化”现象由此突显,普通民众可以通过新媒体的多种路径发表个人言论,表达个人的思想政治观点以及各种情绪。每一种观点和情绪都有可能逐步演化为意识形态范畴的思辨和斗争。青年学生正值青春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对外界的新信息比较敏感。在形式上,新媒体呈现的思想、语言、行动、情绪上的“自由”表达,往往给学生造成话语权上的错觉,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放大了“无所不能的自我”,缩小甚至无视了舆论传播的要求和边界,降低了学生对意识形态领域传播信息的筛查和辨析能力;在内容上,多元思潮不断冲击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传播工具从书刊、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传播媒介到互联网、“两微一端”等新媒体,无处不在,传播手段无孔不入,传播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国防、党建、生活方式、工作态度、政治信仰等方方面面;冲淡了大学生的政治意识,迷醉着大学生的心灵,其理想信念面临严峻挑战。

2.新媒体视域下良莠不齐的海量信息考验着大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信息作为一种自媒体,传播主体具有大众化、自由化、独立化的特点。互联网与移动网络无线终端的无障碍嫁接,使海量的微信息、微视频得以随时、随地、随人无障碍地游走与传播,传播者的独立话语权和个体影响力显著增强。在良莠不齐的海量信息面前,青年学生没有时间去识别和思考,“快餐文化”和“标题文化”成为青年学生学习、阅读的主流形式,不求甚解的碎片化思维在不知不觉中逐步取代了完整的、立体的、多维度的知识体系学习,严谨的理论架构逐步被肢解,严密的逻辑思维逐步被打乱,年轻一代在铺天盖地的信息里逐步变得被动、迟钝、懒散和懈怠,理性思维能力面临退化的危险。

3.新媒体视域下虚拟信息的飞速传播冲击着大学生到学习生活方式

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带来科学进步的同时,也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使用率为100%的“贴身依赖物品”。移动通信技术正在悄无声息地改变着青年大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学习生活习惯,冲击着社会原有的井然秩序: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正在被“微交往”替代;沟通亲情和友情的会面正在被“微视频”替代;表达意见或建议的意见箱正在被“微申诉”替代;学校里,教学任务的下达、学习要求的提出、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等流程正在被“微循环”所替代。高校校园里“外卖控”“颈椎凸”们正在增多,青年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和学习状态令人堪忧。

二、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对策

大学教育,贵在自立。作为现代科技的产物,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它是目前集成度最高的学习工具,能提供海量的知识信息,是多维立体的开放、互动、共享学习平台,能实现自我主导的个性化学习。因此,高校必须掌握好网络舆论场的主动权,重疏忌堵,从提高大学生的新媒介素养入手,对大学生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教育引导,鼓励帮助大学生在运用新媒体的过程中自我成长,不断完善。

1.更新教育理念,把第一课堂的思政课讲“新”

第一课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因材施教是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当代大学生已经是“95后”,甚至是“00后”,网络接触率基本达到100%。高校必须正视新媒体对学生的影响,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思政课教师要从课堂教学的“主体”角色向“主导”角色转变,要从“同质化教育”向“个性化培养”转变,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的功能和优势,强化思政课堂教学在思想教育和意识形态领域教育的话语权和主动权,正面教育引导学生,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媒介素养,提高正向思辨能力,确保第一课堂发挥出第一位的教育影响力。

2.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把形势政策和舆论宣传课讲“透”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要旗帜鲜明地讲政治、讲马列,理直气壮地讲好中国故事,深入浅出地讲清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观点和方法,准确解读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尤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高屋建瓴地剖析当今国际社会的形势、政策和时事热点的本质,大张旗鼓地传播正能量,展示新闻媒体敢于直面矛盾、正视问题的洞察力和气魄,对大学生进行正面引导,精细剖析多元化思潮的利弊,客观真实地比较东西方价值观念差异,教育学生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将解决学生思想认识上的困惑与学习生活上的困难有机结合,增强青年大学生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发挥政策宣讲工作的感召力。

3.采用丰富多彩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把主题教育班会课讲“活”

意识形态的教育内容是严肃的,但教育形式应当丰富多彩、新颖活泼、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实施者。主题班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也是辅导员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和阵地。要运用网络资源优势、信息资源优势、图像传播技术优势,积极探索“慕课”“微课”等新型课程形式,发挥其覆盖面广、开放性强、无边界、低成本、知识容量大、传播路径宽的特点,把主题教育的形式办“活”;通过“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等多种模式,突出学生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拓展学生的自我教育空间,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班会课程生动化、形象化、立体化,把教育内容教“活”。高质量的主题班会课,能深化师生感情交流,增强班级凝聚力,传递班级同学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团队正能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4.多措并举,突出文化育人功效,把教育阵地做“大”

大学生第二课堂具有内容丰富、平台多样、形式新颖、阵地众多等特点,学生参与面广,活动影响力大。要高度重视高校第二课堂的四大主流育人阵地:“青马工程”阵地、学生社团阵地、校园文化阵地、班团活动阵地,重构高校的媒介平台,将新媒体主动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舆论宣传阵地、学习阵地、活动阵地,搭建新媒体服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新阵地。在抓党建、团建、“青马工程”、网上党校(团校)等工作时,将现实课堂与虚拟课堂有机结合,寓思想政治教育于“两微一端”。要针对各类社团的不同特点,把社团活动的教育阵地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校内延伸到校外,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覆盖到每一个育人阵地、延伸到育人工作的每一根末梢。要突出校园文化的影响力,营造育人环境。利用新媒体,找准切入点,精心设计,打造校园文化活动精品,形成有持续影响力的校园育人品牌,使学生在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各类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主流价值观教育,提高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霍宁波,李星辰,盛亚洲:《新媒体时代微平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研究》,《新媒体》2015年第4期。

[2]周嘉楠:《盟国高校服务性学习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启示》,《湖北社会学科》2014年第3期。

作者: 陈湧 单位: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公路与轨道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