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传统民间艺术的高校美术教育应用模式

传统民间艺术的高校美术教育应用模式

[摘要]我国传统民间艺术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当今科技发展迅猛、时代进步的新时期,中华民族传统民间艺术越发显得珍贵。如果能将这一珍贵的智慧结晶融入高校美术教育中,定能够提高丰富美术专业学生的眼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研究了传统民间艺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应用模式,希望对高校的美术教学有帮助。

[关键词]民间艺术;高校;美术教育;发展;传承

一、民间传统艺术在培养美术人才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一)民间传统艺术是传统文化与民间习俗的缩影

民间艺术是经过几千年文化历史传承下来的最珍贵的文化宝藏,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虽然,在当代人们的物质生活变得越来越富足,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但是传统民间艺术仍然是人们精神追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艺术承载着不同地区、不同自然、不同文化环境造就的人文风情,是民族抹不去的精神和情感印记,人们从民间艺术中能够感受到归属感和亲切感。高校美术是培养新一代文化传承人,更需要将民间艺术融入其中,提升学生的内涵。

(二)对学生加强民间艺术教育能够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熏陶,提高审美

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的追求越来越高,社会经济发展也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高校美术专业的教育要立足现实,以我国的教育大政方针为指导,其中对高校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对美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尤为重要。

二、探究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在美术教育中的运用

(一)在高校美术课堂中利用民间艺术资源,创设民间艺术情境

高校可以根据美术专业教学要求,选择适合的民间艺术内容,融入日常教学中,帮助学生丰富课堂效果。例如,传统的民间艺术中的剪纸、木雕等工艺可以运用到工艺课堂中或者民俗课中,让学生能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到传统艺术的美。同时给学生营造一种直观生动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兴趣。当然也可以对传统艺术进行加工处理让其符合美术教学课程大纲,而不要让民间艺术显得过于突兀,这样才能呈现民间艺术和美术教育融合的艺术价值。

(二)设置民间艺术课程,真正走入民间

不同的地区受到各地自然、文化及人文风情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的民间艺术,因此,高校可以把握这一机会,立足于本校所在地区的传统民间艺术,开设专门的课程。这样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当地的风土民情,了解这一艺术产生的背景、历史文化内涵及审美效果和价值,在此基础上能够掌握这一艺术的创作技巧等。这种民间艺术应用模式能够结合当地的地域优势,丰富美术教育课堂。高校美术教师需要很好地把握这一课堂的人才培养计划、培养目标,还要和原有的美术教育目标相衔接,制定符合学生发展的培养方案、考核方式等。

(三)开设相关的传统民间艺术专业,培养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综合人才

除了可以利用民间艺术开设美术课程或者将民间艺术的某一种融入美术课堂中以外,高校还可以根据所在区域民间艺术资源创办个性化的民间艺术专业,特别是针对那些即将消失的艺术。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审美能力,又能培养民间艺术的专门人才,但是专业的设置需要经过考察,要根据市场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及学生个人的兴趣设置。此外还需要获得相关教育部门的审核,审核通过才能施行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这需要高校准备大量的前期工作,才能建立系统的专业培养计划,获得社会的认可。

三、更好地发挥传统民间艺术价值的举措

首先,需要获得相关教育政策的支持和指导。教育部门也要根据高校美术专业的发展世纪情况和社会民众对民间艺术的渴望等,制定符合美术专业学生实际需要方针政策和措施,教育部门可以为高校提供资金支持,帮助高校深入挖掘民间传统艺术的文化价值、艺术审美价值等,发挥传统民间艺术在培养美术专业人才方面的作用。其次,教育部门制定合理的监督和考核方案。包括对高校美术专业课程设置、教学质量等的考核和监督,这样能够尽可能避免只是将民间艺术的利用停留在形式上,或者对民间艺术断章取义的情况。再次,国家教育部门及高校等要根据所在区域的民间艺术资源的特征和学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等设置合理的教学内容,承担起部级课题、省级课题校级的重要任务,并研究形成丰富的理论成果,指导美术专业的教学,提高对民间艺术的利用效率。综上所述,民间艺术形式种类繁多、形式各异,是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现代化社会所缺乏的审美资源。各级教育部门和高校应该加强对民间艺术的重视,支持将民间艺术引入高校美术教育中,帮助高校探索民间艺术的最佳教育模式,让民间艺术继续传承,让学生能够接受祖国文化的精华的洗礼。

参考文献:

[1]薛文峰.谈高校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J].美与时代(中),2016(8):73-74.

[2]李陶.针对高校美术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赤子(上中旬),2015(5):206.

[3]毕瀚书.对当前高校美术教育现状的思考与改革建议[J].戏剧之家,2014(15):172.

作者:龙雪梅 单位:贵州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