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解脲脲原体感染泌尿系统论文

解脲脲原体感染泌尿系统论文

1材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2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送检的尿液标本2231份,采用培养鉴定、半定量计数和药敏一体化的方法进行支原体分离培养和药敏试验,并检测9种抗菌药物对解脲脲原体的抑制作用。患者年龄18~75岁,其中男481例(21.6%),女1750(78.4%),均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或不洁性行为史。

1.2标本采集

尿液标本采集前夜>6h未排尿,患者清洁外阴后,留取中段尿液2~5mL置于无菌试管中,即刻送细菌室培养。

1.3试剂

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试剂盒(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2084920),试剂条配有3大类9种常用抗生素药敏检测孔,分别赋有高、低2种浓度药物,强力霉素、米诺环素为8,4mg•L-1,交沙霉素为8,2mg•L-1,克拉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均为4,1mg•L-1,支原体数量≥104CFU作为阳性诊断标准。

1.4检测方法

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将标本培养瓶和药敏试剂条同时在37℃温箱培养24h(解脲脲原体)和48h(人型支原体)。药敏试剂条鉴定小孔内的培养液由清亮黄色转为清亮红色者为阳性,不变色为阴性。药敏试验结果判定:高、低浓度微孔均未变色,表示敏感;高、低浓度微孔均变红色,表示耐药;低浓度微孔变红,高浓度微孔不变色,表示中介。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版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感染情况

2231份标本中支原体感染775份,阳性率为34.7%。其中单纯解脲脲原体阳性标本628份,阳性率为28.1%;单纯人型支原体阳性标本116份,阳性率为5.2%;混合感染的标本31份,阳性率为1.4%。

2.2性别分布情况

628例单纯解脲脲原体感染的患者中,男98例(15.6%);女530例(84.4%)。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年龄分布情况

628例单纯解脲脲原体感染的患者中,年龄<18岁75例(11.9%),年龄18~45岁318例(50.6%),年龄46~64岁185例(29.5%),年龄≥65岁50例(8.0%)。

3讨论

随着新型抗菌药物、激素和(或)免疫抑制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以及泌尿系统介入诊疗技术的开展,泌尿系统支原体感染发病率逐年增高,病原菌谱也发生了明显改变,其中解脲脲原体成为其主要的病原微生物,但在临床上往往容易被忽视,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解脲脲原体是较为常见的支原体。由于没有细胞壁,形态无定形,不能被革兰染料所染色,姬姆萨染色也不能将支原体与标本中的碎片颗粒区别,支原体培养是诊断支原体感染的金标准。本研究所用的试剂盒为培养、鉴别、定量、药敏一体化试剂盒,提供一种快速、简便、准确的检测方法,对2231份尿液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阳性率为34.7%,其中解脲脲原体阳性标本659份(单纯解脲脲原体阳性标本628份,混合感染的标本31份),占支原体感染的85%,因此,解脲脲原体是泌尿系统支原体感染中的主要病原微生物。本研究结果表明,泌尿系统解脲脲原体感染的患者中以女性多见,年龄主要分布在18~45岁之间,因此,中年女性患者是泌尿系统解脲脲原体感染的主要人群。解脲脲原体对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类天然耐药,而对干扰蛋白质合成及DNA复制的药物敏感。因此,临床上将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作为治疗的一线药物。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及治疗的不规范等诸多因素,解脲脲原体对上述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问题日益突出。本研究通过对628例泌尿系统单纯解脲脲原体感染的药敏试验结果分析发现,解脲脲原体对四环素类药物强力霉素和米诺环素非常敏感,敏感率平均达98.2%;大环内酯类药物敏感性差异较大,克拉霉素最为敏感(85.4%),其次是交沙霉素(62.3%),阿奇霉素和罗红霉素的敏感性仅为34.1%和20.7%。可能是由于阿奇霉素和罗红霉素临床使用较普遍,故耐药性较高,而克拉霉素和交沙霉素临床使用较少,故仍有较高的敏感性。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最高,可能与其临床应用较为普遍及解脲脲原体拓扑异构酶基因突变有关。因此,在我院泌尿系统解脲脲原体感染的治疗中应以四环素类为首选,大环内酯类药物的使用必须以药敏结果为依据,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可能无效。此结果与YE等报道一致。综上所述,治疗泌尿系统解脲脲原体感染,应及时进行支原体培养和体外药敏试验,这样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并根据药敏结果指导临床用药,可以提高疗效,避免盲目用药,防止耐药菌株产生,为临床医师治疗泌尿系统解脲脲原体感染提供有力的依据。

作者:陈吉林 石玲 谢华 赵光本 王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