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小议中国美术的文化失缺

小议中国美术的文化失缺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确实出现了一些人们难以预料的困境,人类也需要对自身的文化进行深入的反省和思考,对时代和社会现实进行批判,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历来就是艺术的基本功能之一,但真正的艺术对现实的反映和批判,是用艺术的语言来进行,这是游戏的基本规则,否则,就应另当别论。所谓“行为艺术”中种种丑恶、痴呆、傻狂的无聊表演,不知何时被冠以“艺术”的美名,并在部分缺乏良知的“理论家”的鼓吹下,堂而皇之地登上艺术大雅之堂,招摇撞骗,并且自我感觉良好,表演着新版“皇帝的新衣”。打一个不雅的比方,这些所谓的前卫艺术对“艺术”美名的占有,就像当今社会不务正业的女子对“小姐”一词的玷污一样,令人痛心惋惜。我认为正是这些打着“中国当代艺术”幌子进行恶搞、当众出丑的所谓“前卫艺术家”,颠覆了艺术,颠覆了真、善、美,导致社会和舆论对艺术嗤之以鼻,不屑一顾。虽然世界各国至今对艺术也缺乏准确的界定,这也正是这些所谓的“行为艺术”所找到的“艺术”概念的突破口,钻“艺术”概念的空子,因为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阶级对其认识有所不同。但判断“艺术”和“伪艺术”是有价值标准的,就是是否表现真、善、美,是否有益于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在当下中国社会就是是否有益于国家和民族,是否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否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陶冶国民的情操。

“行为艺术家”往往自认为是关注人类生存,自认为具有耶稣殉难拯救人类灵魂般的壮举,标榜自己是搞纯艺术的苦行僧,似乎与名利无关,但只要我们悉心洞察,其实是一种肤浅低俗的阴谋活动,无非是哗众取宠,招徕观众,获得一些西方舆论的鼓吹和忽悠,达到名利双收的目的,他们其实是急切的功利主义者。[2]从更为广泛的意义来讲,这些所谓的“行为艺术”和“前卫艺术”也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代表了部分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艺术观,但其表现形式却是反人性、反艺术的,是一种腐朽没落的西方傀儡文化,东方精神的缺席使西方趣味无限膨胀,从而导致文化的严重失衡,在缺失文化的情况下反文化,[3]让当代中国美术远离了民众,脱离了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无益于当下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所以应予以坚决摒弃。

权力、头衔和证书取代了艺术质量和文化水准

和“前卫艺术”、“行为艺术”相对应的中国当代“主流艺术”中,也滋生着一些不良现象,正在走向另外一种极端。目前中国社会主流艺术创作和艺术市场表面上十分繁荣,但繁荣的背后却是艺术质量和文化含量的匮乏。曾几何时,官本思想随着腐败现象,也悄然进入了艺术领域,所以使部分搞艺术的人只要有一点成就,就将艺术人生的目标转向权力和头衔,有些本来在艺术上无甚造诣者则干脆直接将权力和头衔作为进入艺术领域欺世盗名的途径,而这些人一旦操纵了艺术权力,就会产生严重的颠倒黑白、鱼目混珠的混乱局面。在美术领域具体表现为:以官职大小和头衔多少来明码标价,招摇撞骗。看似“文化下乡”般的艺术交流,其实是依靠权力、头衔和名声牟取暴利的不端行径,从而在老百姓中造成一种错觉,好像官职越大、头衔越多、证书越多,艺术水平就越高,缺乏艺术素养和文化修养的收藏者,也就盲人瞎马,误入歧途,从而误导广大老百姓对艺术作品的认识和评价,不顾艺术质量和文化含量,只看官职、头衔和名声。这些掌握了艺术权力的文化官僚,往往又操纵着各种大型美术展览的评选活动,而其他一些基层美术工作者要在社会上出人头地,也只有通过参加展览、获奖来实现人生目标,因为只有获奖才有加入美协或书协的条件;只有成为美协或书协会员,你的作品才能被社会认可,才能卖上好价钱;有了经济基础,才有可能介入艺术权力;有了权力,作品的价格才能继续攀升。在中国当代社会,用权力、头衔和证书堆集起来的艺术大师满天飞,所以形成一种脱离文化的畸形艺术运转机制,从而促成一种艺术生产和接受过程的恶性循环。“行为艺术”、“前卫艺术”在当前中国社会的滋生和蔓延,各种带有欺骗性质的专业展览的泛滥,与官本位思想在美术界的盛行不无关系,艺术质量和文化含量的丧失“权力欲”和“名利欲”难辞其咎。这些权力拥有者操纵展览的结果,一方面会滋生艺术界的腐败,造成拉帮结派,无视艺术质量和文化含量的局面,据说某省美协的展览,在展览筹备之初,就已确定了获奖人选,其他参展者只是被愚弄的对象,参评费则作为其名正言顺的经济收入。这种滥用话语权而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已非学术观点而涉及学术品质问题。[4]另一方面,获奖作品的样式就会形成一种约定俗成的展览作品模式,有些展览还明确规定了作品的尺寸、规格,令无数美术工作者追随模仿,挖空心思适应展览和评委的口味,只有评委和展览而没有自己,只有“画框”而无“作品”,从而抹煞了艺术的个性,丧失了艺术中的真和善,只有空洞乏味的形式外壳,降低了艺术水平,缩减了文化含量。试问齐白石的精品有多少是六尺以上的巨障,按今天展览的标准恐怕很难入选我们的“大型展览”,尺幅小巧的宋人花鸟难道就没有艺术质量?在权力和名利的操纵下,美术俨然已产业化,美术作品已沦为工业产品,部分有潜力的美术家,一旦拥有了名利,其艺术生命也就嘎然而止,剩下的工作就是印刷厂一样的无聊复制,“画钞票”。

部分艺术专业杂志和刊物丧失学术操守而文化质量下降

艺术专业杂志和刊物是向社会介绍和推广艺术的重要媒介,其学术质量和规范直接关系到人们对艺术及其发展状况的了解和认识,但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许多刊物都摇身变为赢利性质的作品集、论文集,以经济利益为中心,无视学术质量,更有甚者公开出卖版面,粗制滥造,学术质量严重滑坡。以往许多在读者当中具有良好影响的权威杂志,也降低了学术标准,刊发一些缺乏艺术质量的粗略作品,和一些人云亦云的应景文章。据了解,艺术类杂志中收取版面费的刊物比例处于所有杂志前列,收取版面费的数目也十分惊人,有些学术质量较高的艺术文章因无法支付高额版面费而被搁置,或者屈从有限版面而被迫压缩内容。为了赢利,有些艺术杂志作为月刊每期刊发的文章数量多达100多篇,有些杂志则违心地将一些初级水平的画家作品成批刊发,并附有名不副实的介绍和评论文章迷惑观众,个别权威艺术杂志也居然刊发一些具有“前卫性质”的丑恶作品,在观众当中造成不良影响,形成是非颠倒的混乱局面,降低了美术在观众心中的崇高地位。经济社会有其自身特点,发展经济依然是当前中国社会的首要任务,有些杂志的发行量有限,杂志社单靠发行杂志无法支付巨大开支,收取一定的版面费情有可原。但将文化事业完全产业化,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势必引起学术滑坡和文化衰退。艺术专业杂志和刊物是艺术文化的缩影,是展示、宣传、研究民族文化和艺术的窗口,但目前能够职守学术规范、注重文化品格的艺术杂志只占少部分。作为艺术文化主要载体的艺术杂志和刊物,其学术规范和文化品格的下降,也会直接导致艺术及其教育中文化的流失。

高等美术教育的无节制扩招和基础美术教育的舍本求末

艺术教育在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所以我国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早就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重要思想,在目前国家提倡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时期,艺术教育尤其应发挥正面的陶冶和教育作用,提高国民素质,弘扬民族正气是当前艺术教育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但目前我国的美术教育中存在明显的错位和误区,这就是高等美术教育的无节制扩招和基础美术教育的舍本求末,从而导致美术教育中文化含量的缩水。高等教育应是培养精英人才的教育,高等艺术教育的任务就是为国家培养优秀的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弘扬和发展民族文化。但自高等教育扩招以来,大学生素质的逐年下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美术专业就更惨不忍睹,考前机械的技能训练、美术高考中死板的评价方法、入校后松散自由的教学体系,造就了大量平庸美术人才,既不能从事美术创作,也难以胜任美术教育。更为甚者,社会上已形成一种约定俗成的共识,美术专业成为学习成绩太差而无法进入高等教育学生的无奈选择,大多数学生对美术并无兴趣,而将其作为进入高校的垫脚石。当前社会上流行的一种说法更让人哭笑不得:学生的学习成绩太差,考虑体、音、美专业;先天身体条件太差且没有吃苦精神,再考虑音乐、美术专业;先天又无音乐细胞,五音不全,最后只有选择美术。由此可见,美术中的“文化”因素已被扒的精光,美术目前已成为“没文化”的代名词,这种发展趋势是十分危险的。加上几乎所有高等院校都无视自身办学条件,盲目开设艺术设计专业,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无视学生专业素质和文化基础,无视就业趋势,在教学中又过分强调西方文化,忽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体现了我国高校对艺术专业的误读、误解,也体现了对民族文化和艺术的贬低和不负责任。

与高等美术教育不同,基础普通美术教育的主要功能在于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广大中小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从而提高国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教育,基础普通美术教育在促进国民身心健全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等专业美术教育与基础普通美术教育应发挥各自作用,协调发展,才能保证国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与艺术精英人才培养的同步进行。但目前我国的美术教育状况恰恰相反,高等美术教育因盲目扩招而充当了普通美术教育的角色,同时因为文化失缺而教育质量滑坡;而普通美术教育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却悄然变为专业美术教育,极端的功利目的取代了普遍的审美教育和文化陶冶。尽管国家对基础艺术教育给与了足够重视,但在基层教育管理部门执行的过程中,普通艺术教育仍然被视为可有可无的边缘课程,艺术课程被其它“主课”占用的现象十分普遍,而且变本加厉。基层基础教育管理者对艺术教育基本放任自流,他们衡量艺术课程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就是升学率,功利主义主导着基础艺术教育,根本谈不上深入课堂,研究艺术课程教育规律。将艺术课程作为可有可无的“副课”对待,这本身就是教育管理者缺乏文化素养的体现,说明他们对“文化”的理解十分肤浅,并且以自己的权力主导和干预学校艺术课程教育教学,在师生中以至社会上产生对艺术和艺术学科的误解和歧视,形成思维定势,能让艺术教育不脱离文化吗?

结语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强大的标志是经济和文化同时强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文化方面却表现出以西方文化为尊,缺乏民族自信和自主意识的现象,在美术和美术教育领域尤其突出。中国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具有悠久文明史和文化积淀的大国,在文化上应树立东方文明古国和大国的风范,没有必要在西方文化面前自卑,国家之间的文化艺术只有差别而无高下。倡导主流文化,弘扬民族文化,加强中国美术作品中高雅的民族文化品格,强调中国美术教育中高尚的文化陶冶,是中国当代美术和美术教育中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本文作者:余永红 单位: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