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黄瓜管理及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黄瓜管理及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一、育苗

嫁接育苗可以增强黄瓜的抗病性,南瓜对多种土传病害具有很强的抗性,通过嫁接可以有效预防枯萎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而且还可利用南瓜根系耐寒性的特点,通过嫁接提高黄瓜耐寒能力;南瓜根系入土深、分布广,根毛多而长,吸收水分和养分能力明显高于黄瓜;嫁接苗耐干旱能力明显提高,促使瓜秧发育好,不死秧,可延迟黄瓜采收期,增加产量和经济效益。

1、种子处理

黄瓜种子亩用量150克,先温汤浸种,放入55度温水中保持5分钟,不停搅拌,半小时后用1500倍液的1.1咯菌腈+6.6%嘧菌酯+3.3%精甲霜灵悬浮种衣剂浸泡20-30分钟,清水洗净后待播。南瓜种子亩用量1.5千克左右。南瓜催芽前,要晒种1-2天,放入55-60度热水中烫种10分钟,不断搅拌,之后捞出种子再放入30度水中,浸泡6-8小时,搓掉黏液,取出用水攥干,用纱布包好,放到32度环境下催芽。一般30个小时可出芽。注意中间需要用清水清洗一次。浸种后即可播种。

2、基质配方

基质配方比按体积计算,草炭:蛭石为1:1,1立方米基质加入氮磷钾肥比例为15:15:15,三元复合肥1-1.5千克与基质拌匀装钵备用。

3、播种时间及播种

先播种接穗黄瓜,将黄瓜播种于72孔穴盘中,等黄瓜叶子展开,真叶如小米粒大小时,大约7天左右,播种南瓜砧木,将砧木播于营养钵中。

4、嫁接

黄瓜嫁接有插接和靠接,由于靠接后一段时间内接穗仍保持自己的根,适应性强,成活率较高,所以目前生产上多用靠接法。当南瓜砧木子叶展开,真叶刚刚露芯时,此时黄瓜第一片真叶展开,第二片真叶刚刚露出,这时是嫁接的恰当时期。嫁接前,用2%春雷霉素水剂500倍液喷雾幼苗,预防病害的发生。用25%苯醚甲环唑乳油3000倍浸泡嫁接夹,预防蔓枯病,促进伤口愈合。在南瓜子叶下半公分处与子叶平行方向,用刀片向下斜切,切口深度达茎粗的三分之二,长度0.6-1厘米,黄瓜在子叶下方1厘米处向上斜切切口长0.6-1厘米,切口深度达茎粗的三分之二,将黄瓜切口楔片插紧,用嫁接夹夹住。

5、炼苗及断根

嫁接当天全天遮阴,第二天低温条件见光1小时,高温时遮阴,以后每天逐渐增加1小时见光时间,随之棚内温度降低1度。及时除去砧木上萌蘖,嫁接后12天左右剪断黄瓜根,再次适度遮阴,解除遮阴后按一般苗进行处理。

6、苗期常见病害

猝倒病症状:幼苗感病后在土表层茎基部呈水浸状软腐倒伏,即猝倒。幼苗初感病时秧苗根部呈暗绿色,感病部位逐渐缢缩,病苗折倒坏死。感病后期茎基部表现黄褐色干枯成线状。发病条件: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在土壤表层越冬。低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病,土温10-13度,气温15-16度病害易发生流行。播种或移栽或苗期浇大水,又遇连阴天低温环境发病重。防治方法:(1)培育壮苗,提高地温,降低湿度。(2)看天放风避免低温高湿条件出现,不在阴雨天浇水。⑶药剂防治:苗齐后用4%氰霜唑+20%嘧菌酯悬浮剂1500喷淋苗床,发病后用10%氰霜唑悬浮剂2000倍喷雾防治。

二、施肥方案

1、短季节栽培。每亩地施入4-6立方米腐熟的有机肥,同时施入尿素16千克,过磷酸钙70千克,硫酸钾32千克。

2、长季节栽培。每亩地施入10立方米腐熟的有机肥,同时施入尿素16-20千克,过磷酸钙70-125千克,硫酸钾32-40千克。

三、整地作垄

整地时先将底肥铺施于地面,然后机翻或人工锹翻2遍,使肥料于土壤充分混匀,之后耧平地面。一般采用高垄种植,按等行距60-70厘米起垄或大小行起垄,大行80厘米,小行50厘米,垄高15厘米。

四、定植

1、密度。

棚南部2米左右按27厘米株距、中部3米按29厘米株距、北部2.5米按31-33厘米株距定植。一般越冬茬每亩地栽3500株左右。

2、定植时间。

越冬茬黄瓜苗龄不宜太大,以三至四叶一心为宜,苗高10-13厘米。用1.1咯菌腈+6.6%嘧菌酯+3.3%精甲霜灵悬浮种衣剂10毫升加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5克+氨基酸叶面肥20毫升兑水30斤,定植前带穴盘蘸根2000棵苗。使用效果:可有效预防由于立枯病、猝倒病、根腐病、茎基腐病等造成的苗期死苗,同时促进根系发育,苗齐苗壮,缓苗快。定植后马上浇定植水,水量要充足,将栽培垄全部润透。灌溉多采用膜下畦灌,有条件的地方可膜下滴灌或微喷灌,既可节水,又可避免棚内湿度过高而引起病害的发生。定植要点:埋土要浅,浇水要足。

3、定植后水分管理

定植时浇足定植水,滴灌35立方米/亩左右,畦灌比滴灌多用水1/3-1/2。缓苗水:7-10天后浇一次缓苗水。每亩地施用好施得1-2升或图为特3-5公斤随水冲施,生根壮苗缓苗快。之后,原则上不再浇水,直到根瓜坐住,防治水分过大引起植株徒长,造成落花化瓜。

五、黄瓜常见病害

1、霜霉病

症状: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水浸状小斑点,逐渐扩展受叶脉限制扩大后呈现多角形大块黄褐色斑块。湿度大时叶背面长出灰黑色霉层,结成大块病斑后会迅速干枯。霜霉病大发生会对黄瓜生产造成毁灭性损失减产五成以上。发病条件:霜霉病属于中温高湿病害,多雨、多雾、多露情况下病害极易流行。温度:发病的最适温度为16-24℃,低于15℃或高于28℃,不利于病害的发生发展。湿度:高湿是发病最重要的条件,湿度越大孢子囊形成越快,数量越多。结露:黄瓜霜霉菌的萌发和侵入,一定在黄瓜叶面上有水滴或水膜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否则病菌会干死,病害不会发生。露水是黄瓜叶面水的主要来源。露时:当温度在15-20℃时,2小时露时就可以侵染,但是很少,侵染的高峰是6小时露时。因此,条件满足时,一个晚上就可以侵染两次,这是保护地霜霉病流行快的原因。防治方法:发病前用80%代森锰锌600倍或77%硫酸铜钙600倍喷雾预防。发病后用10%氰霜唑1000倍或80%烯酰吗啉1800倍喷雾治疗。

2、灰霉病症状

灰霉病主要为害幼瓜和叶片。叶片发病病菌先从叶缘侵染,呈小型的“V”字形病斑。病菌从开花后的雌花花瓣入侵,花瓣腐烂,导致果蒂顶端开始发病并向内扩展,致使感病幼瓜呈灰白色软腐。发病后期感病叶片及幼瓜生大量灰绿色霉层。发病条件:灰霉病菌以菌核或菌丝体、分生孢子在土壤内及病株残体上越冬。病原菌属于弱寄生菌,从伤口、衰老的器官和花器侵入。花期是灰霉病侵染高峰期,借气流、浇水和农事操作传播再侵染。低温、高湿弱光有利于发病。大水漫灌又遇连阴天是诱发灰霉病的主要因素。防治方法:保护地要高畦覆盖地膜栽培,地膜下渗浇小水。尤其阴天除要注意保温外,严格控制灌水,严防过量。阴天也注意要开风口排湿。及时清理病株残体,摘除病果、病叶,带出棚外集中烧毁或深埋。药剂防治:从12月份开始预防用32%克菌丹+8%戊唑醇悬浮剂1000倍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喷雾预防。7-10天一次。点花药加入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250倍,预防灰霉从花器侵染。发病后用75%抑霉唑盐酸盐可溶性粒剂3000倍+橙皮精油治疗。(同时注意摘除病果病叶,并清理到棚外去)。花期加喷优质硼肥及氨基酸肥料,壮花,促进花瓣脱落,降低发病几率。

3、白粉病

症状:苗期至收获期均可染病,以危害叶片为主,茎杆次之,果实受害少。发病初期叶面或叶背及茎上产生白色近圆形星状小粉斑,以叶面较多,后扩展成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白粉,严重时叶面布满白粉。后期菌丝老熟变为灰色,病叶枯黄,有时病斑长出黄褐色小粒点,后变黑,即病菌的闭囊壳。发病条件:病菌以闭囊壳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借气流、雨水和浇水传播。温暖潮湿、干燥无常的种植环境,阴雨天气及密植、窝风环境易发病。防治方法:发病前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或2%春雷霉素+45%王铜500倍喷雾预防。发病后用40%腈菌唑悬浮剂5000倍或25%苯醚甲环唑乳油3000倍配合橙皮精油喷雾治疗。

4、炭疽病

症状:黄瓜炭疽病整个生育期均可染病,主要侵染叶片、幼瓜、茎蔓。病斑初为圆形或不规则型褪绿水浸状凹陷病斑。病斑逐渐扩大凹陷有轮纹,而后变成褐色,病斑中间呈浅褐色,近圆形轮纹斑,有穿孔。发病原因:病菌以菌丝体或拟菌核随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棚室温度高,多雨或浇大水,排水不良、种植密度大、氮肥过量的生长环境病害发生重。防治方法:(1)加强棚室管理,通风排湿,避免叶片结露和吐水珠。晴天进行农事操作,避免阴天整枝打叉、绑蔓、采收等,不造成人为传染病害的机会。(2)药剂防治:发病前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或80%克菌丹1000倍喷雾预防。发病后用24%腈苯唑悬浮剂1500倍或25%苯醚甲环唑乳油3000倍喷雾治疗。

5、细菌性角斑病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和幼瓜,整个生长期病菌均可为害。病斑受叶脉限制叶正面呈小型多角形,与霜霉病症状易混淆。但是细菌性角斑感病后期病斑逐渐变灰褐色,棚室温湿度大时,叶背面会有白色菌浓溢出,这是区别于霜霉病的主要特征。干燥后病部变脆易穿孔。发病条件:病菌可在种子内、外和病残体上越冬。病菌主要从伤口或气孔侵入,借助飞溅水滴、棚膜水滴下落或结露、叶片吐水、农事操作、雨水、昆虫、气流传播蔓延。昼夜温差大、露水多、重茬、低洼、排水不良、放风不及时以及阴雨天气整枝绑蔓时损伤造成伤口是病害大发生的重要因素。防治方法:(1)清除病株残体,注意放风排湿,采用高垄栽培,严格控制阴天带露水或潮湿条件下的整枝绑蔓等农事操作。(2)药剂防治:2%春雷霉素+45%王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或5%春雷霉素+45%王铜可湿性粉剂750倍喷雾防治。细菌性緣叶枯病、细菌性圆斑病、细菌性叶斑病均属于细菌性病害,防治方法同细菌性角斑病。

6、蔓枯病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和茎。叶片染病近圆形,自叶缘向内呈“v”字形淡褐色至黄褐色,后期病斑易破碎,着生许多黑色小点,病斑直径10-35毫米,少数更大;蔓上病斑椭圆形至梭形,白色,有时溢出琥珀色的树脂胶状物,后期病茎干缩,纵裂呈乱麻状,严重时引起“烂蔓”。发病条件:以菌丝和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成为传染源。依靠雨水进行传播。孢子萌发温度18-25℃,孢子萌发适温24℃,8℃以下,30℃以上停止生长。10-30℃均可形成危害。相对湿度80%以上、低温寡照易引起该病发生。防治方法:发病前用43%代森锰锌悬浮剂600倍或32%克菌丹+8%戊唑醇悬浮剂1000倍喷雾预防。嫁接时用25%苯醚甲环唑乳油3000倍浸泡嫁接夹,起夹时用25%苯醚甲环唑乳油5毫升兑水5斤涂抹。发病后用25%苯醚甲环唑乳油3000倍或25%戊唑醇水乳剂1500倍喷雾治疗。个别发病重的植株用25%苯醚甲环唑乳油5毫升+2%春雷霉素水剂25毫升+水5斤涂抹病部。

作者:赵晓萃 单位:北京富亿德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