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渠县现代农业发展策略

渠县现代农业发展策略

摘要:为加快渠县现代农业发展,对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渠县;现代农业;现状;对策

近年来,渠县围绕市“4+8”现代农业产业规划及县“十二五”农业规划,在确保全县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以“千亿工程”和“四区建设”为抓手,以品牌建设为引领,以柑桔、黄花两大特色效益农业为突破口,全县现代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1渠县现代农业发展概况

1.1产业基地初具规模

1.1.1优质粮油

分布在有庆、宝城等40个粮食优势主产乡镇,面积3.3万hm2,其中优质稻2.6万hm2、双低油菜0.7万hm2,总产20.5万t,产值4.1亿元,区内农民从产业中获得人均收入692元。

1.1.2特色黄花

主要分布在以望江、清溪、屏西、青龙等8个乡镇为核心的西部黄花种植带,涉及乡镇20个,面积0.6万hm2,年产干花1.35万t,产值5.2亿元,区内农民从产业中人均获得收入5074元。

1.1.3优质柑桔

以中滩、渠南、三汇、三板、琅琊五大片区为核心的28个东部、北部乡镇,面积1.33万hm2,总产25.6万t,产值7.86亿元,区内农民从产业中人均获得收入3740元。

1.1.4商品蔬菜

在渠江、天星、土溪、李渡等11个渠江流域乡镇,面积04万hm2,产量18万t,产值3.6亿元,区内农民从产业中人均获得收入5070元。

1.1.5地道药材

主要分布在报恩、新市、河东等南北两翼乡镇,面积0.3万hm2,产值1.35亿元,区内农民从产业中人均获得收入2547元。

1.2设施农业稳步推进

2015年,全县共推广、建立施农业0.3万hm2,其中在中滩乡万亩(667hm2)标准标柑桔园安装田间滴灌、管灌设施133hm2,三板乡现代农业园区建喷灌设施13hm2,在有庆、李渡、贵福等乡镇建钢架大棚67hm2,在青龙、土溪、李渡、渠北等乡镇建蔬菜塑料大棚、遮阳大棚133hm2,在全县60个乡镇推广水稻旱育秧、玉米肥团育苗、蔬菜育苗、黄花小拱棚等简易地膜增温设施农业0.28万hm2。

1.3科技支撑逐步增强

近年来,渠县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着力健全和完善农业服务体系,整合阳光工程、新型农民培训等项目,培育现代产业农民,深入开展高产创建活动,推行“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新机制,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46%,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明显加快。

1.4产业化经营进程加速

1.4.1龙头企业

渠县已培育壮大宕府王等省、市龙头12家,年实现利润1.2亿元,带动农户28.4万户次,助农人均增收298元。引进天一蒙山、华橙酒业等8家企业入驻工业园区,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研发出“四季黄花”、渠县广柑酒等系列产品15个。

1.4.2农民专业合作社

截止2015年,已建立黄花、柑桔、红粮、油菜、蔬菜、畜禽等农民专业合作社120余个,从事农业产业经纪人600多人,推进土地集中流转0.96万hm2,其中耕地0.39万hm2。

1.4.3品牌建设情况

全县5.78万hm2耕地已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渠县黄花”证明商标、“渠县黄花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成功注册和认证;“渠县锦橙”地理标志保护正在申报认证之中;取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0个、绿色食品7个,其中2011年认证花椒、番茄、辣椒3个无公害农产品,黄花绿色食品认证的检验已通过。

1.4.4市场拓展情况

近年来,渠县支持农产品企业在成都、重庆、武汉等省内外大中城市设立黄花、柑桔直销窗口22个,引导农超对接120余家,年销黄花、柑桔、粮油等近40万吨。其中渠县干黄花远销美国、韩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

2存在问题及主要原因

2.1规模化程度不高

当前渠县柑桔、黄花种植面积具有了一定的数量,但只有核心示范片4万亩集中成片、沟凼渠池路较为完善,大部分零星、分散种植,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不高。其原因主要是现有的以家庭承包为主的土地经营体制制约、专合组织和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农户“小农”意识严重、产业规划执行缺乏严肃性和持续性。

2.2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近年来,由于国家大政方针的变化,提出了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农村、两化互动带动三化联动,中央财政对农业投入大,但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少,对粮油作物投入多,对经济作物投入少,对农业普惠式投入多,对地方特色产业投入少,财政投入绝对数量虽有所递增,但财政投入比例逐年下降,远远跟不上现代农业建设的步伐。其原因主要是地方财力严重不足,项目整合不力,农业招商引资难度大。

2.3标准化技术推广难度大

主要表现种植品种插花,栽植规范化差;农户生产过程中执行标准规程不力,化肥、农药等施用不合理,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可追溯体系尚未健全,专业化、标准化生产程度总体不高。其原因主要是原有基地改造难度大,农民素质不高。

2.4农产品精深加工缺乏

目前,渠县柑桔、黄花加工企业只有四川宕府王和渠县果酒厂2家,加工量不足2万t,仅占总产的5.8%,距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率(50%以上)相差甚远,企业加工的产品初级加工的多,现代精深加工少。其原因主要是政策扶持不到位,培育引进柑桔、黄花加工企业少;企业资金、技术等本身实力不强。

2.5农产品市场销售滞后

据统计,渠县黄花、柑桔两大产业年产柑桔、鲜黄花35万t以上,外销不足10万t,商品率极低。其原因主要是宣传力度不够,品牌开发利用不力,缺乏区域品牌;产品研发滞后,销售产品单一、包装简单,销售手段不多、渠道狭窄,导致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

3对策及建议

3.1突出重点,破解现代农业产业“破茧”关

渠县要紧紧围绕县第十二次党代会“12345”重大工作部署,按照渠县现代农业“3+1”产业发展规划,以新农村建设和灾后重建为载体,抓好柑桔、黄花、蔬菜、灾后重建配套产业四大重点,全力推进现代农业跨越发展。

3.1.1柑桔

一是在三板现代农业园区繁育柑桔无病毒容器苗100万株,为柑桔新植、改造提供优质种苗;二是按照“千亿增收示范工程”要求,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渠南万亩柑桔标准果园,打造现代农业新亮点。

3.1.2黄花

一是按照“集中成片、无缝覆盖”的总体要求,在屏西、射洪、望江、清溪等乡镇查漏补缺,新植黄花333hm2,改造老基地333hm2,推进基地规模化;二是利用黄花地冬季空闲,空行间种芥菜、秋洋芋,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增加种植效益。

3.1.3蔬菜

抓好沿渠江、流江河流域商品蔬菜基地的同时,要抓好有庆、李渡、贵福等乡67hm2钢架大棚设施蔬菜基地,推行“早春瓜类、茄果类、豆类蔬菜+夏季西瓜、速生菜+冬季蔬菜”种植模式,提高种植效益,提升渠县蔬菜种植水平,加快商品蔬菜设施农业建设步伐。

3.1.4新村配套产业

紧紧围绕新村聚居点,大力发展优质特色配套产业,推行“猪(鸡)—沼—果/菜”生态循环发展模式,实现产业促新村,新村带产业。重点在文崇乡谭坝村建奥桃产业基地67hm2、蔬菜基地40hm2,在报恩乡清河村建巴山脆李67hm2、蔬菜基地67hm2,在李渡乡狮牌村建红心溪蜜柚133hm2、新渡村建避灾蔬菜基地26hm2,在土溪万合建露地蔬菜基地133hm2,在渠南乡大山村、五龙村、花园村等建标准柑桔园667hm2。

3.2转变方式,破解产业发展规划“执行”关

一是严格执行规划。邀请国内资深专家科学制定渠县产业发展规划,借鉴安岳柠檬产业、邻水柑桔产业发展模式,将渠县产业发展规划提请县人代会表决通过,确保规划一经确定,就要一级带着一级干,一届接着一届干,保障现代农业发展决策的指导性、连续性和严肃性。二是激活基层组织。进一步放手、放权乡镇,创新体制机制,打破行政区域限制,跨区建立基层党支部,强化村社干部绩效考核,及时解决干部“慵、懒、散”问题,充分调动村社基层组织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性,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党员干部在产业发展上带领一片,发展一片,致富一片。三是逗硬绩效考核。产业的发展是民生工程的核心,产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农民能否持续增收,为此建议将产业发展目标任务,按照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等工作同样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实行“一票否决”。

3.3多措并举,破解产业发展资金“投入”关

一是加大县级财政投入。按照中央1号文件财政资金“三个”重点的要求,争取县本级财政增加投入,做到投入数量要大幅度提升,投入比例要高于财政经常性增长幅度,投资结构要向特色产业倾斜,增强财政资金保障力度。二是加大项目整合力度。坚持“项目规划服从产业规划”的原则,即产业基地建到哪里,项目资金就配套到哪里,并采取一支笔审批的方式,整合农业、水务、财政、扶贫、国土、林业、畜牧等涉农项目资金,集中捆绑打造优势产业。三是加大社会资金投入。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实力强、资金足、效益好的企业、业主和社会团体,着力引导农民投资投劳,强化金融、信贷等融资力度,全力构建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产业资金投入体系。

3.4创新机制,破解土地生产经营“规模”关

一是创新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围绕柑桔、黄花优势特色产业,引导、规范农民重点发展植保、农机、农资、销售等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产前资金信息、生产资料,产中技术服务,产后加工销售,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二是创新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改革现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鼓励承包农户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方式,允许土地作为资本进入市场流通,促进土地向种植大户和农业企业集中,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产业基地集聚,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三是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模式。2015年在汇东乡文家村推行“村党支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农业生产新模式试点,即支部一班人带领种养能手组建专业合作社,将外出务工农民闲置土地和在家农民土地统一由专业合作社托管,前3年果园由合作社统一管理;果园投产后,前3年果园收益90%归社员,10%归专业合作社作为果园前期管理成本、销售网络建设等;从投产后的第4年开始,果园产品由专业合作社统一按市场价进行保护价收购,通过产品分级、加工、包装销售获得的利润由专业合作社用于产业升级改造和基地拓展。四是创新城乡统筹方式。按照“两化互动,推动三化联动”的要求,优先加快推进城镇化,将有意愿的农民进入城市,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其“五险一金”全面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土地集体收回,实行统一管理,推进产业基地规模化。

3.5优化服务,破解产业科技支撑“技术”关

一是强化农民科技培训。渠县将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各种培训工程的机遇,依托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阳光工程、扶贫培训、劳务开发、新型农民、实用技术等项目,整合农广校、农业职校、农业服务中心等教育培训资源,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产业农民。二是强化推广网络建设。即推行县、乡、村三级科技服务体系,县上分片区下派科技特派员,负责区内产业实施方案制定和技术把关;乡上技术员包村社,负责本区域技术指导和培训;村社技术能手包户,落实生产技术和反馈生产问题。三是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以我县被列为四川创新团队水稻示范县为平台,加强中国农科院柑研所、省农科院、川农大、西南大学等科研院校与我县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作,组建专家大院,引进、研发、推广“四新”技术,增强产业发展科技动力。

3.6强化扶持,破解农产品产后“加工”关

一是抓好龙头企业培育。坚持内育外引的原则,按照《渠县现代农业发展扶持激励政策》,从资金、技术、税收、土地出让金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并对申报知名、著名、驰名商标和研发新产品的企业予以奖励,加快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培育。重点抓好宕府王黄花生产线技改扩能建设,积极促成华橙酒业竣工投产,努力提高柑桔、黄花加工率。二是抓好新产品研发。柑桔在巩固优化“渠江牌”名爵广柑酒、广柑红、广柑露的基础上,研发复蒸广柑酒;黄花主要研发美容、保健、药用等新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是抓好农产品加工。柑桔加工上,主要抓好优质鲜果的分级、打蜡等商品化处理,充分利用残次果加工成果汁、果醋、果酒;黄花加工上,主要抓好即食黄花、冻干黄花、精品黄花、什锦黄花等系列产品的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3.7打造品牌,破解农产品产后“销售”关

一是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渠县要大力实行“双品牌”战略,开展“三品一标”认证,重点开展“渠江甜橙”绿色食品认证,积极引导企业进行著名和驰名商标的申报认定,培育品牌、扩张品牌,全力建设“渠县区域品牌”。二是加强市场主体培育。围绕柑桔、黄花两大主导产业,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经纪人等市场主体,强化市场与农户的对接,降低销售成本,实现产业效益的最大化。三是加强销售网络建设。加大电视网络、交通枢纽、农交展会等信息场所的宣传攻势,强化农超对接、网上直销等渠道建设,加快建设上规模、辐射面广、吞吐量大、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农产品物流中心,搞活农产品流通,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

作者:张波 单位:四川省达州市渠县茶果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