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策略

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策略

摘要:机械化发展模式的落实与推广,有效推动了国内农业领域的改革与发展,使农业开始由传统模式向现代化模式转变,在农业经济增长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文通过对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积极影响的分析,探索出机械化环境中农业经济的增长策略,旨在提高农业经济整体水平,保证我国整体国力的切实增强。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农业经济;增长

1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增长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1.1微观方面

就微观角度而言,农机服务产业化组织制度的创新,会对贡献率大小产生直接影响,可以为劳动力、资本以及技术等配置合理性提供保证[1]。同时农业机械化模式的实施,也会切实对农机作业范围进行拓展,可以有效提高各农业项目的作业量,确保相关技术、服务以及其他因素都可以得到有效优化,以形成良好地效益利益驱动机制,保证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确保其可以有效推动农业经济发展,能够形成规模化经济效益,以为民众经济收益水平提供保障。

1.2宏观方面

为保证农业机械化发展质量,党中央出台了大量扶持以及鼓励政策,创造出了良好地发展政策环境,有效巩固了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同时切实带动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为农村以及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可靠助力。而在这种背景下,农业经济也随着机械化模式的推广得到了显著提升,对于我国农业发展而言,有着极为突出的现实意义[2]。此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模式,也为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了更多新的机遇与优惠,农机与农艺有机结合的模式,成功带动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进程,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加有针对性且优质的机械产品,农作物产品会得到有效提升,农业经济水平自然也会随之上升。

2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策略

2.1完善农机经营组织

由于贡献率是由产出和投入相比计算得到的,产出与投入会对贡献率产生直接影响,如果产出越高,其所获得的贡献率也会更加理想,所以想要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保证经济效益的切实提升,各地都应加大农机利用效率,要通过此种方式对产出进行提升,以达到成功带动农业经济进行发展的目标。

2.2合理处理剩余劳动力

通过对市场价值规律的分析可以发现,劳动力数量与劳动力价格有着直接关联,且会对农业机械化发展产生直接影响。主要是因为,农村劳动力数量与价格呈现反比关系,如果剩余劳动力过多,就会大大降低整体劳动力价格成本,会使农机生产成本呈现出过高的状况,导致农业机械化发展受到了直接阻碍,并不利于农业经济增长。所以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关注力度,要通过合理统筹将劳动力安排到制造以及服务等行业之中,从而有效提升农民整体经济收入,保证农村人力资源结构可以得到切实优化,劳动力剩余数量可以被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劳动力价格成本可以得到切实提高,以对农机生产成本合理性进行保证,确保能够为农村经济稳定性增长提供保障。

2.3强化农民专业技术

为确保能够通过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方式,达到切实提升农业经济水平的目标,各地政府可以通过对农民专业技术进行提升的方式,对当地农业机械化水平进行切实提升,以为农业经济增长做好铺垫。在新的要求与形势之下,如何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强化,有效培养出更多优质的农机专业人才,已经成为农村建设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具体实施时,政府要加大培训以及教育力度投入,要利用开办培训班以及深入农户家庭进行针对性指导等方式,从多渠道入手帮助农民进行专业技术学习。要通过此种方式,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懂经营且有技术的新时代农民,以保证新农村建设人力资源质量,确保可以为当地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有效助力。

2.4增强农户机械购买积极性

为了有效带动农户购机积极性与热情,确保农业机械化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作用可以得到完全性发挥,政府要加大对农户的鼓励力度与补贴力度,可以利用政策优惠以及经济补贴等方式,带动农户购买需求。同时要做好农机公益方案规划,要通过构建专业农业服务组织以及科研合作机构的方式,促进公益性农机培训机构的发展,以拓展农业机械化整体规模。同时要利用机构或组织,对农民视野进行有效拓展,从而有效带动起民众学习热情,保证落后地区农业机械化也可以达到一定水平。

3结语

有关部门要加大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要认识到农业机械化对于农业经济增长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并要以此为依据通过完善农机经营组织以及强化农民专业技术等手段,确保农业机械化优势可以得到完全性发挥,能够达到最佳贡献率,进而切实提升农业经济水平,以为国民经济增长做出相应贡献。

参考文献

[1]尹正萍.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J].甘肃农业,2016(16):19,22.

[2]郭威威.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稳产增效、农民增收的实证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5(12):40-42,108.

作者:侯志琴 单位: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农机安全监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