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农业技术推广策略分析(10篇)

农业技术推广策略分析(10篇)

第一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策略研究

摘要:基层农业技术的广泛实施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能够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力,因此推广基层农业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转变以往的农业发展模式有助于优化当地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实现。将农业从粗放型转为集约型,通过规模化的经营增加了土地的经济效益。本文从推广基层农业技术的原因入手,分析了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策略。

关键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

现如今,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我国的农业开始从粗放式的经营模式转变为集约式的经营模式。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程度直接影响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速度,积极转变目前农业的发展模式有助于优化当地的生态环境以及开展农业机械化经营,从而在节约了农业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

1推广基层农业技术的原因

1.1提高农业发展水平

把现今的粗放式的农业经营模式转为集约式的农业经营模式有助于提高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在现今的农业经营模式下,我国的农产品产量依旧保持着上升的水平,农民的收入也在持续增加着。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农业经营方式会逐渐出现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态势,不利于农业的长足发展。因此,要继续提高农业的发展水平,就需要推广基层农业技术,以转变现有的农业经营模式。

1.2增强生产力

推广基层农业技术是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途径。我国急需加强粮食、水产养殖等产业的生产力,以便开拓我国的农业市场,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2中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现状

2.1推广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如今,在我国基层进行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不多,而且人员的综合素质过低。由于人员数量少和人员素质水平低这两大致命不足,导致在我国基层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时达不到预期的成效。而且,推广人员本身就对此没有强烈的认同感,极大地降低了推广的积极性,没有及时和全面的推广新研发的农业技术,大大地缩小了受益农民的范围和受益程度。

2.2受推人员的素质较低

基层农业技术的受推人员多是农民,而我国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很多人只上完小学就停止了学业,因此受推人员的素质较低,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不强,理解程度也不够。他们很有可能因为接受和理解方面的困难而依旧使用原来的方法,这就增大了推广的难度。

3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策略

3.1增强推广人员的专业素质

政府应该加大对在基层推广农业技术的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使这些工作人员能够更好地掌握农业技术知识,认识到农业技术推广的意义,使他们更加主动、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现有工作中。此外,在进行培训之余,政府还需要广纳贤士,增加专业人才进入到推广队伍中来,提高团队的整体水平,更好地为推广基层农业技术服务。

3.2结合具体状况

如今,我国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方面存在着与实际严重脱节的问题,忽视了农民的真正需要,是农民不愿意或无法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使用这些技术。接下来,推广人员需要做的是通过实地调查等手段及时了解农民的真正需求,推广出农民愿意接受的技术。在改进农业技术时,总结农民的建议,让农民参与到技术的改进中来,进而研制出适合农民使用的,能为农民带来收益的农业技术。

3.3增大农业技术投入

政府在向农民推广农业技术的同时,应增加对技术研究的投资,为推广人员提供经费进行技术的研究与改善,使推广到农民手中的农业技术是符合农民需要的,是能够帮助农民增加收入的。解决推广人员的生活,才会使他们有更多的精力进行技术研究和技术推广。此外,政府及有关部门还应该增加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水平,提高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

4结语

在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农业发展模式也急需转型。在基层进行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有助于现代农业的建设,是合理利用科技的重要表现。一些农村交通不便,推广农业技术的工作人员很难到达此地,并且,在我国,很多农民的文化水平不足,很多人知识上完了小学就开始从事农业劳动,这大大地影响了他们对新技术的接受和使用能力,阻碍了农业技术的推广。此外,现今推广农业技术的人员综合素质水平较低,向基层推广农业技术的积极性不高,推广的技术也没有满足农民的实际需要,使农业技术的推广成效较弱。因此,在技术推广之前需要对推广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推广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广纳贤士,提升推广队伍的整体水平。此外,政府及有关部门还需要及时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让那些新研发出来的农业技术能够真正为农民服务,提高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边贻杰.基于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路径选择[J].中国农业信息,2016(15):49-50.

[2]黄玉银.基于农户需求视角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方式转变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4.

[3]王志刚.基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路径选择[J].农业与技术,2014(03):221.

作者:魏翔鹰 单位:贵州省威宁县黑石头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第二篇:农业技术推广与农业机械化问题的探讨

[摘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变农业生产的思想观念,积极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机械化,利于良好的进行农作物生产,为农民创造更多经济效益的同时,推动农业持续健康的发展。那么,如何才能切实解决当前农业技术推广与农业机械化问题,使之在农业生产中充分发挥作用,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本文将参考相关资料着重分析和研究此问题。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机械化

在农业方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应当加大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农业机械的应用,以此来改变农业生产现状,促进农业持续健康的发展。但从相关工作落实情况来看,确定诸多因素影响着农业技术与农业机械化推广,导致一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农业技术及农业机械化在农村地区的普及与应用。由此看来,正确认识农业技术与农业机械推广的重要性,加强农业技术与农业机械的推广很是必要。

1农业技术推广与农业机械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1.1农业机械化基础建设不足

在我国政府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加大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比如公路、水利工程等,意在满足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但是,当下一些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却忽略了农村机械化基础建设,如农村机耕道、水渠网路等,导致农业机械难以有效的应用于农业生产中,难以带动农业生产,推动农业持续健康的发展[1]。所以,农业机械化基础建设不足是当下推广农业技术与农业机械化尚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1.2缺乏农业机械化技术创新

农业生产是一项作业量较大的工作,在具体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劳动力。但切实有效的应用农业机械则可以代替劳动力,进行农耕农作,同时还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这充分说明,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重要性。而通过对诸多地区农业生产实际情况的了解,确定农业机械的普及率不高。明知农业机械有效应用可以缓解劳动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却没有积极引用,这是为什么呢?经过进一步分析,确定与农业机械缺乏创新有很大关系。也就是说,目前推出的很多农业机械根本无法满足当下农业生产的需求[2]。

1.3精确的农业技术有限

精确的农业技术是当下农业技术与农业机械化推广的重要体现,也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保障。但是,深入分析我国农业技术及其应用实际情况,不难发现大多数的农业技术的技术含量不高,其或多或少均存在一些缺陷或不足,导致精确的农业技术有限,如此即便有效的利用农业技术来进行农业生产,也会是农业生产存在一些问题,或种子浪费、或病虫害防控不佳、或农田管理不到位等。所以,正确认识精确的农业技术有限这一问题很是必要,如此才能使我国加大农业技术研究力度,为推出更为有效的农业技术创造条件。

2进一步促进农业技术推广与农业机械化的有效措施

2.1构建健全的农业技术与农业机械化推广管理制度

鉴于当前我国农业技术与农业机械化推广存在诸多问题的情况,应当构建健全的、完善的管理制度,以便切实有效的管控农业技术与农业机械化推广,使之符合农民农民农耕农作的需求。当然,要想构建健全的农业技术与农业机械化推广管理制度,应当加强以下两方面,即:其一,明确区分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机构。为了切实有效规范和控制农业技术与农业机械化推广的各个方面,需要构建专门的推广机构,负责农业技术与农业机械化推广的一切事宜,如此可以有效的处理功利化农业技术与农业机械化推广的情况,使农业技术与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切合实际[3]。其二,合理构建管理制度。出于规范化、标准化、有效化推广农业技术与农业机械化的考虑,应当以农村经济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基础为目标,详细分析农业技术与农业机械化推广的实际情况,明确其存在的不足,进而以满足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合理构建农业技术与农业机械化推广管理制度。

2.2构建优秀的农业技术与农业机械化推广人才队伍

农业技术与农业机械化推广是一项专业性强、工作量大的工作,在具体落实此项工作的过程中,要求推广人员具备专业知识、技能、职业素质等,以便其能够从专业的角度出发系统的、详细的讲解农业技术与农业机械,使农民群众能够对农业技术有一定了解。而这一目的的实现,就需要构建优秀的农业技术与农业机械化推广人才队伍。具体的做法是:1)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专业知识培训、教育讲座等,想推广人员传授农业技术知识、相关法律知识及政策等。2)建立公平公正的惩罚制度,规范在职的推广人员的工作行为,同时激励推广人员工作积极性,使其能够恪尽职守的工作[4]。

2.3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来及时及时更新农业技术

鉴于农业技术与农业机械化推广与农业能否良好发展有很大关系的情况,我国政府在积极进行新农村建设之际,应当将农业技术与农业机械化推广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着重分析此项工作存在的不足,尤其是技术含量方面。在此基础上,适当的增加农业技术与农业机械化推广的资金投入,以便有足够的资金用于农业技术研究,不断更新农业技术,进一步推进农业技术与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间接促进我国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结束语

基于本文一系列的分析,确定目前我国诸多地区农业技术及农业机械化推广不佳,致使农业生产水平提高难以实现。基于此,应当通过构建健全的农业技术与农业机械化推广管理制度、构建优秀的农业技术与农业机械化推广人才队伍、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来及时及时更新农业技术等来优化此项工作,为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促进农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刘洪祥.基层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3,(03):05-06.

[2]秦兆生.试论乡镇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J].农业与技术,2015,11:48-49.

[3]杨秀.农业技术推广与农业机械化问题的思考[J].中国农业信息,2013,21:162.

[4]刘柏海.湖南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

作者:陈燕 单位: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午街铺镇农业机械管理服务站

第三篇: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分析

[摘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是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支撑。最近几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以来,党中央提出了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步伐,全面推行现代农业。甘肃省积石山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同时也是一个经济落后大县,农业在该地区产业结构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近些年,随着地区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现有的农技推广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需要我们及时采取措施,建立全新的农技推广体系。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首先分析分析了积石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相应的建设对策,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助益。

[关键词]积石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对策

农业是国家国民经济建设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因此,积极建设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能够显著促进我国农业生产水平提升,不断满足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并且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只有保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更加成熟和先进,才能够有效保证我国农业发展,并且更好的发挥该体系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能够很好的适应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发展需求,推动我国农业逐渐向着科学化和标准化方向转变。但是我们也要清晰的认识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及时采取措施将其解决。

1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农业技术推广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目前,以政府为主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模式是现阶段主要的形式,但是采用这种形式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过程中,需要多个部门进行管理,导致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人事分离,主要依靠行政方式开展管理,按照计划模式运行,造成部门和地区之间分割,导致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缺乏配合、沟通和协调。各个部门、各个地区各自为政,只知道争夺项目,争夺资金,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各项责任不明晰。由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制度建设不完善,出现了管人不管事,管事不管人的现象。农业技术推广和指导严重脱离实际,导致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不能很好的向着农村延伸,阻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最近几年,随着地方机构不断进行深化改革,我国基层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和管理方式逐渐发生了变化。

1.2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职能不能很好的发挥

管理的基本原则就是各尽其职,各负其责,任何一个工作机构都应该明确部门的职能作用,确保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能不出现重叠的现象。但是当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除了成本农技技术推广工作之外,还承担着行政执法、中介服务、经营等几部分的职能。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过程中,由于部门的职能作用定位不清晰,导致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职能出现了错位、越位、职能交叉等多种不合理的现象。乡镇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注重经营而忽视了机构的公益性,技术推广工作和行政管理交叉其中,机构重视经营,轻视服务,弱化了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中公益性职能作用。

1.3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现阶段在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中,队伍综合素质较低的现象依然广泛存在,主要问题就是现有人员队伍结构不合理,技术推广人员知识陈旧,没有机会得到很好的教育培训,人才断层现象十分突出。由于待遇不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不积极、不主动,严重影响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高效开展。

2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对策分析

2.1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

首先,建立和完善岗位责任制度,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实施农业技术推广任务量化制度,建立和完善竞聘上岗制度;其次,按照事业单位推行全员聘用制的改革要求,对全县农业技术人员,全部实行公开招考、竞争上岗和全员聘用;再次,建立健全农业技术人员动态管理制度、资格准入管理制度、竞聘上岗动态管理制度、落聘人员安置、辞职及辞退制度;最后,构建县域统筹协调工作机制,提高县农业技术部门的公共服务能力,整合农村科技队伍,实行集约化联动服务,优化科技工作环境,激发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2.2加强农技人员队伍建设

在做好基层农技人员岗位教育和知识更新工作的前提下,根据不同需求,采取异地研修、集中办班和现场实训等方式,大力开展农技推广骨干人才培养工作,探索建立农技人员“跟踪科研、学习技术、快速应用”的长效机制。首先,选派基层农技推广骨干参加农业部组织的培训班;其次,选派农技推广骨干依托甘肃农业大学等培训基地进行重点培训,采取请进来的方式,聘请有关专家对农技人员进行培训;最后,结合“特岗计划”和我省扶持大学毕业生就业“民生工程”,招聘专业素质高、立志献身“三农”的高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到乡镇区域站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改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结构,提升推广服务水平。

2.3不断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效能

完善并巩固以“专家定点联系到县、农技人员包村联户”为主要形式的工作机制和“专家+试验示范基地+农技推广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模式,建立健全县、乡、村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网络。广泛采用好的技术服务模式、集成轻简适用的农业技术以及科学高效的运行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李瑞民,王振.如何搞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J].农业与技术.2016(20)

[2]魏东.关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调查与改革思路的探究[J].农业与技术.2016(20)

[3]苏志芳.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探索[J].农业与技术.2016(20)

[4]王德贞.“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应用[J].农技服务.2016(09)

作者:张宗宝 单位:甘肃省积石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第四篇:“三农问题”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研究

摘要:“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党和国家长期关注的问题,对我国这样一个14亿人的大国而言,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而推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和创新,推广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普及农业优良品种,对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升农民生活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论述着眼于解决“三农问题”,论述了农业推广体系建设在解决“三农问题”过程中的意义,就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农业推广体系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政策。

关键词:三农问题;农业推广;研究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党和国家长期关注的问题,对我国这样一个14亿人的大国而言,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2004~2015年,中央“1号文件”连续第12次聚焦“三农问题”。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农业、农村发展,走现代农业之路。而要走现代农业之路,必须加强农业推广体系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

1我国“三农问题”现状

中华文明诞生以来,农业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关系到国计民生、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特别是“十二五”时期,是我国“三农”发展的黄金期,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年关注“三农问题”,下大力气提高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农民收入年均增长超过10%,不仅高于国民生产总值增幅,还高于我国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速。据统计,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5年内增加了5000余元,达到11422元,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明显改善,农民群众民生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在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进步中,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对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发挥了重大作用。然而,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的形势下,农产品供求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农民大多采取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模式,限制了先进农业科技成果和现代劳动手段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制约了规模化、专业化生产,造成土地生产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产品区域性、结构性过剩,价格持续走低,在这一过程中,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种种问题需要解决,需要对其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上进行建设和创新。

2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状

我国基层农业推广体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具体表现在政府占主导地位,按照行政区域等等设置农业推广机构,最基层设在乡镇,作为乡镇政府的部门之一,直接面向农户。这种体制长期以来在我国增加土地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对解决人民群众温饱问题功不可没。但是,由于其具有鲜明的计划经济体制方面的特征,追求层层管理,条块分割,小而全,导致不能在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三方面形成合力,且农业推广人员不懂最新科技,农业科技研发人员不懂推广,农民对农业高新技术接受能力差,推广效率低,资源浪费严重。

2.1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管理体制不适用现代需求

目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管理体制还是延续计划经济阶段,参照县一级政府部门的设置,在乡镇一级组建林业站、畜牧站、农技站等部门,作为县一级林业、农业、畜牧业部门在乡镇政府一级的延续,实行双重管理,由县一级林业、农业、畜牧业部门进行业务指导,人员、财政等由属地乡镇政府管理。这种管理体制倾向于乡镇管理,保证了政令的上传下达和政策执行的灵活,但是由于人权、事权的分离,县一级林业、农业、畜牧业部门不能保证乡镇一级农业推广人员的队伍稳定,而且,由于人、财、权都在乡镇,由于乡镇一级人员编制的紧张,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被抽调现象时有发生,乡镇一级农业推广机构容易出现“在编不在岗”的现象,造成人才流失。

2.2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专业化有待加强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直接面对农民,现代农业分类越来越细,新品种、新技术需要越来越高素质的土壤、园艺、绿化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但是由于编制和人员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出入口不畅,一方面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很少补充进来,另一方面专业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大量流失,留下来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也有知识断层和知识老化严重的问题。而且新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也有进一步技术实践,以掌握当地实际情况,以便更好开展工作的问题,目前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的重要因素。

2.3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还不能满足“三农”需要

目前,行政命令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中起到关键性决定作用,具体体现在: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由上级政府自上而下确定,推广活动由政府组织,多为政策性、强制性要求农民采用这些项目或者技术,同时,由于自上而下的考核方式,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人员对项目或者技术推广效果往往不够关注,甚至有的把资金挪作他用,技术、设备闲置,而没有真正用到“三农”最需要的领域。同时,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经费、办公设备由同级政府保障,由于处于服务“三农”的一线,考虑到行政运行成本,经费和办公设备往往不足,有的地方甚至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办公设备仍然使用传统的纸质媒介进行,造成了工作效率的低下,给农业技术推广造成困难。

3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建议

3.1建立健全基层农业推广技术创新机制

农业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较少,而农业技术的推广正是把先进科学技术,特别是农业技术引入农业建设中。一是要把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融入到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中,注重提升农民素质,提高农民收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素质的知识和理念都应该成为农业推广工作所涵盖的内容,利用多种方式,强化农业科技的创新与驱动的作用,注重提高农业竞争力,改变以往依赖大量消耗资源,追求产量和粗放经营的模式,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上来;二是要注重农业技术的适用性。目前,我国各地农村、农业的情况有较大差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人员一方面要深入生产一线、田间地头进行实地调查,摸清底数,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农业科研单位的联系,及时反馈农业技术需求和使用效果,便于农业科研单位针对性开展研究,出台有利于农村、农业发展的科研成果;三是要提高农业技术的利用率。农业主管部门要出台鼓励性政策,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人员要发挥自己处在农村一线,了解农村和农业,与广大农民达成一片的优势,多方面、多角度做好政策宣讲和技术服务,及时解决农民在运用农业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增强农民运用先进农业技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2扩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领域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农业科技和农业现实生产中起到桥梁作用,应当改变目前过分侧重种子供给、播种培育指导等产中领域的现状,把服务领域前推后移。一是加强对本区域农业、农民需求的调研,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机制,推进农业科技研制培育更适合土地生长的作物新品种,生物肥料、动植物疫苗等,提高农业整体科技化水平;二是把农业推广由单项向综合服务延伸,向农民提供订单式服务,提供市场供需信息,开展市场营销服务,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参与竞争,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三是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和技能培训。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人员多开发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资料,灵活运用讲座、宣讲、广播、集中培训等形式,深入农村一线,针对农村、农民、农业所需开展科技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掌握技术、利用技术的能力和效果。

3.3加强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支持力度

一是把农业技术推广纳入法治轨道。相关部门要积极出台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同时各地各部门应强化对农业技术推广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督察力度,确保把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落到实处;二是加强政府财政支持力度,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结构,参照其他项目资金的申报、管理、使用、评价成熟的做法,建议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申报、管理、使用、评价一整套流程,确保农业技术推广资金充足、使用有效果;三是引导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的科技研发和应用,引入科研机构、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项目,拓宽科技研发的渠道,丰富科技在农业领域应用的范畴,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和农民多方共赢的模式。

3.4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机制改革

一是改革农业技术推广管理体制,不再以行政区划划分,而是根据行业、区域等进行重组,重点加强行业、区域经济的研究、推广,把区域经济、行业经济做大做强;二是推动农业推广机构改革,明确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公益职能,对县域内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实行整合,合理设置机构。县级以下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根据产业布局,设置农技总站,大经济作物站等,由县级农业部门负责业务指导和“人、财、物”管理;三是建立以农户为中心的推广机制,建立产、学、研一条龙体系建设,依托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农、科、教紧密结合,研究一批实用、成熟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鼓励农民自己组织农业技术协作组、农业技术互助协会等,把农业技术送到农民手中,落在田间地头,转化成生产力。

3.5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队伍建设

一是健全经常性的教育培训,特别是继续教育机制。制定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计划,根据实际需要丰富培训内容和形式,提升农业教育层次,培养高素质人才,加快农业推广人员的知识更新,为基层农业推广人员提供培训、交流、学习的机会和平台;二是要重视中青年农业推广人才的培养,积极创造条件,设立专项资金,对中青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定期培训,鼓励他们承担或者参与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并在职称评定、评先评优中予以倾斜;三是完善职称评定和日常考核制度,合理确定基层农业推广人员的工作量和业绩考核指标,改变以往自上而下的考核方式,把农民的评分、农业产量的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等作为考核内容,公正、客观地确定基层农业推广人员的考核结果,并积极争取增加基层农业推广人员的职称评定名额,让他们在农村有干头、有奔头;四是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支持力度,在办公条件、办公设备、专业技术装备等方面予以倾斜,在人员编制上给予保证,对做出突出业绩的及时予以奖励,调动基层农业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果。

参考文献

[1]米晓,张保军,杨改河.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的制约因素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

[2]刘恩才,等.我国农业推广体系改革与创新研究探讨[J].农业经济,2005(02).

[3]王晓东,秦飘,时允昌.影响农民对全科农技员服务满意度的因素分析——基于北京市大兴区179户农民的调查[J].广东农业科学,2012(13).

[4]申红芳,徐青,曾欣龙,等.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对基层农技人员的影响——来自浙江仙居基层农技人员的案例分析[J].中国稻米,2012(06).

[5]王祉蒨.浅析当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问题及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2013(04).

作者:魏小琴 单位: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第五篇:农业技术市场推广服务方式分析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关系着国计民生。农业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和推动,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一些新型的农业技术能够有效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根据农民的需求和发展需要,必须改善农业技术的推广服务方式。本文结合现阶段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农业技术推广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农业技术市场推广服务;市场经济;农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技术市场推广能够满足农民的农业技术需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适应现代农业和经济发展的趋势。科技创新改革逐渐推动着传统农业的技术推广服务方式向新型推广方式转变,逐渐实现多元化、市场化的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技术服务。

1我国传统的农业推广技术存在的问题

1.1农业技术市场推广意识淡薄

现阶段,一些农业管理部门的领导对科技发展的认识不足,缺乏农业技术推广意识,集中精力催种催收,加之农业生产资源和资金投入过少,导致农业生产效率较低,不能够给农民带去服务和帮助,有的地方则为应付上级部门流于形式的推广,无法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1]。

1.2农业技术市场推广体系不完善

农业技术的市场推广需要各方面的参与和帮助,是一项系统的工作,但目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缺乏完善的推管体系,尤其在乡镇、村级地区推广力度较差,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限制农业技术推广。

1.3农业技术市场推广渠道不畅通

农业推广技术需要从上级逐级往下,各个部门共同参与,推广渠道畅通无阻才能实现市场的有效推广。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之间缺乏联系和协调,市场推广渠道不畅通,而大部分由乡镇政府管理,导致管理运行工作无法落实,影响农业技术推广的质量。

1.4农业技术市场推广人员素质不高,推广手段落后

农业技术推广要求推广人员必须有较高扥技术含量,且综合素质较高。但目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虽然学历达到要求,但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只是有丰富的理论经验,导致在技术推广过程中遇到一些实际的问题无法解决,影响推广质量和效率[2]。很多地方农业推广人员工资待遇较低,推广人员积极性不高。在技术推广过程中,没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不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市场资讯和信息服务水平较低,阻碍农业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同时很多地方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承担了一些如:农情调查、农业规划、农业统计、组织实施农业项目等政府职能,政府将农业技术人员的职责与公务员雷同,忽略了本职工作。

2提高农业技术市场推广服务方式的措施

2.1完善农业技术推广的服务体系

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应该以政府为主导,企业、社会团体、农民广泛参与的多元化体系。必须由政府农业部门行驶行政职能,明确技术推广人员的职责,做好技术性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国家按照农业技术推广的需求,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营造一个法治化环境[3]。加强农业部门、推广部门、农民合作互利制度,提高农户对科技技术的接受积极性,严格按照市场运行机制,有效组合人力、资金、技术资源,实现农业技术推广的法制化,提高农业推广的效率。

2.2增加农业新技术的研发

农业经济不断发展,需要政府加大科技投入满足农户对技术的要求,而农业技术的创新周期较长,成果产生需要时间。因此,必须创新农业技术体制,整合农业技术资源,不断研发新的技术,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如:大力培育良种推广种植、研制高效、环保的复合肥,研发新型农业机械等。

2.3促进农业技术向商品化发展

实现农业技术商品化,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技术需要有发展市场,因此国家必须加强教育工作,培养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健全农业技术的价格机制、信息机制等运行机制[4]。

2.4加强农业技术的信息化建设

农业推广的过程就是将农业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必须加快农村信息化的建设,发挥政府职能建立农业化部门,长远规划农村的信息化建设;建立农业技术信息资源库,动态监控农业技术推广,加大对农业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为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如:利用平面媒体,将宣传材料、报刊、杂志发放到农户手中,普及农业知识,提高农户对农业技术的了解和信任;利用广电媒体,结合广播、电视、网络增加农民的认可度;请优秀的专家莅临指导,集中广大农民现场咨询、培训和学习。

2.5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加农业投入

政府必须加大投入,改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办公条件,增加仪器设备,保障推广经费,有效运转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薪资标准,适当可发放福利,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稳固农业推广技术人才。同时要加大培训力度,有计划、有目的地长期开展专业知识、新技术的培训,促进在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拓展视野,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5]。地方政府积极与各农业类院校建立联系,引进专业的技术人才,优化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的年龄结构,老、中、青结合,保障技术推广队伍的良性发展和改革。加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如:即可以推广田间作物技术,又可以推广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掌握当地特色推广技术,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3结束语

农业是国之根本,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而近年来农村用地随着城镇化假设不断加少,只有将科学技术大力推广到农业生产中去,才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因此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必须提高对农业技术的重视,促进农业技术商品化,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式,促进农业稳步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郝优佳.对农业技术市场推广的服务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6(15):43+46.

[2]戴福权,王伟健.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技术市场服务的探析[J].吉林农业,2013(02):16.

作者:吴宇 单位:安顺市科学技术情报所

第六篇: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策略

摘要: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在我国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目前,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提倡调整产业结构,同时也加强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和使用,为农业的发展转型起到非常大的支撑作用。虽然农村经济的发展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发展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尤其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方面,仍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从而构建多元化的农业技术,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建设。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对策分析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一方面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也对我国实施经济化建设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目前,为了提高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农业经济成为农村产业发展的新方向,而科教兴国战略的载体也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因此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是我国发展农业经济的主要途径之一。就目前农业技术发展而言,理论性的技术研究比较多,而能够运用于实践的农业技术则比较少,基于此,下面就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相关的政策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从而提高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发展。

1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中没有健全的管理体制

我国的经济发展涉及的方面比较多,其中计划经济主要是为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时也让农业技术发展具有一定的专业设置,并形成规模化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许多的问题和不足,由于每个部门和区域行业之间的联系比较少,部门地区之间分割,最终导致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缺乏配合,因而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工作也很难实行[1]。

1.2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中各部门的职能实施比较混乱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演进过程中,农业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如今,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带动下,为了提高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我国的农业也向产业化经济发展,而且参与的部门也比较多,但在实际操作运行过程中,由于基层的各个部门对自己的职能定位存在严重的不足,使得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中职能发挥混乱,职能错位现象越来越严重,主要体现在政企事业部分,从而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经营性能和公益性能相互混合,不利于农业技术的推广发展[2]。

1.3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中的推广人员综合素质比较低

在我国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主要的实施环境在农村,但由于农民传统的农作物种植观念根深蒂固,对农业技术的运用和认识不足,使得农业技术在推广发展过程中速度比较缓慢[3]。除了农民自身素质比较低之外,推广农业技术的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比较低,尤其在农业专业性指导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再加上用于推广农业技术的人员数量有限,能够接班的专业技术人员不足,使得推广农业技术体系建设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严重低下。

2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

2.1要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机制进行完善

首先,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组织。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据我国总人口的比例比较大,因而在加强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还需要依靠政府的力量,转变政府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将政府的主体地位转换为主导地位,并建立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发展组织。同时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提高农民的主观能定性,全面推广农业技术体系建设。其次,要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管理机制进行改革。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的农业种植有了很大的变化,下农村调整产业机构之后,许多农产品也能进入市场,但实际的竞争力却存在一定的不足,因而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中,不仅提高农村农业种植技术,而且还能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检测质量,并进一步提升农业生态环境发展,让农村产业结构形成市场化运作。

2.2要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的保障机制

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建立相关的农业经济保障,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有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就能保障农业技术推广的安全性,也能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合法性,同时也能确保各级政府在具体实施期间能够指导农民实施规范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另一方面需要政府增加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农业投资比较少,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产生非常大的制约作用。基于上述的教训,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方面要增加政府的投资力度,将农业技术推广的投资渠道不断拓展,其中将公益性推广农业技术发展的机构作为重点,发动社会的力量,提高公益性职能服务建设,从而推动现代化农业技术的推广发展。与此同时还要建立信息系统,为农业专家的咨询建立平台,为农民提供互联网平台,进而方便与专家的咨询交流。

3结束语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的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方向,虽然我国的农业发展历史比较悠久,但农业技术的发展时间比较短,运用于农业种植生产的时间则更短,因此,为了提高我国农业的发展效率,需要加强农业技术的推广运用,提高农民的农业种植技术,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在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的同时还要建立信息系统,建立专家咨询平台,为了农业技术的推广运用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张长城.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5):284.

[2]王海燕.试分析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策略[J].农业与技术,2016(06):152-153.

[3]徐洁,黄伟.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4(20):44.

作者:李兴国 单位:会泽县乐业镇农科站

第七篇:县发展农业技术推广的思考

摘要:本文系统阐述了张家川县农技推广的现状,全面总结了取得的成效,找出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张家川县农技推广的更好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张家川;农业技术推广;思考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属少数民族国家扶贫县,位于天水市东北部,东接陕西省陇县,南邻清水县,西连秦安县,北毗华亭、庄浪县,西距省会兰州市378km,东经陕西省陇县至西安市388km。全境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略呈三角形,东西长62km,南北宽48km,总面积1311.8km2。全县耕地面积3.76万hm2,以山地为主,人均耕地0.12hm2,全县总人口33.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19万人,回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9%。2016年农业产值增加6.8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32元。粮食作物有冬小麦、玉米、马铃薯、蚕豆、糜子、荞麦等,经济作物有胡麻、油菜、大麻、蔬菜等,种植业在全县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直接关系着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大局的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张家川县农技推广工作现状

1.1从业人员

张家川县农技推广工作从有正式机构、有专业技术人员配置开始,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一是计划经济阶段。1973年成立县农技站以来,农业生产走集体化道路,农业生产水平低,人口快速增长,温饱问题得不到解决,农民科技素质不高,农技推广能力薄弱。二是联产承包责任制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开始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广大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县政府对农业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高度重视,县、乡农技站均有独立办公场所、从业人员,行政村都确定了科技示范户,基本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农业技术推广网络。乡(镇)农技人员的人、财权均由县农业局主管,职能作用得到很好的发挥,上下同步,运行顺畅。同时,县农技站开始发展壮大,技术力量配备充足。试验、示范、培训、推广水平明显提升,广大农技人员主动参与各类示范样板田建设、高产田建设和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积极性高,农业生产发展势头看好。三是运行短板阶段。1995年后期至今,农技推广机构有县级农业技术服务站和刘堡、张棉、连五、川王、大阳、马鹿、梁山、马关、胡川、木河、平安、闫家、张川镇、龙山镇、恭门镇等15个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建制均属县财政全额拨款副科级事业单位。县农技站由县农业局直接管理,干部职工主要搞一些农业试验、示范,实施一些涉农项目;15个乡(镇)农业中心人、财、权隶属乡(镇)政府管理,干部职工主要从事乡(镇)中心工作,驻村搞计划生育的占98%以上,致使农技推广工作处于被动或放任自流状态。

1.2资金投入

“十二五”期间,张家川县农技推广工作累计实施完成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小麦、玉米、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旱作农业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示范推广、冬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技术示范项目,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马铃薯脱毒种薯全覆盖工程,农作物良种补贴,蔬菜产业化发展,优质专用马铃薯品种引进与栽培技术研究示范项目,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与补助项目等90项(次);引进新技术40项(次);新品种218项(次);新材料26项(次),资金主要依靠中央、省、市政府扶持或项目支撑总投入推广经费11443.5万元,极大地改善了民生,助推了现代农业发展。

1.3推广内容

张家川县农技推广内容主要涉及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粮食作物地膜覆盖、配方施肥、机耕机播机收、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和新型农民实用培训、农机安全生产等方面。近五年来,累计推广小麦、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示范面积7.22万hm2;配方施肥面积14.73万hm2(次);引进小麦新品种46个,玉米新品种50个,马铃薯新品种23个;引进新材料19个;有效防治农作物病虫害6.13万hm2(次),直接挽回粮食损失6000万元,在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1.4推广方式

围绕农业生产现状和县域自然禀赋及农村发展实际,张家川县农技推广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一是开展试验研究,解决生产难题。对每年引进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及对粮食生产有推动作用的因子,如肥料、技术、栽培模式、机械设备等进行试验,为进一步做好推广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二是建立示范基地,强化辐射带动。示范基地是展示新技术的窗口,是宣传带动的主战场,更是农技推广的试验田。因此,把办好示范基地作为做好推广的主要抓手,实行行政、技术双轨承包负责制,加强乡、村、户的衔接协调,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任务清楚,责任明确,乡村组三级负责地块落实,农业部门负责技术攻关,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整合资金、项目,集成技术,集中力量,联合办好各类示范基地,通过多处布点,连点成片,培育典型,引领示范,真正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三是强化宣传培训,促进科技转化。按照“实际、管用、高效”的原则,组织农技人员重点对旱作农业项目、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玉米、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脱毒种薯良种繁育等重点项目,采用张贴标语、悬挂横幅、书写专栏等群众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科技培训,做到培训到村、讲座到组、服务到户、推广到地。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培训技术骨干与农民技术人员相结合,广播、电视宣传与播放录像、发放明白纸相结合的方式,深入乡、村、组,完成培训。“十二五”期间,总共办各类培训班205场(次),受培训农民达24.6万余人(次),出动宣传车150辆(次),发放各类技术宣传资料30万份,技术挂图8万份,印刷墙体广告宣传62条,制作大型广告牌25个。通过扎实细致的定向培训,使各项农业推广技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有效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科技应用水平,增强了学科技、用科技的本领。四是完善工作机制,普及推广技术。除推行行政技术双轨承包责任制进行科技服务与入户指导外,实施项目时,采取“专家定点联系到乡村,农技人员包村联组户”的工作机制和“专家+农业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模式,借助“1236”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县、乡、村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推广服务网络,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提高技术普及率。

2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在张家川县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县农业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基层站所的大力支持下,农业技术推广成效显著,效益彰显。2016年,全县农业生产增加值达到6866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132元,分别较2015年增长1.06倍和1.13倍。

2.1农作物新优良种引进力度不断加大

“十二五”期间,先后引进推广小麦、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优良品种1610余个,主要农作物良种普及率达到95%以上,为粮食稳定增产注入了新的活力。2016年粮食总产量达12.01万t,单产269.28kg。

2.2农业新技术得到广泛运用

地膜覆盖、配方施肥、保护地育苗、机耕机播等技术全面普及。五年来,全县累计推广粮食作物地膜覆盖栽培5.38万hm2(次),配方施肥14.73万hm2(次),有效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害6.8万hm2(次)。注册家庭农场22个,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98个。

2.3农技人员素质全面提高

一是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灵活多样地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参观考察、培训,并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全方位提升农技人员的素质。二是坚持集中培训与平时下乡相结合,新型农民培训与常规培训相结合,使新型农民队伍不断壮大。三是坚持抓点示范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户施教,加大培育土专家、田秀才及农民技术骨干的力度,全面提升农技人员自身素质。

3存在问题

3.1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不高

从调研情况来看,存在对农业的发展重视不足的现象,农业产业投入产出比明显低于其他产业,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存量耕地质量下降,撂荒地增多,农村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导致粮食产量大幅下降,社会普遍存在重视劳务输转轻视农业生产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创新和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

3.2观念陈旧,知识老化

据调查,县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中70%都是20世纪70年代或80年代毕业的,学历不高,虽然奋战在生产一线,实践经验丰富,具有一定的工作方法和推广能力,但多年来没有得到农业新技术、新方法的培训和自我充电,知识更新缓,观念转化慢,与日新月异的新农业生产形势不相适应,特别是与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康社会的要求相差太大,很难胜任当今农业高科技推广的需求。

3.3无推广经费,新技术转化率不高

一是县级农技推广部门除项目经费外,再无其他科研经费。乡镇农技人员统归乡(镇)政府领导,工资由乡(镇)政府直发,人事权由县人事局管理,乡(镇)农技站无推广经费,农技推广乏力,直接制约着技术传播速度和推广效果的提升。二是乡(镇)农业中心人员长期从事驻村工作,农业推广职能得不到有效发挥,乡(镇)农业部门在全县干部群众心目中地位大大降低,个别人甚至认为乡(镇)农技站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单位。三是县、乡农技人员很少有外出培训的机会。20世纪80、90年代进入农技站的人员,信息闭塞,对新技术、新成果的熟知度低,2000年以后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几乎专业都不对口,学农涉农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更少,县、乡两级农技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年龄偏大,40岁左右的人员还是中坚力量,专业技术推广队伍严重断档,特别是基层农技站已经面临专业技术人员流失的危险。

3.4农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农业的载体和排头兵,但由于认识、资金、体制、机制、管理、指导等诸多原因,新型农民经营主体少,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缺乏专业营销大户、专业经纪人和营销网络体系,产品销售处于无序状态,农民的利益得不到保障,相当一部分合作社、龙头企业名存实亡,尚未真正发挥在农业生产和农村改革中应有的作用。

3.5农业产业化相对滞后

张家川县虽有农业区域规划和农业产业化宏观规划,但缺少到乡(镇)、到村的详细规划,组织统筹力度不大,导致在项目实施上各自为政,品种庞杂,难成拳头,效益低下,防范市场风险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农民对产业标准化生产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管理、施肥、施药、采收都比较随意,种植不规范,不符合标准化生产要求,且属分散生产,在产品数量、质量及包装方面与市场需求脱节,生产整体水平和效益提升缓慢。

4对策建议

4.1深入宣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巩固和增强农业基础地位

一要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广大农民群众牢固树立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的思想,真正把农业作为基础产业、战略产业来抓。二要进行县情再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农业的重要性。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人口、农业收入在总人口和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会逐步变小,但农业的基础地位却不会动摇。三要按照农业现代化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科技推广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力度,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4.2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

要强化耕地保护意识,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切实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正确处理保护耕地资源与保障经济发展的关系,始终坚持耕地占补平衡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要坚持把基本农田保护与土地开发整理、农田基本建设相结合,以提高耕地质量为核心,实现耕地保有量稳中有增;要严肃查处非法占用耕地,破坏基本农田的典型案件,使耕地保护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轨道,加强和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4.3培育壮大农业经济服务组织,努力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一要认真总结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农村经济实体发展的成功经验,树立典型,推动全盘。二要进一步探索建立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发展体制机制,在土地流转、资金扶持、技术服务等方面做到优先考虑。三要积极引导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扩大视野,开拓市场,延伸产业链条,强化产品质量意识,树立品牌战略理念,在打造名、优、特农产品上做文章、下功夫。四要加大科技成果专利申报力度,有效提升市场供给能力、占有率和知名度,提高农业效益,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4.4采取有效措施,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科技创新队伍

针对目前张家川县农业科技队伍人数少、年龄大、专业人才少、力量弱的实际,一要强化现有农业科技推广专业人员培训力度。每年有计划地安排一定数量年纪轻、肯动脑、善钻研的农技人员到农业院校、科研机构进修学习,培训留得住的人才。二要稳定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建立进出平衡约束机制和职称评定、评优选先的绩效激励机制。三要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主导作用,坚持“保证农业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的原则,加大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和农业技术推广投入力度,确保有钱办事。四要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奖惩制度,对在科研项目中有特殊贡献的人和事,申请市县给予相应的荣誉及资金奖励,调动其全身心投入到科研推广事业中去,强势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4.5根据群众的需要,创新推广方法

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市场经济规律,改变说教式、行政命令式的推广方式,提倡技术信息交流式、思想观念沟通式的工作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建立农技人员指导与农民实践的群众双向互动模式。在充分保障经费的基础上,通过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多举办一些入户到村的技术讲座、技术宣传,提高群众的科技意识。因地制宜,发挥各村优势,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让群众从生产示范基地上学通、弄懂农业新技术,创新运行机制,满足群众农业生产需要,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推动生产。

4.6有章可循,兑现奖惩

为充分调动县、乡农技人员工作积极性,应改革现有的运行机制,制定年度工作方案,细化任务,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做到开始有计划,中途有督查,完成有检查,绩效有评价,聘优选先,奖勤罚懒,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农技推广氛围。

4.7理顺关系,让乡(镇)农业中心人员回归农业

近年来,通过基层农技乡站建设,张家川县15个乡(镇)农技站已有独立的办公场所和仪器设备,基础条件大为改善。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环境优越,农技推广前景广阔,因此,政府要转变职能,将乡(镇)农技站从乡(镇)彻底分离出来,归县农业局管理,让农业技术人员专门从事试验、示范、培训、推广。只有解决农业技术服务“最后一公里”短腿的问题,农技推广才能展现生机和活力,农业工作才能健康有序的发展。

作者:张晚霞 单位: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种子管理站

第八篇:农业技术推广的影响因素探析

摘要:在我国现阶段,农业生产的地位日趋重要,保民生、促农业,是政府最为关心的头等大事。农业是人类社会的生存之本,而现代农业则需要农业技术推广。如何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更好的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是我国农业部门的根本和重中之重。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现代农业;影响因素

近年来,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人们对农业技术推广关注力度逐年加大,但是忽视了许多与农业技术推广密切相关的因素,现将影响农业技术推广的诸多因素加以分析。

1制度和政府因素

1.1制度包括各种政策和法律法规,它对农业技术推广的影响是高度的、宏观的,尤其中央一号文件,为农业生产指明了方向,为农业技术推广铺就了道路。

1.2政府如何贯彻和落实,如何加大支持力度,规范各种工作,将直接影响农业技术推广进程。贯彻好了,执行好了,落实好了,利用好了,不余余力地按照政策、法律、法规办理,好的政策要有对的人落实,就会出现好的结果。

1.3制度是水的源泉,政府的支持力度影响水流的速度和灌溉的区域,二者相辅相成,必会有序的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的速度和深度。

2人员素质因素

2.1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自身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和学识的程度,将影响推广工作的进行。部分技术人员对新型的农业技术理解和接受能力有限,将降低农业技术推广的效果。如何对技术推广人员进行知识更新和培训,注重技术推广人员在农业生产、管理和新技术应用方面的发展,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2打铁还需自身硬,人的因素决定做事的成败,加大培训力度,增加学习强度,提升技术推广人员素质,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及时掌握新型的种、植、养、管等技术,更好的应对实际工作的新问题,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和支持。

3受众人群因素

目前农村中种地人群多为老人妇女,一家一户的小户经营的种植管理方式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这部分人群思想守旧,墨守成规,对新事物新技术认知度不够,阻碍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进行。怎么样行之有效的改变这部分受众人群的观念,适时及时的把新技术新思维带给他们是当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首先要考虑的。河北省如今实行的县乡区域站模式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每个乡镇有适宜种植的作物品种,大田作物与经济作物的融合;每个村有多名技术指导示范户,以户带户,口口相传。扩大了受众人群,改善了受众人群观念。

4信息来源因素

如今的社会信息广泛化、普遍化、纷乱化,农业信息更是覆盖了农业生产的任何领域,各种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产品供求信息、交易市场不一而足,各种不同领域的农业专家纷纷登场,各类涉农广告纷至沓来,乱花渐欲迷人眼,使得农民种难,管理难,买难卖难,都是各类信息惹得祸。如何规范各种信息,收集整理归纳一系列的产前市场引导的信息、产中生产技术指导的信息、产后销售渠道的信息等,及时传播到农民手中,才是农业技术推广的关键。

5管理技术因素

管理技术人们大都注重生产中的栽培技术和作物本身的种植技术,其实真正的管理技术不止包括种植管理、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等一系列农艺措施,还涵盖农业生产的规划、建设、生产、行情走势等各个环节的管理技术问题。5.1技术推广要把握新技术推广的合理性、效益性,避免盲目性、低效性。有的推广机构和推广人员急于出成绩,盲目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把示范阶段的技术直接嫁接到大田中进行推广,造成了农民的损失,形成了纠纷,影响了技术推广的信誉和公益性。有的技术尚不完善,缺乏实用性,造成了农民的效益减少,得不偿失。5.2技术推广要有切实的管理技术,要有可行性,切忌一窝蜂发展,造成资源浪费。新技术不见得就是好技术,新品种也不一定适合这个区域种植,一定要经过试验、示范,才能引进和推广。规划好,建设好,量力而行,资金大的可以大范围大区域的经营管理,资金少的要善于把握市场行情,做到种植的有的放矢。

6资金投入因素

农业技术推广投入不足,资金短缺,尤其是投入到基层乡镇农业部门的经费少,人员工资较低,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卸包袱,将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推向了市场,造成了人员的离岗和流失,出现了人走人散人难留的被动局面。有一些农技人员开展有偿的指导咨询服务,丢失了技术推广的公益职能,难以满足生产上对科技的需要。打破目前农业技术推广的窘境,解决资金投入问题,总的趋势要采取国家、地方、企业和个人多元化的投资方式,强化公益性职能不变,放活经营性职能,建立健全有利于充分发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作用的管理机制,逐步建立新型的、以政府农技推广队伍为主导,企业和农民组织广泛参与,无偿与有偿相结合的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解决农技推广的资金投入问题。

7市场影响因素

影响农业技术推广的一个因素来源于市场,市场需求决定着农业生产的规模。虽然技术推广与市场需求的交易属于不同的范畴,但是他们相互影响。所以一定要研究市场需求,引导种植模式,调整产业结构,控制推广规模,达到适应市场的目的。更要通过产品推广、技术指导,发挥市场能动性,提高农民收益。因此,研究和分析市场在农业产业中的调控作用,对于农业技术推广是很必要的。8结束语推广和传播新型的农业技术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要手段,也是提高农民收入、农业增效的重要途径,如何更好地为“三农”服务,就要在农业技术推广中解决以上影响因素,因势利导,循序渐进,达到推广目的,促进现代农业平稳高速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秀红.农业技术推广影响因素分析[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5):103.

[2]王竹明,朱训永,薛世芳.浅谈农业技术推广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4):6~7.

[3]钱锦铭.温州市农业推广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7.

作者:夏智勇 单位:南宫市农业局

第九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现状及应对策略分析

[摘要]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可以使农村居民的经济效益和农产品收益都有所提高,这不但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本篇文章就针对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中遇到的问题展开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促使我国的农业生产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因此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也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的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主要还是依靠专业技术部门和技术人员在运作,虽然这对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这会使我国的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进行迟缓,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农业技术的改革和创新。

一、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意义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根本意义是通过对农民的生产和技能进行教育培训,让他们对农产品和生产技术有全面的认识,农户在生产的过程中就能辨别营养成本高、生产经济效益高及生产技术优良的农产品和农业技术,从而可以从根本改变农户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产规模。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有助于我国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农户经济水平和农产品收益的提升,并且还能促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问题的解决措施

1.政府主导推广农业技术

在进行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过程中,需要政府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农业技术推广,这能够解决农村信息交流不畅通的问题。因此,国家必须建立有关部门和相关推广人员来进行农业技术的推广,这能保证农户对农业理论知识和生产技能有一定的掌握和了解,使农业技术可以在指定地区得到切实有效的发展。

2.改善农业保障措施

农业生产技术存在其复杂性和特殊性,因此,为了保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国家和政府有关部门就应针对农户的实际情况将社会保障措施进行改善,从而减少农户的经济损失和技术使用风险。对农户提供一些资金上和技术上的帮助,才能使农户放心的使用新型农业技术,这能促使农业生产水平大幅的提升。

3.针对农户情况进行技术教育培训

想要从根本意义上解决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难点,就必须发挥有关部门的相关职能,在农业技术开展之前,对农户进行相关的农业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的培训。技术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想要将农业生产的各项效益提升,就必须将基层农业技术扎根到农户的心中,促使农户可以对新型的农业技术能够充分的掌握及认可。具体的操作过程可以在农田中,针对农户的情况进行手把手教学和指导。只有加强了农户的生产技术基础培养,才能促进基层农业技术的更好发展。另外,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农户之间往往会通过讨论和交流来进行农业生产,因此,可以从这个方面入手,促进农户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使农业技术生产方式得到不断的改进和发展。

4.提升农业科技创新

想要在社会经济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鼓励农户学习农业生产技术,并且根据农户的实际操作情况和经济情况进行有效的技术指导。另外,将农业生产的整体水平提高,也可以促进农业技术的全面发展,想要实现全面的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可以采用高校的各个专业性人才,投入到农业技术的推广当中,以此能够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的全面发展。并且,只有将我国的科技向着生产力方向发展,才能将农业科研成果的效益发挥最大作用。我国的有关部门,要对各项农业技术进行实时的分析,综合其各方面因素,在资金运用合理的情况下,将农业技术水平的生产方式往多元化方向发展。

5.加强基层农业技术的监管力度

目前,我国是一个多媒体发展国,但是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不应单方面的只依靠媒介或个人组织的宣传,而是需要农业管理部门和农户共同参与其中,使农户能够充分了解到新型农业技术的优势,从而保证农业技术能够得到稳定的发展。如今,我国的农业推广机构和机构配置都较为完善,但是想要使农业技术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做好农业技术的监管工作,在此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资金的投入情况和各方面影响因素产生的情况,使基层农业技术的发展能够在实际运用中得到有效发挥。

三、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我国的农业技术也在持续发展中。基层农业技术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但是它的发展过程十分复杂和漫长。因此,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必须将农业推广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和调整,才能将农村的生产结构合理化,才能大幅提升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促使农村和城市的发展距离越来越小。

参考文献:

[1]张秀萍.浅谈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问题和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2014,09:217-218.

[2]戴震,朱幸辉.我国农业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J].时代农机,2015,02:2-3.

[3]崔诚,夏柏玉,陈英豪,陈云香,曹仁平.新农村基层农技推广途径及创新策略分析[J].北京农业,2015,34:194-195.

[4]杨顺忠.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状及创新策略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6,17:163-164.

作者:何晓琳 单位:南省大理州云龙县漕涧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科组

第十篇: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分析

[摘要]文章主要对强化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效率的措施进行研究,具体是结合当下农业技术在推广过程中存在管理机制完善性缺乏、服务不到位以及资金缺乏等实况,提出了明确职责与强化管理,调整农业技术推广形式以及加大资金投入份额等建议,希望农业技术在协助贫困山区实现全面小康方面有所帮助。

[关键词]乡镇;农业技术推广;问题;措施

最近几年中,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脚步从没有停歇,其在很大程度上为农业发展奠定基础。乡镇农业技术作为农业持久高效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强化贫困地区广大农民群众文化素质形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但是,目前乡镇农业技术在推广过程中遇到一些瓶颈,这为现代农业的建设健全设置了屏障。基于此,本文在阐述技术推广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对强化推广质量的对策进行研究。

1列举目前乡镇农业技术推广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1.1管理机制完善性缺乏

管理体机制完善性的缺乏,可以被视为目前乡镇农技推广工作效率长期得不到提升的大型障碍,其使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改革进程体现出迟缓性,地域之间、专业站之间发展参差不齐。管理机制完善性的缺乏还体现在部分农技推广站为多个乡镇共同所有,或者一个推广站是由4~5个分站所共同构建的等方面上。因为机制的不完善性,致使推广组织机构在建设方面缺乏统一性这一问题衍生出来,农技推广人员肩负着繁重的工作压力,在农业科技示范与推广环节上投入的精力普遍性缺乏。

1.2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不到位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中,农业科研成果的研发上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科研工作始终是农技推广工作的“储备军”,新型科研成果在农业发展进程中的应用,协助农民压缩了生产成本,降低了体力劳动量,使他们获得了实质性利益。但是目前国内农技推广服务不到位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主要是由于农技推广机制存在缺陷导致的,此时推广站专员数量逐年呈现下滑趋势,这为新型农技覆盖率与应用率的大幅度提升设置了厚重的屏障[2]。此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不到位还体现在指导专员的缺乏,这样农民在应用新型种植技术之时若遇到困难,是极为迷茫的,得不到及时而有效的指导。由此可见,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不到位,影响农技推广质量是必然的实施,也加大了现代农业体系建设的难度系数。

1.3资金短缺

对于云南省偏远地区而言,资金供应量不足已经是众多农技推广机构共同关注的问题。通常来讲,县级以上的农技推广机构在开展推广工作之时,经费是相对充足的,其来源渠道也体现出多样化特征,具体是借助上级财政专门拨款与同级财政拨款等多样化方式。然而,乡镇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在推广资金的获得方面是不容乐观的,具体体现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工资整体水平相对低下这一方面上,此时大多数推广人员借用经营方式去满足物质方面的需求,而不能全身心的为广大农民群众在农产品种植管理等方面提供公益性服务内容,为新型农业科研成果的产出与应用设置了屏障。

2提升乡镇农业技术推广质量的有效措施

2.1职责明确化与增强管理力度

这一措施的提出与落实,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效率的提升方面发挥了堡垒性作用。所以,在明确乡镇地理环境的基础上,对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职责进行明确划分,从而使其能够切实的对农技类型进行管理,对农民种植行为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若要在宣威市宝山镇推广农技,农技推广机构的职责可以被细化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技术推广;二是应用要点演示;三是对主要种植物疾病的防治。农技推广机构职责的明确化,确保了农业标准、农业资源。农业生态以及信息服务等多样化工作的落实。并且职责的明确化,使推广机构增添了盈利性色彩以及公众性职能,具体是在资源供应、推广经费获取等环节体现出来。之所以认为农技推广机构职责的明确化加速了农技在贫困地区推广与发展的进程中,主要是这在某些管理机制与工作体制的协助下,农推站、林业站、畜牧兽医站、水利站、农机站整合在一起,相互配合,以管理为基准创设出县乡同步发展机制,为农技推广人员营造优质的工作氛围,为农技推广工作效率的提升贡献力量。

2.2改良技术推广方法方式

这一措施可以被视为农技推广工作实现整体化落实的保障。具体是结合宝山镇位于宣威市东部,面积为224.4平方千米,人口高达6.0万,适合种植玉米、马铃薯与生姜等特色农作物等实况,整合广大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参照各类特色产品在经济市场运行的态势,从根本上提高农技推广工作的拓展率与达标率。对农技推广服务形式实施调整改良对策,这是优化农技推广工作的有效行径之一,以此途径去使农技实效性彰显出来,本地域农民群众在农业种植上将会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例如,玉米栽培农业技术在宝山镇推广之时采用的是科技示范形式与营利性服务形式,使农民群众掌握了合理轮作环节的要点(浅翻12~15cm,深翻18~20cm),以及正确选种处理的方式方法,并认识到田间管理与合理密植的重要性。据相关资料记载,2014年宝山镇耕地面积高达6705.7公顷,玉米作物种植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50%,农村积极收入总值为6.26亿元。可见农技推广手段的调整所取得的实效性是巨大的。

2.3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优化服务质量

为了确保农技在云南省贫困地区顺利推广与发展,加大资金投入数额是极为必要的,从而达到强化技术推广人员服务水平这一目标。上述目标的实现,需要各财政机构细致的统合与农技推广工作相关的经费,以及服务性单位的项目经费、个体经费,将其整体性的规整进财政预算系统中,依照福利体系、人头经费和本地公务员收入水平,确保农技推广经费的充裕性以及按需到位性[3]。其实增强经费投入力度,优化服务质量的对策是多样化的,例如合理有效的应用农技推广资源,拓宽资金来源途径借助支农资金、财政拨款等方式为农技顺利推广注入能量。

结束语

由全文论述的内容,可以了解到目前乡镇农业技术在推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多样化的,并且农技的开发、推广、发展与应用为现代农业体系建设,全面小康目标实现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所以,农技推广人员应该在实践中积极的探寻强化技术推广质量的措施,为农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提供优质化的服务内容。

参考文献

[1]申佳.常宁市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现状调查[J].福建农业,2014,10:135-136.

[2]何汉松.新农村下大理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有效性提升探析[J].北京农业,2015,09:316.

[3]张秀芳.基层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经济导刊,2016,22:209.

作者:黄照建 单位:云南省宣威市宝山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