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科技期刊编辑的重要性

科技期刊编辑的重要性

1编辑工作的重要性

编辑属于精神文化方面的工作,主要工作内容是对文字进行再加工,是后续出版工作的关键。编辑的工作水平及素养直接决定产品的品质,并直接影响产品的出版发行。从历史的角度来说,编辑工作起着文化记录、传承的重要作用,编辑的劳动成果是精神产品。它可以反映社会现实、不同的价值观、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发展方向、社会潮流,以及时代的思想变化。我国自古便不乏优秀的编辑家。孔子是我国编辑学的先行者,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自己从古籍中整理选编教材的大编辑家,他编撰的《六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对古典文献进行总结账式的大整理。从长期来看,编辑承担着记载历史、传承、见证、流传的作用;从短期来看,编辑工作服务于现实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品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演化,可以为后来人了解历史上科学技术的进步提供详细的文字记载。

2编辑的工作目标

作为一名科技期刊的编辑,劳动的对象是稿件,劳动产出是满足一定要求的高水平期刊。最终期刊进入流通领域,成为兼具使用价值及价值的商品。而一件商品(期刊)要想获得消费者(读者)的认可,就要符合商品的价值规律。下面从商品的使用价值及价值角度对编辑的工作内容进行分析。商品都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其自然属性,商品的价值是其社会属性。生产者生产商品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但要实现商品价值就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日常生活中,商品的质量、品牌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是顺利实现商品价值的前提。消费者则只会为商品的使用价值买单。一本期刊的使用价值是期刊的内容和质量。编辑工作的最终目标就是提高期刊的使用价值,进而提高期刊的价值。科技期刊的编辑,类似于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中介。首先编辑要对所在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发展方向、热点问题等做到了然于胸,具备一定的相关知识及素养,在对投稿稿件进行筛选、审理的过程中,才能发现具有价值的稿件。其次通过与作者的沟通和探讨,提高稿件的质量(使用价值),编辑使读者乐于为作品买单。

3编辑的职业素养要求

从前述对编辑工作目标及内容的分析可以发现,编辑工作不仅对编辑人员知识水平的要求较高,还需要编辑人员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以及正确的价值观。下面从几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3.1编辑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

作为一名科技期刊的编辑,不仅要有编辑学的相关知识,还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指一定范围内相对稳定的某领域系统化的知识。与人文期刊不同,对于一本科技期刊,一般刊发的内容属于细化、专业的领域知识,内容多涉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科技动态等,若缺少专业知识,则易对文章把握不准。从编辑工作的流程来看,无论是组稿(约稿)、审稿还是后期的退修稿件,均要求科技期刊编辑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首先,组稿(约稿)过程需要编辑经常关注本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了解学科前沿热点、相关知识的发展水平等,并且对领域各专家学者的研究方向、研究进展有所了解,才能有针对性地约到高质量的稿件。其次,审稿过程也离不开编辑的专业知识。科技期刊的稿件更注重文章研究内容的时效性、创新性和学术前瞻性,如果专业知识欠缺,对稿件的专业性和学术前瞻性把握不足,就容易出现失误,进而影响期刊的学术水平和作者、读者的信任度。最后在稿件的退修阶段中,稿件修改过程需要编辑与作者互动、协调配合,要求编辑和作者多次沟通,就文章中存在的问题或者有待完善提高之处进行探讨。如果编辑专业知识欠缺,和作者之间沟通不畅,不仅影响文章的修改,使文章水平难以提高,长久下去还会对作者群体造成损害。对于需要退回的稿件,同样需要编辑从专业知识的角度就文章不适合刊登的原因与作者沟通,才能使作者心服口服。结合笔者的科技期刊工作经验,总结得出编辑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可以有以下几种途径:从编辑工作中学习、不定期参加学术讲座或学术交流活动、大量阅读国内外专业期刊。从编辑工作中学习主要指通过审稿过程了解研究热点、学科带头人的研究方向,从参考文献中获得与文章研究相关的文献,并利用文献开展主题阅读,了解一个研究主题的发展历程,通过这种学习方法,可以对某一研究主题有系统、深入的了解。循环使用这种方法,则可以逐渐积累丰富的专业知识。另外,退修过程中可以和作者沟通探讨,就存疑的地方咨询作者,高水平的作者好比一位优秀的老师,编辑通过谦虚求教可以解开自己的疑惑,增加对文章的理解,从而丰富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参加学科的学术交流或讲座活动可以跟踪行业的研究热点,了解学科发展方向,从中引发约稿灵感。另外,大量阅读国内外期刊也是增加编辑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

3.2编辑需要有一定的沟通能力

沟通能力是编辑人员需要具备的主要能力之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编辑属于服务性质的工作,为作者服务,也为读者服务。要做好服务工作,就需要充分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这个过程中沟通必不可少。从编辑工作的流程来看,无论是约稿还是审稿过程中的退修,均要求编辑和作者能够良好有效地沟通。因此,编辑人员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和沟通技巧至关重要。关于有效沟通需要具备的条件,哈贝马斯(JürgenHabermas)在1976年发表的《Whatisgen-eralpragmatics?》(《什么是普遍语用学》)一文中提出有效沟通必须遵守的4点基本要求。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谢立中将其简化为3个基本要求:①言说者对事实的陈述必须是真实的;②言说者对沟通的意向必须是真诚的;③言说者所表述的话语从行为规范角度看必须是正确的。此外谢立中还提出,要做到这3点离不开一个重要前提,即参与沟通的行动双方处于同一个话语体系之中,即大家对同一个从字面看相同的概念的内在含义的理解相同。结合编辑工作来看,则要求编辑在准备与作者沟通之前做足功课,充分理解文章的内容,就文章中存疑之处事先查阅搜集相关资料,提前储备相关的知识,发现疑问的本质,提出的问题才能切要中肯,使沟通更加顺畅,沟通效果事半功倍。“言说者对沟通的意向必须是真诚的”则要求编辑摆正心态,将双方置于平等的地位对于有效沟通十分重要。作者写文章的目的是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同行沟通,相当于一种非面对面的学术交流,而编辑则是服务读者和作者的媒介、桥梁。所以,编辑要谦虚谨慎地对待作者的文章,应该怀抱谦虚求教的服务意识,而不能有高高在上的心态和姿态。“言说者所表述的话语从行为规范角度看必须是正确的”这一点指的是普遍人际关系中的沟通技巧问题。哈贝马斯说:“通过交往实践,交往行为的主体同时也明确了他们共同的生活语境,即主体间共同分享的生活世界。生活世界的界限是由所有的解释确立起来的。而这些解释被生活世界中的成员当作了背景知识。……符号表达的有效性前提涉及的是交往共同体当中主体相互之间共同分享的背景知识。”通俗地解释即言辞表达要遵循人际交往中公认的基本社会习俗、规范,要尊重对方,不能伤害对方的感情,不能随性而为,不能以为讲话无遮掩即为真性情的表现等。

3.3编辑人员需要有“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和完美的专业精神。编辑是和文字打交道的职业,编辑经手的任何一篇文章都和作者及读者息息相关。在编辑过程中,编辑不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改正书稿里的错别字、标点符号、物理量的规范使用等硬伤,还是把握语句的规范性、思维的连贯性、表达的严谨性、知识的准确性、资料的真实性,以至于谋篇布局的合理性、逻辑思维的严密性等。任何一点小小的疏漏都可能造成文章的不完美,进而影响期刊的整体形象。因此,编辑人员必须具有“工匠”精神,对每一篇文章都要精雕细琢,反复研读,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错误,力求奉献给读者一篇高水平的文章。工匠精神的内核是快乐工作,不是痛苦和牺牲。工作对大多数人来说诚然是一份谋生的职业,然而客观上既然选择了一份职业,主观上尽心尽力做好,以快乐的心态积极面对则是最优选择。良好的精神状态,加之对待工作尽职尽责的“工匠”精神,才是对待一份工作该有的最好状态。

3.4编辑人员需要有健康明确的价值观

编辑工作的成果是出版物,属于精神文化产品,具有宣传、引导社会大众思想的作用。健康的价值观念是编辑人员必备的素质。这就要求编辑人员具有良好的品格和价值观念,不跟风、不媚俗,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念,不顺从、谄媚大众,真正起到引导社会思潮的作用,而不是一味赶潮流、追时尚,受众喜欢听到什么就说什么。编辑人员要在保证期刊文章质量的前提下,坚持能坚持的,改变能改变的。

3.5编辑人员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编辑是辛苦的工作,需要长时间面对电脑或者伏案,由此催生了各种职业病,对编辑人员的身体素质是极大的考验。因此,编辑从业人员需要有意识地提高身体素质,有针对性地加强颈肩部、腰部的锻炼,改善长期伏案或面对电脑工作引起的身体损伤。

4总结

编辑人员是文化知识的传承者,在华夏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浩瀚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得以不断丰富和传承,耕耘在文字之上的编辑工作者功不可没。编辑人员要在工作中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更新,始终怀有谦虚求教的心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及健康的价值观念,发扬工匠精神,干良心活儿,从思想深处认识到身上承担的责任,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不断推出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为繁荣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作出更大贡献。教师应尽量动员学生课下进行体育锻炼。其次,体育教师在课堂上要加强思想教育,使得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价值,让学生明白体育教学的真正目的,使学生发自内心的进行体育锻炼。最后,体育教师可以通过组织教学比赛让学生有一个自我释放和展示的舞台,在比赛中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能力,为今后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奠定基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