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实践

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实践

摘要:创新人才培养是新形势下高校的一项迫切任务,本文以浙江大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为例,从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课程体系的优化、教育教学方法的革新等方面,探索新形势下本科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关键词:人才培养;创新人才;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是大学最核心、最本质的任务,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人才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面对国际高等教育、科技革命和全球化的新发展和新趋势,浙江大学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这一根本性命题,秉承“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在创新和发展中,不断探索教育教学、人才成长和人才培养的规律,以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为抓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不断完善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努力造就知识、能力、素质俱佳,具有国际视野和引领未来的“时代高才”,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的新阶段和新格局。

一、国内外本科教育发展新态势

国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趋势是打破时间、空间的界限,倡导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运用,注重领导力、创造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社会融入并能适应未来变化。各高校教学改革大都围绕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导向的主旨,注重探究学习、逻辑思维、有效决策等核心能力,通过深度的师生互动、启发式教学,持续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在国际高等教育变革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内本科教育发展呈现出一些新态势,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在教育理念方面,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开展基于学习成效导向的教育、通过持续改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全球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趋势。二是在培养目标方面,教育国际化以及国际化人才培养成为世界各国应对全球化重大课题的迫切需求,多领域复合教育、多样化成长途径和跨文化发展潜力成为未来人才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显著特征。三是在培养模式方面单一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愈发显现,通识教育模式不断创新,通专融合以及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特色日益彰显。四是在教学方法方面,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在线开放、资源共享为特征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迅速,颠覆了传统课堂教与学的固有形态。各种新兴教育模式应运而生,极大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然而,国内很多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尚有以下问题比较集中:一是重视专业教育,忽视通识教育。在通识课程质量匹配方面,整体上质偏弱、量偏高;二是学生学习自主性方面,个性学分偏少、专业限制偏多、辅修双修空间小,学分置换、课程替代机动性弱,难以满足专业差异化培养和学生多样化成长的现实需要;三是构建专业教育体系方面,与一流大学同类专业对标不够,对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三者逻辑关联自证不足,没能充分落实基于学习成效导向教育(OBE)的理念;四是院系人才培养主体地位方面,尚未能将专业培养的主体责任完全下放给学院(系),培养方案要求仍然较为刚性,专业院系发挥余地较小,专业在修订培养方案时增大弹性、提高要求方面也需提高。因此,如何更好地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接轨国际教育发展大趋势,是为当下的改革重点。

二、推动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举措

学校坚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以学生学习成效为导向”改革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全方位探索本科人才培养体系顶层设计,建立通识教育独立性与专业教育主体性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完善交叉复合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促进学生自主选择和多样成长。具体的措施有:1.以学生学习成效为导向,科学规范地制定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培养方案是学校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落实“整合培养、协同育人”理念,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学校要求各专业至少选择一个本专业国际一流大学相同或相近专业作为比对标杆,结合专业评估标准、行业标准和用人单位反馈等,从“基于学习成效导向教育(OBE)”的角度,全面审视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成效为导向,对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有更精准的定位,并根据人才培养要求反向设计课程体系,使培养方案更加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和逻辑性。2.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注重自主选择、差异培养。进一步加强院系本科教学的主体地位,在培养方案内容组成、修订周期和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给予更多自主权;进一步放宽专业在最低毕业学分、通识基础必修课分层选择等方面的权限,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发展、多样成长;鼓励各专业根据自身特点,致力于优化课程体系、缩减课程学分、提高课程质量。扩大个性课程学分,由学生决定修读课程权限,作为对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发展的支持。学生可利用个性课程学分,自主选择修读本专业选修课程、任何感兴趣的本科生或研究生课程。3.完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加强培养体系的顶层设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强化通识教育基础地位,优化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注重通识与专业、本土与国际的统筹协调。在充分调研基础上统筹顶层设计,进一步明确我校通识课程的目标定位,优化通识课程体系,注重强化通识教育的有效性,开展通识课程建设,全面提升通识课程质量;要求各专业借鉴国际一流大学相同相近专业的先进经验,结合专业评估和行业认证等标准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特色,制定课程体系的知识领域和主干课程群,进一步优化专业核心课程设计、加大课程整合力度,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4.全面深化交叉学科复合人才培养改革。充分发挥学校综合性大学学科特色,优化专业布局,深化专业内涵,构建学院(系)层面有相互支撑的专业群,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多层次专业培养平台,搭建跨专业、交叉专业、复合专业培养平台。推出跨院系、跨学科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开设竺可桢学院双学位交叉创新班;开展覆盖全校大部分专业的辅修、双专业、双学位、交叉学科辅修等项目,构建新形势下学生多样成长、多栖学习的氛围与环境,为学生多向发展打下深厚的基础,为国家培养具备交叉学科综合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5.注重国际视野培养和创新创业教育。着重提升学生国际视野和跨文化融入能力。发挥院系的学科优势,加强全英文课程建设,拓宽学生境外交流学习渠道,稳步提升本科学生境外交流学习比例和质量。加强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类课程体系的规划与建设,鼓励开设创新创业类专业课程,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方法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至人才培养全过程。6.科学整合四类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加强第一课堂启发探究式课程教学,丰富第二课堂以学生社团、文体竞赛、学术活动等为载体的校内实践,拓展第三课堂的社会实践,强化第四课堂的海外研修、国际交流、联合培养项目实施,推动四个课堂的衔接与融汇。同时,构建多重能力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海内外布局建设一批实习实训平台基地,将探究性实验、过程型实践、深度型实习有机贯穿于四个课堂。推动教师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师生互动共同实施教学和实践活动,创建协同育人的多种培养环境,形成四课堂融通的特色教育生态系统。7.革新教育教学方法,推进系列核心课程建设。为进一步提高本科课程教学质量,加大课程建设力度,学校自2012年来逐步推行通识核心课程、大类核心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计划让每一位本科生在大学期间能上1门通识核心课、1门大类核心课和2门专业核心课。通识核心课程以“大班授课、小班讨论”为主;大类核心课程加大作业量、阅读量或小论文要求,注重学习挑战度,增加考核频度;专业核心课程注重专业综合知识应用能力训练,以及问题能力的训练。通过近年来的系列核心课程建设,以学生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为导向,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师生互动,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和创新性教学。

参考文献:

[1]楼程富.构建研究性学习平台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J].中国大学教学,2009,(3).

[2]周永明.注重学科交叉培养复合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0,(8).

[3]孙琪.国内外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及启示[A]//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第十六届年会会议论文[C].2012.

作者:留岚兰 刘有恃 杨旸 单位:浙江大学本科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