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高职院校BIM应用人才培养机制

谈高职院校BIM应用人才培养机制

[摘要]随着BIM技术在国内的广泛引用,各项标准和制度日趋完善,但当前BIM专业应用技术人才相对紧缺,高职院校作为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的重要基地应充分发挥作用,研究当前行业需求和就业导向,从顶层设计、联合培养、课程体系、实训基地等方面积极构建BIM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机制。

[关键词]行业需求;高职院校;BIM技术;培养机制

一、BIM专业应用人才行业需求现状

2016年8月23日,为增强建筑业信息化发展能力,优化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环境,加快推动信息技术与建筑业发展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信息化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塑造建筑业新业态,住建部印发《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从企业信息化(勘察设计类企业、施工类企业、工程总承包类企业)、行业监管与服务信息化、信息化标准等方面对BIM技术的在各单位运用、技术标准的制定、信息化协同工作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部署。这是继2015年住建部出台《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后的对BIM具体运用的深化和拓展。近年来,上海、广东、湖南、黑龙江、浙江等地出台系列实施意见对建筑行业的BIM应用提出相关要求和鼓励性措施。2016年9月,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为推广BIM,拟定了分阶段鼓励并最终强制使用BIM的推行政策。政策中提到的鼓励机制包括,建设单位牵头组织实施BIM技术应用的项目,在设计、施工两个阶段应用BIM技术的,每平方米补贴20元,最高不超过300万元;在设计、施工、运营阶段全部应用BIM技术的,每平方米补贴30元,最高不超过500万元。这是上海市继《关于在本市推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的指导意见》、《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建设管理委关于在本市推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指导意见的通知》、《关于在本市开展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后对BIM技术推广运用的重大进展,为实现BIM技术与绿色建筑、建筑产业化的深度融合,实现建筑业向信息化和工业化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然而,BIM技术人才和技术思维的的欠缺对当前BIM技术的发展有很大的制约作用。2013年,第二届“龙图杯”大赛时中国图学学会秘书长介绍现在全国建筑行业能运用BIM进行工程设计及实践的人寥寥无几,跟传统CAD设计人才数量相比差距甚大。2014年,在全国BIM大赛高峰论坛上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我国由BIM设计完成的建筑模型在全国的占比不到1%。2015年,BIM标准化建设与推广应用交流会上,企业家们表示开出高额工资招不到BIM人才,是当前BIM人才稀缺的一个真实写照。培养适应技术发展、熟练运用的BIM技术应用型人才迫在眉睫,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摇篮,自然应承担当前此重要任务。

二、BIM专业应用人才在BIM人才体系的地位

美国国家BIM标准把BIM有关的人员分成如下三类,BIM用户:包括建筑信息创建人和使用人,他们决定支持业务所需要的信息,然后使用这些信息完成自己的业务功能,所有项目参与方都属于BIM用户;BIM标准提供者:为建筑信息和建筑信息数据处理建立和维护标准;BIM工具制造商:开发和实施软件及集成系统,提供技术和数据处理服务。参照美国分类,理论界和实务界普遍认为当前的BIM人才体系应包括:BIM标准制定人才,即BIM标准提供者,职能是为建筑信息和建筑信息数据处理建立和维护。BIM工具开发人才,即BIM工具开发者,职能是开发和实施软件及集成系统,提供技术和数据处理服务。BIM专业应用人才,即BIM工具使用者,职能是应用BIM技术支持和完成工程项目生命周期过程中各种专业任务的专业人员,包括建设单位中设计、施工、成本、采购、营销人员,设计单位的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空调、电气、消防、技术经济等人才,施工企业与咨询企业的项目管理、施工计划、施工技术、工程造价人员,物业运维机构的运营、维护人员,以及各类相关组织的专业BIM应用人员等。BIM专业应用人才是BIM人才体系中,需求最大、覆盖面最广,最终实现BIM业务价值的专业人员,是当前BIM技术实施和推广过程中最紧缺的人员。解决人才短缺的关键还是在培养院校学生,这是未来的BIM应用的主力军。

三、行业需求导向下BIM专业应用人才培养机制

构建行业需求导向的BIM专业应用人才培养机制要结合当前的BIM技术发展的趋势和BIM技术人才紧缺的紧缺程度来确定本地区就业机会相对较多目标行业,通过行业协会调研、企业走访调查、与相关部门沟通了解等方式切实掌握当前行业对BIM技术人才在专业能力、技术素养、综合管理能力方面的具体要求。然后,分别从专业融合、课程完善、创新教学内容、加大师资建设、加强校企合作等方面逐步构建“行业需求+就业引导”这一具有高职特色的BIM专业应用人才培养机制。牢牢把握行业需求、就业引导两个外在驱动力,紧紧围绕顶层设计、课程体系、师资力量、实训基地等内在驱动力,使高职特色的BIM专业应用人才培养机制稳步运行。为促进这一机制的有效运行,应把握好内在驱动力的互相促进作用,在抓好顶层设计的基础上,抓住完善课程培养体系、跨专业联合培养、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等三个关键点,促进内在驱动力的有机结合。

(一)完善课程培养体系

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应抓住当前对BIM应用的热点领域和专业技术要求,对学生教育质量和就业质量开展相关提升工作,主动对社会行业需求进行调查研究,科学调整和统筹安排相关专业课程,以确保高职院校培养技术应用人才符合社会与行业所需要。课程设置规划要与调研分析、行业需求、区域经济、学生素质等紧密集合,将掌握和熟练运用BIM技术贯穿在一系列相关专业课程中,避免仅在一门课中讲授或应用BIM,应建立一套从理论、方法到技术的符合本校实际和本地区发展的教育和实践的课程体系。低年级培养应用BIM技术的思维,以BIM的概念和计算机基本能力教学为主,主要让学生掌握BIM的基本概念及使用范围,了解并操作相关的BIM软件。高年级注重实训锻炼,提高实践、实训的课时比例,以掌握BIM技术应用为主,相关课程中结合BIM操作案例,并充分利用实训基地和其它相关单位模拟操作条件,强化BIM实践应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升学以致用的综合素质,力争达到在各专业领域熟练运用BIM技术。

(二)跨专业联合培养

BIM技术应用于项目全寿命周期,涉及专业广泛,各专业对其研究和运用到课程和实践中均有其专业思考和探讨,为培养BIM应用技术人才,通过学校或整个行业的顶层设计,考虑跨专业联合培养方式可以使人才培养更全面、素质更高、理解更深入。比如设计专业的学生应用BIM技术的教学可能只停留在设计阶段,造价专业学生只停留在如何进行工程量计算与造价分析,而跨专业联合培养模式使造价专业的学生可以从设计的角度分析造价存在的问题和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进而提出完善设计的思路。由于跨专业联合培养涉及不同专业,甚至不同学院,高职院校必须从学校层面到专业学院层面做好顶层设计,从教师培训、课时安排、经费保障等方面进行充分准备,保证BIM专业应用技术人才的教学、实训等跨专业联合培养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良好运行。跨专业联合培养尤其要抓好教师的配备及综合素质提升,给学校专职教师提供外出学习培训、参与BIM实践项目的机会并邀请相关专家来校长期跟踪培训,掌握行业最新动态并运用到教学中。同时,可聘请熟练运用BIM技术、开发BIM软件等相关企业业务骨干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定期给学生讲授专业相关或跨专业知识,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三)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高职院校在培养BIM专业应用人才的过程中要紧扣培养动手能力强的高职人才的特点,充分重视教学实践的重要作用,不惜资金和人力加强BIM实训基地建设。为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将校内和校外BIM实训基地同步推进,尤其要结合区域行业发展调研情况选择有实力、有意愿利用BIM技术的企业做好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同时,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时要有所侧重,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要从硬件和内涵两个方面着手,硬件建设包括实训场地、机房和BIM相关软件等,内涵建设包括BIM技术课程标准设立、培养目标确定、师资增强、科研能力提高等。校外实训基地要注重把学习和领悟到的BIM技术运用到实践中的重要载体之一,紧紧围绕本地区或行业BIM技术发展现状,选择开始运用或已成熟运用的大型设计院、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或BIM技术咨询公司,与他们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将其作为高职院校BIM专业应用人才培养和实战的基地,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BIM技术实践技能,扩大就业面。

四、结语

当前各项标准尚未出台、BIM技术相关软件百家齐放、培养教材未成体系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培养“行业需求+就业引导”特色的BIM专业应用人才必须先走出一步,构建短期与长期培养相结合的体系。一要做好顶层设计,为教师培训、教材编写、BIM软件足量购置、BIM实训室建设等方面提供足够资金、设备、材料支持。二是要逐步将工程技术类、职业资格标准与BIM技术类课程有机融合,各年级有所侧重,合理安排,有序衔接,完善课程体系。三是将相关专业有力整合,分类培养熟练应用BIM技术的专业人才和综合素质强管理人才。四是糅合学校和校外企业的内外力,双向互通,建设实力雄厚的实训基地,将课堂知识传授与工程实境教学相对接,培养实战人才。通过上述措施,确保机制运行的内在驱动力强劲有效,满足外在驱动所需。

参考文献:

[1]胡晓娟.BIM人才需求状况及培养途径探讨[J].科教文汇,2016(5):62-63.

[2]柳长安,白逸仙,杨凯.构建“需求导向、校企合作”行业特色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16(1):38-39.

[3]肖跃文.BIM人才培养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18):116-117.

[4]王治.基于BIM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6(14):85-86.

作者:郝俊 单位: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