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思考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思考

摘要:大学新生从高中进入大学,也是由简单向复杂、由依赖向独立、由被动向主动的蜕变过程。新生的入学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入学教育内容,既关系学生是否能够迅速适应独立生活、独立学习、独立决策的转变,又关系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入学教育内容的选择,对于新生在大学期间的求学成才、实践研究、生涯规划等方面综合能力的提升,也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大学新生;入学教育

0引言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出发点,是帮助新生尽快消除心理落差,走出迷茫困境,以便于迅速适应大学期间的人际关系、学习方法、生活环境以及管理制度,树立全新的学习理念,培养多维学习能力,促进心智全面发展。入学教育内容的选择,应符合时代要求,具有针对性,切合实际,做到有的放矢。新生群体是不断变化且进步的,入学教育的策略,应根据学生整体的需求,进行不断的调整。

1入学教育的必要性

新生入学前后,在心理落差、学习能力、人际交往等方面会暴露出诸多问题。帮助新生及时高效地解决这些问题,迅速完成身份转变,直接关系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

1.1心理落差

虽然大多数新生都已年满18周岁,可是由于高考前家长们更多的是关注孩子的成绩,所以很多学生仍处于心理发展的延缓期。考入大学,在短时间内完成孩子到成年人的转换,很多新生会感到手足无措甚至恐慌。大学校园人才济济、高手如林,在昔日小团体内的“核心”地位已消失,高中时代的各种优越感与自豪感都已不复存在,一切都要重新开始。这种心理落差导致的问题是,新生对自己产生的不确定。部分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甚至会产生自卑。再加上可能存在的对院系不满、对专业一无所知,很多学生在还未确定新的目标的时候,已经自我放弃。更主要的是现在大学的专业名称越来越抽象,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具体情况并不清楚[1]。

1.2自理能力

高中时期大多数学生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琐事,基本依赖父母照料,自己只需埋头学习。进入大学后远离父母,各类生活琐事、费用支配,以及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全部需要自己处理,许多学生会感觉无所适从。

1.3人际交往

人际关系是新生入学后,需要面对的重大问题。在全新的环境中,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天南海北的舍友,渴望建立良好交往关系的同时,又缺乏交往的技巧、沟通的能力,容易陷入交往误区,暴露人际交往的缺陷。新生常见的人际问题在于不能换位思考,过于重视自我感受。在主观意识较强的情况下,不懂得分享与分担;不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地域风俗、生活习惯;对地域文化、经济等过于强调差异化;不主动维护公共环境。这种以自我标准衡量他人的出发点,是导致新生人际关系失调、社交恐惧症的根源。

1.4学习方式

中学阶段的学习,是以教师灌输教育为主,并时时伴有家长的督促与监督,有大量的课业予以约束,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都相对较低。而大学教育则以学生主动学习以及提出疑惑为主,教师更多的是引导学习,共同研究、答疑、解惑。学习的深度与广度的增加,自由支配的学习时间的增多,无人监督的学习状态,以至于部分新生不适应学习状况、不确定学习内容,不会分配学习时间。空虚、自我约束能力差且没有学习目标,是学生迷恋游戏、看网络小说的主要原因。

2入学教育对策

2.1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提高自我调适能力

大学本科时期,可以说是向一个知识青年灌输基本做人道理和进行基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的最后机会。新生入学后的心理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这一重要的转变时期,应帮助学生构建新的理想目标体系,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长、爱好以及现有资源,主动培养自己的兴趣点、兴奋点。预先告知新生可能会面临的各种变化,进行挫折教育和相应的辅导。提供有效的心理适应方案,提高新生的自我调适能力。学生家庭方面以及学生自身也应该积极配合入学教育工作。家长应有全面的心理准备,放手孩子自己管理自己。掌握好节奏与切入点,与孩子共同度过这一重要的重构目标行为,乃至生活习惯的时期。学生个人应该学会观察、分析、评价自己,形成懂得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心理品质。

2.2掌握人际交往技巧,拓展交际平台

与中学教育不同,大学教育更侧重于塑造完善的人格与丰富的心灵。也就是所谓的“学做人”。在学校处理好师生、同窗、朋友等各种关系,是以最小代价锻炼人际交往能力的最重要环境。学校应引导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会感恩与包容,不能因为性格、习惯、经济、见识上的差异,划分远近亲疏,力争求同存异、和平共处。学会鉴选与甄别,组建优质的朋友圈。勇于担当与奉献,认可别人,又能被别人认可,才是交往中最成功的人。入学教育应强调新生懂得尊敬与礼节、懂得赞扬与倾听,不侵犯别人核心领地的同时,理解别人的需求,并予以恰当的帮助。处理好师长、同学、室友等各种关系。这种在大学校园里培养的人际关系,将成为未来社会人际关系的坚实基础。

2.3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摆脱专业困境、提升知识储备

大学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主动求学与独立思考的精神。自学比重大,学习任务繁重。在自由度较大的校园学习环境中,尽快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掌握学习技巧是十分必要的。手机、电脑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是很好的学习工具。但是,不懂得加以利用,而因空虚、无目标沉迷于各种网络游戏,势必适得其反。应以多种途径引导新生,有效利用课余时间,多角度拓展知识面。利用好现代化的学习工具与交流平台,培养探索未知领域的决心和信心。引导新生爱上自己的专业,通过专家讲座、专业解读、校友座谈等方式,让学生尽快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内容与目的,并及时告知新生,本专业人才的目标教育和培养规格。认识并了解本专业的地位和发展前景,从根本上增强学习动力,从而提高新生的学习自觉性。

2.4多种能力培养,提升知识储备量

大学教育不仅有学习专业知识的第一课堂,还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等。大学阶段是“练能力”的重要阶段。一定要通过多读书来培养批判思维、质疑能力和辨别技巧。在多种能力培养中,外语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当下至关重要的。进入大学后务必提高外语实际运用能力,树立国际化的意识。仅仅作为应试,没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是无法进行研究文献、交流技术等更高层次的学习的。某种角度上看,外语能力,将决定学生今后的人生格局。

2.5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是走上社会的前奏

重要的学生实践活动既能展现个人才华又可激发潜能,既没有利益纷争又多元化,几乎无成本又不怕失败。拥有坚持到底的觉悟与决心,势必会在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认知能力、实践以及动手能力上,取得不可估量的收获,受益终身。多种能力的养成将是今后从事自己喜欢的研究、实现既定目标的坚实的基础。

3入学教育形式

入学教育的形式对教育效果将产生非常直接的影响。应该采取符合时代特征、创新新颖的、灵活多样且学生易于接受的方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外在强化与自我反思两种形式有机结合,共同促进新生入学教育的成效。可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不同层次、不同深度的入学教育:

1)有必要对新生在开学初进行一次心理普查,学校应尽快了解新生心理情况,对个别学生应重点关注,有重点地开展心理咨询与教育工作[2]。

2)针对性较强的专业发展、心理健康等问题,可以请相关专家学者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开展。

3)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解读、集体活动等能够增进交流、提供意见、解答疑惑并提升团队意识的具体工作,可以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开展。

4)学习方法、社会实践、知识竞赛等问题,可以采取新老生经验交流会座谈会的方式,发挥高年级的积极作用,在经验和经历上给予新生帮助与关怀。

5)开展同伴教育,同伴教育以其文化的适宜性、可接受性、经济性、参与性等优势,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3]。

6)通过参观学习、观看主题影片等各种形式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业绩、发展方向等。

4结束语

每一位新生,入学后都会面临不同的挑战。这一阶段的转变,将对整个大学时期以及日后进入社会,产生及其重要的影响。家庭教育、个人教育需要与学校教育保持方向一致,共同探索更为有效的教育对策。转变思路、拓宽视野,从入学教育阶段开始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危机意思、竞争意识。

参考文献:

[1]吴凤彬.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79-81.

[2]陈茂荣,陈忠伟.心理咨询及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价值[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5.

[3]赵吉云.发挥同伴作用促进大学新生入学教育[J].科技信息,2010(33):223.

作者:侯东东 单位:常州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