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财政补贴社会保险问题的应对措施

财政补贴社会保险问题的应对措施

摘要:政府财政补贴是实现社会保险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但是,当前社会保险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城乡社会保险财政补贴不平衡,地方财政社会保险压力较大,财政补贴幅度逐渐增大但依旧不足,财政社会保险支出结构不合理等。鉴于此,本文对财政补贴社会保险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希望能为我国财政补贴社会保险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财政补贴社会保险;问题;应对措施

政府财政补贴对解决社会保险基金缺口、维持社会保险正常运转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我国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比较晚,在社会保险财政补贴方面尚未形成一套科学完善的补贴机制,不利于社会保险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研究财政补贴社会保险相关问题及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城乡社会保险财政补贴不平衡

现阶段,我国财政补贴处于分配不均的状态,中央财政着重向城镇倾斜,而农村获得的财政补贴相对不足。我国各级政府根据自身在社会保险中的地位、角色、利益和权利的不同,分别肩负着不同的财政责任。但是,在二元经济体制下,中央财政对于城乡社会保险长年存在分配不均的情况,与农村地区相比,中央财政更偏重于向城镇注入社保资金。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08至2017年间国家对城镇养老基金补贴中,大约有90%以上都是由中央财政支付的,地方财政补贴不到10%。而农村地区的社会养老保险一直存在中央财政承担不足的情况,尤其是在老农保中,中央财政几乎不承担任何部分,在新农保中也只承担“入口”的适度补贴,其他的特殊人群补贴和全部“入口”补贴,以及除去中央财政政府的其余大部分“入口”补贴,全部是由地方财政来承担的,可以说地方政府承担了主要的补贴责任。据统计,2010年至今,城镇社会保险财政补贴年平均值占社会保险财政补贴总数的78%,其中,2013年新农保补贴为1096亿元,而城镇社会保险财政补贴是3307亿元,约占后者的三分之一。2014年“城居保”和“新农保”合并统一,城乡居民保险的范围不断扩展,地方财政的负担进一步加重。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都是国家公民的重要组成,都应平等享有社会保险待遇,而当前城乡社会保险财政补贴不均的做法,导致农村社会保险水平严重依赖于地方政府财政水平,如果地方政府财政实力薄弱,则该地区社会保险水平也必然很低。因此,应当加大对农村地区社会保险的财政补贴力度,强化中央政府责任,提高中央财政补贴比例,逐渐减小城乡差距,建立起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险财政补贴机制,为建立和完善城乡均等的社会保障体系奠定基础。

二、地方财政社会保险压力较大

我国实行分税制以后,中央财政加大力度,有效提升了宏观调控的能力,但是随着财权的不断上移以及事权的不断下沉,地方财政承担的压力不断增大。当前,省级财政只统筹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其他的险种大部分是由市级、县级财政统筹,地方财政作为区域性公共产品的供给者,负有财政补贴的主要责任。地方政府社会保险具有怎样的支付能力,主要取决于地方的财政收入和经济发展水平。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方面,中央和省级对于基础养老金的补助数额有着明确界定,但是市级、县级缴费补贴和基础养老金分担数额的多少,在制度上没有一个明确的义务和权利划分。这样一样,那些经济发展较快、较富裕的地区还能承担的起,但对于那些落后的,依靠财政补贴过日子的贫困地区来说就会是一个不小的负担。此外,城乡居民保险统一合并以后,地方财政会承担越来越重的负担,这对于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不利的。针对上述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对于基本养老保险应由中央进行统筹管理,即由中央负责社会保险费用征缴,同时养老金缺口部分也由中央政府进行财政补贴,这种做法可以实现调剂余缺,在避免城乡收支不平衡的同时,减轻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其次,对于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应由当前的市县级统筹变为省级统筹,由中央负责制定标准,省级政府主要负责征缴费用及管理资金,缺口部分通过中央财政补贴的方式加以解决。

三、财政补贴幅度逐渐增大但依旧不足

自1998年确定财政改革新目标以后,各级政府对社会保险的财政补贴力度呈逐年加大的趋势。总体来看,我国对于社会保险的财政补贴每年都在增加,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社会保障事业的高度重视。据调查统计显示,2009~2013年间我国社会保险财政补贴的年增长率约为11%,与公共财政的年增长率基本持平,可见将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国民是党治理国家的重要原则和目标。但是,从社会保险财政补贴占公共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来看,我国社会保险财政补贴虽然每年都有大幅增加,但在公共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上基本保持不变,且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这与社会保险财政补贴在公共财政支出中的重要地位不相匹配。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应当加大中央财政对社会保险的补贴力度,特别是对基本养老保险的补贴力度,充分发挥中央财政在社会保险补贴中的积极作用,在解决社会保险资金缺口的同时,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其次,科学调整公共财政支出结构,通过优化存量,确保更多资金能够用于社会保障支出,逐渐增加社会保险补贴在公共财政总支出中的占比,争取向发达国家的水平靠拢。最后,应继续加强“收支两条线”管理,根据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做好科学预算,全额上缴社会保障收入,并予以专户管理,集中纳入财政预算管理范畴,然后由相关财政机关按照预算需求确定社会保险补贴支出水平,同时细化并明确补贴的具体项目及额度,促进社会保障资金的统筹规范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益,推动社会保险体系的良性运转。

四、财政社会保险支出结构不合理

现阶段,我国财政社会保险支出结构缺乏合理性,以养老保险为例,2015年我国养老基金累积结余3.9万亿元,养老保险财政补贴在4716亿元左右,表面看来并不会出现支付困难的问题,但从长期来看,由于养老基金缺乏有效的投资增值手段,加之人口老龄化的来临,养老金支出需求日益增加,养老保险基金缺口正日益显现,对财政补贴的依赖性逐年增强。针对这一现状,应在尽量不增加企业及参保人员经济压力的前提下,根据参保人员养老需求对养老保险收支进行长期预测,然后结合我国资本市场实际情况理性选择投资渠道,逐渐提升养老基金投资收益率,并在人口老龄化高峰到来之际,制定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对养老基金的支持机制。随后,以维持养老保险基金的长期财务平衡为出发点,按照不同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合理确定养老保险财政补贴规模。以工伤保险为例,当前我国工伤保险基金支出多数都用到了工伤补偿方面,而预防和康复方面的支出明显不足。对此,应当对工伤保险基金的支出结构进行优化,增加预防与康复方面的基金支出比例,然后在确定工伤保险缴费水平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参保者在预防、康复、工伤补偿等方面的需求,并结合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合理确定工伤保险资金需求,并依此确定工伤保险财政补贴规模。

五、结语

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险财政补贴制度正经历从无序到规范的发展过程,对于期间出现的问题应当理智看待,针对性提出改进方案,逐渐建立起社会保险财政补贴的良性运转机制,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王美桃,王朝才,吕旺实.我国现行社会保险财政补贴机制存在的问题[J].财政与税收,2015(60).

[2]翁建华.浅析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农业经济,2012(2).

[3]毛景.养老保险补贴的央地财政责任划分[J].当代经济管理,2017(3).

[4]李亚青.社会医疗保险财政补贴增长及可持续性研究——以医保制度整合为背景[J].公共管理学报,2015(1).

[5]武丽娜,宋元梁.宝鸡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补贴预测[J].新西部:下旬•理论,2014(7).

作者:刘真焕 单位:上蔡县劳动保障管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