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牙周病学实验教学质量探讨

牙周病学实验教学质量探讨

摘要:基于现有牙周病实验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为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岗位实践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研究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牙周实验课可通过微课、参加技能大赛、参与临床工作等形式增加课下课堂;采用诸如微格教学法、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BL)、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BL)、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PBL)和情景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及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牙周病学;实验教学;应用型人才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医学教育标准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强。我国医学教育模式已从传统医学模式向以临床执业能力为导向、以病人和群体为中心的模式转变,医学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着重于学生的能力培养[1]。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已成为新形势下医学教育改革的共识,其教学核心是“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的管理和质量,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必要保证[2]。实验教学作为实践教学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动手能力、进一步升华理论内容的关键环节,掌握扎实的操作基本功能让医学生在临床工作中获得更多的操作机会、更利于临床执业能力的培养。因此,面对新形势下学生培养的要求,如何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发挥实验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

1传统牙周病学实验教学的不足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中,教师为主体,学生为被动接受者。通常实验教学由2~3名教师组成,在我校牙周病教学中学生与教师比例约为10∶1,实验授课多为1名主讲教师授课,先介绍相关理论知识、操作方法及注意要点,可辅助PPT和录像;再由2~3位教师进行分组示教,学生观摩后练习操作,教师从旁指导;操作练习结束后教师予以考核并点评。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过分依赖于教师,主观能动性差,课前缺乏对实验操作的认识,通常是在实验课上首次接触相关器械和操作技术,机械模仿教师的操作。教师在示教过程中,尽管实验室配备的设备可以将教师的示教投影供每名学生清晰的观摩,但由于学生的接受能力不一、上课时专注度不一,并非所有学生都能有充足的时间将知识内化,这种教学模式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无法全面、准确地掌握知识及技能。除此之外,师生间交流互动的质量不高,尽管实验课上教师能保证与每位学生有互动交流,但由于时间限制,教师可能会对一些沉默的学生缺乏关注、或者对一些常见的操作错误或误区多次指导,生生间缺乏交流,增加了互动时间的消耗,影响了交流互动的质量。再者,教师考核学生采取终结性评价(即当次实验课考评),这样单一的教学评价方式是不全面的,且不能做到对学生即时反馈,往往会导致学生不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或者意识到错误却缺乏改正的机会。更有甚者,实验课程结束后,学生将所学内容遗忘,无法进行规范化的操作。

2提高牙周病学实验教学质量对策

2.1增加课下课堂

为实现实验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增设课下课堂[3]。包括课前阶段和课后阶段,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前阶段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有清晰的认识,教师需解构课程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视频,内容需涵盖所有重要知识点,并最好能提供给学生相应的拓展内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课前可要求学生必须完成相应的课前任务,才能参与课堂学习。这样,在实验课堂中,绝大多数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流程都已熟悉,避免实验资源的浪费,让学生能将时间和精力集中在解决疑难操作上。课前阶段可通过微课实现。当今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网络媒体的发达使学生在获取知识时倾向于网络查询,学生的学习方式已逐渐向电子化、数字化靠近。微课作为信息化时代的产物,是教师制作的微教学视频,其特点是短小精悍[4],即视频时长及学习时间短,一般在10分钟左右;课程容量小,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精,教学活动设计精彩;功能强悍、效果“震撼”人心、使用方便等;同时可附带教学设计、素材课件、练习测试、教学反思、教学点评和反馈等教学资源,不仅利于学生自检是否掌握教学内容,还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实验教学通常是围绕某一知识点或操作,特别适宜制作微课,学生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自主学习,并可实现按需学习、个性化学习、合作学习和远程学习等。经过课前阶段微课的学习,学生对于实验操作有了基本的知识构建,在实验课堂教学时,学生若遇到问题,也可先通过重新观看微课或与同学讨论解决,一般只有遇到疑难操作才需求助于老师;在这种情境下,学生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作为重要的观察者、参与者和引导者,也能够更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发现自身在教学中的不足,及时更新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课后阶段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学生巩固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完成一项实验操作技术后,很难有再次操作的机会,结果造成实验结束后,实验操作不熟练或不正确,在临床实践中,无法胜任临床工作。课后学生可继续观摩教学视频,查缺补漏,反馈学习经验和总结,在业余时间到实验室进行操作演练,积极完成知识和技能的内化过程;并且课后可以通过组织综合技能竞赛或积极参加全国口腔医学技能大赛的方式,使学生在竞赛环境下进一步巩固知识和技能,在强化职业技能的同时,又能提高学生稳定的情绪控制能力、抗压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与能力[5]。实验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服务临床,作为医学生,面对的是形形色色的患者,而不是实验室“依从性极好”的仿真头模。因此,在课下阶段,医学生应积极参与临床见习与实习,强化实验室教学中易忽视的问题,如无菌操作问题和爱患意识等。众所周知,牙周病治疗多为侵入性治疗,临床环境中暴露过多混杂病人唾液和血液的气溶胶,而在实验操作中学生往往会忽视手卫生,操作时不佩戴帽子和口罩,这不仅对病人,也对自己和其他医护人员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由于实验操作中,医学生操作的对象为仿真头模,学生为了操作便利,可能会造成头模上颌与地面交角超过90度,或是将开口度调整过大,在临床,这种状态会造成患者的极大不适,临床工作难以开展。部分学生过分要求实验结果,如进行龈上洁治术时,与龈上结石一起去除的往往还有头模的牙龈,间或伴有其他组织部位的损伤。通过接触临床,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理解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临床诊疗思维能力。

2.2改进教学方法

为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新型教学模式,众多教育工作者实践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包括翻转课堂(FlippedClass/InvertedClassroom)[6]、“启发互动式”课堂讨论[7]、微格教学法[8]、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BL,Team-basedLearning)[9]、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BL,Case-basedLearning)[10]、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情景教学法[11]等,这些教学方法的共同点是强调了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将课程知识内化,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能力,后四种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合适的临床情境,帮助学生自觉形成临床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岗位实践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研究能力。牙周病实验教学可以将这些教学方法引入到实验教学中来,既能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有效平台,又可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考核以检测学习效果,以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提高学习兴趣、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微格教学法主要依据反馈原理和教学评价理论,将复杂的实验教学分解简化,让学生在被指导者-操作者-评价者等角色中转换,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反馈和强化的过程。以龈上洁治术实验为例,实验可细分为器械选择和准备、灯光椅位的调节,器械的握持、建立支点、刀叶的调整、器械的运动、术后检查及医嘱等7个部分,学生分阶段完成相应的实验环节并进行相互评价和教师评价,实验过程可拍照或录视频。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学生能及时获得正确的反馈评价,修正自己操作上的不足之处。并且由于学生同时需扮演评价者的角色,间接督促学生在课前认真准备、课中集中注意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牙周病学实验教学可以综合应用CBL、PBL、TBL和情境教学法,在我院牙周病实验课中有一次牙周病学讨论课,由授课教师集体备课选取临床上一例典型病例,通过设置相应情境,根据课程要求及临床诊疗程序设置数十个问题,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在课下自由查阅资料,分组进行讨论,课上一个问题由一名同学来回答,回答不足之处,再由其他同学补充,最后教师作出小结。涉及医患沟通时,由同学分别扮演医生、患者、患者家属、护士等角色,模拟临床诊疗情境。教师根据讨论进度逐步展示临床诊疗过程,在实验教学中模拟了临床诊疗流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提高沟通技巧。

2.3充分利用实验条件,更新教学内容

医学发展日新月异,随着医学新理念、新技术的不断兴起,实验教学要及时更新,紧跟时展潮流。如牙周病学实验在以往教授龈上洁治术部分时,仅有手工洁治术,而临床上由于超声波洁牙快速,安全、有效和痛苦小等特点使得超声洁治术成为主流。因此,我院牙周病学实验增设超声洁治术,尽管实验室并未配备超声洁牙机,但授课教师积极主动联系厂家提供样机、购买鹌鹑蛋以供学生练习使用。使学生实现在鹌鹑蛋上模拟超声清洁结石,熟悉超声洁治术的基本操作规范。在松牙固定术教学中除常规的钢丝结扎固定法外,增设临床常用的Super-bond松牙固定术,对于牵涉到高值耗材的纤维带固定术,由于实验操作条件不具备,则通过病例介绍和操作视频的方式使学生能对之有直观印象和粗略认识。

2.4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督促学生更好的学习,因而多样性的教学评价有利于学生开阔思维,培养综合能力和素质。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不仅能检验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水平,更能在制度上体现实验课的重要性,促使学生在思想上重视实验课,在训练中认真操作。教师评价作为教学评价的一种方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是唯一方式,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实验教学通常由2~3名教师组成,由于时间限制,教师通常会进行分组评分,因此,制定统一的考核标准和评分标准是保证考核结果公平、公正的前提。在牙周病实验教学前,所有授课教师均需参加集体备课,明确授课内容、授课目标、考核标准及评分细则等,对于新的授课教师通常在课前需完成试讲,通过后才予授课,保证各级教师在实验教学中无明显差异性。近期,口腔临床实验室引入口腔OSCE技能考核之C8口腔专科技能考核系统,该系统上各个临床操作均统一评分标准,并细化为各个小项,教师可依项给分,最终合计为总成绩,同时,该系统配备拍照和摄像功能,便于学生自检不足和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教学评价除教师评价外,可引入多层次的评价方式。一些经常性的测评可作为教师评价的补充,如学生的考勤,微课的学习时长、微课的考核成绩、实时反馈的参与度与质量、课堂提问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质量、操作总结的质量及课后技能比赛的结果等。诸多评价方式使评价结果更为客观,避免了单一终结性评价时因表现不佳而造成对学习结果的负反馈,降低了学生对学习产生消极的心理抵触的可能性。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是指学生自身除了作为实验操作的被评价者之外,同时扮演评价者的角色。身份的转换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实验操作中来,并能为做好评价主体而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主动学习能力。及时的评价反馈贯于穿整个学习过程,让学生能更好的自我总结和评价,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弥补自身不足。

3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牙周病实验课堂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在注重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时代背景下,牙周病学实验教学需要做出重大改革。作为一名牙周病学实验教师,完成高校教育所规定的教学方案只是初级目标,终极目标是要通过实验课课堂,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岗位实践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研究能力,使其成为具有岗位胜任力的应用型人才。这要求教师不仅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更要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广大教师任重而道远。

作者:程楠 徐燕 孙晓瑜 李为 张雷 洪彪 江崇英 何昕 单位:安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安徽省口腔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