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有意味形式的线性人物素描教学

有意味形式的线性人物素描教学

摘要: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我国高等院校美术专业在人物画教学中,必然也要开展相应的专业素描教学。中国画具有悠久的“线”的历史,尤其人物画更凸显线性的特质。所以,基于有意味形式的线性人物素描教学实践研究就显得极为重要。

关键词:有意味的形式;人物素描;线性素描

一、“有意味的形式”内涵

“有意味的形式”这一理论是从美术本身如色彩、线条、媒介、符号等形式因素方面解释美术的本质。它是由英国文艺批评家克莱夫?贝尔于19世纪末提出的。克莱夫?贝尔认为,在不同的作品中,线条、色彩以某种特殊方式组成某种形式或形式间的关系,能激起人们的审美感情。这种线、色的关系和组合,这些审美的感人形式被称为有意味的形式。“有意味的形式”学说对于20世纪以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实践和理论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二、中国人物画基础教学中确立有意味形式的线性人物素描的优势

首先,绘画艺术不同于其他门类学科,它需要借助可以在空间中展示且能够直观表现的视觉符号,作为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架上绘画需要在二维的平面上创作出立体的、具有感染力的作品,它拥有一种与之统一、协调的绘画语言词汇。形、色、材质构成了绘画形式语言的三大要素。而形在形式语言中具有重大的意义。中国画具有悠久的“线”的历史,讲究以线造型,用各种不同形态的线组织穿插、增减取舍,形成对象的形的概括。在此,线条附着于形,形又外化于线条的组合,线既是形又是形式,这种线条组成的形式或形式间的关系是以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观为依托的,能够激起人们普遍的对中国画的独特审美情感。尤其是中国人物画,更能凸显线性的美的特质。其次,20世纪以来,西方素描作为造型艺术的基础,以独特的艺术语言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和发展,并且中国人物画造型基础融入了西方绘画的造型观,形成了相应的格局和体系,这给中国人物画教学开辟了新的教学理念。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人物画专业的造型基础教学中,素描教学应该采取什么样方式、方法成为争议的焦点。在经历了俄式光影素描、结构素描和线面结合素描后,各大美术院校经过几十年的探索,最终确立了将以线为主、线面结合的表现方式作为基本表现方式的线性素描,以此夯实中国画人物画专业的造型基础教学。线性素描由唐勇力于1993年提出,并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的教学中实施,具有中国画特有的专业性。现代高校教育崇尚素质教育和创新、科学、开放,高等院校美术教学承载着历史的传承和时代的创新,美术学绘画方向的教学不能忽视绘画最基本的形式语言,中国人物画教学也应采用行之有效、更符合自身艺术内涵的表现语言。再次,素描教学中的直接写生为我们提供了系统、科学的方法。写生是直接面对对象进行描绘的一种绘画方法。由于最终目的不同,有提高技法的写生,有搜集素材的写生,有体验生活的写生,也有作为创作方法的写生,等等。传统中国画的绘制一般主要依靠看和记忆,虽然大部分古代画家强调“师法自然”,但大多是饱览名山大川以后凭借目识心记作画,古人也往往通过临摹前人的作品学习绘画。西方画家比较重视写生,以此获取鲜活的创作生命力和对事物本质的探索,早从文艺复兴时期就可见端倪。今日,美术教育中依靠写生而获得造型基础的教学方法已经成为基本共识。高校美术人物画教学最重要的一环是解决好造型问题,主要是人物写实造型。因此,真实面对模特写生,进行有序的训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有意味形式的线性人物素描教学恰恰是在继承传统临摹等中规之举后,要求更加科学、系统、真实地观察生活,抓住人物内在精神面貌,体悟不同对象,逐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造型能力。它的基点是用中国艺术观念的观察方法和造型法则,鼓励学生发现、寻找、探索,创造有意味的形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绘画研究性、自主性,进而促进学生秉承中华传统文脉,提升绘画创新能力。

三、有意味形式的线性人物素描教学实践研究的实施

如今,从普通高校美术专业在校生源来看,学生多是经光影调子素描、水粉等西画的学习走上绘画道路的,在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学习、认识上相对存在空白;从大学一年级的素描人像课到分专业以后的素描人物课,现有的教学形式往往停留在光影素描训练的单一模式上,这阻碍了学生对传统绘画的学习和对民族文化的继承。有意味形式的线性人物素描教学能够在把握时代精神的同时,通过传统的审美观念多角度、多层次地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第一,提出教学理念改革的大方向,即有意味形式的线性人物素描。它具有中国画专业的特性,讲究传统中国画“形神兼备”的绘画法则,“天人合一”的“游观”方式,“气韵生动”的审美气象,“骨法用笔”的点、线、面相结合的线性语言表达。它奠定以线为主、线面结合为辅的大方向,利用线的不同组合和多层次关系以及线、面的相互渗透,创造有意味的形式和形象。因此,对于中国画专业学生造型意识的转变和培养是重要的前提。第二,课程衔接的良性循环。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是循序渐进的,技法、技艺的锤炼也不能例外。线性人物素描教学和线描人物写生教学两者相辅相成,都是促成具有中国画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的基础。从较长的课堂写生作业到慢写、速写、白描的有机结合,逐一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个问题,最终才能形成科学的教学模式,促进中国人物画造型基础教学的良性发展。第三,教学内容的扩充。重点放在理论与实际、临摹和写生、动手和动脑分析相结合上,对整个教学所涉及的内容都要深化。线性素描是将中国画的线和西方素描的体、面相结合,它容纳了结构素描、意象素描、全因素素描的有益因素。所以,在线性人物素描课程中融入相关知识,在实践中强化线性的轮廓线、内形结构线和主观表现线,要求学生通过主观感受赋予画面更具丰富表现力的主观调子,使画面形成生动、具有感染力的气象。这样才是比较系统、完整的课程设计,有利于在教学中逐渐加强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养,尤其是专业素养。第四,课程作业形式和学生角色的改变。改变过去闷头就画的作业形式,变为前期读画、赏析、临摹,不断比较、研究,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最后与整体绘画相结合,找出成败的原因、具体写生过程中的问题和与优秀作品的差距,使学生学以致用,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在不断的再认识中提高专业绘画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学生被动参与教学的模式,通过赏析和观摩名画、优秀作品,进行示范和分析,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和潜力,并结合学生自我总结、集体互评、教师讲评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有意味形式的线性人物素

描教学实践研究的作用和影响首先,教师通过有意味形式的线性人物素描教学实践研究,能够全面改善普通高校人物素描课程的教学现状,使之更加符合中国画的专业特性,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更加与所属专业紧密联系。其次,学生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能真正调动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形成对中国人物画以线造型的认识,从意识上建立起中国画的造型观念。再次,使学生能够清晰认识到线性素描的深远意义和实践性,学会用各种线形和调子传达主体的主观感受,注重绘画内容与形式的相辅相成,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综上所述,在中国人物画基础教学中确立有意味形式的线性人物素描课程的教学实践研究,从具体的教学理念、教学形式和方法上对改善普通高校人物素描课程的教学现状是大有裨益的,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中,有意味形式的线性人物素描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创作水平,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使其充分认识对象内在本质与外在形式的和谐统一,在写实的基础上创造出有意味的形象,为创作风格的形成奠定基础。注:石家庄学院2015年度校级教学改革项目研究:基于有意味形式的线性人物素描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编号:JGXM-201517A)。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唐勇力.线性素描.河北美术出版社,2017.

[3]翟宗选.浅析人物画的造型基础训练.美与时代(下),2011(5).

作者:马丽华 单位:石家庄学院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