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文艺审美的价值观与现代审视

文艺审美的价值观与现代审视

本文作者:周彦每 单位:新乡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

引言

文化和艺术是历史的两个镜像:一方面,文化隶属于不同社会阶段的艺术形态,另一方面,各异的艺术话语折射出人们精神的不同维度,文学审美一直是语言学界研究的篇章之一。美学一词发轫于希腊文“aristhesis”,是指审美主体借用感官去感知客体存在而体验到的感官上的冲击和精神上的欢愉。西方美学话语的改造和对“美”的本质思考构成美学在中国发展的两大视角。王国维对美学语境的引进开拓了美学研究的先河,朱光潜从审美心理学的视域引领美学研究继续深入。但人们对学术研究的考察与反思会有两个侧面:一是历史回溯;二是未来求解。审美是生活的重要环节,其研究必然也是这样。人类的审美活动是人类创造生活的基本活动,对美的渴求更是人类一种永恒的追求之一。审美自由作为文艺美学的一个重要命题具有丰富的内涵,它不仅是审美存在的方式,也是一种人与世界和谐的状态,即指庄子所说的“万物与我为一”。审美自由超越了时空的限制最终通向道家所说的“道”,而自由和浪漫正是这两个维度的关键内涵和联结点,返回古典和驰向未来都彰显了自由与浪漫审美的特性和逻辑。

一、审美自由的传统与现代之辩

1.“静”与“虚”:传统审美的价值原点。在审美自由状态下,想象脱离了时空的限制,它依据主体的情感需要而“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陆机)“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言,视通万里。”(刘勰)在审美体验的这一过程中,创造性想象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审美主体也就是生活在想象与情感的王国之中,获得了极大的心理满足与审美愉快。审美自由要求审美的主体摒弃一切干扰和束缚,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审美就不可能实现,因为美总是无功利性的或者可以说没有直接的现实功利性。[1]因此要达到审美自由就必须摒弃现实功利,即做到老子所说的“虚静”。自由亦同此理。当然审美自由不是轻易能够达到的,它的实现也需要一定的条件。前面提到过的“虚静”正是达到审美自由的一个条件。“虚静”就是要求人们要抛却外部的干扰用心体会。做到这一点还不够,还需要在时空中有一个触发点或者叫做契机,这个触发点或者叫做契机是通向审美自由的入口,只有找到这个入口方能实现整个审美。而进入了这个时空的入口之后,也就超越了时空。[2]可见,达到审美自由还受到诸多限制,审美自由是一种不自由的自由,需要很多条件,一旦实现就可以“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了。

2.“道”与“行”:现代审美的实践创新。德国浪漫主义诗人诺瓦利斯(Novalis)(1772-1801)在其一生文体研究过程中,认为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过去和未来构成当下的发展,艺术就是对过去、现在和未来而创造的无限空间。[3]德国生命哲学家狄尔泰(Dilthey,Wilhelm)(1833~1911)严格区分了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并以其作为哲学的出发点,将与人的生命和价值体验作为生命和时间的标杆,指出人类生命的特点必定表现在时代精神上,但他把生命解释为某种神秘的心理体验,在“体验”中体验到的毋宁是:我就在世界之中,世界也就在我之中。[4]其审美的最终出口在于“道”与“行”的统一,然后生命进入审美自由时状态就达到了一种“神与物游”的人与世界和谐统一的一种状态,此时由于主体与世界融为一体,我即是物,物即是我。既然如此我就可以超越时空成为任何物,任何物也可为我,主体也就是在这种自由遨游中达到“道”,所以庄子以逍遥游为名著书,正是借逍遥自在无拘无束的遨游达到“道”。同时,作为审美主体的人是有限的存在,也就是说人是时间性的存在。时间作为有限无限关系的焦点,时间是实在地流逝,不管人怎样超越,他都无法摆脱时间的流逝而驰向死亡之乡。因此,时间成为一种自身否定关系。而当人们将艺术与时间结合起来,时间成为一种自身肯定的过程。

二、审美自由的多维语境透视

1.时间论域:传统审美的运行限度。美感是人的一种本质能力,人通过艺术而追求无限,在历史的长河中拓展了人的自然生命力。他因这种无限的追求而从有限存在之中超越出来,也是人的自然生命力来创造世界和选择进步方向的一种感生动力,从而使这追求本身变成了无限。美感也必须经受住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考验,理性是延续其生命的营养,感性是它的力量源泉,力量虽然来自营养,却又是营养的扬弃。即从人类进步的观点来看,不是历史“积淀”而是“积淀”的扬弃。因此,当人在艺术中顿悟到美学的无限宏大时,会蓦然体会到西西弗斯的悲剧,不仅在于他推石上山的目标之巅,而且在于这一惩罚和承担苦难的遥遥无期。无论这种人造深化的荒诞或离奇是如何的夸张,其埋藏在人心目中的历史烙印永远无法释怀,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也更如同夸父逐日的崇高,精卫填海的悲剧之美,皆在人这一有限之生命投身于无限时间的历史长河之中。理性追求永恒,感性则迷恋于刹那,刹那之中有永恒,永恒之中有刹那,终极的意义上它们又都合而为一,从而达到瞬间而永恒的极致境界,人与世界勾连为一体。[5]人通过艺术中介向无限超越之时,时间的流向产生逆转。[6]同时,在体验生活过程中,是过去和未来相互流转,并以未来占据全部时间,任自由思想可以贯通于整个时空。经过时间的沉淀,这种经艺术而达到的超越,使体验中的人也将生命的一部分投入,使得艺术体验活动不是一种认知活动,而是审美情感的真情流露,浸染了感性个体的生命憧憬和现实境遇。

2.空间耦合:现代审美的时光超越。根据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人类生存的三维空间加上时间轴即构成所谓四维空间。感知个体通过超越自身的局限而与人类总体步骤相一致,也即人是以客观自然为赖以存在基础的,但个体作为感性个体的存在,只能通过活动和社会融入而获得新的自由空间。如果说个体审美的时间超越向度是朝向无限的,从而以有限厘定无限,通过时间轴进入扬弃无限而最终实现其自由而解答“历史之谜”。那么不难看出,审美主体的审美空间不断超越日常生活空间、超越向度则是成为升华状态。[7]实际上它应该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状态。在此种状态下,物我不分,和谐统一,从而可以自由的交流和对话,最终达到一种超越时空的状态。从入口进入审美自由状态以后,时空已经不再作为看待世界的维度了,因为此时人与世界已经融合为一体,不再需要时空来规范。当然这并非说审美自由状态下就没有时空,只是此时的时间被无限延长,空间被无限扩大,不再有规定性的时空,即不在时空之轴划上一系列的刻度,时空已经不再束缚人了,所以它被超越了。在空间性审美中,我们不再用时间意识去思维,现实的时间似乎停止,进入了永恒。

三、现代价值审美的多元发展与解读

1.载体传承:审美主体的多元阐释。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主要体现在惊异、体验和澄明三个基本环节及其起伏运动的状态中。首先,惊异:从日常生活中的跃出。审美惊异就是人在一定的现实境遇中,由于与客体对象的直接契合所产生出来的一种迥异于日常生活经验的特殊心境,既表现为客体对主体的召唤,也表现为主体对客体的向往。其次,体验:主体对客体的客观表现进行现场观摩,同时被客体具有某种特质的实然对象所吸引,在碰撞与共生中的多元历史观中,心灵受到强烈冲击和震撼的精神领域因而达到升华。第三,澄明:走向本真的世界。只有在审美中人才以完整的“我”与完整的世界直接相遇,人与世界之间的一切遮蔽、晦暗不明均被敞开,从而使主体进入一种光明无蔽的澄明之境,一种最高的生存状态。[8]

2.和谐审美:审美的多元构思与创造。伊格尔顿曾经说过:美学的产生源自于个人与集体之间想象力的被无限放大。同时,审美原本是一种多元化的取向,这种意识形态源自于一个域外的“他者”。这个“他者”被普遍得到认可,是外化具有象征意义的“象征界”,更是本我一直在梦寐以求中探寻自身价值的“菲勒斯”。[9]这个外在的“他者”造就了审美的主客体,也造就了审美的多样性。在艺术家准备表达、操作时,心中意象并不一定已非常清晰、完善,正是靠着表达和操作运动,艺术意象才逐渐鲜明、完整并得以最后定型、完成。艺术操作与技巧是意象孕育的继续与完成。在一定意义上说,艺术操作就是艺术技能与技巧的运用与发挥,是艺术创作过程中不可逾越的环节。艺术技巧的操作在质料上留下的痕迹就是艺术的形式,它是艺术技巧运动的物态化和凝定。艺术技巧所展示的美就作为意义凝聚于形式的符号中,形式静态地表现了艺术生产的动态运动。艺术欣赏者可以通过艺术形式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技巧的美,艺术形式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艺术家在对艺术真谛的体味与投入中,运用熟练的技巧,在审美状态中所创造出的形式,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在形式符号层次上的统一,是艺术的意义凝聚于“有意味的形式”。

四、审美思想主体间性解释与现代辩思

1.个体到大众:主体间性的包容注解。中国古典美学的基础是以“天人合一”的价值理念和主客一致的思想,呈现了其古典的主体间性。“天人合一”是主客融洽,和谐统一。它是一种自然境界,也是一种社会境界,更是一种标志着知识、艺术、修养、能力已达到相当层次的审美人生境界。回归自然(客体)或返朴归真的状态,是一种宇宙情怀;“天人合一”正内蕴这种宇宙情怀,而这种宇宙情怀也正是生态美学的基本要点之一。同时,审美的多样性源自于个体所在的场域不同。不同的生活阶层会产生不同的生活习性。“美学”这个能指只存在于不同阶层争取其话语合法性的实践当中,每一次命名都会牵扯到一系列的评价体制问题。所以笔者倾向于把它看是一个话语的战场而不是“自然”的画廊,这就是笔者所理解的它的多样性的由来。[10]审美境界高于一般的人生境界,它可以说是对人生境界的一种诗意的提升和凝聚,也可以说是一种诗化的人生境界。最高的人生境界往往就是最高的审美境界。宗白华将境界分为六种——“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介于后二者之间,有艺术境界,即“艺术境界主于美”。这种种无限的情思和想象中,生成了包蕴着无限韵味的意蕴,从而比日常生活中一般的审美更自由无碍,实现了个体到大众的转化。

2.从困境到和谐:审美思想的现代解读。审美活动完全是以个人的意愿为基础的、审美活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任何束缚,无任何定式。“审美自由”心态指审美主体扬弃世俗功利后所净化出的唯美精神状态,是一种无物无欲、清明朗畅的纯审美心态。美,自由的象征,审美,自由的活动,通过美与审美,人的本质得到全面的肯定,人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人的生命得到彻底的解放。在这至大无外、涵纳万境的审美时空内,审美主体真正摆脱功利得失的干扰,而获得充分的心灵自由和精神解放,以便在“神与物游”的灵境中,让想象力纵横捭阖,充分发挥其创造功能;在这样的时空中,现实中那些彼此没有必然联系的,甚至对立的,在审美层次上缺乏序性结构的诸多事物,被审美意向调度、整合、组织为共时空的、有机统一的、秩序井然的意象体系,从而使审美心理得到满足,使“艺术意志”得到张扬。帕斯卡尔(Pascal,1623-1662)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但他是一根会独立思考的苇草,其实是自然界最脆弱的存在物,一口气、一滴水和一个简单的行为就足以致他死亡,因为,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我们有思想。”我们也就是通过艺术之思达到了一种审美自由,从而超越了时空的限制。我国古代有不少关于审美自由描述,所谓“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漱涤万物,牢笼百态”,“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赋声,亦与心而徘徊”,等等,就是生动的例证。没有这样可以涵纳万有,改造万有,创育万有的审美自由,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都将化为乌有。

结语

从20世纪开始,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整个世界范围里出现了所谓“审美生活化”和“生活审美化”的趋向。对此,不但有美学研究家和艺术鉴赏家的鼓吹,且有实践家在创作,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渐行渐远。艺术鉴赏的过程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应该说明,在实际的艺术接受活动中,接受者由于经验和素质水平的不同,以及当时艺术品质量与品位的不同,不一定都能达到“悟”的境界。在审美中,知觉、想象、情感体验均将感性材料和情感经验进行有机整合,创造出完整而独特的审美意象的作用。审美的内涵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美育是人格教育,美育是情感教育,美育是艺术教育。因此,理论界关于美学的研究需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进行理论的创新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