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浅析高校社区管理专业的发展

浅析高校社区管理专业的发展

一、高职院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诊断

社区管理专业是随着城市社区建设的蓬勃兴起应运而生的,其良好的发展前景不仅为国外社区发展的现实所证实,而且就我国政策分析来看也应该是十分乐观的。整个江苏省约有十所高职院校开设过此专业,但随着近两年招生的下滑,目前仅剩5所院校还在坚持此专业的招生,其它高职院校的此专业或停招,或被撤销。社管专业遭遇了前所未有发展瓶颈。

1.社区就业存在进入门槛,专业不再有吸引力

生源是专业的命脉和基础,就业又是生源的前提和基础。部分高职院校刚开始设置社管专业时,考生和家长认为此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在社区就业,愿意报考,可是毕业时却发现社区有进入门槛,主要表现为对学历的重视和户籍的限制。例如,南京的街道社区公考招聘社工时,不限户籍的只是针对本科以上学历,大专学历的必须为南京籍学生,而且在江苏其他城市的社区,更多的还是靠关系过硬才能进去,所以即使有社区管理人才需求的社区,由于现行体制的不完善,专业人才也难以进入,这无疑使该专业毕业生失去很多就业机会。社会上社管专业的毕业生越来越多,进社区的却寥寥数几,致使考生和家长对该专业的发展前景持质疑态度,这点在近两年的招生中体现最为明显:2011年社管招生33人,2012年只招了19人,在这之前校社管专业招生规模一直是稳中上升,尤其是2009年和2010年两年更是招生形势大好,连续两年都是两个班。

2.专业群构建滞后,孤立的专业难有发展

专业群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的体现。这里的专业群,是指由若干个相近相关的专业或专业方向共同组成的专业集群,专业群中的各专业或专业方向,面向企业中的岗位链,均能在同一个实训体系中完成其基本的实践性教学。专业群所涵盖的可以是同一学科体系的专业,也可以是不同学科体系的专业,其范围可以用是否能在同一个实训体系中完成实践性教学加以界定。专业群设置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高级形式,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加强专业群建设,是提高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比如,南京特殊职业技术学院和钟山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社管专业仍然招了30-40人的一个班,我们分析了一下,除去其它原因,跟这两个学校设有专业群是分不开的。尤其是钟山学院的老年专业群,它分别设有老年服务与管理、社区康复、社区管理与服务三个专业,专业之间在生源上可以互相调剂,而且资源可以共享,更重要的是专业群提高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了学校的品牌。

3.办学模式单一,对口就业率较低

6年来该专业建立了多个实践基地,师生为多个街道社区社工和居民提供了社会服务,但双方的合作并不密切,完全是两张皮。通常是地方有任务需要人手,找到校方要学生过去帮忙,而校方教学中需要学生完成某项实训任务去实践基地调研,双方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没有创新,更不用说在就业上基地方会优先考虑校方的学生了。因为这种办学模式的单一,必然导致对口就业率较低,这也是高职院校社管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目前全国高职院校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所有订单式培养、中外合作办学等模式。

4.专业缺乏社会服务品牌,社会知名度不高

近三年,社管专业围绕社会服务能力建设进行了一些探索。依托专业社团———“师生一体化”社工协会开展了多个服务项目,增加了学生的社会阅历,积累了社会服务的经验。但由于它不是一个实体组织,无法承接政府的公益创投项目和其他服务项目,很难打造出自己的服务品牌和特色,产生的社会效应和影响也非常有限,因此社会知名度并不高。

二、高职院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发展的对策

1.发展思路与发展目标

(1)发展思路。以就业为导向,以够用、实用、会用并具有一定发展潜力为标准,以学院已经具备的和潜在的办学条件为基础,充分利用学院现有的教育资源,培养管理、建设、服务一线的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把本专业办成具有鲜明专业特色、在江苏省同类院校中有一定声誉的专业。专业建设要突出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以此打造品牌。(2)专业定位。本专业立足南京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辐射整个江苏省,培养具有社会工作价值理念,掌握现代信息、办公技术,具备较强的组织策划能力和服务意识与管理技能,能够在街道社区、大中型物业公司和社会组织(NGO)等从事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的应用型人才。职业面向主要是街道社区、社会组织(NGO)和大中型物业管理公司这三大领域。

2.具体对策

(1)进行市场需求调研,确定专业发展新方向。市场需求调研是专业建设的前提,专业调整改革是专业建设的活力。尽管社区社会工作人才的缺口很大,可是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城市社区治理体制改革的先后,社区发展有明显的不平衡性,像深圳、上海等一线城市社工人才的缺口很大,而且二三线城市却很不乐观。另外,在江苏各城市,专业的社工机构尚不具规模,吸纳人才的能力有限,所以尽管有较好的发展态势,却仍然是一个叫好不叫座的专业,因此,有必要积极开辟新的发展方向或调整专业名称。该专业通过连续两年对市场需求进行调研得出,物业行业对物业管理人才的需求很大,尤其是中层的项目管理人才,而目前江苏高职院校中设置物业管理专业的偏少,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面临很大的缺口。

(2)走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道路,提高专业对口就业率。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走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道路有利于调动企业办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发挥企业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在办学过程中的作用,为学生搭建实习实训的稳定平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根本上解决“对口”就业难的问题。该专业在调研过程中,有目的地寻找合适的企业,谋求订单式培养合作。通过与南京慧韬物业公司负责人的几次深入接触和沟通后,双方确立了人才培养合作协议。按照协议约定,从2012年至2016年5年间,每年为慧韬物业定向培养一期“慧韬物业管理职业经理班”(简称“慧韬班”)。

(3)学校需顶层设计,调整专业,加快专业群的构建。首先专业群建设是以重点(特色)专业建设为核心的资源整合活动,每一个专业群中都有一个重点专业,它在专业群中起到龙头作用。因此,将这些核心专业建设成院级、省级、部级精品专业,带动整个专业群的发展。同时,专业群建设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要从行业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学院拓展新专业的可能性,逐个推出新的专业方向或相近相关的新专业。重视实训配套建设,专业群的优势之一是可以用相对较少的投入,就专业群内的相关相近专业建成一个较完整、较先进、较稳定的实训体系,以满足群内各专业的实践教学需求。所以,学校必须改变以专业、系部为主体的传统管理组织模式,科学地规划专业群布局,以专业群为基础,不断地调整专业方向,使专业全面适应社会需要。

(4)积极筹备社工机构注册,开展社会服务项目,提高专业知名度。2012年5月,南京市民政局和财政局联合了《南京市公益创投实施实施意见(试行)》,财政首批拿出1000万公益创投资金用于社会服务领域,组建了市社会工作园,主要负责公益创投项目的管理。在这利好的背景下,该专业正积极筹备社工机构的注册,今后依托这个机构,可以实现学生的实习实训、公益创业、社会服务以及教师的挂职锻炼、课题研究等,真正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专业服务社会的宗旨,提高专业在社会上的知名度。

作者:孙华 单位:南京城市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