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城市水系建设结合的景观生态学研究

城市水系建设结合的景观生态学研究

摘要:作为城市生态景观的重要元素,城市水系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城市整体系统的要素之一。城市水系的含义分广义和狭义的,广义的是指流域内所有河流、湖泊等水体构成的整体水网络;狭义指的是一条干流及其支流组成的河网系统。多数情况下,塘坝、江河水、湖水等构成了城市水系。城市水系在城市发展的初期,即是农业社会最初形成的初期,具有供水、灌溉、运输、防洪等功能;伴随城市的不断成长,城市水系具备了新兴功效。总体来说,分为7大类:供水源、城市洪流的调蓄空间、运输交通要道、城市的生态廊道、游憩带、生态景观界面以及城市的心灵文脉承载元素。

关键词:城市水系建设;水系景观;景观生态

1研究背景

城市水系作为城市的血脉,而城市又作为生态活动的实体,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水系这一重要的城市生态元素。许多历史悠久的城市都是先有了河,再有了城,城市往往是因为水系而兴建,因为建设了水系而繁荣、蓬勃生长。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水系建设所带来的景观美感。城市建设遵循和谐统一,可持续的生态的发展,重要的就是从景观水系着手。城市水系作为整个景观因素,其维护区域大平衡生态的必要途径就是水生态的保护和恢复,这就要求水系建设充分结合景观生态学,在生态的层面上完成水系的景观规划。首先景观生态学是以景观水系为生态元素基础,在时间和空间上,结合其周围的生态系统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通过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相互转化以及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用生态学的理论基础创造出更美好、更生态的景观结构的一种生态学科。再者,城市水系是需要我们不断去呵护的脆弱的体系。城市水系之间是一个整体,有一个互相影响、相互制约的过程,我们应该在生态的基础上进行景观水系建设,这样不仅在旅游业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质量提升等方面有重大意义,也同时提升了城市的文脉传承和城市的品味。通过城市生态学结合水系景观建设的发展,使得经济发展和生态发展巧妙地结合起来,做好城市水系的景观规划,不仅是建设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更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要手段。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国内研究现状

据资料显示,中国的城市化率未来10年仍将快速增长,2016年底,中国城市化率为57.4%,在人口大规模聚集下的今天,城市水系面临着生态功能和经济、文化功能的巨大挑战。现阶段正是由于我国面临着水体污染、水资源短缺、城市河道单一管道化设计的问题,发展城市水系建设结合景观生态学成了许多学者和城市景观工作者研究内容和工作的重中之重。例如,陕西西安户县市园林局就对潭峪口村的潭峪河进行了水系生态景观的一系列规划措施。设计规划内容主要包括通过洪水面线的推算,加高防洪不达标的堤段,使其达到每50年一遇的洪水过流要求;提高河道两岸居民生活质量,包括疏水清淤,截污治污;注意水系两岸植物配置绿化,将其打造成生态滨水公园以及建议周边远离工厂等。本于自然“以水定城”的内蒙古多伦诺尔镇将水系生态格局、水系建设、水系防洪的地位放于城市建设之前。①其在计算城市人口容纳量中,就是研究以水系为基础的城市水系统数据规模。根据国际上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最小阈值,用其多年平均的水资源量得出其可用生活用水量,再根据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的标准,得出水资源可承载的人口数量,最后根据此数据和未来城镇化发展的趋势规模的关联度,得出了城市的人口规模范围。②确定河道行洪宽度,建设生态化硬质河道,多建和保护湿地,建设调蓄湖泊,来确保暴雨和山洪泄出后防洪排涝的安全性。③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整合山水关系,理清楚各大湖泊、河流和湿地的关系,建立完整的城市生态水系格局。④建立有序的以水为核心的城市景观体系,发展文化特色,景色优美,生态可持续的北方特色水乡。

2.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城市水系建设的研究方法十分注重生态层面,有的研究方法还未成熟,有的研究方法高效成熟,许多发达国家的研究现状已经超越人为干预下引起高度注意的阶段,而是进入了满足城市水系在其自身发展的根本上,不破坏其自身生态机能,不附加额外人工污染,并能够完成生态复兴的高级阶段。以荷兰为例,乌得勒支是其第四大的城市,位于国家中心地带。它的水系治理就是将不同区域的堤岸设置成适合的形态。其全年降雨量的80%都被收集起来,所以这一地区的水系主要由雨水构成,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来自于外界。它的水系主要分为4个级别:一是水位恒定的区域性水道。二是承载着居民雨水贮存,地下用水被控制的郊区水道。三是规划区域内起到生态、游憩、景观等作用的郊区水道。四是安装专项设备储存雨水的雨水储存区。在水位较高的区域中,河道设计成狭长的水道,河道呈现陡峭的堤岸,这是干燥地区的做法;较低水位的区域,地下水位接近地表水,设计成不对称的堤岸,以免设计成陡峭的,另一面坡度较低,陡峭的一面种植灌木,坡度较低的一面则形成沼泽、水生植物和地面的过渡。另外,选择好的材料作为铺路材料。

3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和应用

景观生态学被称为是生态学和地理学的交错科目,而广泛应用在不同的领域,有着可观的应用前景。它是利用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彼此联系,并结合景观的空间各结构、空间机构上的分布迹象而研究的科目。

3.1景观生态学在应用中的基本研究模式

景观生态学的应用研究包括景观系统的组成部分以及景观组成的相互结合而变化的作用,于是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经常选用的模式就是斑块———廊道———基质模式。景观系统从的任何一块区域,一个内容都从属于斑块、廊道或者基质,因此这一模式是研究景观生态学在景观系统中所起作用的变化过程中的基本模式。

3.2从宏观意义上整个城市水系的研究模式

近现代化的生产加速成长让我们处于一种重利益而轻视生态环境保护的尴尬局面,城市水系的建设并不仅仅是针对河道截弯取直,加固加高堤岸这些基本的无生态性的措施,而是研究城市水系整体的布局和相关联系来深化整个水系的生态联系,如许多城市中的水系在空间位置上并没有相对的关联,但它们在功能上也许是相互联系的,比如都属于城市水系主河流分流的必经之地,那么就从功能上给它们定位以更好地疏通整个水系工程。所以在这个宏观的城市水系模式上,各个水系构成了蓝色生态廊道。整个城市水系有亮丽的风景滨江滨水带,这些滨水江岸植被带就构成了景观生态绿道。整个景观系统中的沿蓝道存在着尺寸不一的绿化斑块,这些绿色斑块往往面积很大,才能够涵养水资源,整个滨水风光带的重要节点构成了景观的各大斑块。整个景观系统的基质主要指的是连接各大滨水空间之间的生态农田等大型绿地系统。

3.3从微观意义上滨水空间的研究模式

以滨水滨江风景带作为整个研究背景,整个滨江风景绿化带作为廊道,和水系一起构成了生态廊道,串联着美丽的水绿景色。滨江的自然景观绿化带,起到了整体的生态防护作用,连缀着整个滨水风光带的湿地景观、堤岸景观、滩地景观等绿化带,起到了防洪抗涝,净化形成小气候的作用。以这些生态廊道为依托,更是串联着功能性丰富的各大斑块。①滨江绿化斑块:包括相对大范围的绿化生态水源涵养带,以及构成各个大功能区斑块中的相对小型的绿化小斑块,这也满足了生态学上的异质性,它们分别作为生态腹地、绿化功能区和江河水相互映衬,用生态绿道相互连接,构成了完整的绿化生态系统。②广场空间:广场是一个以硬质铺装为主,被建筑和道路围合的空旷场地,是一个进行集会、运动、游戏、休憩、买卖等的城市空间形态。滨水广场作为整个滨水空间的名片,承载着重要的作用,涵盖了广场主题雕塑、空间的围合、街道的组织以及公共活动区域等规划设计内容。③运动空间:社区的运动空间和水构成的静态景色形成对比,丰富了滨水空间,当居民们在这里沿着脚板健身漫步道和自行车道等沿江沿河经过,会感觉如沐春风。配上一些机械健身器材,可以满足人们晨练和傍晚的锻炼需求,锻炼强度大的空间甚至可以配置游泳池等,总之,这一斑块很好保持了异质性的基础上,起到了很大的丰富景观功能的作用。④娱乐空间:同样也是动态空间和水组成的生态廊道形成动静对比,可以做一些下沉空间等丰富场地的多样性,比如用色彩对比鲜明的材质做出各种娱乐设施,作为儿童娱乐空间,从设计上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时注意材料选择的安全性,保护小孩子们的活动趣味性和安全性。⑤停车场:停车场空间满足了滨水风光带观光的私家车休闲停车的欲望,现阶段停车场的作用不可忽视,需要有足够的数量和空间,也是从另一个角度要体现了滨水景观的优越性,也从另一个角度上吸引了更多的市民的到达,停车场可以分为地上和地下的。另外,构成整个滨水空间带的基质系统是社区内以及滨水区的绿地系统,整个绿地系统层次丰富,有规可寻,或满足滨水景观的蜿蜒景致,或满足滨水景观的阵列规划,或满足滨水景观的生态特征,更是满足了滨水景观的文化和文脉特征,种植了一些乡土树种,延续了历史久远树木的文脉。

4结语

基于水系和城市体系有关组织、城市生态景观、城市人居情况的质量痛痒相关,该文对国内外水系建树结合景观生态的层面上进行了专研;摈弃传统的研究方法,结合往往被忽视的与自然相联系的、生态的研究手段,发掘城市水系建设的生态性设计,旨在构建生态性和景观性以及功能性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

参考文献:

[1]汪德华.中国城市规划史纲[M].东南大学出版社.

[2]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M].东南大学出版社.

[4]段武舰.水系对城市化作用的再认识[J].工作研究,2003,7

[5]欧文昌.城市规划建设中水系规划问题探讨[M].人民珠江出版社

[6]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城市水系规划规范[M].中国计划出版社

[7]陈云霞,许有鹏,李嘉峻.城市河流的生态功能与生态化建设途径分析[J].科技通报,2005,5

[8]柴笑虹.城市滨水地区开敞空间规划设计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

作者:廖倩昀 单位:海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