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生物教学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思考

生物教学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思考

摘要:初中生物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中学生要掌握学习动植物的生活习性,人体的形态结构等的基本方法,新的课堂教学强调学生自主性学习,因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极为重要。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实验能力、课外实践能力,生物教学模式得到了深层次优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取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改革;生物教学;教学模式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常规: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的学习局面。新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强调学生自主性学习,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学习的指导者,因此要提高生物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实验能力、课外实践能力极为重要。针对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自学能力的培养

遵循教学新理念,首先教师应该注重怎样把学生引向学习生物道路上来,教师对生物的启蒙教育,就是上好初一年级第一节课。教师可充分利用课程资源,从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到生物引导学生走进生物教学的大门,进入生物科学的海洋中,在生物科学的海洋中探究寻宝.第一课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种类繁多生物中寻找乐趣,提出问题.如一粒种孑埋入地下,为什么能够生根发芽又长成参天大树?向日葵的花盘为什么总是朝向太阳?鱼儿为什么能在水中游?鸟儿为什么能在高空中飞行?有的生物微小用肉眼看不到,蓝鲸大的惊人却有几十吨重量.蚯蚓为什么生长在潮湿的环境中等一系列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始溯本求源自觉地去阅读课本、查阅书籍、搜集资料、寻问长者、相互文流,由此走上主动自觉学习生物科学之路,培养了学生自觉学习生物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课堂参与能力,让学生自主学习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做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要营造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勇于参与、大胆发言、积极讨论,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一切工作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因此加大学生课堂教学参与意识,教师可以先设计出贴进生活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主动的自学.如学习激素调节这节课,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袖珍公主》,问袖珍公主为什么到了成年还只有一米高?让学生阅读教材人体生长和发育与激素的作用并适当补充一些背景资料。“你见过当地有患侏儒症的病人吗?”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分析,最后师生共同归纳侏儒症病因是由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培养了学生课堂参与能力。

三、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观察能力的培养有多种方法:(1)培养学生课堂直接观察能力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学生为主体,教师是主导的特色.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策划设计.课堂教学中可用挂图、图片、模型等直观教学模式使学生直接观察、以手摸等感觉器官的感受形成概念,巩固基础知识.如讲授蝗虫的生活发育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利用挂图,让学生观察、思考.学生很容易认识到蝗虫的发育由卵→若虫→成虫.脑海中会形成这种发育方式是不完全变态,加深对基础知识理解。(2)培养学生的对比实验观察能力在生物课教学实验中,有许多实验是对比实验,经过对比开发学生智力,形成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植物的呼吸作用教学中,我利用萌发的种子和煮熟的种子作对比实验。学生经过实验现象对比分析,验证了萌发的种子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同时放出热量。煮熟的种子却没有这种现象。有如在教授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这一课时,可将萝卜切成大小相同的两块,一块放入浓盐水中,另一块放入清水中,观察现象作对比就可看出萝卜放入浓盐水会失水变软,放清水中萝卜吸水变硬,从而使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植物生长需要水分和无机盐,要从土壤溶液中吸入,土壤溶液的浓度不能过大。如果给农作物一次施肥过多,植物就会失水而死亡。通过上述两个对比实验培养了学生对比实验观察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生物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因此,加强生物实验教学非常重要。实验能加强学生的感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分析问题能力。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不仅是学习活动的指导者,而且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学生实习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一切方便,做好实验。实验可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讲植物的光合作用时,教师可对学生开放生物实验室,学生可以自己亲自动手,验证光合作用所需要什么样的原料?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什么?讲植物的嫁接时,教师可发给学生每人两个枝条和塑料绳,学生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然后学生在下面模仿教师或书上的插图学着做,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嫁接植物应注意的问题要点,提高嫁接的成活率。实验使学生得到了满足感,实验满足了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好奇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五、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不仅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观察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因为现代很多科研成果都是由团队合作完成的。合作学习包括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还有同学之间的合作。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比较多,是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去思考分析,然后回答。学生之间合作学习是两人一人提问,一人回答,然后互换,也可多人组成,一人提出问题,小组成员按照提出的问题去思考,查阅资料各自发言,最后归纳总结。又如合作探究实验:研究影响生物分布的环境因素,教师做好教学设计,实验前要求学生捕捉鼠妇并收集相关信息,制定实验计划,实施试验计划。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6人),每个小组成员相互配合,一起完成实验。通过实验观察鼠妇喜欢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最后师生共同总结环境因素会影响鼠妇的生存和分布,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六、组织生物兴趣小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在生物教学中,已经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生物基础知识,会做一些生物实验。为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理论用于生产,学生应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实践,建立生物实验兴趣小组,利用当地的环境资源,用课余时间到当地的科技示范园参观学习,到食用菌生产基地学习菌类的制种,利用农作物的秸秆栽培食用菌做到废物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利用学校生物园,扦插一些植物(如大迎春、月季等),在春季和夏季,嫁接一些果树(如桃树、梨树、杏树、枣树等),经过课外实践活动,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加强了对生物概念的理解,理论应用实际生产,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作者:张书华 单位:宿州矿建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