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一、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1.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影响。西方发达国家通过网络的意识形态渗透,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构成威胁。西方文化冲击突出表现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借助于语言和信息的垄断,借“民主问题”、“人权问题”、“西藏问题”、“台湾问题”等刻意攻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以达到对中国进行“西化”、“分化”的政治目的。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巩固的阶段,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个体性格的可塑性很强。长期使用网络,很容易被网络中“黑色文化”、“色情文化”等等所影响,受到互联网上所隐含的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会不同程度地消解我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民族优秀文化的影响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迅速进入网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先进文化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征地,让先进文化在网络中充分发挥作用,以抵御国内国外敌对势力的攻击,消除各种反文化的负面影响,使网络成为人们尤其是青少年接受先进文化的重要渠道。

2.网络环境对大学生道德观和自律能力的影响。网络社会是一个错综复杂、多元化的社会,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有时失去了应有的鉴别能力,从而出现道德缺失、自律性差等情况。很多同学用虚假资料、身份和别人聊天,也有部分同学浏览过黄色网页等等,大多数同学都不认为诚实守信是网络社会中的重要因素。现实中许多大学生沉迷于虚拟网络,迷恋网络游戏、网上聊天,逃课上网,荒废学业。有的网上交友、甚至网恋,更有甚者因为网恋离家出走等等。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上网环境,遏制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和加强他律的手段,都是我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3.网络环境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冲击。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主要是课堂宣讲、报告会、个别谈心、座谈讨论、社会实践及借助于校报、板报、校内广播和电视等媒体作为辅助手段。在多数情况下,教育者通过面对面的方式对教育对象进行灌输、启发、说服,逐步使其思想朝着教育目标的方向发展。但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境、工作对象等的新变化,传统的工作方法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进入网络时代,学生对教育信息的控制掌握了主动权。网络是世界变得没有国家界限,网络上的信息是自由的,资源是充足的,大学生通过网络主动进行学习、教育成文当今时代的一个重要特色。然而网络上的信息虽然丰富,但是网络上的信息很多是无法控制和过滤的,有很多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信息出现,这对于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来说,正确选择信息在很大程度上与自身的世界观、觉悟水平和“鉴赏能力”有密切关系。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4.网络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重要职能就是向教育对象传到社会要求的价值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教育的方式,传授的过程,都不再是过去简单的说教和传统的灌输,而是有着丰富内涵和先进工具技术在内的新的教育过程。部分教育者网络素质不高,教育技术和网络管理方法落后。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和形势认识不清,还有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网络阵地上的节节退缩。因为这些原因,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显得力不从心,远远不能满足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要。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状况要求,高校必须迅速组建一支拥有深厚的德育理论功底、熟练掌握网络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特点,能够在网络上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者队伍。

二、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树立正确的网络教育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阐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针和原则,以此来规制网络思想信息的主导性和纯洁性。及时建立、健全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依法加强对网络和信息资源的管理,使自律与他律、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学校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在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树立网络教育的阵地意识,积极、主动地有效利用网络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等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去占领网络阵地,树立“网络育人”的理念,摒弃将网络视为单纯的展示台、宣传栏的错误思想。以人为本、平等尊重的理念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体现得更为突出,在网络中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没有从属关系,两者处于平等互动的状态,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改变过去居高临下的姿态,营造轻松、自由、和谐的教育氛围。对于网络的负面影响,教育工作者需要从思想上重视它,但是不必视其为洪水猛兽,而是要积极利用网络这一现代化手段,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从被动型到主动型、封闭型到开放型、灌输型到引导型、服从型到选择型、单向型到交互型的转变。只有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才能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适应形势的发展。

2.利用网络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以网络为载体是实现思想政治现代化的要求。网络传播与过去任何一种传播方式相比,都更具有时代特色,更能体现当代社会的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运用最先进的网络技术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就能加快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现代化的步伐。所以,我们要努力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系统,构筑网络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首先,建立互联网络平台,通过网络及时传播健康、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性。比如一些高校建立专门的论坛和邮箱与学生交流,辅导员通过QQ、MSN等聊天工具和学生交流,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更有针对性。其次,建立“红色网站”,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学校的各项政策和规定的同时,寓教于乐,在网站中开辟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板块,使学生能够喜欢浏览这样的网站,通过浏览接受教育,充实自己。

3.加强网络管理,使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大学生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都比较欠缺,极有可能在网上丧失自我而做出触犯法律、违背道德的事情。有的大学生还因为上网没有节制而造成学业受挫。例如,上海某高校237名退学试读和留级学生中,80%以上是因为无节制地沉湎于电脑游戏和看碟片造成的。针对以上情况,加强网络的管理,督促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对网络的监管机制并不完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自动自觉担负起引导舆论导向、监控网络思想问题动向的重任,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收集、分析网上信息,及时发现大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迅速抓住思想问题的关键,并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高校领导应本着以人为本,对学生负责的原则,加强校园网络的建设,投入资金更新校园网络的技术,提高校园网络的质量,加强对不良信息的过滤,减轻不良信息造成的后果。学校应该正确的利用网络,宣传校园主流文化,把校园网络建设成学生学习、休闲、娱乐的“温馨乐园”。学校也要配合城管、公安等部门对学校附近的网吧进行监督,整治网吧的网络环境,追究执法不力部门领导的责任,对违反规定的网吧业主,吊销其执照。

作者:高松岩 段明洋 宗银雪 单位: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