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目标探析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目标探析

【摘要】网络媒介素养是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接触”与“低素养”、开放的网络环境与传统的教育方法、技术层面的丰富与精神领域的空虚是当前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中亟待解决的三个矛盾。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应当关注大学生精神层面的成长以及完美人格的养成,以“求真、寻美、择善”作为终极目标。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Medialiteracy)一词,最初是1933年英国学者ER•利维斯在其著作《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中提出,意思是要鼓励学生对各种信息进行“甄辨和抵制”[1]。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给出了如下定义: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2]。互联网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并广泛应用以来,“网络媒介素养”越来越受到重视。“网络媒介素养简而言之,就是网民在了解网络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理性地运用网络媒介信息来满足需要、为其生存和发展服务的能力。”[3]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是互联网时代的必然要求。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网民中学生群体占比最高,为24.8%[4]。当代大学生是网络社会中最活跃的群体,网络媒介素养是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素质,是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相关课程在大学生的课程体系中鲜有涉及。探讨当代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现状及教育目标,是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素质教育面临的紧迫而现实的课题。

一、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中亟待解决的三个矛盾

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高校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晚。2004年,上海交通大学开设了国内第一门媒介素养公选课;2010年,我国首部以《大学生媒介素养概论》命名的大学公共课教材面世,书中认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主要内容,即大学生对网络媒介及信息的选择和认知能力,大学生对网络媒介及信息的准确理解和理性批判能力,大学生运用媒介传播信息以实现自身发展的能力[5]。目前,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中有三个亟待解决的矛盾。

1.“高接触”与“低素养”

“高接触”与“低素养”并存是当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现状。1995年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迅速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代大学生多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他们接触网络早、上网频度高、上网时间长,是互联网的“原住民”。然而,与大学生对互联网的“高接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们的网络媒介素养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之所以形成这一矛盾,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媒介素养教育起步晚,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没有得到教育部门和教育者的重视;另一方面,在以升学应试教育为主要目标的中小学教育阶段,为了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未被列入正规教育内容,大多数大学生都没有经过科学的媒介理论指导及系统的训练,他们的媒介素养还处于自发状态,是在日常的媒介接触中通过个人的直觉、感悟获得的。在与互联网保持“高接触”的现代信息社会,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中的各部分能力发展不均衡,媒介素养整体处于较低水平,这显然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面对纷繁复杂、真假难辨的网络信息,大学生们缺少正确的解读和批判能力;在评估和管理自己网络接触行为时,大学生的自律性不足,沉迷网络时有发生;网络伦理、法律观念淡薄,不能合乎道德、遵纪守法地运用互联网。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不提高,“高接触”只会加深互联网的负面影响。如果说大学生对诸如网络暴力、网络谣言、网络色情等显性的负面影响较为容易“免疫”的话,那不良的网络环境和网络使用方式所带来的对大学生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的负面影响更加隐蔽、更值得忧虑。

2.开放的网络环境与传统的教育方法

教育要适应和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互联网对于当今时代的意义早已超越一种技术形态,而成为一个时代背景。因此,不仅是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整个高等教育,都应当根据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和需要更新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探寻符合时代精神和大学生身心特点的教育方法,建设科学的课程体系和教育模式,成为当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重点。开放、平等、多元,是互联网时代最大的精神内核,它意味着话语霸权的被打破。深受青年亚文化影响的当代大学生群体,“通过对时尚符号的应用实现个性的张扬、表达心理上的逆反和对传统文化的反抗,以及对某些传统规范的越轨……表达的是他们自身独特的价值观”[6],因此,若以传统的训诫、教化式的教育方式进行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不仅不符合互联网时代的精神内核,更难以引发教育对象发自内心的认同。现有的高校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多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网络媒介素养的习得不仅仅需要理论支撑,更强调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因此,在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中,参与式教学更为有效也更具现实意义。除了开设专门的网络媒介素养课程,还应将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融入其他学科课程,扩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

3.技术层面的丰富与精神领域的空虚

在当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中,精神领域的问题超越了技术层面的问题,尤其需要关注。从技术层面来说,大学生对互联网的使用是相当丰富而娴熟的,基本不存在技术障碍,“在互联网的接触和使用中,我国的青少年发展出网络社交、网络动漫、网络游戏、网络文学、角色扮演、拍客、译客、影客、声客、星座、剧迷、网络流行语、网络涂鸦和表情、网络原创音乐等不同类型的网络文化”[7]。然而,在其热闹表象下掩藏的却是精神领域的空虚:沉迷网络游戏、过度依赖社交媒体、毫无理性地“追星”、沉湎于虚拟的“二次元”世界等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并不鲜见。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功能是强大的,它塑造着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空间。因此,当代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要解决的绝不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精神领域的问题。理想信念意识弱化、价值观混乱、集体主义淡化、人际关系淡漠、道德意识淡化、社会责任感缺失等,是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精神“缺钙”的表现。“互联网对年轻的使用者的心理健康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增强他们的抑郁感和好斗情绪。”[8]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引导大学生塑造健康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现代化与全面发展,是当下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难点所在。

二、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终极目标:求真、寻美、择善

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网络媒介素养,使之具备对网络媒介的正确有效利用能力,从而形成对网络媒介所传递的信息的正确解读及独立价值判断的能力。正如施拉姆在其著作《大众传播的责任》中指出:大众的基本责任,是运用一切可能性,使自己成为机警而又有能力的阅听大众[9]。“高等教育的内在驱动是人的自我成长的需要”[10],其使命是使人成为一个独立的、自觉的人。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应当更为关注大学生精神层面的成长以及完美人格的养成,以媒介知识的学习阶段、批判与反思阶段、使用与表达阶段为基本步骤,以“求真、寻美、择善”作为终极目标。

1.求真“

求真就是追求真理,是对客观世界的本质的叩问和证实。”[11]落实到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中,“求真”包含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真相之真。互联网的开放性、匿名性及信息的低门槛,为谣言滋生提供了便利条件,加之网络传播中“把关人”的缺位,使得谣言经由互联网以几何级的增长速度迅速扩散。大学生应增强对网络谣言的免疫力及在“碎片化”“快餐化”的网络信息面前保持理性思维的能力,因此,在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中,要着力提高他们辨别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意识,增强其使命感、责任感和正义感。二是真实之真。李普曼在他的《舆论学》一书中这样说道,“对于我们仍然生活在其中的环境,我们的认识是何等的间接……我们总是把自己认为是真实的情况当作现实环境本身”[12],这种与现实之间存在某种偏移的认识被李普曼称为“拟态环境”。现代社会,我们时刻处于各种媒介信息的包围之中,媒介影响着甚至构建了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作为“网络一族”的大学生群体长期处于“网络化生存”的状态之中,这就导致部分大学生错误地将网络世界等同于真实世界,比如沉迷于虚拟的二次元世界、沉迷于网络小说和网络游戏、沉迷于某种“迷群”文化之中等,从而导致其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身心发展的异化。构建大学生对于真实世界与网络世界的理性认知,提高大学生自身网络化生存的辨析决断能力,是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三是真理之真。互联网带来了海量信息和便捷的信息传播方式,但其“碎片化”特征也越发凸显。在“速食化”、快节奏的互联网时代,人们学习、娱乐方式也都逐渐“碎片化”。碎片化阅读正日益成为大学生的阅读常态,其所具有的开放性和参与性有自身优势,也使大学生在信息获取上拥有了更多自主权,但我们不能忽视这种“速食化”、浅层的碎片式阅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知识的碎片化。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崛起,从客观上造成了纸质媒介的式微,那些承载了系统深刻知识的书籍被束之高阁,取而代之的是碎片式的、真假难辨的网络信息。即便是其中的优质内容,由于碎片式阅读的特点,大学生在这种阅读中仅仅成为知识的“搬运工”,却没能吸收进自己的知识库。因此,培养大学生运用网络获取真知,并能够运用网络为自身发展服务,是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不可忽略的问题。

2.寻美

马克思基于劳动异化的思想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重视审美和审美教育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审美教育,注重以美的规律塑造人的心灵,培养完美人格。当互联网成为当代大学生观察世界、探知世界的一扇窗,以丰富的视听内容扩展了大学生的审美体验,激发大学生审美活力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问题。其中,审美情绪的低俗化和审美价值的功利化最值得警惕。网络中一些粗俗、丑恶的现象往往最能吸引眼球,引发“围观”;越来越多粗鄙的语汇成为网络流行语;内容低俗、毫无内涵的“快餐文化”因为具有强烈的视听觉冲击和娱乐功能而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在互联网世界中,大学生对实用和功利的追逐取代了对人文关怀、历史价值的追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要在充分尊重大学生审美个性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3.择善

“善”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标志。互联网具备开放、平等、交互、匿名的特点,在给大学生带来对外开放的观念、自由民主的观念、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全球化的国际视野和便捷的现代交往手段的同时,也造成了意识形态西化、社会责任感弱化、价值取向迷惘、民族认同感弱化、人际关系冷漠等问题。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必须要强调价值观教育,而“择善”便是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之一。择善,即选择遵循那些善良的、正义的、公平的、有道德的、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有益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充满人性温暖和人文关怀的价值观念。“择善”代表的是一种价值取向、一种道德坚守。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中,为克服价值观混乱产生的冲突,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中的“择善”教育显得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大卫•帕金翰.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超越保护主义[J].宋小卫,译.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2):73-79.

[2]彭兰.网络社会的网民素养[J].国际新闻界,2008(12):65-70.

[3]杨维东.“90后”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与价值取向[J].重庆社会科学,2013(4):36-42.

[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7-08-05].

[5]于翠玲,刘斌.大学生媒介素养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51.

[6]李海峰,赖雄麟.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的形成、特征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J].高教探索,2009(1):112-114.

[7]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苏州大学新媒介与青年文化研究中心“青少年网络流行文化研究”课题组.新媒体空间中的青少年文化新特征[J].中国青年研究,2016(7):58-66.

[8]陈思宇,胡志安,陈斌开.技术与文化:互联网如何改变个人价值观[J].经济学动态,2016(4):37-47.

[9]威尔伯•施拉姆.大众传播的责任[M].程之行,译.台北: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2:380.

[10]王洪才.论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及其使命[J].高等教育研究,2014(6):1-7.

[11]曾山金,龚巧茹.教育管理的目标是求真[J].江苏高教,2005(4):31-34.

[12]沃尔特•李普曼.舆论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2.

作者:季静 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传媒与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