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国声乐艺术美学特征分析

中国声乐艺术美学特征分析

【内容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中国声乐艺术是传统美学和现代文化浸润下的产物,是传统中国音乐美学思想和西方音乐美学思想相碰撞而产生的艺术形式。仅凭借单一的美学思想和美学视角去分析和诠释中国声乐艺术是不全面和不科学的,并且中国和西方的美学体系和思想内涵还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因此,文章试图从多侧面和多视角概括当下中国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

【关键词】中国声乐艺术;美学特征;创造性;现代性

中华民族从远古时代就已经对声乐艺术的审美问题开始关注了,传统的中国声乐艺术在几千年古典美学的熏陶下形成了独具民族审美韵味的“声、腔、气、韵”等特征。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中国声乐艺术在传统和西方的审美意蕴共同影响之下,形成了以“情感”为内涵,以借鉴西方“明亮和高亢”的音色为声音色彩的创造性的美学特征,以及在传统中汲取艺术精华为当代所吸收的现代性的美学特征。在中国声乐艺术的表演和教学实践中,无论表演者还是教育工作者,抑或是聆听的受众,这一审美理念已经在人们的审美习惯中根深蒂固。中国当代声乐艺术的审美范畴要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丰富而深刻,当代中国声乐艺术是集传统母语、民族风格和多样审美为一体的艺术形态。

一、中国声乐艺术的音乐美学思想渊源

从1750年德国学者鲍姆嘉对美学的概念阐述开始,人们对美学的研究就方兴未艾。中国美学在传统的社会文化浸染下形成,中国传统美学研究结合艺术创作、艺术审美现象来考察审美规律,以客观社会生活中美的事物作为审美对象。中国美学内容浩瀚、观点精到,已经形成了自身特有的艺术风格形式和思想深邃的古代美学体系,而音乐美学正是这种宏大体系中的一个分支。任何一种形式的音乐艺术类别的美学诠释都是以音乐美学思想为研究背景的,声乐艺术美学是音乐美学的一个旁支,中国声乐艺术深受传统音乐美学观念的熏陶,在学术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都受到音乐美学的浸透,基本上恪守着音乐美学的研究路径。因此,分析整理当下中国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是以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体系为其语境和根基的。《音乐美学通论》中提出“中国音乐美学思想最早出现于西周末年,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五个历史时期:西周末年至春秋末年时期(萌芽时期)、春秋末年至战国末年时期(百家争鸣时期)、两汉时期、魏晋至隋唐时期、宋元明清时期五个历史时期”。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虽然记载并不详实,却明确指出了“和”这个至关重要的美学范畴,并对音乐美形式的构成、音乐与世界自然的关系、音乐的审美标准等方面提出了精辟的见解。春秋末年到战国末年是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激情迸发和光芒四射的时期。儒家音乐美学思想提出了以“中和”为审美原则的“礼乐思想”;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是笃定“天”为万物的根本,以自然为尺度,以平和淡雅为标准的音乐美学思想;墨家的音乐美学思想主要集中在墨子的著作《非乐》中,主张音乐是瓦解人们心智的无用之物,应该摒弃音乐功利的方面。另外法家和其他学派都提出了自己的美学观点,并对后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两汉时期的音乐典籍《乐记》阐述了“天人合一”音乐美学观念,认为音乐的特殊之处在于能够使天、地、人互相融通和感应,进而对社会生活产生直接的影响。魏晋到隋唐时期嵇康的著作《声无哀乐论》在中国音乐美学的研究进程中可堪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意义。《声无哀乐论》主要强调音乐并不能带给人们喜怒哀乐的情绪变化,人们在乐音中感受到的只是躁动或是安静。“音声有自然之和,而无系于人情”,音乐的独特之处来源于天地自然,与人们的感情没有什么关联。宋元明清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以徐上瀛等人提出的“淡和”审美观和主情思潮为代表。

二、中国声乐艺术的情感美学艺术特征

众所周知,声乐艺术是曲调与诗词的完美结合,同时具有音乐的优美韵律和诗词的婉转意蕴,音乐和诗词的巧妙融合使声乐艺术彰显出人类社会的一种更为高级的情感——艺术情感。声乐艺术之所以能够激起人们情感的共鸣并打动人心,最主要取决于声音和情感这两个艺术因素。声音是演唱者在歌唱中所具备的专业演唱技巧;情感是演唱者通过声音来传达作品的情感内涵,需要表演者准确驾驭作品所揭示的情感内容。对于声乐艺术的这种表情功能,早在中国传统文献中就有专门的记载,中国传统唱论认为“声情并茂”是声乐艺术最为基本的审美准则之一。清代李渔在其著作《闲情偶寄•演习部•解明曲意》中也明确提出,在演唱中应把技巧与歌唱内容、表情、情感体验融为一体的艺术观点。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声乐艺术领域出现了“词情、声情、曲情相融合”相结合的艺术美学表现特征。中国声乐艺术出现这样的美学表征,并非偶然现象。19世纪的西方社会是以浪漫主义思潮为主流艺术创作理念的时代,浪漫主义认为情感是一切艺术表现和创作的核心思想,当然也涵盖了音乐艺术。这种美学观点直接影响了中国当代声乐艺术的创作和表现。所谓“词情”是指声乐艺术在作者的一度创作中所传达出的情感状态,是词作者把对客观现实世界的认识和理解转化为一种有表征意味的词语,从而加以刻画的情感情绪。歌词创作中语言韵律的错落有致、铿锵有力会对情感的表达起到相应的协助功能。所谓“曲情”是在声乐艺术创作中通过对音乐基本语汇的运用,如和声调式、旋律节奏、配器曲式等有规律的组合、搭配中融入曲作者的主观情感和审美趣味。美国符号论美学家苏珊•朗格认为,音乐中乐音的抑扬顿挫和人的生命运动形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此人们能够在音乐中体会到喜悦、悲伤、恐惧和敬畏等多种情感表现逻辑形式。“音乐是情感生活的音调摹写,情感、生命、运动和情绪,组成了音乐的意义。”所谓“声情”是在“词情”和“曲情”取得高度一致的情况下,作品所体现的一种超越的情感体验状态。声乐作品如同纯音乐形式一样,要通过演唱者和演奏者的二度创作才能把表情符号的音乐转化成鲜活跃动的音响形式。

三、中国声乐艺术的创造性美学艺术特征

中国声乐艺术当下的创造性美学特征,主要表现在传统声乐表演方式与当代声乐艺术的彼此相融,以及西方声乐艺术和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演唱技巧和审美内涵上的借鉴之后形成的独特性。在此基础上,中国声乐艺术正逐步建构自己本民族的声乐表演体系和理论分析方法。传统声乐表演方式与当代声乐艺术的融合,是指从古老的文化养分中汲取对当下社会现状有引领和指导作用的先进因素,以便服务于当下的社会主义文艺。当然也包括从传统的声乐艺术中采用仍适用于当下的创作方法、经验、技巧和形式,因为当下的声乐艺术与传统声乐形式在审美韵味、演唱和表演程式上有着割舍不断的渊源关系,传统的艺术形式能为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艺术提供形式和艺术风格方面的借鉴。中国声乐艺术对于西方声乐艺术的吸收,主要指有取舍地学习西方声乐艺术演唱方面先进和科学的成分,为我所用,积极与中国本土的声乐艺术相结合。20世纪初,当西方正统的美学和歌剧唱腔进入中国内地时,人们对于这一外来的表演艺术形式产生过质疑和疏离,争论的根本原因是由于长时期的闭关锁国造成的观念陈旧。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文化的不断丰富,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变化,世界各民族间文化交往日益紧密,国内受众对于浑厚高亢的西方演唱方法开始接受并效仿。中国声乐艺术对于西方演唱形式的吸收主要是喉头打开、头腔高位置声音的运用、注重声音的共鸣和呼吸支撑,使中国声乐艺术在高音的音色上有着与西方声乐艺术不分伯仲的艺术听觉效果。当下的中国声乐艺术形式是与传统相融合,同时对西方声乐艺术大胆吸收所创造的别具中国特色的声乐演唱形式,展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姿态,是中华民族博大胸襟和睿智包容的体现。

四、中国声乐艺术的现代性艺术美学特征

“现代性”是一个内涵非常广泛的学术概念,“现代性”有历时性和共时性的文化特征。尽管概念繁杂,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在全球化渗透到地球每一个角落的时代,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不可避免地带有“现代性”的痕迹,只是表现的形态各不相同而已。德国音乐理论家西奥多•阿多诺指出,“艺术品,尤其是远离概念的音乐,却象征着社会。可以认为,音乐表现社会越深刻,就越不回避社会的指向。”中国声乐艺术在社会动荡激变中,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着意识观念和生活态度的大体一致。声乐艺术与社会发展的脉搏相关联,既时刻想挣脱传统的羁绊,但又无法脱离传统对其的文化浸润。艺术现象只有在与社会的互动中,才能显露其自身的时代特征。中国声乐艺术的现代美学特征是指与传统保持必要的关联,当下的声乐演唱依然沿袭着传统的审美标准和艺术风格,如“字正腔圆”的演唱形式和“声情并茂的表演”风格等。所谓时代特征是与整个社会和时代的总体风貌大体相同,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是承上启下的,继承上一个时代的传统文化,开启即将到来时代的艺术先河。中国声乐艺术的时代气息与社会时代的关系是变化和流动的,它会随着时代的更迭交替而改变自身的某些特质,但其中的某些成分能够经得住大浪淘沙,必然成为新时代的经典形式。

五、结语

在中国目前的声乐艺术领域中,有许多具有前瞻性和洞见性的演唱家和教育家,他们以自己渊博的知识底蕴和开阔的眼界关注和分析当下中国声乐艺术。他们认为,明晰中国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是其当下发展的必然选择。20世纪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从闭塞到开放的过程。历经百年浮沉的中国声乐艺术又以超乎寻常的节奏迈入21世纪,在这个寻求突破和多变的时代中,中国声乐艺术将实现自身的转型和嬗变,以深厚的民族审美文化为基石,以更加包容和睿智的形象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参考文献:

[1]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2]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3]阿多诺.新音乐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

作者:姜山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