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水资源论文范文

水资源论文全文(5篇)

水资源论文

第1篇:水资源论文范文

水资源配置,实质上就是水资源中“水权”的重新分配过程。水权是水资源管理的中心,研究建立水权的理论和可操作性的交换机制,通过市场的交换,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分配,是农业水资源管理的重要趋势和方向。水资源在没有合理补偿的条件下,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农民的水权。随着市场经济逐步完善,水权问题更加突出,必须认真研究水权取得、水权的交易、水权的实现与水权调控等系列重大问题,必须采取“以益补农”的战略,即水资源受益者采取经济补偿的政策,补偿农业水资源水权转移额外投入或经济损失,如根据水资源经济价值的实际情况,可以适当提高工业用水或生活用水价格,所积累的资金用来投资节水农业或对水资源转移者给予补偿。对于水资源流域管理,采用以水权为中心的管理,建立流域水权交换机制。其具体办法是根据自然经济现状、发展方向以及流域的生态环境状况,通过科学的分析对流域水资源量进行合理分配,国家通过控制流域,来调控水资源分配,该流域不同,区域水量的调配可通过水权交换的方式协商进行。建立节水灌溉经济激励机制,主要是补偿和奖励。一是国家或政府根据节水的实际情况,给予供水单位适当的补偿奖励,通过补偿奖励可调动其节水的积极性。二是可实施惩罚与奖励机制。国家和政府制定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节水指标,对于完成节水指标的用户给予适当的奖励,对于没有完成的用户,给予适当的惩罚,实施奖励与惩罚相结合的策略。鼓励科技创新,加强同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经济技术合作,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优化配置水资源的成功经验,引进吸纳先进节水技术和管理技术,为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技术支持。要加大各种新型节水技术和设施的应用力度,加强节水技术指导和示范培训,普及节水知识,提高节水技术水平。要引进推广耐旱高效的新品种、新技术。把规章制度建设工作放在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突出位置。根椐水资源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建立有利于节水事业和节水产业发展的政策、制度、法规体系。重点抓好水资源配置方案、节水管理办法、用水定额指标等一系列行政规章和地方法规建设,建立健全部门协作、灌区农民用水者协会、分水协调、水价听证会和水信息社会公布等群众议事制度。努力做到国家意志与群众意愿相统一,确保制度建设的合法性和可行性。有效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机制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首要保证。把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目标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之中,细化量化工作任务,层层建立目标责任制,把责任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单位和责任人,做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责任到人,奖罚分明,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级各部门搞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转变各级水务部门职能,适应水资源统一管理和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的新形势,确保节水型社会建设顺利进行。

2以节水为目标,合理制定水价

从节约用水角度来讲,水价应该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之上,使水的使用者感受到水的价值,若多用水会使其利益受损。这样才能使用水户有节水动机。具体到农业灌溉,到底多高的水价会使农民有节水的意识,自觉地采用节水灌溉方式进行灌溉,在这里举以简单的例子来分析。例如,在干旱年景,当水价由0.3元/m3上升到0.4元/m3时,灌溉用水量减少870m3/hm2,节水率达25%;在正常年景,当水价由0.1元/m3上升到0.15元/m3时,灌溉用水量减少1005m3/hm2,节水率达34%,节水效果相当明显。而在价位达到一定水平时,提高水价仍能产生节水效果但并不显著。干旱年景,当水价达到0.8元/m3之后,水价每上升0.1元,灌溉用水量的减少都在150m3/hm2以下,节水率均在11%以下,这与价格较低时水价每上升0.1元所产生的节水效果,有明显的差距。从节水的角度看,水价定到多少合适,要从两方面来确定:一是看价格提高后节水效果是否明显。若在一个价格水平下,再提高水价时节水效果仍然非常明显,那么就应该继续提高价格,直到再提价时节水效果下降为止,此时的价格应为节水最佳价格。二是看现在的节水灌溉技术,实际能够达到的状况。从理论上分析看,只要提高水价,灌溉用水量就会逐渐减少,实际上并非如此,灌溉用水量受节水灌溉技术的限制,灌溉用水量不可能会随着水价的持续提高无限制地减少,减少到一定程度时,就不能再减少,再减少就保证不了正常的灌溉效果,而过高的水价也是不现实的。从这两方面看,节水灌溉水价的上限值,干旱年景应为0.8元/m3左右,正常年景应为0.25元/m3左右。这一水价的标准所对应的灌溉用水量为1200m3/hm2•次左右,这一用水量,在目前的节水灌溉技术中就能使其成为现实。从节水效果看,超过这一价格水平,再提高水价,节水效果有明显的降低。用这种方法确定节水水价有一个显而易见的缺陷,这就是没有考虑节水灌溉投资。讨论节水灌溉问题还需要考虑为达到节水目的所采用的节水灌溉方法的额外投资,因采用任何节水措施都需要进行投资,不把这一部分投资费用考虑进去,其讨论结果将与实际不符。例如在干旱年景当水价高于0.46元/m3时,在正常年景当水价高于0.13元/m3时,若仍采用目前的灌溉方式,浇一次用水量为2250m3/hm2,农民灌溉的纯收益值将成为负值。此时,要想维持灌溉的纯收益,必需采取节水措施,少用水。若每遍灌溉用水量降到1200m3/hm2,那么在干旱年景的水价增加量只要小于76%。在正常年景,水价增加量只要小于20%都会使灌溉的纯收益保持正值。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无论是在干旱年景还是在正常年景,从经济上讲都是合适的,采用节水灌溉措施后,使干旱年景的灌溉获利上限价格提高了76%,正常年景提高了20%,都增加了灌溉获得纯收益的潜力;在干旱年景,节水灌溉的经济效益更为显著。干旱年景因采用节水灌溉而使灌溉的获利价格上限提高了76%,而正常年景仅提高了20%,正常年景远低于干旱年景。

3以公平为原则,加强水价征收和计价的管理

第2篇:水资源论文范文

通过建设通河县境内的“北水南调”工程(即“引岔入富”———引岔林河水调入富拉浑河、拟建二甲沟水库、现有小型水库群及相应灌区)和“南水北调”工程(即拟建的太阳沟抽水泵站(松花江水)及太阳沟灌区),把现有的灌区(浓河、富乡、红旗、铧子山)和拟建的太阳沟抽水灌区、西部涝区内的规划新灌区,将合并为多水源、多水库联合调度运用的大型灌区,统称为二甲沟灌区,总灌溉面积为2.33万hm2,其中:二甲沟水库灌区灌溉面积为1.31万hm2,太阳沟灌区灌溉面积为3413hm2,西部涝区新灌区灌溉面积为6773hm2。该大型灌区具体采用水库群(拟建的二甲沟中型水库、已建的红旗小型水库、已建的二道沟子小型水库、已建的三道沟子小型水库、已建的四道沟子小型水库)和松花江过境水、区间径流、地下水等多水源、多水库联合调度运用方式,合理配置通河县西部地区的水资源,达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将支撑该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

2松辽委审核成果

2012年12月31日,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以松辽规计[2012]340号文下发了《松辽委关于黑龙江省通河县二甲沟水库建设项目审核意见的函》,其中:水资源配置方案中的二甲沟水库建成后,从岔林河流域多年平均引水量4352万m3(实际为多年平均引水量的水资源利用量),占引水口以上多年平均年径流量38269万m3的11.37%;二甲沟水库多年平均灌溉用水量(应该为供水量)5062万m3,扣除岔林河流域多年平均引水入库水量3233万m3,水库利用本流域(指富拉浑河)多年平均灌溉用水量1829万m3,占坝址以上多年平均年径流量4520万m3的40%。

3分析与讨论

二甲沟水库近期灌溉面积1.31万hm2,该水库多年平均供水量6111×104m3,其中:多年平均灌溉供水量5062×104m3,多年平均生态环境供水量1049×104m3。

3.1岔林河取水枢纽工程

岔林河取水枢纽工程处,该工程地点以上流域面积1307km2,占全流域面积的71%,多年平均来水量38269×104m3,取水口引水能力17m3/s。该取水枢纽处在首先满足岔林河灌区和生态环境用水量的前提下,剩余的流量,采用二甲沟水库近期调度运用图,按系列法兴利调节计算结果:引水口的多年平均实际取水量11189×104m3,占总来水量的29.2%;考虑输水损失水量10%后,进入二甲沟水库的多年平均入库水量为10070×104m3,占总来水量的26.3%。由于该工程地点引水期为每年的畅流期,一般情况下,每年灌溉期结束后(9月—10月)引水,故按Tennant法标准衡量,该取水枢纽工程地点的引水比例29.2%,即岔林河剩余水量比例为70.8%,正位于Tennant法对栖息地质量和流量关系表中的最佳范围(60%~100%)。

3.2二甲沟水库

二甲沟水库坝址处总集水面积1492km2(实际集水面积约567km2),其中:本流域富拉浑河水库坝址以上流域面积185km2,占总集水面积的12.4%(实际集水面积的32.6%);岔林河引水口以上流域面积1307km2(分流面积约382km2),占总集水面积的87.6%(实际集水面积的67.4%)。多年平均总来水量为14591×104m3(多年平均年径流深约257.3mm),其中:本流域富拉浑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4521×104m3(多年平均年径流深约244.4mm),占总来水量的31%;岔林河入库水量为10070×104m3(多年平均年径流深约263.6mm),占总来水量的69%。该水库近期:多年平均水库供水量为6111×104m3(其中:多年平均灌溉供水量5062×104m3,占总供水量的82.8%;多年平均生态环境供水量1049×104m3,占总供水量的17.2%),相应的水资源利用率为41.88%;多年平均水库蒸发渗漏损失水量为427×104m3,相应的损失率为2.93%;多年平均弃水量8053×104m3,相应的弃水率为55.19%。该水库远期:多年平均水库供水量为11178×104m3(其中:多年平均灌溉供水量10129×104m3,占总供水量的90.6%;多年平均生态环境供水量1049×104m3,占总供水量的9.4%),相应的水资源利用率为76.61%;多年平均水库蒸发渗漏损失水量为428×104m3,相应的损失率为2.93%;多年平均弃水量2985×104m3,相应的弃水率为20.46%。在近期多年平均弃水量8053×104m3中,远期利用了5068×104m3,占近期多年平均弃水量的62.9%,该弃水利用量相当于近期灌溉供水量,也就是说,在工程投资不增加的情况下,经过多水源、多水库联合调度运用后,二甲沟水库的灌溉供水效益翻一番[1]。

3.3水资源利用量

为了满足水资源论证的需要,下面重点分析本流域富拉浑河和岔林河引水量的水资源利用量。二甲沟水库总来水量由坝址以上本流域富拉浑河年径流量和岔林河干流取水口处引水量,共两个部分组成,故二甲沟水库的本流域富拉浑河水资源利用量和岔林河干流引水量的水资源利用量,不能按常规方法计算,应该采用多种方法,综合分析后,合理选用。具体的计算方法简单介绍如下:

1)方法1:单一水源估算法。具体为只考虑本流域富拉浑河来水情况下,采用二甲沟水库近期调度运用图,按系列法兴利调节计算后,推求多年平均水库供水量、多年平均水库蒸发渗漏损失水量、多年平均弃水量等有关指标。然后,再推求考虑岔林河引水情况下的多年平均岔林河水资源利用量和多年平均弃水量。该方法虽然较准确,但前提条件不同(来水量和灌溉保证率等),计算过程复杂,环节较多,计算工作量较大,方法复杂,不易掌握[2]。采用方法1,本次系列法兴利调节计算后,求得的二甲沟水库多年平均水库供水量4130×104m3(其中:灌溉供水量3081×104m3,生态环境供水量1049×104m3),相应的水资源利用率为91.4%,灌溉保证率为P=65%;多年平均水库蒸发渗漏损失水量为252×104m3,相应的损失率为5.57%;多年平均弃水量137×104m3,相应的弃水率为3.03%。

2)方法2:入库水量比例法。具体为按总入库水量中所占比例,推求考虑岔林河引水情况下的多年平均岔林河水资源利用量和多年平均弃水量等有关指标。该方法简单易用,概念清楚,比较直观。二甲沟水库坝址处,多年平均总来水量为14591×104m3,其中:本流域富拉浑河多年平均来水量占总来水量的31%,岔林河入库水量占总来水量的69%。二甲沟水库近期灌溉面积1.31万hm2,该水库多年平均供水量6111×104m3,其中:多年平均灌溉供水量5062×104m3(本流域水资源利用量为1569×104m3,岔林河入库水量的水资源利用量为3493×104m3,岔林河引水口的水资源利用量为3881×104m3),相应的水资源利用率为34.7%;多年平均生态环境供水量1049×104m3,综合的水资源利用率为41.88%。

3)方法3:灌溉供水典型年法。具体为先选择某一年型作为典型年后,计算相应的灌溉供水量,再推求考虑岔林河引水情况下的多年平均岔林河水资源利用量和多年平均弃水量等有关指标。该方法典型年的代表性直接影响计算精度,而且选择的典型年不同,求得的灌溉供水量就不同,故任意性较大,不易掌握。二甲沟水库坝址处,多年平均总来水量为14591×104m3。二甲沟水库近期灌溉面积1.31万hm2,该水库多年平均供水量6111×104m3,其中:多年平均灌溉供水量5062×104m3(本流域水资源利用量为1829×104m3,岔林河入库水量的水资源利用量为3233×104m3,岔林河引水口的水资源利用量为4352×104m3,应该为3592×104m3),相应的水资源利用率为34.7%;多年平均生态环境供水量1049×104m3,综合的水资源利用率为41.88%。

3.4成果比较

上述的松辽委审核成果可以写成:岔林河引水口以上多年平均来水量38269×104m3,其中:多年平均实际引水量的水资源利用量4352×104m3,考虑输水损失后进入二甲沟水库的多年平均入库水量3233×104m3,多年平均输水损失水量1119×104m3,占多年平均实际水资源利用量的25.7%。该成果中二甲沟水库的多年平均入库水量3233×104m3,就是上述的方法3成果,但是输水损失率方法3取10%,故岔林河引水口的水资源利用量为3592×104m3,符合可研的采用成果,而松辽委审核成果中的输水损失率为25.7%,偏大较多,与实际情况不符。本次分析成果(方法2):岔林河引水口以上多年平均来水量38269×104m3,其中:多年平均实际引水量的水资源利用量3881×104m3,比松辽委审核成果小10.8%;考虑输水损失后进入二甲沟水库的多年平均入库水量3493×104m3,比松辽委审核成果大8%;多年平均输水损失水量388×104m3,比松辽委审核成果小65.3%。

4实际兴利调度运用

拟建引调水工程建成后,水库坝址以上及引调水口控制断面以上实际来水量是未知的,而且是随机的,因此,引调水蓄水工程实际兴利调度运行时,采用试算法确定的引调水限制线Ht作为控制条件,为满足各行业的用水要求(上限为设计用水量),进行兴利调节计算,具体操作过程中,若各时段的库水位Hj≤Ht,则按实际可引调水能力全力蓄水,否则立即停止引调水。为了不影响岔林河灌区及生态环境用水量,引岔入富工程在灌溉期(5月—8月)不引水,故每年具体的引水时间初定为4月中旬、下旬、8月下旬、9月、10月,共92d。具体的兴利调度运用时,一般情况下,每年灌溉期结束后(9月—10月),尽量按实际可引调水能力,多蓄水,并要求到每年10月15日左右时,水库尽量蓄满,供翌年枯水期用水;当遭遇特枯年时,若到了11月份水库仍然蓄不满,则翌年的4月份继续引水,一直到水库尽量蓄满为止。在实际的水库调度运用过程中,当库水位落在洪水控制区(A)时,按各行业的设计用水量及补充地下水要求全力供水的同时,立即停止引调水,而且打开泄洪闸进行控制泄洪,使库水位始终保持在汛限水位附近,并随时承担拦蓄洪水的任务。当库水位落在停止引调水区(B)时,按各行业的设计用水量要求正常供水。当库水位落在正常引调水区的正常灌溉供水区(C)时,按实际可引调水能力尽量多蓄水,而且按各行业的设计用水量要求正常供水。当库水位落在正常引调水区的正常城镇供水区(D)时,仍按实际可引调水能力尽量多蓄水,而且城镇供水按设计用水量要求正常供水,灌溉用水在一般情况下,按设计用水量的50%供水。当库水位落在正常引调水区的城镇供水破坏区(E)时,继续按实际可引调水能力尽可能多蓄水,而且城镇用水在一般的情况下,按设计用水量的80%供水,并停止灌溉供水。当库水位继续降落至死水位H死以下时,全力以赴尽可能多引调水,并停止灌溉供水,然后按城镇居民最低基本生活用水需要,控制供水的同时,采取其他应急措施,尽量解决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需求。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二甲沟水库近期灌溉面积1.31万hm2,该水库多年平均供水量6111×104m3,其中:多年平均灌溉供水量5062×104m3,占总供水量的82.8%;多年平均生态环境供水量1049×104m3,占总供水量的17.2%。二甲沟水库远期灌溉面积2.33万hm2,该水库多年平均供水量11178×104m3,其中:多年平均灌溉供水量10129×104m3,占总供水量的90.6%;多年平均生态环境供水量1049×104m3,占总供水量的9.4%。在近期多年平均弃水量8053×104m3中,远期利用了5068×104m3,占近期多年平均弃水量的62.9%,该弃水利用量相当于近期灌溉供水量,也就是说,在工程投资不增加的情况下,经过多水源、多水库联合调度运用后,二甲沟水库的灌溉供水效益翻一番。岔林河取水枢纽工程处的多年平均实际取水量11189×104m3,考虑输水损失水量10%后,进入二甲沟水库的多年平均入库水量为10070×104m3。二甲沟水库坝址处多年平均总来水量为14591×104m3,其中:本流域富拉浑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4521×104m3,占总来水量的31%;岔林河入库水量为10070×104m3,占总来水量的69%。该水库近期:多年平均水库供水量为6111×104m3,多年平均水库蒸发渗漏损失水量为427×104m3,多年平均弃水量8053×104m3。该水库近期:多年平均总供水量6111×104m3,多年平均灌溉供水量5062×104m3,其中:本流域水资源利用量为1569×104m3,岔林河入库水量的水资源利用量为3493×104m3。岔林河引水口的水资源利用量为3881×104m3,占实际总引水量的34.7%。

5.2建议

第3篇:水资源论文范文

1.1抓好县一级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工作

这是水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由于此项工作涉及面广,内容多,技术性强,且统计口径较难统一,对此,上级主管部门要组织人员及时对县一级有关技术上的问题予以指导和帮助。各县的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编写进度提纲,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分析,确保此项工作的质量和进度。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将为各县依法治水、科学管水,全面合理配置水资源提供基本的管理依据。

1.2抓好中长期供求规划

各县要在水资源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县级经济发展五年、十年规划和城市规模的发展及县域人口迁移状况,合理规划中长期供水计划,并及时修正,严格执行,杜绝水资源利用上的随意性。保障工农业、服务业均衡发展。对一些先上马,再找水的项目坚决制止,提前介入,及时引导,对水资源利用中将要出现的矛盾、纠纷进行预判,未雨绸缪。

1.3抓好水质调查的基础工作

2010年以来,随着各地经济迅猛发展、工业化的普及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同时也为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在一些地方对资源和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也达到历史极致。因此,从2009年起,中央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3条红线,即:①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严格用水总量控制;②建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③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为此,要求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县一级政府主导下,进一步明确责任,进行水质调查工作,是切实做好水资源管理,控制指标分解落实的基础。没有科学的水质化验调查,3条红线的落实只是一句空话。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在严格落实水质调查的基础上,逐步开展3条红线的落实,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切实加大水行政执法检查、惩处工作力度,对那些违反《水法》的人和事予以严处,只有这样才能还老百姓的碧水蓝天。在各县水质调查的工作中,建立健全水质调查的规范制度。比如,农业灌溉水质、生活用水水质、工业用水水质要求化验的项目有哪些,多长时间化验一次,什么时候安排,什么时候落实,什么时间检查,一定要建立健全一整套操作性强的规范制度。

2以取水许可年审为突破口,全面加强监督管理

自2008年4月中央《取水许可监督管理办法》以来,各县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结合取水许可年审,积极进行了取水单位的年度用水和用水定额考核,核定年度取水量;结合取水许可年审,开展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工作;对未安装量水设施的取水单位,分期分批逐步安装了量水设施。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年审存在走过场,计量设施不合理,甚至一些企业没有安装计量设施,水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以水资源费的征收为一票否决等一些伴生问题,严重制约水资源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针对这些问题,就要求我们按法律办事,按规范工作。各县要对本辖区的取水户进行一次清查,以取水、用水、排污3个环节逐步建立台账,执法过程要敢于亮红牌,让取(用)水户自行规范,不敢犯,不想犯。在监督管理中,要认真查处一批擅自取水、拒绝办理取水许可证的案件,在新闻媒体上广泛进行宣传曝光,切实加强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资源管理的力度,同时,也提高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取水监督管理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水资源管理从粗放型方式向集约型管理转变,要通过以上几个方面逐步加强。使广大用水户树立依法取水、节约用水的观念,同时使县一级水资源管理水平在实践中提高,以人为本,使水资源的使用和管理成为同一个目标,就是可持续利用,人水和谐。

3结束语

第4篇:水资源论文范文

(1)需水分析。可将洞庭湖流域需水部门分为农业、工业、居民生活、城镇公共及生态环境5种类型,统计2010年洞庭湖流域14个主要城市各需水部门用水量,汇总结果见表1。由表1可看出,在洞庭湖流域14个主要城市中,长沙市工业用水量及总用水量最大。

(2)供水分析。2010年洞庭湖流域14个主要城市总供水量为1907.00×108m3,比2009年偏多36.20%,比多年平均偏多12.90%,其中地表水为1899.31×108m3,地下水为7.69×108m3。统计2010年洞庭湖流域各城市水量情况,结果见图2。由图2可看出,洞庭湖流域水量充足,但作为湖南核心经济区的长株潭城市群水量相对于其他城市较少,特别是湘潭市,水量仅为48.98×108m3。整个洞庭湖流域地表水丰富,地下水量远少于地表水量,且地表水量几乎等于总水量,14个主要城市供水水源几乎全部来自地表水,基本不考虑地下水供水。

(3)缺水分析。洞庭湖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汇总结果。洞庭湖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低,最高值尚不足50%,在洞庭湖流域14个主要城市中,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最高的城市依次为湘潭市、长沙市。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一方面总用水量逐渐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逐渐提高,如2010年洞庭湖流域总用水量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较2009年均略有提高。随着用水量增加,供水设施建设规模及数量随之增大,用水消耗量也会增加,如管道漏水量;另一方面污染越来越严重,水环境破坏程度加大,水质下降严重,总水量中的可用水量日渐减少;由此引发工程型、设施型以及污染型水资源短缺风险。

2评价指标的选取

以洞庭湖流域水资源短缺特征为依据,结合代表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系统性与层次性相结合的指标选取原则,建立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3循环组合模型的构建

3.1构建原理

首先选取几种评价方法分别对同一问题进行综合评价,然后用Kendall和谐系数法检验这几种评价方法是否具有一致性。因为对同一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应该具有一致性。若不具有一致性,则说明权重有误,应重新计算或选取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和检验,直到具有一致性为止。任何一种组合评价方法实质上均可近似视为所涉及的各种评价方法的线性加权组合,其差异仅在于权系数确定方法不同。若每种评价方法的方差均已知,则可用优化的方法一次求出组合权重系数,事实上各种评价方法的方差未知,只能采取逐步优化的方法以取得合理的评价结果。当验证所选取的几种评价方法具有一致性后,对单一评价结果排序,基于第i个评价对象在第j种方法下的排名,分别采用平均值法[6]、Boarda法以及Compeland法3种组合方法进行组合评价,若3种组合评价结果仍存在差异,按照循环思路,再将3种组合评价结果进行组合,在这个过程中,3种组合评价结果差异逐渐变小,即标准差逐渐减小,直到标准差为0,3种组合评价结果完全相同,即得到最终评价结果。

3.2循环组合评价中单一评价

(1)指标标准化。正、负效应指标标准化处理的计算公式分别为:pij=xij-xminjxmaxj-xminj(1)pij=xmaxj-xijxmaxj-xminj(2)式中,xij为指标j在i状态下的实际值;xmaxj、xminj分别为指标j的最大实际值、最小实际值。

(2)指标权重的确定。本文分别采用主观评价法中的层次分析法(AHP)和客观评价法中的主成分分析法以及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并由此对水资源短缺的风险度进行单一评价。(3)风险度F计算。本文采用的风险度F计算公式为:F=∑mj=1wjpiji=1,2,…,n;j=1,2,…,m(3)式中,wj为权重值;pij为标准化处理后的值。

3.3Kendall和谐系数法

W检验原假设H0,m种评价方法不具有一致性;备择假设H1,m种评价方法具有一致性。假设m种评价方法对n个不同地区进行评价,tij表示第i个被评地区在第j种评价方法下的排名,检验统计量W计算公式为:W=12∑nj=1∑mi=1ti()j2-3m2n(n+1)2m2n(n2-1)(4)当n>7时,可应用大样本近似法计算卡方值,卡方值计算公式为:χ2=m(n-1)W(5)式(5)服从自由度为n-1的"2分布,给定显著性水平α,当检验统计值大于临界值时,拒绝原假设,则认为m种评价方法具有一致性。

3.4组合评价方法

(1)平均值法。若设tij为第i个被评价对象在第j种评价方法下的排名,将其转换为分数Fij:Fij=n-tij+1(6)式中,n为被评价对象总数。均值法组合评价得分为Dij=1m∑Fij。

(2)Boarda法。Boarda法是一种少数服从多数的方法。若评价认为被评价对象i优于被评价对象j的个数大于被评价对象j优于被评价对象i的个数,记为qiSqj。定义Boarda矩阵为:B=(bij)n×n(7)其中bij=1qiSqj0{其他

(3)Compeland法。Compeland法是一种区分优与劣的方法。若评价认为被评地区i优于j,记为qiSqj。若评价认为被评地区j优于i,记为qjSqi。定义Compeland矩阵为:B=(bij)n×n(8)其中bij=1qiSqj0其他-1qjSq烅烄烆i被评价对象按Boarda法和Compeland法组合评价得分为Dij=∑bij。按组合评价得分重新排名,得分高排前面,得分低排后面。若重新排序出现排名相同时,计算3种评价结果排名标准差,标准差小者排前面。

4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结果与分析

采用建立的循环组合模型对洞庭湖流域14个主要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风险度进行评价和排名。分别通过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及熵值法计算得到17个评价指标权重。各指标权重分布集中在0.02~0.20之间,3种赋权法确定出权重最高的指标分别为年均降水量、水利建设投资比和水质综合合格率,表明降水、水质和水利设施建设是引发水资源短缺风险的关键因子。将17个指标权重值和标准化值按式(3)进行计算,得到各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风险度和排名。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评价洞庭湖流域水资源短缺风险均处于中低水平,但评价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如张家界市,3种评价方法得到的排名分别为8、1、5。计算Kendall和谐系数W检验统计量值得0.624,卡方值得24.333,给定显著性水平0.05,查得临界值为22.362,卡方值大于临界值,拒绝原假设,即3种评价方法具有一致性。可对3种单一评价结果进行组合评价。首先对单一评价结果进行第一次组合评价,并计算3种组合评价结果标准差。经第一次组合评价后,14个城市中8个城市在3种组合方法下得到的风险度排名均相同,如郴州市。但还有6个城市在3种组合方法下排名不完全均相同,标准差不完全为0,其中岳阳市在3种组合评价方法下的风险度排名系列标准差最大,为1.886。故还需对3种组合评价排名结果进行再次组合,计算结果。经第一次循环组合评价后,株洲市风险度在3种组合方法下排名均相同,且14个城市中10个城市在3种组合方法下得到的风险度排名均相同,在3种组合评价方法下排名差异更小,此时,只有长沙市、衡阳市、岳阳市以及张家界市在3种组合评价方法下的风险度排名系列标准差不为0,为0.4714。还需对3种组合评价排名结果进行再次组合。经第二次循环组合评价后,14个城市在3种组合方法下得到的风险度排名均相同,得到最终评价结果即风险度高低排名依次为湘潭市>娄底市>长沙市>衡阳市>张家界市>岳阳市>益阳市>株洲市>常德市>邵阳市>郴州市>湘西自治州>永州市>怀化市。可见14个城市中水资源短缺风险度最高的城市依次为湘潭市、娄底市、长沙市,最低的城市依次为怀化市、永州市、湘西自治州。洞庭湖流域虽然水量充足,但存在中低水平的风险度。采用循环组合优化模型得到的风险度评价结果与现实状况一致,说明循环组合优化模型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5结论

第5篇:水资源论文范文

一、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现状

1、农业水资源浪费严重。现阶段中,我国水资源不仅存在短缺的局面,同时还存在着浪费的现象。由于灌溉技术落后,我国农业水资源的利用一直属于粗放低效的范畴,更加加剧了水资源的缺乏程度,给水资源的利用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2、水污染严重。农药和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大量使用,使水资源的可利用程度下降,严重的水污染,不但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影响地方的农业发展,而且导致水资源紧缺。

3、农业水资源管理体制滞后。目前,我国现有的农业水资源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农业资源利用和保护的要求,各管理机制职责模糊,多头治水,体制不顺,职能不到位,缺乏统一协调管理的组织机构,这是造成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以及低效利用、水资源污染等问题的主要原因。

4、灌溉工程老化,设施薄弱。我国很多灌区因受当时客观条件的限制,普遍存在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差、设计标准低和自然化、后期管理不善等诸多原因,在经过多年运行后都出现了病险、工程老化和效益衰减等问题。据统计,全国现有220个大型灌区老化失修,效益不能充分发挥,全国现有111座大型水库不同程度的存在险情。仅以渠道工程老化为例,在被调查的373座渠首建筑物中,严重老化损坏的占70%,失效的占16%,报废的占10%,完好的仅占4%。如果不对这些老化的工程和设备进行改造和修缮,供水的可持续性必然受到严重威胁,可能很难支撑21世纪我国人口对粮食的需求。

二、农业水资源利用新技术

(一)设施节水技术

1、“U”形渠槽防渗技术。渠道防渗一直是发展高效用水灌溉的主要技术措施,使用混凝土“U”形渠槽防渗还可以提高渠道流速和输沙能力。渠道防渗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衬砌材料,目前各国普遍采用为刚性材料、土料和地膜料三类。其中刚性材料尤其是混凝土占主导地位,目前,衬砌材料逐步由单一材料向复合材料发展。

2、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简称“管灌”,是利用低压输水管道代替输水土渠将水直接送到田间灌溉作物,以减少水在输送过程中的渗漏和蒸发损失的技术措施。由于低压输水管道埋于地下,便于机耕和养护,耕作破坏和人为破坏大大减少;另外,由于管道输水流速比土渠大,灌溉速度提高,管理方便,省工省时,可显著提高灌水效率。由于管道输水效率高占地少易管理,灌溉渠道化已经成为各国共同的发展趋势。在管道开发方面,中国研制出一批输水性能好机械性能优用材省的新型管材;在工程规划方面,运用系统工程理论进行优化设计,使工程建设更加合理优化。

3、喷灌技术。它是利用专门的设备(动力机、水泵、管道等)把水加压,或利用水的自然落差将有压水送到灌溉地段,通过喷洒器(喷头)喷射到空中散成细小的水滴,均匀地散布在田间进行灌溉。由于世界性的淡水资源缺乏,各国都十分重视研究推广最具节水效果的喷灌等技术,中国的喷灌技术研究开始于20世纪50—60年代,但真正起步却是70年代后。1970年,国家将喷灌及微灌技术列为重点研究项目,组织水利农机农业等部门联合攻关。之后,国家又将其列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计划,有力地促进了喷灌技术快速发展。

4、微灌技术。微灌是一种新型的最省水的节水灌溉技术,包括滴灌、微喷灌和涌泉灌。它是根据作物需水要求,通过管道系统和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灌水器,将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层和图层中,相对于地面灌和喷灌,微灌一般属于局部灌溉。微灌系统可分为固定式和半固定式两类。根据管网安装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地表式和地里式两种。微灌因全部由管道输水,基本没有沿程渗漏和蒸发损失,灌水时一般实行局部灌溉,不产生地表径流和深层渗漏,水的利用率较其他灌水方法高,可比地面灌省水50%~70%,比喷灌省水15%~20%,均匀度可达80%~90%,较地面灌可增产15%~30%。

5、滴灌技术。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毛管上的孔头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它是目前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其水的利用率可达95%。滴灌较喷灌具有更高的节水增产效果,同时可以结合施肥,提高肥效1倍以上。可适用于果树、蔬菜、经济作物以及温室大棚灌溉,在干旱缺水的地方也可用于大田作物灌溉。其不足之处是滴头易结垢和堵塞,因此应对水源进行严格的过滤处理。目前,国产设备已基本过关,有条件的地区应积极发展滴灌。结合我国劳动力多、资金缺乏的具体情况而研究开发的半固定式、移动式滴灌系统,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为滴灌在大田作物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推广应用创造了条件。

(二)水肥一体化技术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后,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使主要根系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同时根据不同蔬菜的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作物不同生长期需水、需肥规律情况进行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设计,把水分、养分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

1、以增施有机肥为中心,推广节水施肥技术。根据土壤供肥特点和作物需要,开展主要作物的专用肥,以提高土壤肥力,发挥以肥调水,水肥联效的作用。增施有机肥料,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使土壤容重变小,孔隙度变大,能使雨水和地表径流水渗入土层中。有团粒结构的土壤能把入渗土壤中的水变成毛管水保存起来,以减少蒸发。因此,增施有机肥既能提高土壤肥力,又可改善土壤结构,增大土壤涵蓄水分的能力,增强根系吸收水分的能力,达到以肥调水、提高水分生产率的效果。通过调节施肥水平也可以获得较大的作物水分利用效率,通过以肥调水,提高农业用水利用效率。各地区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寻求以肥调水的最佳方案,在实践中大力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测土施肥节水技术。它是根据土壤监测结果、栽培作物、气候等因素,制定适宜的肥料配方,为农民提供优质配方肥施用,充分发挥以肥调水,促进作物根系发育,提高作物抗旱能力。大量规范田间试验示范研究结果表明,实施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粮食作物增产8%以上,其他作物增产15%以上,同时节约投肥10%左右,节约灌溉用水20%左右。

(三)农艺节水技术

1、抗旱育苗技术。对粮食作物玉米、高粱与经济作物蔬菜、果树等间作套种,可采取营养块、营养袋、营养球和普通苗床集中育苗,除了可以保证全苗壮苗和缩短田间间套种和其他作物的共生期外,最大的优点在于集中管理,利用抗旱。

2、调整种植结构,培育节水高产品种。由于品种之间的差异,作物水分利用率存在较大的差异,如玉米等C4植物比小麦等C3植物水分利用率高。因此要根据区域和种植区的实际情况,调整和优化种植结构,对提高农田整体水分利用效率是非常有利的。利用生物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等现代技术培育节水高产品种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培育抗旱增产品种是现代作物育种的一个新方向,也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的重要措施。

3、农田覆盖技术。农田覆盖是一项人工调控土壤—作物间水分条件的栽培技术,是降低农田水分无效蒸发、提高用水效率的有效农业措施之一。农田地膜覆盖阻断了土壤水分的垂直蒸发和乱流,使水分横向迁移,增大了水分蒸发的阻力,有效地抑制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覆膜的抑蒸保墒效应促进了土壤—作物—大气连续体系中水分有效循环,增加了耕层土壤贮水量,加大作物利用深层水分,改善作物吸收水分条件。地膜覆盖不仅具有增温、保墒、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的作用,而且可以促进作物对矿质养分的吸收,促进种子萌发,促进作物早出苗、出壮苗,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秸秆覆盖是一种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效益明显的节水技术,它能减少地表蒸发和降雨径流,提高耕层供水量,具有改土培肥、保持水土和节约灌溉用水的功能,增产效果明显。

三、结论与展望

农业水资源利用新技术内容很广泛,主要包括设施节水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和农艺节水技术等几个方面的新技术,其中设施节水新技术可分为“U”形渠槽防渗技术、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喷灌技术、微灌技术和滴灌技术;水肥一体化新技术包括以增施有机肥为中心,推广节水施肥技术和测土施肥节水技术;农艺节水新技术主要包括抗旱育苗技术、调整种植结构,培育节水高产品种、农田覆盖技术。这些农业水资源利用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是保障我国粮食生产和水资源安全的必然选择,在应用新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前提下,还应该大力强化对水资源使用的监督,研究推出各地适用的水权、水市场、节水补偿等政策,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研究不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性和农民种粮收入前提下的水政策,通过刺激农民节水的积极性,真正实现农业的节水增产。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获取、处理、传送各类农业节水信息,实现高效节水的现代化技术已日趋成熟,今后将被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康超 黄一 路婕 单位:郑州市土壤肥料工作站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第二篇

1农业水资源利用现状

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用水量不断增加,所以需要不断加大对水资源的开采力度,而一旦水资源的径流量利用率超过百分之二十时,则会严重影响水环境。目前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基本已达到最高限度,而且还呈不断增加的趋势,这样过度的开采地下水,势必会加剧地面沉降的发生,导致海水入侵,从而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

2农业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受到了人类的干扰增加,这样就导致水资源发生较大的变化,其供、用、耗、排等关系都趋于复杂化,农业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地下水存在着超采和污染的情况,农业用水效率较低,而且浪费严重,同时我国水资源不仅总量缺乏,而且存在着较大的时空变化,水资源受降水的影响,在空间和时间上呈现极为不均衡的分布,有明显的旱季和汛期之分,这就导致在旱季时水资源呈现严重的缺乏,而且汛期时,又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不仅导致大量的水资源被弃用,而且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水资源利用率较低,存在着较大的浪费。目前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大量的污染源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到河流及湖泊当中,这样就给水体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导致水质下降。地表水存在着过度利用的现象,再加之河水污染的加剧,更是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的突出。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导致水资源短缺与水资源浪费共存,我国地表水灌区每公顷次灌水量1200-1500m3,最高达2258,地下水灌区达900-1050m3,高出适宜水量的1-2倍,西北地区每年灌水定额可达16537m3/hm2,是全国的1.4倍。水资源“农转非”现象严重,尽管农业水资源“农转非”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农民的水权如何得到保证,节水农业投资如何合理分配等。节水农业现状的束缚,节水农业是充分利用降水和可利用的水资源,采用水利与农业措施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水的利用效率的农业,即提高用水有效性的农业,节水农业的核心是节水灌溉,目前我国在这方面比较落后。节水农业发展存在有主要问题一是对节水农业认识上存有误区,认为节水农业就是节水灌溉农业,节水技术是灌区的专利。节水技术总体水平低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农业节水技术水平尚处于较低层次。管理出现误区,体制落后。现行水管机构节水功能缺损,不适应节水农业发展的需要,灌溉管理系严重落后和脱节,而缺乏效率。

3加强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的具体措施

3.1加快水资源管理体系的完善

随着我国立法体系的逐步健全完善,我国的水资源立法体系已初步建立,但是,配套法规与监督协调机制还没有健全,存在多头管理与水权不明确等现象。因为水资源系统是一个涉及到水文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十分复杂的系统。应当从水资源合理开发、分配与利用,协调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系统良性发展来进行考虑。因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综合性战略,所以要积极推行集成化的水管理模式,强化农业水资源管理的一体化理论研究,并注重和区域水资源管理的具体实践相互融合。

3.2提高农业水资源的经济效益

要根据量水而行和以水定发展之原则,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起和水资源相适应的新型经济结构。要结合农业实际需要,因地制宜,不断调整作物布局与内部农业产业的布局。在缺水地区,要严格限制高耗水农作物的大面积培植,积极鼓励发展用水效率比较高的高新农业技术,不断扩大节水型农作物的栽培面积,尽量减少耗水量大及经济效益低的农作物种植面积。在农村能源上,应当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及沼气等各种新能源。在农业生活用水上,要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用水方式与习惯,并使用带有节水功能的水龙头与喷头,从而倡导节约用为水。

3.3处理好农业用水和其他用水间关系

通过建立农业用水宏观调控机制,从而对农业用水进行合理调配,由于当前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各部门用水需求与供水量之间都存在着矛盾,特别是对于一些水资源短缺的地区,所以需要农业发展过程中处理好农业用水与国民经济其他行业用水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农业用水还需要处理好与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用水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水资源的保护,确保实现农业生态环境的良好性,使农业水资源可以实现可持续利用。

4结语

目前我国人口呈现继续增长的态势,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也不断提升,这就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增加,但由于全球水资源都处于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所以供需矛盾越发的突出,合理对水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变得更为重要。所以在当前农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合理对水资源进行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的高效性和节约性,从而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确保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作者:胡林涛 单位:正业勘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第三篇

一、尉犁县农业用水资源现状

自2008年以来,流经我县的塔里木河来水量普遍偏少,孔雀河基本断流。根据气象、水利部门的介绍,近十年以来,巴音布鲁克、巴轮台两地冬季的降水量比往年减少35%左右,造成孔雀河的源头博斯腾湖的水位逐年降低。尉犁县境内的卡拉水库、阿克苏甫水库等主要水库蓄水量减少90%左右,已接近死库容。近几年的春季,尉犁县大部分灌区旱情严重,每年从4~5月开始我县塔河沿岸和孔雀河沿岸分别出现了严重的干旱缺水现象。为了缓解农业供水紧张的状况,上游的博斯腾湖也曾调水向下游输送,但沿途用水单位太多,孔雀河边的抽水机林立,流经我县时是少之又少了。今后我县的农业用水形势还将十分严峻。

二、尉犁县水资源严重紧缺的主要原因

我县是水资源缺乏的地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每年春季严重缺水,由于春旱,严重影响主要经济作物的播种,近几年农业灌溉用水特别紧张,原因是孔雀河、塔里木河来水量明显减少。除了主要河流来水偏少这一客观原因外,其主要原因还有:

1.基层干部和农民节水意识淡薄尤其十年以前,孔雀河、塔里木河来水普遍较丰,尉犁县农民的节水意识普遍下降,特别是对用水形势的严峻性和后果认识不足,加之我县水价偏低,造成基层干部和农民的节水意识淡薄。目前灌区的田间灌溉方式除了古勒巴格乡、阿克苏甫乡、墩阔坦乡、塔里木乡等少量农户采用加压滴灌等节水灌溉措施外,普遍仍然采用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泡荒压碱,田间灌水过量,田间漏水、跑水、日浇夜退现象普遍存在,田间水的利用率低,灌溉定额普遍较高。

2.农田基本建设严重滞后,灌溉用水效益低,一方面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另一方面土壤的次生盐渍化严重一是灌溉水利用系数低。灌区现有水利基础设施简陋,工程老化失修,设施不配套,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较低,水资源未得到充分的利用。灌区内早年兴建的一些干渠由于受当时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限制,渠道均顺地势而建,渠线较长,为土渠,其纵坡缓,断面大,输水效率低,渠道淤积、渗漏严重。二是灌溉定额高,而农业用水效率不高,土壤的次生盐渍化严重。目前灌区内灌溉定额高达861.34m3/亩,渠系利用系数仅为0.5082,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432。因各级渠道建设标准低,未进行防渗处理或防渗后效果不明显,加之灌溉技术落后,灌区内水量渗漏损失大,灌区排水措施不完善,部分地块灌排渠系合一无排水出路,不合理的垦植和灌排耕种等人为因素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造成了部分面积的中低产田,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效益。三是地下水利用低。据资料统计,尉犁县的地下水可开采量0.933亿立方米,目前开采量0.3亿立方米。由于各种原因影响了地下水的开发和利用,缓解旱情和土壤改良工作滞后。水资源浪费较严重,灌区的农业和牧业的发展受到制约。

3.农业种植结构不合理,水资源浪费严重由于现有的农业种植结构不合理,与节水灌溉方式不适应,造成重复灌溉,浪费水资源。我县棉花种植面积高达50多万亩,棉花种植面积过大,种植结构单一,造成灌溉时间集中,增加了水利工程的输水压力,同时过量引水造成了孔雀河尉犁水库以下河道夏、秋季节断流,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4.盲目开荒,缺乏规划指导近几年随着棉花市场行情上涨,掀起了开荒热潮。由于新开荒地增多,塔里木河和孔雀河沿岸撂荒地被重新复种,造成了用水紧张的不利局面。

三、树立全社会节水观念,建设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相适宜的社会

尉犁县水资源短缺,建设节水型社会势在必行。

1.树立全社会节水观念首先要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节水宣传,提高全社会的节水意识。要把尉犁县水资源匮乏、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的情况及如果不采取节水措施带来的严重后果,通过各种有效方式的宣传,做到让每个农户心中有数。尤其在出售棉种、生产资料的商店、公司,交售棉花的站所等农民经常出入的地方设置明显的节水标志,在乡镇、村和农牧民群众中采取现场动员会、座谈会等方式,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体进行全方位宣传节水的重要性及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必要性,使全社会都有一个十分清醒的认识,使全县农民认识到未来的水危机和节水的重要性、迫切性,转变农户的用水观念,使节水成为农民的自觉行为。

2.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一方面,改造现有工程,完善设施配套。坚持不懈地继续抓好以渠道防渗为主的输水环节节水建设,加强配套工程建设,必须对现有灌区进行节水改造和配套,进一步完善工程化灌溉体系,提高灌溉保证率和水的利用效率;对大型灌区骨干渠道进行全面防渗,改造引水渠首,提高防洪标准和引水可靠性。通过对灌区进行改造,使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5。进一步加大田间节水力度,以土地平整为基本措施,不断改进常规地面灌溉节水技术。各乡镇场村普遍采取集资合作的方式,开采地下水弥补地表水的不足,有效克服孔雀河断流带来的缺水影响,确保了棉花丰产丰收。另一方面,大力推广田间节水新技术。采取棉花常压、加压膜下灌、喷滴灌等高标准节水灌溉措施,达到节约用水,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同时可大大改善大水漫灌造成的土壤次生盐碱化,提高农作物灌溉保证率和抗御干旱灾害能力,保持稳产高产。

3.进一步完善灌溉管理制度首先,农业灌溉要严格执行“限额供水,水量包干,超引加价,节水扩灌”的配水原则,集中水权,规范管理,统一调度。严格制定各乡镇、村农业用水限额供水指标、年度用水指标及节水指标,对于2004年以后新开荒地一律不予供水,把年度用水指标控制在限额用水指标以内,以此来严厉打击非法开荒的不正之风。尉犁县变“以地定水”为“以水定地”,定额供水、限额用水。制定了不按照要求修建防渗渠,不采取节水措施不供水等“十不供水”制度。在全县落实“配水到户”制度,严格按照定额供水,准确量水,合理配水,水价水量张榜公布。其次,加快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步伐。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的用水需求,让农民参与灌溉管理中,自觉维护灌溉工程,提高灌溉效率,延长灌溉设施使用寿命,还可以培养农民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出现的灌溉纷争可以在协会内部以民主的方式解决,可以有效减少用水纠纷,并且用水者协会承担起原来由乡、村政府承担的灌溉管理任务,使乡、村政府从繁杂的灌溉管理和纠纷协调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经济建设中去。例如最早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的兴平乡达西村,农民用水者协会与水利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对协会成员进行测水知识培训,供水时做到计划水量到户、配水到户,计收水费到户,公布水帐到户。配水开始和结束时,供水方、接水方当场签字认定供水时间和供水水量,真正做到明白供水、按方收费。

友情链接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