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水资源承载力理论及方法的思考

水资源承载力理论及方法的思考

摘要:人们生产生活是离不开水资源的,水资源同样也是最基础的资源,其承载力能对整个社会、经济,以及生态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指标做出评价,判断水资源在其中所起的支撑作用,但是在进行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时,要注意评价方法的选择。本文分析了水资源承载力理论和常用的方法。

关键词:水资源;承载力;理论;评价方法

水资源的匮乏问题已经影响了全世界的经济发展,在我国,西北地区是水资源缺乏较为严重的区域,这对当地经济发展有着一定的制约,我国现在亟需解决水资源问题。水资源承载力能对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前进以及自然生态的发展进行评价,尤其是缺水严重的地区,尽管这样,现在还没有系统的评价方法,有的评价方法也不实特别成熟,人们对其并不认可。水资源承载力的地域性、动态性以及系统性都比较复杂,使得在选择评价方法的时候有较大差异,加上各个地区的指标体系并不统一,所以评价方法也有较大差异,严重的还会有相反结果,所以相关学者要给出较为统一且规范的评价方法。

1研究思路和方法的对比

有关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成果是非常少的,通常都将水资源承载力纳入到区域规划发展以及资源承载力中的,但国际上对水资源承载力的政策措施以及经济手段还是做了较为细致的研究,从目前来看,水资源承载力也终将成为人们重点的研究的对象。

1.1对比研究方案。

如果评价者在价值取向上有所不同,那么评价目的就必然会有差异存在,在研究归纳水资源承载力时,主要的方案有三种。第一种是供需平衡方案,这种方法主要是对各个发展水平不同区域以及相关部门对水资源渠需求度的研究,对各个区域水资源供需情况进行探讨。这个方案主要的评价目的就是分析水资源供给情况,并看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能不能对应上。第二种是目标方案,这种方案主要对多个目标进行选取,然后对这些目标进行分析,得出影响目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或者探讨这些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构建一个水资源模型,寻找出最优的化解方案,然后应用到不通过水资源情况以及不同策略方案中。这种方案主要的评价目的就是对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下,水资源承载力的最大限度是多少,能否满足其发展需求。第三种是指标方案,这种方案主要是对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分析,选取影响其评价的多个指标,并对水资源承载情况水平进行评价。这个方案主要的评价目的就是将能够影响到水资源承载力的所有指标都反映出来的,并对其影响程度的差异性进行分析。

1.2对比研究方法。

对于研究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方法来说,一共可以分成最大承载规模以及最大承载能力两类。其中,最大承载规模类主要是对水资源所能承载的经济发展规模有多大进行评价,然后得出相应的结果,常用的评价方法有系统动力学法、常规趋势法等等。最大承载规模类的几种评价方法有一定的共同点,他们都能将水资源承载力的所具有的评价指标给反映出来,然后利用数学方方程去构建模拟指标,并通过多变量的不同数据将这些数学方程给合成在一起,最终将水资源所据有的最大承载规模进行评价。而最大承载能力类的评价方法中也有一些共同点的,他们能将水资源承载能力受到影响的各项指标给选取出来的,从而构建一个标准的指标体系,并以评价标准为参考,去对比各项指标,最后对水资源能承受的最大能力进行评价。这两类研究方法是相互呼应的,研究思路上也大体一致,我国研究水资源承载力的水平还处没有成型,只处在摸索阶段。对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的时候,首先要对区域间的社会发展格局以及经济状况进行评价,然后将水资源承载的相关因素给分析出来,这些因素既包括确定性因素,也包括不确定性因素,在这个基础上才能配置水资源的实际需求,最后去合理地评价水资源的精准量化承载力。

2评价指标体系对比分析

水资源承载能力不仅与其系统自身特性有关,还取决于人类活动能力及意识形态,如科技进步、水资源利用效率、管理体制和法制建设等,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水资源承载能力。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公正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必要条件。当前关于指标体系的构建多偏于简单化、人为化,指标的选取不够规范和完备,很少有学者提出具体的筛选依据和指标体系框架,这就给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带来诸多不确定性。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从选取角度上考虑,包括承载对象角度和承载影响因素角度。从发展趋势上看,评价指标体系正由单一的水资源系统向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复合系统协调方向发展。在构建水资源承载能力指标体系时,需要考虑以下原则:科学性、整体性、动态与静态结合性、定性与定量结合性、可比性、可行性原则、科学性和简约性原则等。另外还须充分考虑数据来源的现实可获得性。王友贞等提出水资源承载力可用宏观指标和综合指标来衡量,宏观指标从供需平衡角度描述水资源系统能够支持的经济和人口规模,综合指标反映水资源社会经济系统的承载状态和协调状况。选取的评价指标指标应简单明了且具有一定代表性,而这类指标往往是经过加工处理过的,常以百分比、人均、增长率、效益等表示。评价指标体系应是由相互关联的,易于量化的,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复合系统的发展指标因子构成的有机整体。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参照全国水资源供需分析体系,充分考虑到不同区域水资源自然条件及开发利用方式的差异,从不同侧面、不同层面选取代表性强、易于量化对比的指标。完备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准确即时的反映系统动态变化。

结束语

在评价水资源承载力的时候,是有诸多方面的因素涵盖在其中的,每种元素都是比较复杂的,这不光和水资源的供给条件有较大关系,还有社会经济情况有较大关系,所以在选择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的时候,要考虑到各个区域整个方面的差异性,不能随意去评价。分析水资源在自然界和社会经济领域的循环规律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气候变化下和人工调控条件下水足迹特点的研究更是当务之急。在此基础上,构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理论体系和统一其评价标准,可为实施水资源利用相关的评价指标提供参考,以确定评价的精准性。

参考文献

[1]曹玉升,陈晓楠,张伟等.云综合评判模型在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中的应用[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0,31(4):17-20.

[2]王志良,李楠楠.基于集对分析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J].人民黄河,2011,33(4):40-42.

[3]朱记伟,解建仓,黄银兵等.基于熵值和模糊贴近度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2,23(5):1-5.

[4]段青春,刘昌明,陈晓楠等.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概念及研究方法的探讨[J].地理学报,2010,65(1):82-90.

作者:贾会方 单位:河北省秦皇岛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