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文化建设论文范文

文化建设论文全文(5篇)

文化建设论文

第1篇:文化建设论文范文

1、国土文化建设要树立行业目标,增强国土资源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国土文化建设要明确国土资源发展的使命和愿望,制定出符合发展要求的目标和任务。这些目标、任务一旦被广大国土资源干部所接受,就自然成为广大干部的共同理想和追求。要及时总结和提炼国土资源事业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绩,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唤起广大干部职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引领广大干部职工自强不息、奋斗不止。

2、国土文化建设要弘扬行业精神,激发国土资源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国土文化建设要发掘并弘扬行业精神,行业精神是体现行业特点的精神追求,是广大国土资源干部职工在长期发展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精神财富。要根据实际工作情况,以改善工作环境,健全管理制度,激发工作热情,提升工作效率为切入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国土文化建设、运用文化力量,促进各项工作的发展。通过发掘国土战线上的先进典型,树立国土特色文化,弘扬行业正气,以此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之成为推动国土资源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3、国土文化建设要强化团队意识,提高行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团结协作是提高行业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思想保障。团队意识不仅要靠制度约束,还要靠文化约束来补充。文化是行业的灵魂,“人管人累死人,制度管人约束人,文化管人管灵魂”。要结合行业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文化活动,丰富广大干部职工的精神生活,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基层国土资源工作同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在服务人民、服务发展工程中要打造一批服务品牌和明星队伍,泰安市国土资源局泰山区分局开展的“高效、便民、阳光、规范——是我们对您的服务承诺”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服务理念,有利于构建“和谐国土”,有利于增强行业团队意识、责任意识,从而提高行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注重和加强国土文化建设

国土资源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注重和加强国土文化建设,积极开展物质文化建设,建立起国土形象标识系统,提高国土文化的感染力,树立良好的国土形象。大力开展制度文化建设,做到用文化规范行为,用文化塑魂育人,培养服务品牌。积极开展精神文化建设,提炼国土行业精神、行业价值观和国土文化理念,形成浓厚的文化建设氛围,使整个国土行业呈现出“文化大繁荣、事业大发展”的可喜局面。要将国土文化建设融入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才能开僻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要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三、结束语

第2篇:文化建设论文范文

会计文化主要由四个关键要素组成:会计物质文化、会计精神文化、会计制度文化、会计行为文化。会计物质文化即指与会计活动相关的“硬件设施”条件,如办公环境、会计设备等;会计精神文化主要指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精神风貌、信念和价值观等精神要素;会计制度文化是会计从业准则、会计法规、经济法律、职业道德等制度规范的综合体现;会计行为文化较为抽象,可以理解为是会计行为主体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动力和行为环境等。

二、当前会计文化建设的不足

近年来,通过多方的努力,我国会计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推动会计行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来看,尚存在以下问题。

(一)会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会计人员的收入水平整体偏低,工作硬件环境有待提升,会计人员缺乏信念和原则,缺乏对社会利益的关注,且在信息系统运用、会计电算化及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用等方面的复合型会计人员严重短缺,不利于会计向互联网会计和会计综合化方向发展,会计人员的素质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二)会计制度约束力弱,内部控制不到位

尽管我国会计法制化有了进一步提升,已形成以《会计法》为中心相对完整的法规体系,这些法律适用面广,通用性强,却缺乏针对性,很多部门还没有制定与自身特点相适应的内部会计制度。会计制度建设存在一定的漏洞,不能与会计管理有效切合。

(三)会计“诚信危机”问题凸显

近几年,经济利益的驱使、职业道德的欠缺、监督机制的不健全及法律惩罚力度不够等问题导致出现了会计的诚信危机。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会计基础不规范、会计核算失真、会计“错账”“假账”严重,带来极坏的社会影响。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会计诚信问题已成为各国会计理论界以及实务界关注的焦点。

三、推进会计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会计文化是长期会计实践活动和会计理论探索沉淀下来的产物,会计文化建设是会计规范具有强制约束力,会计体制具有活力的重要保障,先进的会计文化能够指导会计管理实践,完善会计从业环境,健全会计体制,推动社会经济的稳健发展。

(一)有利于全面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素养

会计文化建设的若干探索薛红兵(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 350015)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会计文化已成为国内外会计界的共同趋势。在新形势下,审视我国会计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来袭,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出现了信息技术智能化、文化多元化、价值观念多样化等现象,对会计人员的思想观念、思维模式、伦理道德及行为规范等产生较大冲击。在此背景下,加强会计文化建设,造就一支思想作风过硬、业务素质高、服务意识强的会计从业人员队伍具有重要意义。会计文化建设能促成会计从业人员价值观趋同。会计文化建设可以在精神层面形成内在统一的管理和“内控”机制,把社会责任、会计目标等内化为会计人员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作为会计人员行动的基本指南和规范。促成会计从业人员具有较高层次的价值取向,使得会计主体的行为方式趋于一致,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吻合。

(二)有利于塑造诚信的会计职业理念

我国经济近年来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可持续发展理念取得明显成效。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步暴露出一些社会问题,如我国和西方一些发达国家都面临的“诚信危机”,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会计诚信是现代会计的一项基本要求,近几年,在会计处理方法上弄虚作假、会计信息严重失实、做假账、挪用公款等问题不断出现,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的秩序,给社会带来极大危害。会计文化建设能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体系,通过倡导公平正义,宣扬社会责任感,构建柔性管理激励,形成具有大众认同感的约束规范,逐步把外在的制度约束内化为自觉的行为,有利于填补“制度约束”的不足,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推动会计诚信建设,从而提升会计的社会公信力。

(三)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会计发展环境

社会经济发展环境日益复杂,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极端思想对会计发展前景形成一定冲击,对会计理论与实践提出新的要求。重塑竞争意识,加强行业自律,肃清不正之风,是当前会计事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会计文化的建设有助于优化当前会计行业的内部环境,为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供精神支持,确保会计行业平稳、快速发展。

四、我国会计文化建设的方略探讨

(一)加大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会计物质文化基础

物质文化包含会计活动开展所需的生产生活资料、会计从业环境、会计活动工具等内容,是会计业务顺利开展的前提要求,与社会经济水平息息相关,是人们依托会计业务创造物质财富的基础。会计文化建设必须以会计物质文化建设为依托,一是不断完善会计基础设施。关注会计人员的生活环境和娱乐环境建设,积极改善会计人员的工作环境。二是加强会计硬件投入。要认真听取会计人员的要求和建议,及时更新会计设施、设备,购置先进的计算机设备和财务软件,注重会计信息网络化,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利用现代智能系统,提升会计管理的效率,促进会计活动向科学、规范、标准发展。三是关注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充分调动其劳动积极性。要建立与会计专业能力、专业水平和专业特点相适应的薪酬机制,提高会计人员职业的成就感和工作满意度。建立科学合理的业务考核体系,充分考虑信息时代的会计特征,保证考核指标的公正完善。此外,还要鼓励业务创新,注重团队精神,创造条件培养从业人员的责任感和凝聚力。

(二)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素质,巩固会计精神文化内涵

会计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会计活动的主体仍是会计从业人员,因此,会计文化建设应从会计从业人员队伍入手,将精神文化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构建诚信守约的从业环境,重塑会计文化理念。

1.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道德素养

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平,职业操守直接关系到会计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先进的会计文化要求配备具有廉洁精神、高尚情怀、社会正义感的会计从业人员,构建起规范、诚实、守信的从业环境。

2.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会计从业人员是会计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承接者,其专业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会计信息的质量与会计文化的构建与延伸。因此,要加强会计人员培训,安排合理的培训内容,加强现代科技、专业技能、岗位业务、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培训,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促进会计行业全面发展。

(三)强化监管约束机制,健全会计制度文化体制

完善的会计制度是会计文化健康良好的基本保证,具有强制力和约束力的会计制度是推进会计工作和谐有序发展的前提,会计制度文化建设就是要确保会计从业人员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健全会计制度文化体制,要充分吸收和借鉴国际会计组织和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和完善会计准则及其他会计法律法规,并加强监督,营造良好的会计文化环境。

1.进一步完善会计法律法规

会计法律法规必须与时俱进,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会计工作日益复杂,原有的会计法律法规逐渐暴露出监管力度不足,管控范围趋窄的弊端,某些法律、法规甚至不能适应现实需要,造成经济管理不善。因此,应本着先进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制定完善法制体系,健全内审制度。

2.提升会计准则的执行力和约束力

第3篇:文化建设论文范文

(一)生态文化建设的内涵

随着全球生态危机日益严重,人类生态文化意识已经逐渐提高,生态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实现人类文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是在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背景下,人类对自己所酿成悲剧进行改善的主要方式。生态文化建设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关系上的具体体现,也是一项复杂而巨大的工程,不仅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政策法规之上,还需要全社会的人们一起努力,通过人类自身生态文化意识的提高,从自身做起,进行生态文化建设,使生态文化建设工作可以进一步展开,为人与自然和谐,改善生态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在笔者看来,生态文化建设就是通过对人类思想、道德的规范,使人类能够自觉地加入到生态文化建设中,改进人与自然、人与生态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使人类社会可以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二)进行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生态文化建设是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进行生态文化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须,人类社会发展不应当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从当前出发,为未来考虑,实现资源的永久利用以及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进行生态文化建设,就是提高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使人们能够自觉加入到生态保护的行动中,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最基本的保证。

2.是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须,这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须,进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共识,为了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进行生态文化建设也是必然。通过生态文化建设树立人们的生态价值观,提高人们对生态保护的认识,促进人们参与到生态保护的过程中,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3.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人类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判断性地继承了人类精神文明的全部优秀成果。进行生态文化建设,可以促进人类精神文明的提高,人类的自然保护意识不断提高,正确地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界的依赖关系,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对生态文化建设的创新思考

由于生态文化建设对我国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对进行生态文化建设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以下笔者就对进行生态文化建设提出了创新性意见,希望能够促进我国生态文化建设。

(一)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正确导向

进行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坚持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化思想为引导,在吸收马克思生态文化观念的同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构建适应我国现代化发展的生态文化观。同时,要结合当代人类生存发展的新要求,调整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各类社会关系,将生态文化建设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通过正确引导使人们自觉加入到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自觉地承担起对生态保护的责任。

(二)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生态文化建设

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正确认识生态文化的关键,也是进行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对生态文化有一定的科学认识,结合实际情况,对传统的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给予重视。改变一直以来先污染再治理的思想,应当注意在污染发生以后出现的很多环境问题是无法解决的,有些就是解决也是要花费很长时间才可以完成的。而科学的发展观,就要用长远的利益出发,将经济建设所取得的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相结合,当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应当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着眼于子孙后代,经过多方面考虑来选择一条可以长期发展的道路。通过科学发展观引领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与关键环节,坚持以人为本,将人的位置放在首位,在充分考虑人,将人的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从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在保证环境质量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发展。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生态文化建设,使生态文化建设能够切实反映出其意义,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所建设的生态文化才会对社会发展有意义,如果不能科学地进行建设,建设也就不会取得好的效果,也将会使社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

(三)加强在生态文化建设中的政府引导

进行生态文化建设,其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以及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加强政府引导,政府通过各种行政手段引导人们增强环境意识,不断地根据当今中国经济高度发展的成就进行生态文化创新,促进我国生态文化建设。同时,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物质层面建设也十分重要,政府对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应当给予考虑,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激励进行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也就是促进生态文化建设最重要的一点,保证生态文化建设能够取得切实有效的成绩。

(四)政府应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

生态文化建设并不是某一个人,也不是某一个部门的事情,是全国人民共同的事情。政府应当加大对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的宣传,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文化舆论气氛,促进人们都能够参与到生态文化建设中。在进行生态保护的过程中,起到最主要作用的还是我们人民群众,政府可以利用网络、媒体、街头广告等方式来进行宣传,提倡人民对生态文化有进一步的认识,提倡人民绿色消费,使人们从自身出发进行生态保护。同时,政府应当对生态保护中积极鼓励人们参与,对举报、参与生态保护工作的人们给予奖励,使人们对破坏生态环境的个人或者是企业及时举报,通过群众监督,还可以促进政府工作的进一步展开,有利于将破坏环境的行为都彻底杜绝,支持环境执法,让公众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权利,为生态保护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五)加强国际间生态文化建设的交流合作

生态问题并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这是全球人们共同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各个国家对这方面也都给予高度重视,由于国际组织和社会制度的不同,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并不相同。因此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对各国在这方面的经验进行借鉴,对其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以及环境保护过程中的优点加以学习,对其在这方面存在的不足,给予改进。结合我国社会发展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特点,在国外发达国家生态文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进,建设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化。

(六)政府应当加强对环境保护制度的完善

进行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制度的完善也是重要一点,建立完善、科学、透明的环境保护制度,充分发挥我国各级政府的职能,使政府在进行环境保护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作用。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生态文化建设,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应当对制度执行效果进行考核,使制度能够切实落到实处,为我国环境保护做出更大贡献。

三、总结

第4篇:文化建设论文范文

作为国企,进一步加强先进职工文化建设,有利于引导广大职工的思想境界不断提升,文化品位不断提高,生活内涵不断丰富;有利于优秀企业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职工、团结职工,教育和引导广大职工大力弘扬“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有利于切实保障职工精神文化权益,不断提高职工文化素质、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让公司发展成果惠及全体职工。

二、充分发挥工会在职工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工会在职工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搭建起文化铸魂、文化聚力、文化育人的运作平台,使广大职工共享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成果。工会在职工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桥梁纽带作用。工会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和引导广大职工充分发挥聪明才智,通过职工文化建设营造企业和谐的发展氛围,从而在企业进步中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实现每项工作都和企业文化建设相协调的最终目标。工会要以企业发展为主题进行各种文化活动,并且要有多数员工的积极参与,这样才可以加强企业的核心凝聚力,使员工在工作时有高度的热情,使工会组织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二是凝聚激励作用。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注重用共同理想凝聚职工,用时代精神激励职工,用人文关怀善待职工,营造“共建和谐、共促发展、共享成果”的文化氛围,以优秀的职工文化建设为推动社会的持续发展奠定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工会要从提高职工业务素质入手,想方设法提高工作人员的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各个员工才能围绕企业的发展目标,在工作中保持高度的热情,并有较高的团体意识,并在工作过程中有较高的创造能力,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三是教育职能作用。职工文化建设的功能之一是“育人”,工会要成为文化育人的推动者,必须积极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文化育人”思想,重视对职工的文化教育。工会也应借助多种方法开展宣传教育,以持续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利用各种方法组织、领导企业对职工进行培训,并落实企业精神,以实践和理论协调的方法保证员工建立起与时代需求、表现行业及企业文化的企业思想,并保证职工思想的统一性,保持整个工作团队有较高的素质,促进企业的进步。

三、进一步探索职工文化建设落地的有效途径

第5篇:文化建设论文范文

摘要:为适应新媒体发展需要,把握大学生特点,搭建“双微”平台、助推大学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更好地利用“双微”拓展文化传播平台,强化文化教育功能,进而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河南大学在打造融媒体工作体系、打造“双微”活动品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方面做了可行性的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关键词:“双微”平台;大学文化;建设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年初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有5.57亿人,占上网人群的比例为85.8%。其中,高校师生成为微博、微信(“双微”)使用的主力军,使用手机上网,运用“双微”等社交媒体平台并接收信息、互通往来等新媒体生活方式已渗透到师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对高校而言,适应“双微”发展,借助“双微”搭建传播教育矩阵,着力建设主流、和谐、健康、文明的大学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一、利用“双微”拓展文化传播平台

新媒体时代,为适应“双微”发展的新形势,在高校内,可以建立学校、部门、学院等三级管理运营的体系。在学校层面成立新媒体建设领导小组,由主管意识形态的党委副书记担任组长,学校各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全面指导学校新媒体工作;在部门层面成立新媒体管理科,负责“双微”的建设与管理工作。新媒体管理科下设新媒体学生运营团队,具体负责“双微”日常运营、梯队培养、栏目策划等工作。在学院层面成立新媒体联盟,建立健全管理运行机制,形成以官方微博、微信为中心,多级别、多层次的校园“新媒体矩阵”,充分发挥“双微”在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二、利用“双微”强化文化教育功能

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深化文化建设内涵,凸显学校气质,始终是河南大学新媒体建设的首要目标。在内容设计上,依托学校厚重办学历史,“双微”开设了“河南大学与抗战”“校友英华”“河大风物”等栏目;策划推出了“恢复校名30周年”“大礼堂落成80周年”等专题;挖掘了黄魁梧、吴雪莉、张晓辉等传承与弘扬河南大学精神的先进典型事迹;开设了“学院文化巡礼”专栏,集中展示学院文化建设及学校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通过讲述河南大学故事,倡导严谨笃学的教风学风,激励铁塔学人奋发进取,均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此外,学校还通过微博直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讲堂”,在微信推出“至善悦读”“书香河大”“文明先行”等内容,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河南大学师生的生活和精神世界。

三、利用“双微”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

近年,河南大学借助“双微”平台,依托学校特色文化,围绕社会关注热点,积极做好大学文化连接社会主流文化的纽带,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日渐扩大。2014年毕业季,河南大学准毕业生身着“民国风”服装,在学校近现代建筑群前拍摄的毕业照,受到网友广泛关注,学校“双微”及时跟进,在全国高校掀起了一股“民国风”的热潮,央视四套进行了专题报道,“民国风”已经成为河南大学毕业生的一张名片。在河南大学103周年校庆来临之际,学校官方微信策划了“母校,生日快乐”的特别报道,海内外校友、在校师生及关注学校发展的各地网友纷纷表达对百年河大的美好祝愿,浏览量近23万,在全国普通高校单周文章阅读量排行榜中居于首位。此外,学校“双微”还通过开设“一分钟览尽河大事”“权威”等栏目,及时推送学校改革举措以及招生、科研等重要资讯;通过《王立群带你品河大》《烽火育才记》《杨洪基唱河大校歌》等百年河大系列视频,展现百年老校的深厚底蕴和文化内涵,引起师生、校友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树立了学校良好的社会形象。加强“双微”科学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深化“双微”在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关系到学校文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近年,河南大学勇于创新,积极尝试,坚持融媒体工作理念,打造特色活动品牌,提升队伍素养,为学校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有效提升了“双微”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助推力。为了更好地发挥“双微”平台在推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河南大学还做了以下尝试:

(一)整合资源,打造融媒体工作体系

随着“双微”的广泛使用,传统媒体逐渐式微,局限性也逐渐凸显。为适应新媒体传播规律,提升传统媒体的影响力,河南大学在做大做强“双微”平台的同时,整合媒体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了新旧媒体之间的有机融合。在日常宣传工作中,学校重视各个校园媒体间的协调策划和共同运作。学校党委宣传部根据校报、网站、广播站、外宣通讯组以及新媒体管理运行团队的不同特点,整体布局,统一谋划,各个校媒发挥优势,各展所长,积极打造优秀作品,通过“双微”进行展示。融媒体工作体系的搭建,不但解决了新媒体内容来源问题,同时也极大地拓展了传统校媒的传播空间。

(二)加强策划,打造“双微”活动品牌

借助“双微”传播优势,策划开展系列活动,是河南大学提升校园“双微”关注度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一是精心开展线上线下活动。在每年开学季,举办“奔跑吧,河宝儿”系列活动。通过“奔跑之校史我知道”,增进新生对母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奔跑之开学万步走”,提倡健康生活理念,使新生上好大学“第一课”。如今,“河宝儿”已经成为所有河大人的亲切昵称。二是设置议程引导粉丝互动。学校借助新年晚会、校园歌手大赛等校园品牌活动及中秋节、读书日等节日的影响力,通过“双微”设置“抢票”活动,牢牢抓住师生的兴趣点,增强师生与“双微”平台的互动性,进而提升用户黏性,效果显著。三是设身处地为微友做好服务。学校“双微”运营团队每天安排专人24小时轮班值守,通过回复微博私信、微信评论等方式,及时搜集师生普遍关注的问题,并向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反映解决,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传播格局,受到了师生的普遍认可。

(三)健全机制,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新媒体时代,舆情的爆炸式、病毒式传播,会对学校的事业发展和社会形象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近年,围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学校要积极做好舆论监测和引导工作,在舆情应对方面,建立了一套主动、迅速、及时、有效的应对机制。一是建立舆论预警机制。学校制定了《河南大学新媒体舆情监控管理规范》,每天安排专人24小时轮班值守,进行舆情监控,每周汇总一期《河南大学官方微博监测报告》,及时对舆论态势进行初步评估。二是建立信息层递机制。根据舆情严重程度,工作人员及时向相应层级领导汇报,确需回应的,由宣传部规范,提出初步应对方案,最终由校领导审核把关,通过学校官方微博声明。三是建立舆情引导机制。学校成立由宣传部负责人、有关专家教授、学生记者骨干等人员组成的舆论引导队伍,在错综复杂的舆论观点中,及时发出客观、公正、冷静的声音,引导舆论树立正确看待事件的理性态度。四是建立跟踪问效机制。根据网民态度和舆情发展趋势及时跟进,继续通报工作进展,避免“二次舆论危机”。

作者:党鸿军 单位:河南大学

第二篇: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模式分析

摘要:在高校图书馆面临转型的宏观背景下,图书馆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以辽宁大学图书馆为例,结合实践经验,总结出了图书馆文化建设模式,即通过具体活动来凝练图书馆精神,逐渐塑造图书馆文化。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图书馆转型;图书馆文化

高校图书馆正处于一个由旧范型向新范型过渡的时期,围绕着图书馆的各种要素,例如技术、馆舍、人员、读者需求等,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图书馆越来越复合化,除了做好基础的馆藏借阅工作之外,业务范围延伸到阅读推广工作、参考咨询工作、特色馆藏发掘整理工作、读者微服务工作等。随着业务工作的拓展,图书馆员专业素质不断提高,馆舍布局日趋合理,与读者的互动健康发展,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基本要素逐渐齐备,形成了特有的图书馆文化。

1图书馆转型与图书馆文化建设

1.1国内关于图书馆文化建设的研究概况

笔者以图书馆文化为关键词在CNKI上进行检索,共得到1812条记录。研究的范围涵盖图书馆文化理论研究、图书馆文化与校园文化相互作用、图书馆文化的功能与作用、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途径、图书馆员与图书馆文化构建等。国内最早系统阐述图书馆文化的一篇文章是发表在《黑龙江图书馆》1989年第3期的“论图书馆文化”,作者王胜祥系统阐述了图书馆文化的定义、特征和作用以及馆长和图书馆文化的关系。他指出,“图书馆文化是指一个图书馆在自己的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确立的、为全体馆员所共同拥有的非物质特征的总和,即增强全体馆员内聚力和向心力的意识形态的总和。它主要包括图书馆的行为文化(风俗、习惯、行为礼仪等)、制度文化(制度、规定、准则等)和理论文化(科学、文艺、价值观念系统等)”。柯平等作者在其论文中指出,“图书馆文化(LibraryCulture)由图书馆现象所凝聚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3个部分组成”。尽管研究图书馆文化的相关文章很多,但是大部分都是从理论层面对图书馆文化进行阐述,对图书馆文化建设模式的研究比较少,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出切实可行的图书馆文化建设模式的更不多见。基于此,笔者认为,图书馆文化的理论研究已先行,在理论引导下的实践更是学者应该关注的重点,在实践基础上总结出图书馆文化建设模式才是当务之急。模式一旦确立,可以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1.2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内涵

图书馆文化是图书馆员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围绕着图书馆事业所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包括图书馆物质环境、图书馆规章制度和馆员职业素养等方面。图书馆文化是在长期的图书馆群体生活中形成的,它一经形成,对图书馆员有着指导和约束作用,良好的图书馆文化为馆员和读者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极大地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图书馆文化的塑造不仅依靠良好的硬件环境,还需要图书馆员精神层面的凝聚力、向心力、良好的职业素养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这3方面缺一不可,共同构成图书馆文化要素。

1.3转型与图书馆文化的相互作用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高校图书馆也在由传统的“以书为本”转型到“以人为本”,由过去的馆员向读者提供信息资源逐渐转型到馆员和读者之间的深度互动。高校图书馆不仅是藏书借阅之地,更变成了一个集知识共享、学习、互动研讨、文化体验等于一体的综合体,更加注重知识发现和知识服务,带动和激发师生的学习热情与梦想追寻,打造高雅的校园文化。高校图书馆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读者走进图书馆是建设优秀图书馆文化的必要手段。依靠新技术、新理念、新服务促进图书馆转型本身就是塑造图书馆文化的过程。从另一方面看,图书馆文化具有引领作用,优秀的图书馆文化会促进图书馆的成功转型。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图书馆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也将在实践中不断丰富、更新。图书馆文化应该与时代精神相契合,融合新思想、新理念,体现当今社会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辽宁大学图书馆文化建设案例

2.1馆员文化建设

1820年,德国图书馆学家F.A.艾伯特在《图书馆员的教育》一书中提出,图书馆员既要接受专业性教育,又要具备献身精神。《中国图书馆馆员职业道德准则》也要求图书馆员能够“确立职业观念,履行社会责任”。图书馆员是图书馆文化的创造者、推广者和传播者,通过图书馆文化建设提升馆员的职业素养和奉献精神,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实现新时期图书馆的转型与超越。

2.2读者文化建设

高校图书馆是建设书香社会的前沿阵地,是进行阅读推广工作的中坚力量。让阅读无处不在,让读书成为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是图书馆的永恒主题,也是图书馆文化、大学文化的体现。辽宁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读者活动,开启了一系列读者文化建设的新模式,包括为大学生推荐阅读书目、真人图书自荐、走出校门分享阅读、线上线下读书活动互动、学生社团阅读分享会、图书漂流活动、“五四诗会”、汉服展示会以及端午节传统文化活动等。这些活动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教育作用,营造了高雅务实的文化氛围,突显了以人为本、团结奉献的图书馆文化。

2.3打造品牌文化活动

我馆遵循“推荐—阅读—分享—互动”的路径,开展了“阅读分享”系列读书活动,创办了“藏智启思”读书会、“真人图书馆分享会”“浸润书香”讲坛三大具有特色的文化品牌;先后推出三届“中华传统经典立体阅读之旅”系列活动。依托“辽宁大学读书节”和“辽宁大学图书馆文化节”,通过打造品牌文化活动,提高了馆员的业务水平,拉近了读者与馆员的距离,体现了图书馆文化建设的良好效果。

2.4突出自身特色资源

文化是一种符号,这种特殊的符号可以将文化主题鲜明的区别开来。依托自身特色资源打造特色文化成为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我馆拥有丰富的学位论文资源,结合读书节活动,举办了“辽宁大学馆藏特色资源展暨辽宁省优秀毕业论文展”,通过展览不仅展示了我馆丰富的馆藏资源,也提升了我校的学术氛围。我馆举办了“辽宁大学图书馆特色古籍资源展”,展出了我馆特色的古籍资源,带领读者走进文萃阁,穿汉服,写书法,诵读《二十四史》经典篇章。通过突出我馆的特色资源,丰富了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内涵,也提升了我馆的文化品位。

3图书馆文化建设模式

图书馆文化建设不仅要依托良好的物质环境、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及良好的馆员职业素养,也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积累,我馆总结出一条由活动带动图书馆文化建设之路,不急于树立“高大上”的图书馆文化,也不要求图书馆文化建设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是通过具体的活动来塑造图书馆文化,在活动中丰富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内涵,凝练转型背景下的图书馆文化精髓。实践证明,这种自下而上的图书馆文化建设模式(见图1)是切实可行的,而且其实际操作也符合高校图书馆的客观情况。

3.1明确办馆理念

图书馆的办馆理念需要顶层合理规划并加以明确。图书馆转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顺应潮流就能生存下来,墨守成规只会逐渐被边缘化。只有合理规划和设计办馆理念,明晰办馆目标和定位,图书馆文化建设才能有的放矢,文化建设的每项活动才能合乎办馆理念和定位,从而在宏观目标的指引下,使图书馆文化建设能有明确的方向,图书馆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能发挥出最大效用。

3.2强化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信念、职业知识技能、职业行为习惯。正面的、积极的职业心态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意识,是图书馆员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良好的职业信念主要包含敬业精神、奉献精神等。职业行为习惯则是在长期的工作当中形成的,图书馆文化建设的作用也体现于此,习惯的养成需要点滴的积累,要强化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彰显正能量,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3.3突出本馆特色以强化品牌效应

品牌这一概念最早是在营销学里出现的,现在可以引申到图书馆领域。品牌不仅是图书馆的一种特殊符号,也是将自己与其他人相区别开的一种象征,更是一个图书馆文化形态的综合反映和体现。品牌活动需要文化作为底蕴,体现图书馆文化建设的目的和意义。通过打造图书馆文化品牌活动,不仅可以提高读者的辨识度,而且拉近了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4结语

图书馆文化建设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需要几代图书馆人的努力。在转型与超越的大环境下,顺应时展潮流,明确办馆理念和目标,提升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打造品牌文化活动,通过一项项具体的活动来逐渐塑造图书馆文化,这样化整为零,可以提高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效率。这是一条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比较适合现阶段高校图书馆馆情的图书馆文化建设之路。

参考文献

[1]王胜祥.论图书馆文化[J].黑龙江图书馆,1989(3):14-16.

[2]柯平,闫慧.关于图书馆文化的理论研究[J].图书馆论坛,2005(6):77-93.

[3]梁新潮.文化创新视野下大学图书馆的文化构建[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6(1):13-17.

[4]赵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文化[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1(6):17-38.

[5]宗静,耿庆军.浅谈基于能力的图书馆文化创建[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6):62-63.

[6]张秀梅,赵娟.图书馆文化之管见[J].兰台世界,2011(7):88-89.

[7]吴建中.转型与超越:无所不在的图书馆[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

[8]中国图书馆学会.21世纪图书馆发展与变革[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47-48.

作者:温柔 单位:辽宁大学图书馆

第三篇:校园文化建设先进文化获得性思考

摘要: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除了具有继承性之外还要有时代性、创新性和可持续性。当前在“新常态”背景下,建设校园文化尤其需要引入优秀的企业文化。

关键词: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校企合作

1优秀毕业生培养需融入优秀的企业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是不断发展的是可持续的,对于职业院校来说,融入企业文化教育具有很大的必要性。首先,融入企业文化教育是时展的需要。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使各国的经济相互交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要求企业人才要具有国际竞争力,跨国公司的经营需要不同背景和文化的人才,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次,融入企业文化教育是学校发展的需要。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其办学的时间并不是太长,社会上对职业院校的认识与关注度还有待于提高。如果一所学校在融入企业文化教育上能够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在同类院校中脱颖而出,对于学校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再次,融入企业文化教育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企业对人才的选择不仅仅是学生的证书,更看重人才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融入企业文化教育在学生职业素养的塑造上大有裨益。最后,融入企业文化教育是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需要。事实上,有的毕业生上岗后不适应企业的环境,结果是要么是被企业淘汰,要么是频繁跳槽,表面上看是毕业生缺乏适应企业管理和人际关系的能力素质,实质上反映出企业文化教育的欠缺。

2校园文化建设中优秀企业文化的获得的方式与途径

2.1重新思考企业追求的价值目标和其存在的社会意义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其所追求的利益不应该只是金钱,而应该兼顾社会的需求。在其自身能力可行的情况下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来,比如搞慈善募捐活动、颁发或设立奖学金、与学校合作共同培养人才。企业参与社会活动可以扩大自身的社会认同度和影响力,企业参与教育活动中来可以拓展企业发展的空间,为企业未来发展储备人才。所以,企业为了长远的自身发展,要不断调整自身追求的价值目标,理性地服务社会[1]。

2.2学校内部的体制机制建设

(1)深度校企合作,全面融入企业文化教育。深度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与之合作的企业、行业、政府、社会等各类合作主体,基于某种共同理念或利益的基础上,双方或多方在教育领域中开展的深层次多领域内涵合作。深层次合作不是简单的顶岗实习或工学交替,而是在人才培养、实习实训、教师挂职、教材开发、项目合作、人才就业、创业引领等多方面的协调与合作。校企合作达到一定阶段后,必然走向更高领域的合作发展。

(2)深度校企合作,破解学生实习实训和实践之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和过程,这也是学生未来能否在岗位上胜任的关键教学环节。通过深度合作,企业舍得岗位和时间让渡给学生来观摩、见习和实践,让学生切实了解和熟悉企业的生产质量、制度、精神、理念,也就是真是感知到了企业文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会得到较高的提升,为未来企业的再培训省去了空间和时间。

(3)深度校企合作,破解课程与教材建设之困。课程与教材建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要想建立与公司、市场、社会、国家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与教材,必须回归到社会、公司、企业或行业中去,引如行业专家共同开设课程,共同研究和编写教材,把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和管理理念编入教材,不是编制出毫无根据的、脱离行业市场实际的、晦涩难懂的教材。

(4)深度校企合作,破解高校实验实训室建设之困。高校实验室建设一直是学校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都十分重视而又无奈的事情。建设实验室实训室的意义自不必多说,但是建设实验实训室的资金不菲,而建设周期在不断缩短,单靠学校或财政资金建设的实训实验永远是落后的。深度校企合作对高校实验室建设之困迎刃而解。

(5)深度校企合作,破解师资建设之困。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高校教师学历普遍比较高,理论和教学水平也比较高,但是在项目化教学、实战经验、实训实践能力上与企业专家相比又具有一定的差距。深度校企合作,各专业要聘请实实在在的专家;深度校企合作,企业家要为相关专业的高校服务。俞敏洪、李开复、杨元庆、马云等等这样的创业名人企业大家要成为高校的共享资源,为学生讲座开课。

2.3通过就业教育与实践创新创业体验企业文化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要求校园文化建设要体现企业的文化精神。“以就业为导向”要成为学校群体价值观念,以此为核心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也是校园文化建设融入企业文化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目前很多高校开设了创业教育课或创业讲座,大学生对创业需要所需要的拼搏精神、诚信精神、刻苦精神、协调精神等各种企业精神理念有了更加切身的感受和了解,对企业的运作、管理、国家的法律法规知识有了学习和掌握,比在课堂上感受的还要深刻。

2.4政行企校全方位互动,构建丰富多彩的企业教育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企业文化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企业文化教育既要有课堂上的“硬教育”,也要有课外或业余时间的“软教育”。企业文化教育既要有校内的企业文化嵌入式教育,也要有校外的感知性教育。企业文化教育要能够做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让学生在点点滴滴中感受到企业的存在,使企业的竞争精神、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合作精神、团队精神、奉献精神等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学校的雕塑、围廊、花园、实训车间和实习教室的建设借鉴优秀企业做法,营造鲜明的工业文化空间[2]。”

3理性认识校园文化建设中企业文化教育

校园文化内容本身是复杂的多元的,校园文化建设也是复杂的多维的立体的。校园文化建设要随着时代主流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进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注意防止不当的情况出现:

①应防止校园文化建设缺少主题,没有中心。

②要防止以偏概全、以点带面。

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分清企业文化的优劣和企业文化与企业文化教育的区别。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从整体上看要不断更新理念,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模式,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一定要重视引入企业文化和企业文化教育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刘德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科学.2011(08):93-95.

[2]洪贞银: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若干问题及其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0(16):58-63.

作者:杜刚 单位: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篇:校园文化建设与内涵发展关系分析

摘要:学校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学校全体成员的精神力量,是深化学校内涵发展的现实前提和重要环节,也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强大动力。学校内涵发展将为学校开展文化建设指明方向、内容和重点,有力促进整个学校文化系统的形成,乃至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关键词:文化建设;内涵;发展

学校发展有多种表现,主要表现为教学资源的集聚、规模的扩张、结构的改善、质量的提升以及效益的提高,归结起来不外乎内涵式发展和外延式发展两种方式。学校发展究竟采用何种发展方式,应该与学校自身历史发展和文化资源禀赋相适应,与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应该满足人们对学校发展认知的新期待,满足“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新要求。

1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对学校文化的释义虽意蕴纷纷,但殊途同归。郑金州把学校文化界定为“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惯形成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1]。顾明远认为,“学校文化应是经过长期发展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全校师生(包括员工)的教育实践活动方式及其所创造的成果的总和[2]。”综合看来,学校文化应是学校教职员工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共同创造的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思想基础、价值导向和行为方式,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面,重点是学校办学理念,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想、群体意识等方面。学校内涵发展强调学校教育的资源、能量和创造力的整合、协调、优化和激发,是学校由量的扩张到质的升华,由旧质到新质的不断螺旋式推进的发展过程。学校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学校全体成员的精神力量,是深化学校内涵发展的现实前提和重要环节,也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强大动力。学校内涵发展将为学校开展文化建设指明方向、内容和重点,有力促进整个学校文化系统的形成,乃至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2学校文化建设促进内涵发展

2.1学校文化建设是内涵发展的重要环节

学校文化是一种潜在持续发挥熏陶和教育作用的力量,是一所学校思想精神之脉。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而其中铁打的营盘既包括学校的物质文化,更内含学校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学校之间的差异不仅仅体现在学校的物质层面,更体现在文化层面。学校内涵发展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应该立足于各个学校现有文化建设水平现状。学校内涵发展必须将学校的内外部资源进行整合,挖掘潜力,找寻动力和激发创造力,进而深深根植于学校文化建设之中[3]。推动学校内涵发展,要明确学校办学理念,变革学校内部管理、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师生共同发展。而这些目标的实现过程恰恰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2.2学校文化建设是内涵发展的手段

行为主体和行为目的之间存在一系列中介,主体实现行为目的必须将目的作用于客体,借助工具和手段,改变客体形式、状态。因此,在肯定目的价值的同时应肯定工具价值的合理性。学校文化建设除了自身目的价值以外,相对于学校内涵发展,更应彰显其工具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校文化可以凝聚人心、聚集人气,为学校内涵发展凝聚共识;其次,学校文化可以整合学校愿景、使命、方略以及相应的战略举措,为学校发展统一行动;第三,学校文化可以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激励参与文化建设的主体、改造不合内涵发展的文化客体,更为学校内涵发展提供多方面动力源;第四,学校文化建设成果是检验学校内涵发展的评价依据。多样性的学校文化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最主要载体,学校内涵发展的结果怎么样,通过对其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感知便一目了然。

3学校文化建设要以内涵发展为目的

3.1学校内涵发展指明了文化建设的方向

“内涵式发展”的本质就是追求人的发展,科学定位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前提。因此,学校发展应围绕“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整合资源、把握趋势、围绕重点、科学定位。学校文化是学校的普遍意识和理性精神,也是学校发展的历史沉淀,是推动学校发展的理性力量。学校文化建设应以实现学校内涵发展为目的,以发挥学校内涵发展功能为手段,以学校内涵发展定位学校文化建设的方向。

3.2学校内涵发展明确了文化建设的重点

学校内涵发展应全面贯彻“以人文本”的价值理念。应该挖掘学校内涵发展内在深层次因素,凸显学校文化建设的目的性,将文化建设纳入内涵发展的整体设计当中。学校文化是学校之魂,学校文化建设更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在明确战略目标前提下,统筹兼顾,有所侧重,抓住重点。学校文化建设应注重培育人文理念、注重人文关怀、传承历史文明、优化制度设计、改革课程设置,要将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作为首要,将培育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作为重点,将营造良好教育教学环境作为标准。

3.3学校内涵发展赋予文化建设主要内容

开展学校文化建设,也是落实中央关于促进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的生动举措,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校文化建设主体角度看,学校内涵发展应该包括教师、学生和管理者的发展。主体的文化实践需要相应的行为载体。因此,学校文化建设内容可以分成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和管理者文化,其中管理者文化具有统摄作用,师生文化是建设的重点。另外,从中小学文化建设的对象角度看,深化学校内涵发展,要分类、分层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根据内容的层次性应分成物质层文化、制度层文化以及精神层文化等内在的文化建设。从学校内涵发展的目的性看,中小学文化建设内容立足现实性、注重渗透性、富有特色性、体现发展性。

4学校文化建设与内涵发展的统一

4.1学校内涵发展与文化建设理念统一

(1)指导思想的一致性。推动学校文化建设是关系国家教育全局和国民素质提高的重大战略任务,深化学校内涵发展,推动学校文化建设必须以“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契机,挖掘校内外资源,做足做实校园文化建设这篇文章;以全面深化学校改革为动力,激发全体师生创造活力;以全面依法治国为儆校,推进依法治校和管理育人;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保证,推动学校廉政文化和制度建设。

(2)价值导向的一致性。学校内涵发展和文化建设的着眼点应定位在教师的人文精神和职业素养的提升和学生全面发展之上,人是学校开展教育的目标和根本,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文化是一个学校内在精神与外在氛围的集中体现,是深化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手段。如何将学校文化建设与人的发展紧密融合,在实践中彰显人本精神,重视人文关怀,营造人文环境,是学校文化建设应有的价值认知。同时,学校内涵发展应以师生身心发展为前提的教育资源整合、教育质量提高和教育效益提升的本质体现。

(3)发展目标的一致性。学校内涵发展与文化建设二者在价值导向上的一致性,决定着其发展目标的一致性。首先,二者共同终极目标是育人为本。具体体现在一个学校的办学目标上,落实在学校的办学过程中,表现在办学质量和效益上。其次,不可否认二者在目标上的差异性。学校内涵发展应该更加关注学校发展内在质的规定性,学校文化建设较多关注外在形的表达以及同文化载体结合融合程度,在文化传承基础上,体现学校文化的独特性、新颖性和导向性。

4.2二者统一于学校全面发展中

(1)凝练学校精神文化。以“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指导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深化学校内涵发展。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演化并伴随的一种非物质力量。具有较强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导向作用。建设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基本要求,更是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精神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需要加以凝练,归纳。学校精神文化主要表现为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学校要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思想,锻造管理者和教师政治品格、师德素养、健康心理,引导广大管理者、教师提高自身修养,提升学校精神文化[4],让教师群体形成良好的教学风气、治学态度和醇和的师生关系。要加强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自我约束和自我成长的意识,通过建立一整套科学的文化育人体系,促进学校良好学风的形成。

(2)锻造学校制度文化。将顶层设计引入学校的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系统规划,科学设计契合学校内涵发展的制度文化体系。学校制度文化建设既要立足现实,也要着眼长远,既要求变求新,更要保持相对稳定性,切记头脑发热、盲目施行,更不可朝令夕改。制度设计要体现科学性、人文性、公平性、发展性、系统性原则。制度文化建设的内容主要涵盖日常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和后勤管理等制度,制度体系内部要围绕主旋律,首尾照应,相互契合[5]。制度的形成过程要体现学校内部管理的民主化,要反映学校文化历史的传承,要围绕内涵发展的目标前行。

(3)提升学校教学文化。坚持科学发展,结合学校实际,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确定学校办学目标,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坚持内涵发展,摒弃学校传统管理模式,引进优化吸收中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完善学校组织结构、部门职能和评价体系的调整,突出“文化和内涵”这两个关键词在教育管理、课堂教学、学生评价中的份量。坚持全面发展,开展学生文体活动,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坚持协调发展,既关注学校常规管理,又重视教学管理,既抓好教学,又抓好评测,既注重教师教法的改革,又引导学生进行学法的改进。

(4)优化学校环境文化。环境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深化学校内涵发展的有效手段。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要利用学校的区位优势、自然环境、风土人情、学校历史文化传承和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特点,整合资源,科学谋划,创设富有特色的人文环境和校园环境。注重凸显三个目标:一是凸显教育目标。通过营造具有内涵的人文风景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为校园环境打上教育的烙印,发挥环境育人功能。二是凸显愉悦目标。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从绿化、美化、净化、亮化校园环境入手,整治校容校貌,增设休憩点、晨练处和英语角,精心设计林荫小道、文化长廊、绿草坪和石板路等自然景观小品,让师生在学习、工作之余有锻炼、放松、聊天和娱乐的空间。三是凸显知识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的文化墙、宣传栏,方便学生课外知识的摄取;设置校史馆、名人墙,班级挂设名人警句等,加强对具有教育意义和时代精神的名人名事宣传[6],以感性的认知激励培养学生自省自律自强的意识。

参考文献:

[1]郑金州.教育文化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版,第76页

[2]顾明远.论学校文化建设[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5)

[3]王良江.论文化建设在学校内涵发展中的体现[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5)

[4]沈胜林.论学校内涵发展与文化生成机制的建构[J].教育与管理.2015(9)

[5]周先雁.加强和谐大学文化建设推动大学内涵发展[J].湖南社会科学.2010(11)

[6]魏传辉.加强文化建设引领内涵发展[J].陕西教育.2012(1).

作者:吴铭 单位: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第五篇:高校寝室文化建设与音乐文化建设互动

[摘要]高校的寝室文化与音乐文化都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将寝室文化与音乐文化进行有机结合,共同建设互动研究,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的整体建设,同时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寝室文化;音乐文化;互动研究

学生们所有的生活和学习都在校园这个共同的文化大环境之中,因此,以寝室为单位的寝室成员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与熏陶,然后形成自己的文化积淀,通过寝室的团体氛围和共同化作用去影响其他成员,为寝室文化的丰富贡献着个体价值的力量。本文主要研究校园音乐文化与寝室文化的互动作用,在两种文化的有机结合和共同的影响下,使学生们能够时时刻刻都在音乐和寝室的团体文化中去启迪思想,激励斗志,坚定信念,奋发学习,焕发出积极向上、青春阳光的精神面貌。

一、高校寝室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关系

寝室文化是以寝室为主要空间,以寝室成员为主体,以寝室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群体性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且复杂的概念,丰富且复杂的主要原因就是大学生的个性各异,文化积淀也各有不同,很难形成统一。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子文化,对于校园文化的整体建设和内涵表达意义重大。良好的校园文化是能够通过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教育规律约束促使寝室文化沿着预期的轨道健康发展,使寝室空间成为一个小的校园缩影,通过对校园文化吸收、内化、加工和整理来更好地展现校园精神文明,从而正面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审美情趣、行为习惯以及生活能力等等,使大学生在良好的寝室文化环境熏陶下形成积极进步的文化倾向、高尚文明的生活行为、志趣高雅的文化修养以及健康活泼的阳光性格。

二、高校音乐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关系

音乐文化是精神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形式和载体,也是校园美的精炼、浓缩和升华。它把校园文化的精神意义、传播理念和艺术氛围融入一个个不同音符之中,通过音乐的形式向每一个学生传递校园积极向上的文化精神。大学生的精神风貌是对校园文化的外在体现,可是因为大学生的文化层次、教育背景、接受理念各不相同,所以很难对校园文化、乃至寝室文化有着集体化的精神展现,所以以音乐文化作为媒介桥梁,通过音乐的包容性去影响改变每一个学生的思想认知,去传播扩散寝室文化。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涵,以和谐的校园音乐文化魅力去构建健康阳光的校园文化精神,不仅仅是对校园音乐文化的艺术传承,更是丰富大学生校园生活、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构建校园精神文化的重要途径。

三、寝室文化与音乐文化的互动影响

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缩影,自然也代表和反映着校园文化的精神。形成全面统一丰富的校园文化前提是以寝室为单位构建出健康和谐整体的寝室文化,而这就需要音乐文化的积极影响和促进了。因为寝室成员的思想行为、意识形态和日常喜好都是迥然有异的,为了有效地促成寝室团结和谐的文化氛围,用音乐的广泛性和包容性是最好的途径。对于大学生而言,音乐是没有国界的,是最好的语言,以音乐的形式与学生们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们是享受的,是愉快的,更能够以一种健康、积极、愉快的心态去理解和认知校园文化精神内涵的传达,从而在共同的音乐感受下形成统一和谐的寝室文化氛围。音乐文化教育的目的是诉诸感情、回归人本,它能够让大学生们在校园中找寻到教育的落脚点,找寻到人生的起跑线,能够让每一个大学生感受到同样的激情、同样的理想、同样的斗志、同样的新年,这样寝室的不同成员也会在同一个音乐氛围中唤起共同的精神力量,真正展现出寝室文化应有的精神风貌来。同时,寝室文化对于音乐文化的进一步影响扩大也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音乐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种艺术传达,而寝室文化正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是一个系统而又复杂的大整体,以音乐文化去找寻每一个学生的情感共鸣需要时间也需要过程。但是以寝室为单位,去通过音乐文化传播,去影响每一个寝室成员的思想认知,进而以寝室文化去构建一个和谐统一的校园文化,必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文化作用。

综上所述,校园寝室文化与校园音乐文化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共同作用,既都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都为校园文化的成功构建和大学生精神文明风貌的养成贡献着重要的文化力量。所以,我们应当重视起音乐文化与寝室文化的互动研究,以音乐的视角去构建一个和谐统一的寝室团体,从而更好地展现校园文化风采以及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温海燕.高校寝室文化建设之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

[2]尚飞.论新形势下高校寝室文化的传承与发展[D].齐齐哈尔大学,2013.

[3]张妹姝.高等音乐教育与地方文化建设互动研究[J].艺术品鉴,2015(10):216.

作者:王典 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第六篇: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与民族和谐发展分析

[摘要]滇西位处于中国和缅甸的交界处,位于两国的枢纽之地,因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造就了具有特色文化的地方高校;在滇西高校的校园文化中,体育文化是一个具有多元化、特殊性、覆盖面广、机动性强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体育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滇西地区的经济发展缓慢、地理位置特殊、民族种类较多、文化多元等多种复杂性,研究滇西高校与地方民族文化的交融,对滇西民族和谐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为滇西高校的发展与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滇西高校;体育文化;和谐建设

我国的高校正在以迅猛的速度改革发展,是我国综合实力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高校的发展出现了较大的差异性,且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较多问题。滇西是一个具有经济发展缓慢、地理位置特殊、民族种类较多、文化多元等多种复杂性地区,滇西高校的发展必然受到了影响。2015年初视察云南时,对云南高校的发展与改革,指出高等教育需要完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四大任务。本文研究的体育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具有丰富多样的教育功能,对大学生的体育行为意识有着较大的影响,对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滇西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对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健康意识,形成自我的良好锻炼习惯,综合性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身体素质,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1]P1~2

1体育文化建设是滇西高校人才培养实施的重要途径

滇西高校作为中国与缅甸之间的国门大学,其地理位置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滇西高校的发展与改革应具有其特殊性和代表性。滇西高校的体育文化建设作为其特色发展的代表性之一,应在滇西高校发展与改革中起到补充和基础性作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具有多功能全面教育的效能,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身体锻炼为手段,以各类体育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综合。[2]P5~17高校人才的培养应具有全面性与综合性的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高校发展的一种重要指标和方向。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表现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力等三个方面,体育文化的全面性和多样性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有着较为广泛的影响,指引着学生朝着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方向前进。体育文化是一种亚文化,能有效地整合各项体育工作,构建和谐的校园氛围,是一种学生交流和发展最直接有效的表现形式。[3]P2~3滇西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能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得到心灵的释放,将学习和生活中遭遇的挫折和困难通过体育活动打磨消逝,能在体育运动中学会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同时学会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意志。滇西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不仅能让滇西高校的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感受到心情的愉快,大汗淋漓的身心体验,形成良好的自我锻炼习惯,提高身体素质,还能在体育活动中形成独特的个性,增强自信心、独立性、创新性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体育文化的建设能在滇西高校的人才培养中起到综合性发展的作用,让学生学会积极主动的自我锻炼,锤炼自身意志,形成综合性、主动性、全校性的滇西高校培养模式。

2体育文化建设是当地民族团结的交流平台

一所地方的高校,往往是一个地区具有代表性、综合性、开放性的学术团体,聚集了具有活力、创造力、学习力的青年才俊。同时也是地方社会上开展各类交流活动、比赛项目、养生锻炼、民族文化传统与保护创新的最佳场所。地州高校往往是一个地方最具有学术代表性的地方,对地方的人民群众的思想有着一种无形的吸引力,时刻充斥着地方民族的心理意识。体育文化建设无论从场地设施还是项目文化方面的建设,都对民族团结有着较大的影响力。[4]P2~3场地设施为地方民族提供了比赛的场地,为民族团结交流合作提供了直接性交流的机会,通过民族运动项目或体育锻炼增进了感情。民族体育运动项目的理论研究,增进了民族人民之间的思想交流。经过对民族体育运动项目的探讨和争论,加强了对共同兴趣爱好的认可度,通过交流探讨融合了不同观点,叉流同流,使得民族更强、民族运动更大、民族交流更好。

3体育文化建设是滇西高校社会服务的直接源头

高校是一所为社会培养综合性人才的家园,地方高校根据地方特色和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培养出符合地方特色的综合性人才。无论是私人企业,还是事业单位、教育等单位部门的社会服务行业的人才来源的主力军主要集中于地方高校。[5]P25~30滇西地区的社会服务人才依靠着滇西高校的输出。体育文化能塑造身体、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强的社会服务人才,通过体育活动形成爱好锻炼的行为习惯,塑造了身体健康、形象良好的高校学生。体育文化建设为滇西高校锤炼社会服务人才做好基础性准备,打好基础攻坚战,从心理和身体两方面加强和提高滇西高校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坦诚相对、敢于展现自我等多方面积极的效能。体育文化精神是一种特有的精神财富,是建设高校校园文化的灵魂和核心力量,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做人处事思想观念,分辨事物的正确价值取向,社会化的道德风尚精神,对事物发展的审美观念等正确有效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6]P1~2

4滇西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是滇西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桥梁

滇西高校作为滇西地区的地方特色高等院校,融合了较多地方的人文风情、滇西特色产业、滇西民族运动项目等众多的文化产业。滇西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对于这些文化产业的传播和继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应该具有的功能,能够通过对滇西的文化传承造就滇西高校向着综合性,应用型高等院校的方向发展。体育文化的建设推动了滇西民族运动项目的发展和前进,展示了地方运动项目的独有特性,扩大和提高了地方民族传统项目的宣传力度和有效性。滇西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将滇西传统运动项目传承继续下去,同时将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训练方法多样化,秉承了滇西的优良传统体育运动精神。通过对滇西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传承,也孕育和创造出了对滇西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新型锻炼方式和新的扩展思维,在传统项目上进行创新和创造,致使滇西地方特色民族体育运动项目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萌芽。

5结束语

滇西虽拥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社会意识相对于沿海地区有着一定的差异。滇西高校应占据有利地理位置,建设出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大学,通过对滇西高校的校园文化、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场地设备等方面的建设,打造出辐射东南亚南亚的地方高等大学。同时结合滇西地方民族文化,对滇西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将体育文化建设纳入滇西高校建设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有利于滇西民族团结,有利于滇西和谐社会发展,有利于提高教育对云南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人才保证和支撑服务能力,有利于滇西特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综合发展成为民族团结示范区。

参考文献:

[1]左明星.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与大学文化发展[J].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2.

[2]江光荣.选择与成长[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冯军.高校科研的作于及其影响[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7.

[4]王艳云,左成.探析我国高等校园体育文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

[5]卞会泉.论高校体育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J].四川大学学报,200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