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社会文化理论下二语写作过程的注意研究

社会文化理论下二语写作过程的注意研究

摘要:注意和意识是二语写作过程中的重要认知因素。本研究在二语写作过程中使用范文中介工具,从社会文化理论视角分析不同水平的大学英语学习者的注意内容和意识程度。旨在了解学习者注意的个体差异,探讨注意内容起源和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以便更好地理解二语写作的心理过程。通过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得出,学习者注意到语言层面和非语言层面的六项内容:语言表达、篇章结构、写作内容、学习策略、社会环境和情感要素;通过量化分析发现学习者的英语水平与其意识程度相关,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初步讨论。

关键词:社会文化理论,注意,意识程度,语言水平

1.引言

注意是二语写作输出活动中的一个重要认知因素。有关注意对语言习得的影响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注意是一个将输入转化为吸收的必要且充分的条件(Schmidt 1995,2001;Leow 1997;Robinson1995,2003);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注意有助于语言学习但并不是必要条件(Trustcott 1998)。后来的许多实证研究证实了越多地注意越有利于学习(Rosa&O’Neill 1999;Mackey 2006;Mackey et al.2000)。笔者认为在语言信息加工过程中注意对学习过程有调节作用,关键是如何引起学习者的注意。不同的输入中介,学习者注意到的内容和意识程度是不同的,必然引起不同的学习效果。国外不少学者探讨了注意的发生机制、功能和作用。注意是指学习者在接触语言输入过程中有意识地注意到语言特征的过程(Schmidt 1990)。Schmidt(1995)还指出注意要求的是学习者集中的注意力和意识,潜意识的学习不能解释二语习得过程。Swain和Lapkin(1995)提出了输出的注意触发功能可以有意识地促使二语学习者认清自己语言中的问题。另有认知学家研究了注意系统分为警觉、定位和察觉三个网络(Tomlin &Villa 1994)。Skehan(1998:56-58)的信息处理模式强调大脑对语言输入的加工处理以及由此所引发的中介语的发展,其核心就是注意。VanPatten(1990)的研究发现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学习者在处理语言输入时,对语言形式和内容的注意力形成竞争关系,对于意义的注意优先于形式。也有学者探讨了语言形式与注意的关系以及注意对写作结果的影响。例如,Qi和Lapkin(2001)证明了在二语写作过程中通过提供不同的反馈方式引发学习者对语言形式的有意注意,有利于促进学习者习得语言。Griffin(2004)研究了二语写作中十名英语水平不同的学习者分别写就了不同题目和难度的三篇作文,结果发现注意频率与被试的二语水平无关,对写作结果的影响也只限于语法方面。Hanaoka(2007)考查了二语学习者在撰写、对比、及时修改和延时修改四步写作任务中自发注意对写作修改的作用,发现被试更多注意范文的词汇特征;其次被试在对比范文时最容易注意到自身写作过程的问题。国内对于注意的许多研究都考察了在不同的写作反馈模式下学习者的注意对写作成果的影响。例如,闫嵘(2001)考察了二语写作过程中学习者自发注意与教师反馈引发注意的关系及其对习作修改的影响。王改燕(2007)比较了注意内容和注意形式对学习者中介语发展的作用。赵永青和孙鑫(2009)观察了两名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过程,从语言、内容和结构上分析了注意的分布和意识程度。另外也有一些研究将该理论应用于词汇和阅读的教学中,探讨有意注意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冯志静2015)。王小宁(2015)在动态系统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了二语词汇习得中的注意类型、意识程度、注意力的稳定等呈现动态、非线性、自组织性等特点。总的看来,有关注意研究的视角和范式各异,关于注意的类型、强度、注意的作用尚未达成共识。单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探讨注意是不够的,我们有必要了解在社会活动的参与过程中注意机制的发挥。Vygotsky(1934/1962:3)认为人所特有的高级心理机能起源于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并受中介活动的影响。社会文化因素在人类特有的认知发展过程中起核心作用,语言习得被认为是社会活动和认知过程交接在一起的社会文化现象(Lantoff &Thorne2006:178-181)。Vygotsky(1934/1962:69)的社会文化理论强调学习的社会交互性,强调每个人从受外界规范、控制过渡到自我规范、控制的过程中需要中介工具的支持。在这个被中介所认知的过程中,注意机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二语写作教学过程中使用范文中介,从社会文化理论视角描述不同水平学习者的注意内容和意识程度,探讨社会环境、学习者个人因素对注意的影响,以期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二语写作的心理过程。

2.研究方法

2.1 研究问题

具体研究问题是:不同水平的英语学习者对作为中介工具的范文分别注意到什么?他们在此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意识程度是怎样的?

2.2 研究对象和写作任务

某本科大学二年级的60名大学英语学习者参加了本次实验。他们均已参加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在500分(允许参加四级口试的基本线)以上的30名被试划为高水平组,该组的平均分为530分。成绩在450分以下(包含不及格)的30名被试划为低水平组,该组的平均分为438分。写作任务是在30分钟内完成一篇定题作文“Love is alamp”。被试先自主写作文,再接受相同的范文,范文阅读时间是15分钟,最后进行再写作。

2.3 数据收集

注意作为一种内在的语言加工过程,对于该过程的考察主要采用内省法以及延时测验,比如回顾式调查问卷和访谈(Robinson 1995)。Bao和Takako(2011)的研究发现内省法能够更好地统计注意频率。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内省法和随后访谈。内省就是让被试在做事情时观察自己大脑的工作情况,并随时报告出来(刘润清1999:86)。在本研究中被试需要即时用母语报告对范文的注意过程。研究者将所有录音材料均转写为文字,对于不确切的报告记录我们进行了随后访谈。在数据的处理上,采用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即在系统性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反映事物现象本质的核心概念,然后通过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建构相关的理论或者归纳总结。在本研究中我们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初步分析,粗略编码;再经过反复阅读、不断比较、提炼归纳,形成聚焦编码。

3.研究结果

从写作的表面行为来看,两组被试的写作行为没有太大差异。在对被试的写作过程做深入分析后,发现他们在注意的内容和意识程度上存在明显差异。

3.1 注意的内容

根据扎根理论的研究步骤,首先对收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开放编码。通过对原始数据的归纳总结,发现学习者明显注意到自己与范文的写作差距,具体来说是分布在语言表达、篇章结构和写作内容上。学习者对语言表达的注意主要是自己作文中有很多语法错误,用词不准确;而范文的语言表达地道,句式变化多。学习者对篇章结构的注意主要体现在段落衔接、连贯性、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写作篇幅等;比如:“文章组织还不错,头段引出主题,中间展开阐述,最后总结,但不够条理。”学习者还注意到写作内容立意的深度,是否有举例子论证,写作中心是否突出。比如:“范文中的Love范围更广,而我文中的Love很狭隘,仅指Love betweenlovers,境界上和思想深度上较为浅薄。”其次,不管是高水平还是低水平的学习者都注意到语言学习的社会大环境、学习策略以及与主题相关的情感要素。被试对于个人学习策略、社会环境和情感的觉知,是意识的基本特征和高级形式。学习者对于学习策略的注意比如:“发现自己平时也经常背,但考试一般用不上,说明我还不懂得运用。”对于当前社会文化环境的注意比如:“当前社会学英语的人很多,但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一方面人们的学习兴趣不大,另一方面教学模式老套。”对于写作主题的注意比如“作文反映了人们的真实情感。我在写这篇作文的时候心情是很激动的,爱对于人类非常重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让世界更美好。”这些都体现了学习者的情感感知和思维方式,也体现了丰富的文化信息。通过开放编码,我们从原始数据中提取出独立的范畴概念。在聚焦编码时,我们对这些概念进行分析比较,整合出更高抽象层次的范畴。被试注意的内容分为语言层面和非语言层面两个主范畴。

3.2 意识程度

在本研究中被试对范文的内省反思都是有意识注意的表现。本文依据Schmidt(1990)和Leow(1997)的标准对被试的注意内容在意识程度上加以划分标注。(1)注意层面:用一定的语言或者元语言(“不对”、“不是”、疑问句等)说明注意到某一方面。比如,与范文相比我意识到了自己写作的差距。该被试仅仅是用语言表述出了注意到差距,没有具体说明差距表现在哪里。在读范文时想看看范文的立意和自己的有什么不同,看看应在什么地方改善。该被试用疑问句形式说明了注意到的方面———范文立意,并且用一定的语言“有什么不同”、“在什么地方改善”进行简单的描述。(2)理解层面:运用具体语言对注意到的方面进行说明、解释、评价等的元认知策略。比如,第二段第一句起过渡作用,举了两个例子来具体说明自己的观点。该被试注意到范文语篇之间的衔接,同时解释用举例子的方法进行过渡衔接,使用元认知策略有进一步的说明。社会文化理论视阈下二语写作过程中“注意”的研究•15•不管是高水平组还是低水平组,被试都集中注意到语言表达层面,几乎每一位被试都注意到语言表达,两组对语言表达的注意频次都为28。这说明如何用英语表达其内在想法是学习者最为关注和学习最困难的地方。英语对于大多数二语学习者从根本而言是一个表达工具。在篇章结构和写作内容上,高水平组被试比低水平组表现出更多的注意,这说明高水平英语学习者具有较好的语篇意识。在学习策略、社会环境、情感要素方面两组被试的注意分布是基本一致的。不同水平的学习者都有意愿通过努力提高自身的语言水平,学习者也都意识到范文强调爱心的重要性。从注意的六个方面具体来看,两组被试在意识程度上存在明显的差异。高水平组对各项内容的意识程度明显高于低水平组,高水平组的意识程度b总计89,而低水平组的意识程度b仅仅61。高水平组的意识程度a总和为3,远远低于低水平组的意识程度a的总和17。由此我们得出被试意识程度的高低与其英语水平相关。同样是对于语言表达、篇章结构等层面的注意,高水平组的意识程度高。比如在语言表达用词上,高水平组描述为“第一段的utmost用得很好,第一句特别强调爱对于人类非常重要”,对注意到的方面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评价。相对照的低水平组描述为“自己的作文用词上不是很恰当,而且有很多重复”,对注意到的方面停留在用简单的元语言进行说明的程度。在篇章结构上,高水平组多数被试都发现“第一段引题,第二段举例说明,第三段总结”;而低水平组的被试处于“范文的思维框架是怎样的?”、“范文结构好”等表层注意方面。

4.讨论

首先,从注意的内容来看,两组被试对语言表达层面的注意显著高于对内容结构等其他方面的注意,这说明学习者非常重视写作中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与当前中国英语教学的大环境密切相关。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反复强调语言表达体现一个人的写作水平,并重点练习用词选词、句型变换等表达技巧。另外,在随后的调查中许多学生都认为一篇好的汉语作文就是要有优美的语言,对母语写作的这种直观经验被应用到二语的写作实践中,可见母语文化对学习者二语写作也有重要影响。甚至有些被试反映就是先用汉语思维再翻译成英语进行写作,其中的语言表达最为关键。学习者对语言表达的重视要求在今后的写作教学中仍然要强化这方面的培训。其次,两组被试都反映出对非语言层面的注意,包括对学习策略和社会环境的反思以及对作文主题的情感认同。意识的系统结构性决定了当人们在注意着什么的时候,总是在感知、记忆、思考或体验着什么。当学习者注意到与范文的写作差距时,都深刻地感触到需要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提高自身。根据维果斯基的观点,个体所有的高级心理机能都是社会关系的内化。人的心理结构的变化离不开各种符号作为中介。从这个角度看,学习者由范文引发的注意过程是一个社会交往过程,其本质是个体的,也是社会的。比如,学习者关注背诵与写作、用英语思维等学习策略,这些都是日常教学活动在其意识系统内的印记。学习者意识到当前社会学英语人多水平却不齐,批判性地看待当前的教学模式以及对于爱心的赞扬,这些心理活动的源泉都是作为人的社会生活与社会活动产物的文化。学习者运用语言参与社会活动,获得语言和文化知识,这些存储在大脑中的社会文化因素在范文中介下激活、涌现和生成。中国当前外语学习环境的复杂性以及传统哲学中对于爱与和谐的理念,已在被试学习者意识中根深蒂固。范文作为中介触发了学习者的内在认知。人们所处的环境与人们的内部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的心理机能从根本上说是一个由文化工具、活动和概念所组织的受中介作用的过程。二语写作教学应该重视其中的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整合各种教学策略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最后,学习者的英语水平影响其注意内容和意识程度。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决定其认知过程。语言水平不同,写作者关注的焦点往往不同,设定的目标也不同,这些不同的目标引导着写作者注意力资源的分配。高水平的语言学习者在发现问题时采用元认知策略解决问题的程度较高。学习者只有达到一定的综合水平并对输入中的元素能够进行自动加工之后,才能分配出一定的注意资源进行有意识的学习和思考。注意的效果受学生二语水平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取适当的内容引起学生的有效注意。

5.结语

写作不仅是个体认知过程,也是一种社会心理行为(王俊菊2013)。注意在写作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习者注意到什么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密切相关。通过注意内容的分析,我们发现写作认知活动包含于社会交往中。全面研究二语写作的心理过程离不开对学习者文化语境的考察。本文对注意的内容和意识程度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是使用范文这种中介工具得出的结论;将来的研究应该在教师中介、同辈辅导等课堂环境下分析学习者的注意过程。从注意的角度研究二语写作过程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探讨的热点问题,期待更多相关研究的出现。

作者:厉建娟 单位:山东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