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现代文学的父亲形象探究

现代文学的父亲形象探究

[摘要]我国的文学发展历程中,父亲的形象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特点。父亲形象是与文学作品所处的时代与社会背景密切相关的。文中阐释了三类父亲形象,折射出社会的嬗变、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转型。

[关键词]现代文学;父亲形象;社会背景;历史背景

一、引言

父亲的角色在现代文学中经常出现,具有多层次的丰富的意味。我国数千年来一直属于家族本位制,而“父亲”的身份在一个家族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代表着一个家族的权利。我国的现代文学作品中,“父亲”的形象经常出现。不少文学研究者也将这种现象与作品发表的年代和社会背景相联系,给出了各个角度的分析。但值得关注的是,与对现代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农民以及女性等人物群体进行分析的成果相比较,当前对于父亲形象的研究成果依然相对偏少,不少深层次的问题还亟待研究。本文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将现代文学中的父亲形象作为研究对象,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

二、现代文学中的父亲形象

(一)沉默忍耐的父亲形象

自五四时期以来,不少文学作品的情节中出现了父子冲突。同时,父亲的形象在此类作品里不再高大正确,而是被否定和被压制。作者所表达出来的对父亲的感受,往往偏向于同情可怜。“父亲”这个概念所应具备的精神上的丰富性变得荡然无存,沉重的生存压力使父亲的形象变得卑微。此处以作家张天翼的代表作之一《包氏父子》以及著名作家老舍的小说作品《离婚》为例进行阐释。父亲形象的沉默忍耐,首先体现在作品中的父子冲突中。不同的文学作品中涉及到父子冲突的并不少,往往将父亲塑造成强权的形象,具有鲜明的象征意味。但是在这两部作品里,父子之间的冲突,又重新回到了最普通甚至乏味的生活场景。在这里,父子之间的冲突与时代之间、与意识形态之间几乎毫无联系,透过冲突所体现出的,也属于人间最平庸的悲剧,从而使作品具有了与众不同的韵味。一方面,无论是《包氏父子》还是《离婚》,“父亲”的角色从未显示出自身“强权”的一面,父亲不再代表权威,仅仅是一个家庭角色的指代。在此类作品里,父亲被生活压弯了肩膀,为了生存已经不再顾及尊严与人格。正是由于以上的原因,此类作品里涉及到的父子冲突往往不具备激烈的场景,反而以极其安静平和的方式发生。《包氏父子》中的“父亲”生性懦弱,而《离婚》里的父亲则腹中空空。但他们却肩负着家庭的重担,内心在不平衡的付出中逐渐崩塌。在传统的父子冲突情节中,“儿子”往往是新事物的代表,拥有活力并得到读者的认同。但在这类作品中,作为“儿子”却不思进取,与沉默忍耐的父亲形成了另外一种对照。无论是《包氏父子》还是《离婚》,均有意隐去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其情节中的父子冲突也难以找到社会层面的深层次原因。在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里,父子之间的矛盾却愈演愈烈,使“父亲”的形象愈加悲凉无奈。这一类作品由于摒弃了时代背景,仅仅以寻常小事作为故事展开的舞台,反而有了异样的特质,开辟出一个新的书写空间。其最为与众不同之处,在于表现出了难以掩饰的亲情尴尬。首先,父亲虽然忍辱负重,但依旧是深爱自己的孩子的,愿意为了孩子牺牲自身;但与此同时形成鲜明反差的是,父亲所付出的爱难以得到孩子的认同,也远远无法达到孩子的要求,这种矛盾的存在,使作品体现出悲剧的色彩。父亲希望儿子能够成功,因此将自身的一切都押在了儿子身上。在《包氏父子》中,“父亲”的职业是仆人,一辈子奔波,衣着破旧,营养不良,却以自己的儿子为精神支柱。然而儿子并未像父亲期望的那般成长,不断被学校开除,每一门课程都不及格,父亲的心愿最终落空了。而深层的原因则在于父亲与儿子之间的价值观迥异。在《离婚》中,“父亲”付出了自己的苦心,儿子毫无感动,终日沉浸在声色犬马中,父亲望子成龙的愿望彻底破灭了。两部作品中,父亲对儿子的种种付出,反而使得父子之间缺乏一种亲密无间的情感依恋关系。因此作品为读者带来的种种反思也是极为深刻的。鲁迅曾经问出“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他在不同的文章里反复倡导父亲应该对孩子“放手”。而深受中华文化浸染的人们却往往难以逃脱父子关系的定势。由此而导致父亲所付出的爱越是深刻,孩子就越发的骄纵无知,最后带来的只有幻灭和痛苦。而鲁迅所倡导的“以幼者为本位”,则为此类“父亲”指出了明路,只有让孩子遵照自身的规律去成长锻炼,去接受社会的洗礼,才能最终长成参天大树。而沉默忍耐型的父亲显然背道而驰。父亲失去了自我,使儿子难以找到可效仿的权威。本来父亲是儿子的依靠,最终却演变成了父亲将儿子视为精神支柱。读者在感受此类作品的时候难免唏嘘,并引起深深的反思。只有让孩子如鲁迅先生所倡导的那样“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才能真正使其长大成人。因此这些作品即使在当今,也有其深刻的存在意义。

(二)温暖宽容的父亲形象

在现代文学中,父子冲突只是父亲形象的一个侧面,而占据我们视野的,还有父亲与孩子间的其他关系。虽然近代的军事和政治更迭对社会的嬗变造成了深刻的影响,但父亲的温暖和宽容也经常呈现在一些作品中。在这个类型的父亲形象中,父子之间的关系十分和睦,父爱能够体现在字里行间,体现在各处情节中。父爱首先能够温暖孩子的生活与成长,最贴切的例子当属散文家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散文无疑是成功的经典,一方面纤毫毕现地描述了父子间的情感,另一方面也构建了一个生活化、真实的父亲形象。如果联系到当时的社会背景,当时处在启蒙思潮冲击社会现实的状况,不少作品往往在涉及父亲形象时,表现出对血缘亲情的疏离,这就更加凸显出朱自清作品的独特性和特有的价值。除了对儿女的关怀,温暖宽容的父亲也往往对孩子的人生进行引导。以著名作家冰心的代表作之一《去国》为例,该作品的主题本为体现出对人才浪费的痛心,但其中的父亲形象同样可圈可点。《去国》中的父亲名叫朱衡,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表现出了宽阔的胸襟和高远的见识,因此能够结合自身的社会经验来评估社会现实,并给自己的孩子指出了自身的努力方向。在作品中,主人公17岁的时候便被父亲送到大洋彼岸学习建筑,父亲同时将国内的社会现实告诉孩子,让他不要盲目乐观。父亲的这些举动十分理性,但对儿子的人生选择却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将这部作品置于“五四”时期的社会背景,就更能体现出父亲对子女的开明。冰心在其他作品中也塑造出一些温良敦厚的父亲形象,包括散文《梦》,父亲带着女儿去赶赴好友聚会,父女间的快乐温馨跃然纸上;而在作品《往事》中,更是以大量的笔墨描写父亲教女儿骑马。将冰心的不少作品组合起来,能够拼接出一个坚强果敢又柔情似水的父亲形象。除此之外,沈从文等人的作品中的父亲形象也往往属于此种类型。温暖宽容的父亲形象可以在现代文学的不少作品中找到,首先这些形象当然来自作家所经历的现实生活,另外也受到我国传统中源远流长的“父慈子孝”思想的影响。虽然封建社会有“父为子纲”的说法,但自古以来人们都没有无视父子之间的亲情。除了强调父亲的地位与责任,父爱也是经常被提到的一个主题。父爱没有母爱那般贴肤,因此对父爱的体味需要独特的情境,只有孩子渐渐成长,成为一个精神上不依赖别人的独立的个体,才能逐渐了解和理解父亲对自己的深沉的爱。阅读这类作品时可以感受到,作家对事物和情节的描写,往往来自对父爱的细心体味之后而升华出的绵绵情感。由于我国近代史的波澜,现代作家的经历也打上了社会的烙印,但一脉相承的是对亲人和家国的思念。所以,不少作品中均能够体现出故乡人事的诸般美好。在这样的背景下,作品里的父亲往往十分慈爱,对子女非常爱护,体现着人性的美好。成年之后,作者们渐渐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以及远走他乡的孤单,此时就更加对父亲和家乡怀念,在作家思念的发酵中,父亲的形象凸显出来,温暖且值得回味。可以说,对温暖宽容的父亲的描写,一方面体现了作者对于自己所体会到的父爱的细致描摹,另一方面,也可以看作是作家借助自身的作品来表达出自己对于理想人生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对人生的回味。同时,也受到我国源远流长的“父慈子孝”思想的深刻影响。在这类作品中,不再有匠气的道德说教元素,生活中的明亮与温暖在作品里被还原了,作品虽然看待世界和人生的视角各有不同,但对于父亲的美好灵魂的认同、对于家国中的温暖情境的感喟,均是一致的。而作品中温暖宽容的父亲形象,伴随着父亲和孩子之间的和谐相处,体现在种种温存的细节描写之中,有时是温暖的回忆,有时是忧伤的感怀,最终的主题均集中在“情”上,能够让读者透过文字浸润在作品的氛围里,引起共鸣。

(三)复杂的父亲形象

人性是一个多面体,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也不是非黑即白的。这就造成了一些现代作品中的父亲形象具备了复杂的韵味:一方面具有天伦之爱,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人性之恶。本文抽取两部作品,分别是作家路翎创作的小说《财主的儿女》以及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小说《憩园》。作品中一方面对父亲具有天然的依恋,另一方面则表现出对现实的感伤。在上个世纪的四十年代初至四十年代末期,社会发展的趋势已经由辛亥革命后的思想革命逐渐向政治革命转化,社会民众所关注的主题聚焦在民族救亡方面。这样的社会背景会渗透进当时的文学作品里,因此同时代的作品中有很多作家发出了爱国的呐喊。正是由于外部世界的喧嚣混乱,人们反而更加依恋家庭的抚慰。此前的作品往往专注于对封建家庭所体现出的“罪恶的渊薮”进行控诉,这种双重的矛盾就是作家的作品体现出对于家庭的否定与依赖的矛盾态度。一方面,他们难以罔顾现实而彻底背离家庭,另一方面又对家庭有着深厚的情感。由此而对父亲的形象描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往作品中的父亲形象是单一的,有时具有专制性特点、有时具有苦难的特点,而在新旧交替的时代,父亲的形象发生了变化,同时具有了专制与慈爱的特质。这主要并非是作者创作自然的演变,而是外部时代使然。由于社会和民族矛盾逐渐变得尖锐,不少作品往往在作品之中将家族的故事置于时代的变迁中,因此对父亲形象的批判逐渐隐退,取而代之的是对家国的忧思。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家庭内部的父子矛盾不再是人们关注的主要对象,“父亲”形象的更多侧面被展示出来,体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复杂性。父亲身上一方面浸润着传统文化的因子,另一方面也闪耀着父爱的光芒。这个类型的父亲形象,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出父亲的真实面貌,从不一样的视角表现出父亲的各个方面的品质,因此也变得较为真实和厚重。父亲是一个家庭的“领导者”,这个角色具有一种天然的威严,因此孩子往往无法与其亲近,父亲角色具有的这些封建性令儿女感到疏远,但父爱如泉水一样汩汩而出,也会在不少时候令儿女感动温暖。在作品《财主底儿女们》以及小说《家》中,父亲的形象均属于封建体制的大家庭的家长,作者对父亲一方面具有鲜明的批判态度,另一方面也有赞美,因为父亲同时也表现出父爱的温情。《家》中的父亲曾经有过不少不堪回首的劣迹,甚至在情感上背弃了“我”的母亲,同时也使之与孩子们的关系日益疏远,但一旦父亲与子女之间有了冲突,父亲却总是先行让步,体现出深沉的父爱。由此可知父亲的形象不再单一和简单,而是集中了人性的两面性和复杂性,显得十分真实。在这类作品中,作者对所描写的人物不再是单一的、扁平的,而是变得富有层次性,更加接近人性的真实。这样的人物出现在作品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中,更加能够触发读者的思考,也更加便于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在复杂性的“父亲”形象中,父亲这个身份并非仅仅指的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父亲,而是综合了家庭层级和社会现实的形象,与外部世界的变迁也息息相关。这就使父亲的身上体现出更加多面的特点,成为作品中体现出的一个指代物或者一种象征,而这一切均可以追溯到中华民族历朝历代流传至今的伦理观念。任何的作家与其时代都不是隔绝的,作品中将以上的父亲形象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相互融合交织,就使作品里体现出更加丰富的内容。父亲的角色不再是单一的,其所涵盖的内容变得多面、多层、多意。父亲与孩子之间的矛盾依旧存在,而父爱的温暖也是孩子体会到不一样的感觉。每一个作家都面临着如何书写父亲的课题,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嬗变,这个颇具意味的父亲形象,还会不断发展演变下去。

三、结束语

文学作品中的父亲形象,是与作品所处的时代与社会背景密切相关的。我国漫长的文学发展历程中,父亲的形象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可以说,父亲在文学作品里的呈现,暗含了作者对于社会的理解和对于所处文化时空的感受。由作品里的父亲形象,能够折射出社会的嬗变、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转型。当前我们处在一个新的时代,全社会的精神方向和文化发展处于前所未有的变动之中,如何看待此时此刻新的规则与秩序,如何在新的起点重新书写父亲的形象,是每一个写作者需要关注和正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明杨.三十年代女性文本中的“父亲”形象[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8):103-105.

[2]陈千里.凝视“背影”———论20世纪中国文学中父亲形象的文学塑造与文化想象[J].天津社会科学,2003,(3):99-103.

[3]王爱松,贺仲明.中国现代文学中“父亲”形象的嬗变及其文化意味[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77-85.

[4]解浩.现代家族文学中的“父亲”形象浅析[J].江汉论坛,2013,(9):55-59.

[5]陈澜.现代女性作家笔下的父亲形象[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9,29(4):76-78+81.

[6]赵梦颖.“重构”父亲的意义———20世纪50至70年代文学文本中的父亲形象书写[J].新乡学院学报,2014,31(9):35-37.

[7]李泽月.“父爱之山”的崩塌———从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角度分析张爱玲作品中的父亲形象[J].阴山学刊,2016,29(3):33-36.

[8]刘洋.理智与情感的悖论式书写———梅娘小说中的父亲形象及创作心理[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31(10):24-26.

[9]张富洪,申荷永.传统文化与心理学视野下的父亲意象研究回顾[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37-40.

[10]陈千里.凝视“背影”———论20世纪中国文学中父亲形象的文学塑造与文化想象[J].天津社会科学,2003,(3):99-103.

[11]陈倩.浅谈鲁敏小说中的父亲形象———读鲁敏《墙上的父亲》[J].文教资料,2015,(36):97-98.

作者:刘静 刘青云 单位: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