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假账产生的原因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假账产生的原因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国内的经济和国外接轨,市场经济日益成熟,会计这个行业成为了热门行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但是很多企业为了自身利益,会计假账已经成为高频发事件,会计造假对社会的危害很大,对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是一种严峻的挑战,不利于我国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对于企业自身来说也是一种隐患。为了保障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文章将展开调查研究,对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假账的现状、出现的原因、解决的方案进行阐述,尽最大限度减少会计造假事件发生频率。

关键词: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假账;产生的原因;对策

一、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假账的骗术种类与手段

因为各行各业的业务内容不同,还都设有会计部门,因此会计行骗的手段很多,国内外会计造假的案例层出不穷。下面对主要的几种会计假账类型进行总结分析。首先就是虚列企业收入。其次就是虚列成本费用,一般企业都会有一定的经营成本,很多会计过分的夸大了成本,没有按照规章制度计算成本。其三就是虚构企业财产,一般企业出现坏账、烂账的时候,企业为了节省成本,过高或者过低的评估资本,将一些不属于自己或者直接不存在的资本化为己有的虚假现状。四是虚构企业负债,一些企业为了减轻自身的债务,违法乱纪,将一些企业的盈利改动为负债,非法占有部分资产。还有就是虚列企业利润和虚列所有者权益等等,这六大类会计造假骗术手段给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

二、商品流通企业产生会计假账的原因

所有的会计造假行为都是为了获得利益铤而走险,涉及到的因素很多,范围也比较广,下面就几种比较普遍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会计法规缺陷与执法缺乏严肃性

我国市场经济起步很晚,会计体制还不够完善,算得上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因此会计法还存在着很多的缺陷,国家为了规范会计行业的弊端出台了不少法律条文,但是力度还不够,很多企业单位为了利益的最大化钻国家的空子。有关单位还存在着执法不严的现象,对会计假账的行为睁只眼闭只眼,执法的力度还不够,是很多企业单位敢大胆放肆的做假账。

(二)企业两权分离和企业治理结构的影响

很多的企业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开来,所有者只看报表和定期分红,对公司内部的事物鲜有问津,赋予职业经理人(经营者)巨大的权力。而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利益点不同,所有者的意志不可能百分百被经营者执行,双方利益出现对立的时候,会计假账的现象往往就会发生。这些会计假账往往都是企业的管理层指使进行的,他们蒙蔽国家和投资者进行违法操作,获取不正当的利益。

(三)会计监督制度不健全和监督力度缺乏

国内的会计监督主要靠的就是企业内部、社会和政府,然而我国的会计监督力度不够,很多时候主要靠企业内部的监督,财务管理很混乱,也没有确切的规章制度。加上很多企业为了保护自身利益,监督工作都是表面上的,不能有效的执行。社会监督起步很晚,力量还很小,成千上万的企业面前数量远远不够,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一些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还不够高,不能很好地执行自己的义务。政府部门还没有制定出一套完成的审计制度,所有和财务有挂钩的机关单位相互之间联系不够密切,缺乏沟通合作,导致会计行业弄虚作假的行为很泛滥。

(四)会计制度还不够健全、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

我国会计部门一方面不仅仅受企业的领导,还要受政府部门的领导,出现了执行上的混乱,会计工作者的工作与自身利益不挂钩,一些能办好事、干实事的会计人员合法权益还得不到保障。企业用人单位对会计的职业道德要求不高,会计人员缺乏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一旦为了眼前利益,会计人员很容易违法操作,制造假账为自己谋私利,对企业、对社会、对国家都是极不负责的。

三、防治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假账的对策

(一)必须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会计制度和准则体系

这就需要国家出台强硬措施,对会计假账的行为进行坚决抵制,严格执行处罚措施,对目前的制度体系进行全方位的审视夺度,借鉴国外的经验,除去与国情不符的,坚持改革,完善法律法规、会计制度和准则体系。

(二)加大有关会计法规的培训和执法力度

相关执法部门必须要依据法律条文所规定的,对会计假账严厉打击,对涉案人员实施依法处罚,将这些逾越法律和道德底线的会计人员绳之以法,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法律和思想道德教育。对于执法部门一些工作作风不端正,不能依法办事的人员进行教育批评,屡教不改者踢出执法单位。

(三)健全企业治理结构,发挥股东

参加管理企业的主动性很多企业管理人员架空股民权力,大权独揽,不让股民参与企业管理,财务不公开、不透明。针对这种现象,企业必须要改革,让股民真正参与到企业管理中去,赋予董事会最高权力。另外监理制度一定要严格执行,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绝对不能流于形式。

四、总结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假账产生的原因很多,如果不能有效地处理,对企业、对社会、对国家都是巨大的隐患,必须要发动企业内部、全社会以及政府协同合作,采取相应的措施,坚决抵制会计假账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张勤.浅析我国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及其对策[J].经济师,2015(01).

[2]殷勤凡.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的制度因素分析[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16(03).

作者:黄爱华 单位:衡阳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