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常见问题思考

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常见问题思考

摘要:学生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但随着教改的不断推进,可以看出,一成不变的学生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无法契合以人为本的先进教育管理理念。那么,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况,学生管理工作应该如何进行?其行之有效的管理途径与方法是什么?怎样才能解决多种多样的问题?笔者愿就这个问题和大家详细探讨一下。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问题探析

一、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两个常见问题

1.学生工作者对学生的管理方式手段单一、教育理念陈旧。有些学生管理工作者的管理方式缺乏人本思想,只会采用简单、易操作、一刀切式的行政命令手段,这类教师不在意学生的个体发展,不关心学生间的流行文化,这种师生间的公式化的工作方式导致师生间缺乏深层次的感情交流和思想共鸣。对学生的了解不深入,一遇到问题无法精准地找出当前工作中的症结所在。因此,学生工作者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必须及早予以改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积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才能最终做好学生管理这项工作。

2.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日益复杂,但这方面的工作经验匮乏。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交通通讯手段的迅速提升,地域限制对学生的报考地点的约束越来越小,相反,越来越多的学生更希望到一个离家较远,有着不同的文化氛围、新奇的环境中去学习、生活,希望体验一种不同的人生。但是,对于个别来自偏远乡村的少数民族学生,由于那里的教育条件比较差,他们身上还保留一些比较落后、不合时宜的行为习惯。此外,少数民族学生很多都来自于经济落后的省份,这些学生大多生性淳朴,性格单纯,秉性善良,但经济的不宽裕又使他们比同龄的孩子多了些自卑感。这时,对于如何管理这些来自不同民族、属于不同文化圈子,拥有不同信仰的学生群体,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经验匮乏。

二、探索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新方法

1.学生工作者对学生的管理方式应趋于多元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求学生管理者想要掌控学生的思想动态,就需要与时俱进,积极了解学生所热衷使用的网络用语、热门社交软件,甚至热门网游,通过扩大与学生互动的深度和广度,拓展师生的交流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有效把握甚至成功引领学生的思想动向。此外,采用多元化的学生管理方式也可以增进学生管理工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了解学生的习惯用语。大学生是网络用语的重要使用人群之一,且网络流行语也不乏一些诙谐幽默正面的语言,因此,学生工作者大可不必将之一概而论、统统排斥,而是应当逐一甄别,然后在使用上对学生加以正确地引导。此外,对网络流行语的熟知,既可以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有利于与学生的思想交流与互动,又可以进行正面的思想教育。学生工作者应当积极思考的是如何利用微信在虚拟世界中与学生互动。学生工作者应当主动与学生互加为微信好友。许多教师坚信微信、QQ等手机聊天软件是干扰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实际上,手机并不能决定人的生活方式,只是它的某些功能满足了人们的某种精神需求而已。换言之,手机可能影响学生的生活形态,但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当学生痴迷于手机时,教师更应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应关注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积极性,同时,关注学生是否处于有利学习的外部环境,是否置身于浓厚的学习氛围。此外,在大学校园,禁用手机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学生工作者不应因循守旧,对学生使用新生科技一味地“围堵”,对网络平台一味地抵触,而是应当顺应网络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接受微信等社交平台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这一事实,因势利导,积极思考如何利用微信去正面影响、教育学生,逐步探索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更为合理的应用,让现代技术为学生管理工作服务。

(1)学生工作者可以利用微信信息,倡导正确的价值观,积极传递正能量。此外,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对教师的了解愈加深入,对教师也就愈加信任。因此,微信平台实质上也是增进师生互信的平台。

(2)在现实生活中,师生关系往往较为严肃,学生难以对教师完全敞开心扉。学生工作者可以在微信上面常与学生聊天,主动关心学生,分享学生的喜悦,倾听学生的心声,不吝于给学生取得的成绩点赞。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观念本身注重个性化发展,而微信营造了一种轻松惬意的社交氛围,学生更可能在朋友圈中对朋友们透露心声,畅所欲言,因此,微信平台极有利于个性化的学生管理与有针对性的教育。

(3)学生的主业就是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微信随时答疑,为学生授业、解惑。师生不必拘于固定时间,可以随时线上讨论切磋,将课堂延伸到课外。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推荐优质的学习类的微信公众号,比如英语美文等,引导学生将平时一些碎片化的点滴时间利用起来,随时提升自己。

(4)学校的重大事件,比如让学生了解学校、系、部获得的新荣誉,在学生产生荣誉感、自豪感和归属感的同时,提高对自己的要求。

(5)学生在微信上一些抱怨之类的信息,教师也要有容人之量,应尊重、理解学生的想法,换位思考,积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在微信的平台上,教师应尽可能维持平等的师生关系,在交往中贯彻让学生在学生管理中充当更加重要角色的教育思想。

(6)微信作为一种实时的交流工具,可以实现信息的快速传播,教师可以及时将班级一些事务布置下去,还可以集思广益,即使大家无法同一时间坐在教室里共同商讨,也可以交流意见,打破了师生互动的空间和时间界限。

(7)微信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同学间彼此分享美好的事物、成功的喜悦,可以让学生产生彼此追逐的动力,争取别人也为自己的成功点赞,形成你追我赶、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良好局面。

2.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的研究,努力开拓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新举措。对于生活环境各异、民俗习惯各异、文化基础各异的复杂学生群体,学生管理者应以宽容、理解的心态去对待,并用自己的良好素质和道德修养潜移默化地施以影响,以细雨巧润的功力引导少数民族学生逐步步入规范的行列。同时,学生管理者要积极创新,不断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的研究,再结合学校的现状,积极探索学生工作新途径,力求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

(1)鼓励各民族同学间的互动。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其中既得益于文化的传承,也得益于中华文明海纳百川的包容性,敢于对各民族文化兼容并包,而不是妄自尊大、盲目排外。学校要构建民族交融的氛围,鼓励各族学生走出自己的圈子,引导各族学生互相交流、学习,这样既有利于彼此间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又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形成各民族同学间的良性互动。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要引导这些学生走出自卑的圈子,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清晰的价值取向,即人的自身价值并不以财富多少为衡量标准,而是看为社会做了多少贡献;同时大力赞赏学生在学习中所展现出的过人之处,将学生的关注点和精力转移到学习上来。

(3)尊重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在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各级学生管理工作者可以组织一些联谊、聚会,或者给少数民族学生发放节日礼物、提供一定量的节日补助。这些活动既表达了学校对不同民族的尊重,又可以传递各民族同学间的友谊。

(4)鼓励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很多少数民族学生都能歌善舞。在校园文艺演出中,请少数民族同学进行表演。同时,要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多参加校园文化活动,更要积极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参与到活动策划、活动组织和活动过程中来。这样做等于肯定了少数民族学生的才华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其自卑感、提升其自信心。

(5)体育课和运动会中增加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少数民族擅长竞技体育。少数民族体育运动集观赏性、竞技性、娱乐性于一体,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群众性,承载着非常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已经融入了本民族的精神世界。在体育课和运动会中,增加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既可以很好地弘扬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更会让少数民族学生产生被认同感和自豪感。比如,可以将蒙古族摔跤项目纳入蒙古族学生居多的系、班级的体育课,也可以在学校运动会中加入一些有少数民族特色的竞技项目等。

(6)在少数民族学生有困难时,要积极予以帮助。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勤于与少数民族学生联系、沟通,要主动了解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经济上的困难,掌握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动态。特别是对这些学生的经济困难和心理问题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并视其困难和问题的严重程度及时上报系里或学校,有针对性地予以特殊帮助,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也要及时沟通说明。比如,在少数民族学生生病住院时,辅导员要到医院探望;当少数民族学生家里遇到困难时,学生管理工作者也要组织大家及时伸出援手,在多方面帮助学生渡过难关,让少数民族学生时时体会到集体的温暖,感受到学校对每个学生的关爱。

参考文献:

[1]王守猛.论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J].当代教育论坛,2004(2):107-108.

[2]佟艳婷.福田中学创新教与学方式转变微信圈成师生“学习圈”[N].深圳晚报,2014-3-25:D04.

[3]秦娟娟,张超.高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黑龙江科学,2013(10):224-224.

[4]李铁虎.浅谈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构建[J].职业与教育,2010(33):43-44.

[5]李玉明.我国少数民族高职院校德育研究[J].职教通讯,2014(19):60-65.

[6]蔡虹.浅论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途径———以巴音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4(34):2-3.

[7]栾永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创新[J].职业教育研究,2008(1):57-59.

[8]马树超.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再认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3):11-12.

作者:岳博 单位:辽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