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实体经济耦合协调虚拟经济论文

实体经济耦合协调虚拟经济论文

1耦合评价模型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在规模上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一方面实体经济决定虚拟经济的产生,实体经济的发展影响虚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虚拟经济的发展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反映,二者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从长远看,二者是相互促进的良性关系,但是一定程度上的背离也是市场经济规律作用下的产物。本文基于实体经济与虚拟偶和协调的视角,以反映二者耦合程度的耦合度为指标构建二者之间独立的耦合系统。假设存在m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系统ui(i=1,2,…,m)和uj(j=1,2,…,m),则多个系统的耦合度模型可以表示为C2=n([u1×u2×……×un)/Π(ui+uj)]1/n(1)当我们将条件限定为两个系统,则此时两系统的耦合度模型可以写为:C2=2({u1×u2)×/([u1+u2)(u1+u2)]}(2)两个系统之间存在正向和负向两种关系,则进一步模型可以写为:C2=u1×u22姨(/u1×u2),u1+u2>0-u1×u22姨(/u1×u2),u1+u2<姨0,C2[0,1](3)C2即是最终得到的耦合度指数,其值位于0~1之间。当值趋向于1时,则表明二者在实体经济促进虚拟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协同发展,反之,虚拟经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当值趋向于0时,则意味着两个经济系统之间发展失调。为了使指标度量更加具体,我们在耦合度指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发展评价指数和耦合协调度两个指标:U1+βU2D=姨CTD'=exp(-1D)(4)其中,C是根据式(1)、(2)、(3)得出的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耦合度,T表示实体经济或者虚拟经济的单独发展评价指数。D'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这一指标是在耦合度指标基础上的细化,其指标值涵盖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互状态,从极度失调到极度协调,共10个等级的耦合状态。

2测算结果及分析

根据第一部分构建的评价模型选择指标体系和相关数据。根据第一部分构建的评价模型选择指标体系和相关数据。衡量实体经济发展的指标主要是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主要是建筑业、工业等行业的产值以及第三产业产值,而虚拟经济的度量指标则与金融密切相关,如金融相关率、资本投入量、金融规模以及金融效率等。其中,资本投入量用固定资产投资与GDP之比表示,反映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对实体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金融规模以巴南区所有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区域实际GDP;金融结构以所有金融机构对企业贷款余额/所有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来表示;金融效率以贷款余额/存款余额来表示数据来源自《重庆市统计年鉴》和重庆市巴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00年的0.2903逐渐上升至2013年的0.5809说明实体经济与实体经济耦合发展程度提升,二者出现良性耦合,即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发展的基础,虚拟经济则反哺实体经济。虽然至2013年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度仍然不算太高,为0.5809,但总体上渐入佳境。进一步具体观察,两个系统各自的发展指数评价,可以发现其走势表现为波浪状起伏,两者的缺口逐渐缩小。尤其是自2007年之后,虚拟经济系统在两个系统的耦合关系中表现出较突出的作用,促进了两者的协调性。巴南区作为重庆主城九区之一,是重要的装备制造业、汽摩制造基地和公路物流基地。“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加快、总量扩大,工业化快速推进,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8.7亿元,年均增长16.6%。虽然巴南区的第一产业占有相当比重,但第二产业在实体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经济社会处于快速转型中,产业结构转型、新型城镇化对金融资本产生了巨大的需求,为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但与此同时,从评价结果也可以发现,样本期间巴南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耦合协调度仍然偏低。原因在于,巴南区整体经济总量仍然偏小,产业结构仍然不尽合理,第二产业中过分依赖于汽摩产业、城乡二元经济鸿沟仍然显著,金融机构总量相对匮乏,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农村金融体系不够健全,农村金融抑制现象比较严重,金融辐射力极其有限,金融中介链条不够完善,导致金融资本流入实体产业仍然存在障碍,需要进一步扫清。

3结论与对策建议

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必须认识到只有坚定不移地致力于实体经济发展,才能促进巴南总体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才能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拥有核心竞争力和抵御各类危机的根本实力。首先,实体经济是社会生产力的集中表现,是社会财富创造的本源。实体经济的发展为民生的保障、国民素质的提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稳定等方面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发展的动力。数据显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实体经济决定虚拟经济的产生,而落后的、超前的虚拟经济都会阻碍实体经济的发展,而与实体经济相协调的虚拟经济的发展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因此,要在增强实体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的前提下实现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最后,实体经济的发展在缓解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著名的盖洛普理论主张,就业问题将会衍生到社会生活中,即失业人数增加,亦即待就业人数增加,以税收占主导的国家财政收入减少,随之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将会严重影响一国的整体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可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将是各国政府解决就业问题的必经之路。

作者:李涛 杨雪程 单位: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