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教学秘书信息素养培养策略

高校教学秘书信息素养培养策略

[摘要]本文论述了教学秘书信息素养的主要内容,在充分考虑教学秘书工作范畴和工作方式的基础上,参照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提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信息素养标准框架的构想,同时总结出各级院校和教学秘书自身应对信息素养提升的策略。

[关键词]教学秘书;信息素养;信息能力;培养策略

教学秘书是高校教学管理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秘书的工作能力对教学管理的质量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教学秘书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和自身的信息能力完成教学管理工作。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才能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保障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因此,如何提升高校教学秘书的信息素养成为当前秘书队伍亟待解决的问题。

1高校教学秘书的工作范畴及工作方式

1.1工作范畴

高校教学秘书的主要工作是协助教务处和教学院长做好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全面地服务教学、服务教师、服务学生是教学秘书的根本工作职责。教学秘书的工作范畴包括:教学任务的上传下达;辅助修改、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参与制定教学计划和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安排课程;征订教材;组织安排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及各级各类考试的监考、巡视工作;管理教学实践环节的各项工作,包括各类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等相关工作;参与教学研究、学科竞赛、教研室会议、学生座谈会等教学活动;协助教学院长做好日常教学管理工作;教学文件及资料的归档等。

1.2工作方式

利用信息技术对日常的教学工作进行监管是教学秘书完成本职工作的有效途径。这些工作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利用计算机操作系统完成制表、核算、书面文字编辑等工作。利用计算机操作系统完成工作,可避免传统教学管理工作中纸质文档存在的分散性、更新延后性、信息不完整性等问题。二是利用网络技术完成教学管理、教学任务传达、教学信息采集等工作。利用网络技术完成教学工作的主要平台为各类教学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

2高校教学秘书信息素养的主要内容

2.1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指对信息的敏感程度,是信息主体在与信息有关的认知活动中形成的觉知能力[1]。教学秘书的信息意识表现为:对教育与课程信息具有较强的感受力并能够对此进行分析和判断,敏锐地洞察到各类教学或课程信息中出现的问题,并有意识地提出解决方案。只有具备高度的信息意识,才会主动并积极地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各类教育教学管理中的问题,提出提高教学工作效率的策略及方法。

2.2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应用技能,主要有三方面的内涵:第一,信息能力是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教学秘书要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能力、远程交互及协同办公能力,实现教学管理工作的上传下达。如应用网络办公平台向教学管理部门、师生等对象与教学相关的通知或文件;利用计算机软件完成教学文件的归档和报表的呈送;利用网络交互工具对服务对象的教学问题进行解答及处理等。第二,信息能力是对信息的查询及获取能力。教学秘书要根据人才培养要求,以服务师生为出发点,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发掘和捕捉各类有助于教学管理工作的信息和资源。例如:利用计算机网络查找其他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方案;在教学管理平台中查询并获取师生教学信息;在庞杂的教学文件中搜寻有意义的信息等。第三,信息能力是对各类信息组织、加工、分析和评价的能力。教学秘书应对获取的教学信息进行组织、加工、分析、过滤,汲取和提炼有效信息。例如:在庞杂的教学信息中搜寻有效信息并加工处理;对教学管理平台中的有效信息进行再编辑;筛选并分析教学数据等。

2.3信息知识

信息知识是对信息基本常识的了解,是对各种信息源以及信息检索工具、检索方法等知识的掌握,包括信息文化知识、计算机技能等。教学秘书要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有正确的网络文化取向。另外,使用网络技术应遵循道德规范,自觉保护他人的知识产权、隐私权等,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谨防泄密。

3高校教学秘书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

首先,应对高校教学秘书信息素养培养瓶颈的主要方式是制定详尽的高校教学管理岗位信息素养标准。目前,各地区和组织对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的信息素养标准的制定存在空白,多数高校信息素养标准都是针对专任教师和学生的。以清华大学图书馆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在2003年承担的科研项目“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质能力示范性框架研究”[2]为参照,该信息素养能力指标体系分为两个层次:通用层次的信息素养能力指标体系和学科层次的信息素养能力指标体系。该体系由7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和61个三级指标构成。将高校信息素养能力指标转化为教学管理者信息素养能力指标,首先要考虑教学管理者信息素养培养与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教学管理队伍来源广泛。各高校教学秘书队伍的建立并不与教学秘书本身的专业和研究领域挂钩,其中多以文秘专业、汉语言专业、管理学专业居多。这些专业的教学秘书人员对计算机操作、信息检索等领域不甚了解,信息处理能力较低,直接影响了教学秘书队伍的信息能力水平。第二,各级院校对教学秘书或教学管理者的培训力度不够。各单位职前培训的工作重心往往与教学秘书继任岗位的具体工作相关,忽视了对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和考查,导致教学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出现信息技能缺失。第三,对教学秘书或教学管理者的职业技能发展规划及后续的集中培训不足。教学秘书进行职业技能学习和交流的机会相对较少,常常遇到信息技术问题而不知如何解决,只能求助于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或其他有经验的教师。通过对教学管理者信息素养培养与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高校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中的各个模块重新建构,其中通用层次的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既适用于高校专任教师,也适用于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而学科层次的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可以转化为工作岗位信息素养。在此框架中,通用信息素养包含了计算机技能和学习文化两方面,主要衡量教学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基本信息知识,同时测评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文化水平。工作岗位信息素养包含信息管理和信息处理两部分。信息管理能力主要评估教学管理人员对教学信息的、筛查、存储、更新、删除冗余等方面的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主要评估教学管理者对教学信息的加工、更改、统计等方面的能力。充分分析影响教学管理者信息素养培养的各类因素可以为高校教学秘书信息素养的培养提供保障。其次,各级院校应为教学秘书信息素养的提升提供环境支撑及有效途径。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建立完备的网络工作平台,为教学秘书配备相应的技术设施,同时对教学系统、办公管理系统等软件设施进行实时的监控及维护,保障教学秘书工作的顺利进行。(2)开展校本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建立教学秘书在职培训制度和参培奖励办法,同时放宽教学秘书参与各地教学管理培训的政策,给予教学秘书队伍交流培训的机会。(3)完善教学秘书信息素养训练及考核机制,通过对教学秘书信息素养的培训及考核结果制定人性化的薪酬标准和奖励标准,引导教学秘书按照考核标准自觉学习和提高自身素养。除此之外,高校教学秘书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对信息保持高度的敏感,紧跟信息技术创新的步伐,从多渠道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源,掌握多种信息技术手段,以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4结语

在教育信息化的环境下,高校教学秘书的教学管理工作实质上被赋予了数字化、信息化的概念。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能够让教学秘书更好地适应教学管理工作,这对于拓展教学管理手段、提高教学管理质量与水平无疑有着重要和积极的作用。由此可见,构建有效的高校教学秘书信息素养培养策略对教学秘书队伍的内涵建设及教学管理工作的长足发展有间接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解敏,衷克定.信息意识概念的新构想与实证[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5):52-53.

[2]张晓娟.信息素养:标准、模式及其实现[J].图书情报知识,2009(1):17-23,29.

[3]王洁.信息时代高校教学秘书信息素养的培养[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174-175.

[4]吴渊.信息化时代下高校教学秘书工作方法新探[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8):9-10.

[5]徐敏.浅谈高校院系教学秘书的信息素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4):119-120.

[6]李燕.浅议高校教学秘书的信息素养[J].中国科技信息,2006(10):239-240.

[7]罗松,江永.提高教学秘书信息素养的必要性分析[J].企业导报,2010(5):220.

作者:张婧 单位:长春师范大学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