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新课标下的小学音乐教学水平(6篇)

新课标下的小学音乐教学水平(6篇)

第一篇:新课标下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水平

【摘要】小学音乐教学对学习者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能够陶冶小学生的情操,丰富课余生活,有利于实现让学习者全面发展的这一教学目标。在教育形式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也应当紧跟时代的脚步,完善教学模式。本文对现阶段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的情况进行探究,并提出一些相关教学措施。

【关键词】新课标;音乐;教学水平

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可以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小学生正处在学习发展的黄金时段,悦耳的音乐可以使小学生拥有更加深厚的情感体验。小学音乐教育与审美教育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小学生只有在学会欣赏音乐的基础上才能全面的提高审美能力。因此音乐教师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小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让学习者在不知不觉中对音乐形成自己的见解,提升音乐综合能力,达到改善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注重提高音乐课堂的趣味性

要想很好的学习一门课程,首先要对这门课程感兴趣,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从兴趣入手,让孩子从小就喜欢上音乐,这样才能保证学习者在日后的音乐学习中快乐的前进。小学生的年纪比较小,所以他们大都活泼好动,而且自律性比较差,教师在课堂中如果只顾着自己讲解,那么学生可能在这节课里大半部分时间都在开小差,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适当的插入音乐游戏,创设教学情节,让小学生通过扮演角色来学习音乐,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教学生唱《音乐是好朋友》这首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习者玩寻找朋友的游戏:分发给学生写着不同音符的纸片,把这些纸片贴在学生身上,让他们围成圆圈手拉手唱这首歌,教师喊停时,学生要寻找此时唱到的音符,让他们比谁找的最快,并让最快的这个小学生重复唱出音符,教师可以给予胜者一些适当的奖励。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游戏的魅力,小学生充分参与到了课堂中,并通过游戏学习到了一些音符的知识和唱法。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让小学生轻松的学习到知识,而且这种知识形成的记忆是比较长久,不容易忘记的,提高了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这样就获得了一举两得的良好效果。

二、借助多媒体教学,注重视听结合

在科技日益发达的现代化社会,各种先进的设备被运用到教学中,其中多媒体教学更是被广泛应用到各种教学领域中。在音乐课堂中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提高课堂质量,能够更好地实现对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其中音乐欣赏的教学对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美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对年纪小的孩子,运用多媒体能有效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提高学习积极性,鼓励其自动投入到音乐欣赏中,营造一个有趣的音乐氛围。如在教学《花儿与少年》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影片,把乐队演奏时的动作表情清楚地展现给小学生,同时把音乐的特点原汁原味地展现给他们,让他们听得清清楚楚。音乐教学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提高小学生的歌唱能力,学习者可以通过歌声传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领会到歌曲的真谛,让他们真正做到会唱歌,唱出音乐的真谛。因此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习者展示一些中西方的音乐史,让他们通过一些图片或者有声的视频增加对音乐的了解。教师还可以向小学生介绍我国的“国粹”,告诉他们戏曲也是音乐的一部分,要让学生明白真正的音乐不只是流行歌曲,它还包括各种各样充满正能量、充满美感的事物。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使用,化解了教学中视听不能完美结合的难题,提高了音乐的教学水平,学习者的眼睛和耳朵相互配合,还可以将有形的世界转化为有声的歌声中,传达出对生命的热爱。

三、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

新型的教育方针旨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来适应越来越多元化的社会需求。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并不注重结合孩子自身的特点,对全部的学习者都采用教唱的形式。要知道不同的学生都有着不同的音乐功底,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也都不同,所以教师应当采用孔老夫子的因材施教的方法,对不同的学生灵活地变化教学方式,用自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领会到创新的重要性。在创新教育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放心去思考去高歌,并鼓励孩子去探索,突破思维定势,这是培养孩子创造思维的关键所在。音乐是优美的,对小学生进行音乐教育就是为了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帮助学生较好的体会到音乐所传达出的美感,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对音乐教室进行合理的布置,让小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内容和当中所传达出的感情。教师可以按照音乐会的模式放置桌椅,在音乐教室放置各种音乐照片,让小学生感受到音乐的庄重感,从而激发他们内心对音乐的好奇感,学习者产生了想要了解音乐的欲望,思维的大门才会开启,创新之路才会缓缓出现。有了创新,民族的音乐才是有了真正的希望。

四、结语

在传统的观念里,人们认为音乐课只是副课,没有必要浪费孩子们的宝贵时间去学习音乐,但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很多人开始注意到音乐教育,学校也慢慢地增加了更多的音乐课程。教师便成为了打破传统音乐教学模式、创造新式课堂的主力军,因此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努力提高音乐教育水平,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奉献一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吴洁.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音乐时空,2015(21):183-183.

[2]邱艳.小学音乐教学方法初探[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作者:张玲 单位:江苏省高邮市卸甲镇八桥小学

第二篇:小学音乐教学的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培养

小学音乐教学中对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有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的小学音乐教学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教师对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不重视,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较为传统,学生对学习音乐的态度不积极等,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小学音乐教学对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小学音乐教学对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培养的现状在目前的小学音乐欣赏教育中,学校、教师、家长以及学生自身对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并不重视,导致小学音乐教学对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降低了小学音乐教学效率。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方法仍然比较传统,不适合新课改下的小学音乐教育理念,虽然新课程改革政策已经提出多年,但大部分的小学音乐教师仍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仍占据主导位置,以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进行教学,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降低了教学效果。教师的音乐教育理念陈旧,且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没有创新,使音乐课堂内容过于单一,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逐渐失去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开展小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培养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师对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意识目前学校对学生的音乐教育并不重视,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的教学目标就是完成课堂任务,在音乐教学中只教学生如何演唱歌曲,忽略了对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教师应意识到对学生的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重要性,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提高音乐欣赏能力习惯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小学音乐课的课时较少,而对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长久的时间,仅仅依赖于课堂教育是不够的,因此,应把音乐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音乐成为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每天睡前听一首音乐,睡前听音乐既有利于学生的睡眠,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每周自学一首课外歌曲并开展课堂交流会,学生在交流会中可以相互分享自学的音乐,交流学习音乐的方法等。这些教学方法任务量很少,不会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压力,通过听取学生的发言,教师可以发现学生音乐欣赏能力方面的不足,进而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是小学音乐教学中对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工作更加高效进行。激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也表现为对音乐内容的想象力,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景进行想象,体会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较差,因此想象力也较差,教师应给予适当的帮助,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音乐教学,用网络搜索相关的音乐视频,或体现音乐内容的图片,结合这些图片或视频进行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例如在学习《采蘑菇的小姑娘》这部音乐作品时,学生可能并没有过采蘑菇的经历,对采蘑菇这一动作感到陌生,对其中的提到的“大竹筐”“小镰刀”也不知为何物,因此很难对音乐作品中的内容进行想象,通过观看多媒体教学的图片或视频能够帮助学生对音乐内容进行想象,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为了提高学生对音乐内容的想象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把在听音乐的过程中想到的画面画下来。小学生的记忆力较差,音乐作品中的画面变换较快,会使学生想象的画面变得模糊混乱,教师可以让学生想到什么就画什么,帮助学生对音乐内容进行记忆,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对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对于喜欢听故事的小学生,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讲述作曲者的故事或者作曲的背景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学习《走进新时代》这首音乐作品时,教师已给学生讲解其创作背景故事:这部音乐作品作于1996年,是为香港回归祖国而创作的,其旋律动听,能够振奋人心,唱起来朗朗上口,充满了爱国主义精神。这个故事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让学生体会到音乐所表达的感情,加深学生对音乐内容的理解,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角色扮演的教学方式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音乐课上教师可以组织角色扮演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成为音乐中的人物,使学生对角色情感有切身的体会。例如在学习《咱们从小讲礼貌》这部音乐作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老师和学生,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通过对音乐情感的感受了解作为学生应该从小讲礼貌,知道什么行为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的道理,在生动有趣的表演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政策实施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落实课程改革政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教师应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模式,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

作者:张蓓 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杨寨镇耿家小学

第三篇:小学音乐教学的节奏训练方法

摘要: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学习成长的起始阶段,更是能力的形成阶段。对于小学生的音乐学习来说,节奏是幼儿走进音乐世界的引导,更是音乐学习的保障。节奏训练有助于小学生早期音乐素养的形成,有助于小学生的身体的发展以及心理的发展。本篇文章立足于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应用现状,结合节奏训练对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体现,具体分析了培养小学生节奏感的有效途径。希望本篇文章可以带给小学音乐教学工作者一些借鉴和思考。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节奏训练;重要性;方法

一、引言

音乐是人们生活中美好的展现,音乐是培养人们高尚情操的有效途径。节奏是音乐中跳动的骨架,是最基础性的构成因素,节奏以多种形态存在于生活中。所谓节奏,是在多维世界里所呈现出的不规则或者规则的阶段性变化。小学阶段对于音乐的理解通常是对节奏形成认知,借助对节奏的把控以及运用,来深化小学生对于音乐的喜爱程度。深化节奏训练对于小学音乐的效用,对小学生进行音乐的正确引导,让学生从节奏训练中受益,对于小学生未来身心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节奏训练对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

1.有助于激发小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阶段是一个成长的起始阶段,他们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由于小学阶段处于认知的基础阶段,因此对于他们的培养要从实用性的层面出发是不科学的,需要借助一定的方法让小学生对事物充满兴趣,引起他们的注意力。节奏训练对于小学音乐教育来说就是能够激发他们音乐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乐意投入到音乐学习中,获得更加良好的学习效果。节奏训练借助歌唱、乐器演奏等方式让小学生能够感受韵律,节奏的变幻可以让小学生处于兴奋的状态,集中音乐学习的注意力,提升他们对于音乐的喜爱,强化了音乐聆听能力,为音乐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2.有助于开发小学生的音乐潜能。小学音乐教育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小学生是一个活力十足的群体,充满着无穷的潜能,节奏犹如一股力量,有助于开发小学生的音乐潜能。小学音乐教育开展的过程中,节奏训练有助于小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独特以及魅力,让小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发挥能动性,加深对于音乐节奏的认知以及理解。音乐创作中的节奏能够让小学生对音乐充满着想象力,感受着音乐中的创新元素,对于小学生的音乐潜能开发是一种有力的推动,让小学生在音乐认知以及参与中,得到自我认可以及他人认可,调动小学生的情感发育,让小学生的音乐潜能更加强化,并且能够给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更多的益处。

三、小学音乐教学节奏训练的方法

1.感悟生活细节,发现节奏身影。探索音乐与寻找音响是当前小学音乐教学改革的一大要求,寻找生活中以及大自然的不同类型的声音现象被称之为探索音响的音乐教育活动。比如仔细聆听大自然中的雷雨声、风声或者是动物的奔跑声音,也可以借助乐器来模仿生活中的锅碗瓢盆声音、炒菜的声音等。探索音响这一活动可以让学生学会从生活的细节中发现节奏的身影,让学生学会感悟生活,明白音乐来源生活,节奏也存在于生活中。比如在音乐课堂,动物说话这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寻找有规律的声音,也就是所谓的节奏,学生会自然地将动物的叫声转变为节奏进行模仿以及训练,从这些不同的声音中感悟节奏强弱快慢的变化。节奏从生活中发现并为生活提供服务,能够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节奏,拉近学生与音乐的距离,让枯燥的节奏训练变得生动有趣。2.丰富游戏内容,表现节奏魅力。小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思维运作速度快,对一切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好动也是他们的一大特点,具备着较高的模仿能力水平。针对小学生的群体特点,小学音乐教师可以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角度出发,借助音乐情境的创设,通过一些趣味十足的课堂游戏,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对学习保持着充分的兴趣以及高昂的热情。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实行一些趣味的音乐游戏,比如在学习十六分音符的课堂内容中,老师可以采用拍电报的方式来实现节奏训练,小学音乐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聆听,随后让学生参与到拍电报的游戏中,用嘴巴模拟声音,用双手辅助动作,接收到讯号的同学就需要进行表演。这样的趣味游戏可以让学生从节奏的基本类型不断过渡学习节奏的变换类型,让学生对于前十六分音符以及十六分音符有着一个准确的认知,并且在轻松快乐中掌握了切分节奏的规律。除此之外,小学音乐教师还可以采用节奏接龙、节奏填空等一些趣味音乐课堂游戏让学生更加愉快轻松地实现节奏的知识获取,让学生主动探索,获得知识的同时更是感知了节奏的魅力。3.学习专业知识,体验节奏变化。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尽管存在着强弱差异,但是都具备自身的节奏感,在听到音乐响起的时候,学生们都会不自主地就打拍子。在音乐曲谱的专业教学过程中,小学音乐教师可以从节奏先进行入手,由易到难过渡,强化了可行性,有助于学生读谱效果的强化,降低了学生读谱的难度。比如歌曲《剪羊毛》中的附点音符比较多,也是音乐课堂的难点部分,可以先读歌词“河那边草原呈现白色一片”,通过有规律性地对歌词的熟悉,随后进行附点地加入,而后进行又一次对比,尤其是在附点的部分需要格外地重视强调,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适时地对学生的教学内容增加一些难度,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多声部的节奏训练,比如一个四小节的节奏图谱,将两组学生从不一样的方向进行节奏的念读,形成二声部来同时训练,不一样的节奏型的训练对比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纵向发展能力,感受节奏变化的神奇,体会到不同的音乐形象。音乐课堂节奏训练需要做到有序科学,循序渐进,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节奏的变化,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学生的节奏感水平。

四、总结

音乐是有灵性的,节奏是有生命的,它们犹如悦动的精灵在音乐的世界中舞动。节奏训练是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关键环节,小学音乐教师要积极地立足于教学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快乐地步入节奏的多彩世界,共同享受节奏带来的欢愉与收获。

参考文献:

[1]蒋荣慧,刘艳艳.浅谈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J].中国幼儿教育周刊,2017(12).

[2]董明珠,李建兰.浅谈儿童音乐才能的启蒙培养:音乐世家巴赫家族音乐启蒙教育之点滴启示[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11).

[3]刘亚琴,周秀清.让音乐课跳动起来———谈小学低年级音乐节奏的训练[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17(09).

作者:林樱花 单位:石狮市湖滨新湖中心小学

第四篇:小学音乐教学的实践解析

【摘要】新时期,音乐教学在小学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竖笛作为一种容易入门的乐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已被广泛应用,对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兴趣大有裨益,既可以让小学生快速上手提高音乐技能,也可以深化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细胞。用竖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实践,配合音乐教学大纲,综合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音乐教学;实践;竖笛

0前言

现如今,小学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对小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小学音乐教师就如何上好一节音乐课,如何满足新时期条件下教学内容,有着更高的要求。所以把乐器引入小学音乐课堂中有着较好的教学效果,而竖笛作为一种容易入门的乐器,具有携带方便、价格便宜、简单易学等优点,适合普遍推广,深受师生喜爱。将竖笛带入音乐课堂,通过积极地引导,言传身教,既可以丰富小学生的音乐课堂内容,又可以提高小学生的音乐技能,有利于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1竖笛在小学音乐实践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竖笛具有七个音孔,每个孔的音色标准。和其他乐器相比,竖笛有以下优点:首先,竖笛方便携带,价格便宜,便于学生使用和广泛推广,其音色优美,深受学生的喜爱。其次,竖笛吹奏容易上手,对于没有基础的小学生而言,容易掌握,可以激发小学生兴趣。最后,乐器具有相通性,掌握竖笛,对学习其他吹奏乐器具有启蒙作用。将竖笛带到音乐课堂中,是当前小学音乐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贯彻素质教育培养全面人才的需要。将竖笛引入小学音乐教学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作用:首先,对小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有促进作用。相比于枯燥的弹唱模式教学,用竖笛对小学生进行教学,不仅能够将乐器引进课堂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与小学生互动,产生共鸣,从而让小学生获得成就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师组织的各项音乐教学活动中,提高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学生参与度。其次,对课堂教学效果有促进作用,有利于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学习竖笛,小学生不仅要听,而且要做,更需要自己去领悟,这样才能够使小学生的音乐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学习效果。最后,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有促进作用,有利于实现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目标。音乐课,需要师生互动,配合。将竖笛带入课堂,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团结合作,互相配合,以达到合奏的目的,这样能够让小学生养成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2竖笛教学的有效策略

2.1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在音乐教学中,竖笛的教授应从入门开始。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音乐基础、接受能力等为依据,合理设置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目标。上第一堂竖笛课,教师设置的教学内容应该讲述竖笛的基本知识,让小学生对竖笛有一定的了解,并可以教授简单的指法练习,让学生掌握每一个孔,对应的音。在小学生掌握了指法之后,可以选取简单的儿歌作为练习,比如《小星星》,《鲁冰花》。当小学生能够吹奏一两首简单的曲目时,内心的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积极性就会相应提高。随着课程的深入,教师可以逐渐提高教学内容的难度,或者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流行歌曲作为教学内容,由浅而深,潜移默化的提高小学生的音乐技能。总之,将竖笛引入课堂,教师必须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切不可急于求成。此外,教师在实践创新的同时,必须遵守教学规律,即每个阶段的教学规律不能改变。如果不循序渐进,将会超越了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打击积极性。

2.2充分应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音乐乐器的教学一对一模式是最有效果地方式。但是如今的班级都是几十个学生,难以单独的给每个学生进行教学,所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该把小组合作教学方法引入到竖笛教学中,让学生相互合作,共同进步,从整体上提高小学音乐的教学质量。例如,当一首曲子在教学时,讲解相关知识及吹奏技巧之后,可以让四五个人分成一个小组,让每个小组的组员一一吹奏,互相听听各自的演奏。接着再让这些小组分成两个大组,大家比一比,看看哪边的合奏最好,让学生在竞争中学习,调动积极性。这样一来,由点及面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全班学生共同参与,而且可以发现每个学生的吹奏问题。通过相互指正,发现优缺点,可以有效提高全班学生的竖笛演奏技能,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从而让小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的发展。尤为重要的是,在分组练习的时候,教师一定不能撒手不管,袖手旁观,而要参与其中,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指正。

2.3把竖笛与其他教学活动结合在一起

仅仅教授小学生吹奏曲子是远远不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难以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要充分发挥小学生的潜力,将学习的兴趣延伸。因此,教师可以把竖笛与其他形式的音乐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教学,比如让学生吹奏,老师钢琴伴奏。通过“琴瑟和鸣”,让学生评价一下谁和老师更合拍。又或者可以让学生用竖笛模拟布谷鸟的叫声,看看哪个同学模仿的更像。这样可以为教《可爱的布谷鸟》这首歌做铺垫。除此之外,教师也应该把竖笛与歌唱结合在一起,让一部分学生吹奏,一部分学生演唱。比如,在《小黄鹂》、《彩云之南》等歌曲的练习中,教师可以让半个班合唱,半个班吹奏,然后在对调一下。通过这样反复练习,能够多方位锻炼学生,让学生的演唱,吹奏都得到锻炼,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

3结束语

当代社会,对小学生的培养是全方面的,对小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是高质量的。在音乐教学中,尤其要注重实践教学,引入竖笛进课堂既是小学音乐教学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提高小学生音乐素养的需要。但是,将竖笛引入小学音乐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不能急于求成,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会吹奏几首简单的歌曲,而要以学生的音乐基础、音乐素养、音乐水平等为依据,设置合理的教学内容、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并注重小组合作,引导学生由浅及深提高音乐水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师生互动,共同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样,才能更好的达到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孙岩.论竖笛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意义[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6):65.

[2]李丝雨.中小学音乐课堂竖笛教学研究现状问题及展望[J].北方音乐,2014,(17):87.

[3]曾劲.如何在小学竖笛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J].新课程•小学,2013,3(12):70-71.

作者:余云 单位:宜兴市新芳小学

第五篇:小学音乐教学过程的综合手段运用

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音乐课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丰富他们想象等方面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在小学阶段,音乐教学面对的都是6-11岁的小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生性活泼,注意力难以持久,对新鲜的事物感兴趣,争强好胜,喜欢表现自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就会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一、贴近学生生活

生活就是教育,这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我们的教育都是来自于生活,最后要反哺于生活的。尤其是音乐这样的艺术,本身就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总结和提炼出来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欣赏音乐,学习相关的技巧和能力。而且熟悉的生活情景,会让学生感到亲切,兴趣盎然。例如在教学《洗手绢》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仔细回想在自己的生活中,手绢都有什么样的用处。学生们经过考虑都说手绢是用来擦脸擦手的。老师接着问:除了这些用处,手绢还可以干嘛?学生们经过教师的提示,回答:还可以用手绢玩游戏……”学生们经过思考,发现手绢的用处很大。这时,教师就趁机介入主题:你们想不想听一首关于手绢的歌曲呢?这样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吸引到教学中来。

二、采用直观教学,学生喜闻乐见

小学生由于年龄原因,他们的思维还处于形象思维的阶段,喜欢一些具体的,感性的东西,对一些颜色鲜艳的图片感兴趣。所以直观教学方法很适合小学生。所谓的直观教学就是以一些形象生动具体的事物,给予学生视觉和听觉直接的感知,因为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所以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激发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小学音乐教材中,有一些插图和图解,这些东西的作用不仅仅是装饰,他们最大的作用是对于歌曲内容或者乐曲内容的形象化表现,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了具体的形象感,从而激发起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在学习《月光奏鸣曲》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们观看《贝多芬的家》这幅图:在宁静的夜晚,小院中绿草茵茵,微风袭来,一条弯曲的石子小路一直从院子延伸到屋子的而门口,屋子的门半开着,在这样的环境中,一首宁静的动听的乐曲静静地流淌出来,给人的感觉是恬静、温馨。学生被吸引,久久不能自拔,这样的教学效果自然很好。

三、注重实践教学,练就肢体语言表达

知识是来源于生活,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音乐自然也是如此。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非常重视实践,提倡在生活中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使他们在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那么,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要如何进行实践教学呢?例如在进行《理发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大家都理发,在你们理发的时候,都有哪些经过呢?学生们都回忆自己理发的经过,然后七嘴八舌地发言,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切入《理发师》歌曲,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对歌进行改编,学生们都说现在理发的都是一些哥哥姐姐,没有老人了,而且在理发完后要对理发师说谢谢等,学生的建议都来自于自身的实践,因此都有自己深刻的印象和体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建议做一些调整。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情景,让学生进行表演理发的过程,由欢迎顾客进门,到整个理发过程,最后送顾客出门,学生的表演惟妙惟肖。经过生活情境再现体验音乐,通过音乐感受生活情境,使学生在整个的音乐教学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实践中能力得到了提升。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进行舞蹈或者乐器的演奏是必不可少的,这是课堂的主要内容。因此,教师要注重这些实践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而且这样还锻炼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使他们在同学和教师面前唱歌、表演不再羞涩,而且动手操作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开拓学生眼界

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是现在教师在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教育教学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可以最大限度地通过视频影像,声音图画等将教学内容变得形象生动,可以化静为动,化虚为实。这就突破了教学上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学生的审美体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多媒体的使用也要科学合理。要明白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教学辅助工具,在适当的时候运用会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中不能陷入形式主义,为了使用多媒体而使用,不分场合,不看时间,不根据教学内容,虽然课堂上看起来影像、图画等琳琅满目,但却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使学生分心,以致本末倒置,降低了教学效率,教师要根据课堂出现的新情况随机应变,教师的范唱、动人的舞蹈、高超的演奏会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感受和体验,这是任何多媒体技术都不能替代的。

五、巧用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音乐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强调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在教学中的各种素质和能力的表现。而教学评价作为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在促进学生学习信心,激发学生兴趣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教学评价要科学合理,要本着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进行。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使教学成为一种新型的、充满乐趣和生机的、给学生以自信和鼓舞、多种可能性敞开的教学过程。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对各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有效的教学时间里,灵活运用,巧妙衔接、顺势推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作者:黄雅萍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三兴学校

第六篇:小学音乐教学传承的传统文化

摘要:在目前的小学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音乐教师作为小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课程,音乐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随着目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影响和冲击,因此教师在当前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不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来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提升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建立当代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因此本文就对小学音乐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探究,让未来祖国的新一代都能够自觉的传承、保护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方式;中国传统文化;传承

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强调了要传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当前我国传统文化流失非常严重,尽管社会各界也正在积极采取保护措施,但是仍然有大量的民间文化正在快速的消亡。音乐学科作为小学教学过程中的基础性学科,本身音乐学科中就包含了大量丰富的教育内容,教师可以利用音乐教育的优势,不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积极提升学生的民族意识,从而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传统文化是通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而形成、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文明所演化汇集而成的一种民族文化,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一种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在现如今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心,导致当前大量的民间文化正在快速消亡。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历几千年形成的传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道德情操都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这也导致国人出现了严重的信任危机、价值危机和道德危机。因此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积极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根植于人心、人脑,保证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始终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真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优秀传统文化素养。

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优势

(一)更加贴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音乐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学科,小学音乐教学不同于其他的课程教学,有其自身的特性,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乐理、练耳和视唱时,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技能、提升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小学生本身就有着爱玩、好动、喜欢表现的特点,而学生在音乐课堂学习过程中,就可以将自身的感受表现出来,真正实现自身的多种感官参与,因此很多小学生本身非常喜爱音乐课程[1]。而教师在小学音乐课程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传统文化,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接收,有效健全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建立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了解到什么是美丑,提升学生的辨别能力,帮助学生客观的认识到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建立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品质。

(二)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心智不成熟、认知水平较低,很多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都不是很了解,因此教师一味地运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无法有效提升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教师将传统文化和小学音乐课程进行有效的融合,不仅可以发挥音乐课程的审美教育、德育教育、益智教育等功能,还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2]。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中华民族之所以几千年来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历经磨难,一次次的凤凰涅槃,成为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深深植根于民族基因的伟大精神支撑和崇高价值追求。所以将音乐知识和内容有效的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理解能力,加深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记忆度,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传统优良品质,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提升传统文化传承的效果

在当前小学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件势在必行的事情,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利用音乐学科的优势,能够更好地提升传统文化的渗透效果[3]。自中国古代传统社会起,人们就已经开始用歌来记载历史,因此各民族就有了专门叙事的歌。人们用歌来与神沟通,因此就有了祭祀歌,并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礼俗歌,所以站在更深层次上来说,歌曲本身就是传统文化传统的普遍方式。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民族歌曲和音乐的欣赏,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情感,能够帮助教师以音乐为切入点,带领学生更好地了解、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真正提升传统文化的传承效果。

三、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式

(一)在歌曲教学中领略传统文化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也是最早的一部乐歌总集,在中国古代诗和乐是合一的,古代的人们在旅途中、在宴会上、在劳动时都会弦歌起舞,通过乐歌来表达自身的情感。由此可以得知,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和歌曲就有着不可分隔的联系,现今我们依然可以从千年前的歌词中,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风姿。一些语文教师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会带领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但由于小学生本身年纪相对较小,其认知水平也较为有限,很多学生对于当中的一些知识很难理解,所以导致其实际教学的效果并没有很明显的提升[4]。因此教师利用音乐学科的优势,引导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学习有关如四大名著的歌曲,让学生能够在音乐中感受浪花淘尽英雄的三国时代;历经艰难险阻仍然相信路在脚下的唐僧师徒;风风火火闯九州的一百零八好汉;阆苑仙葩林黛玉及美玉无瑕贾宝玉。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到一些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通过对四大名著的感知,从中学习到优秀的品质,更好促进学生的成长。

(二)在欣赏教学中感知传统文化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欣赏是学习音乐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部分,教师通过欣赏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程中,要注重精心的选取欣赏曲目,有目标、有策略的带领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保证让学生能够通过欣赏、分析和学习,真正建立对于中国音乐文化的喜爱之情,不断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5]。比如在学习《京韵》这一课过程中,教师清楚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需要不断拉近学生和京剧的距离,让学生能够深刻了解到京剧的起源、唱腔、脸谱和经典唱词等。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京剧脸谱制作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中实现自身的发展。

(三)在乐器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乐大邦,教师可以利用中国的民族乐器,激发学生对于传统优秀文化学习的积极性,真正传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6]。根据出土文物和文献记载,我国民族乐器在先秦时期就已经达到了三十多种,但现如今学生正在学习的民族乐器,也不过只有区区几种而已,很多学生从小学习的就是钢琴、小提琴等西方的乐器。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积极开展民族乐器教学的活动,并注重积极开发当地的特色乐器,通过这样的方式,真正传承、发展中国优秀的音乐传统文化,保证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的去了解、熟悉、热爱优秀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针对中国传统文化流失严重的现象,教师应该将教学内容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引导当今的小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发展中国传统文化。音乐学科作为小学教学阶段的基础性学科,音乐教师应该认识到,在音乐课程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先天的优势,教师要注重不断提升自身的传统音乐文化素养,保证让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期依然能够焕发新活力。

参考文献:

[1]李月.高师民族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J].音乐时空,2014,(21):106.

[2]韩佳.地方音乐融入高校音乐教学可行性探讨[J].音乐时空,2015,(12):176.

[3]林德酉.基于文化传承视野下的高职音乐课程改革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10):97-99.

[4]叶伟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实证研究———以高中音乐教学为例[J].音乐时空,2016,(02):160-161.

[5]杨子.艺术教育推进地方文化传承创新的制约因素及对策———以中山市普通高中音乐教育实施为视角[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02):217-218.

作者:林云霏 单位:梅列区东新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