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学校饮水机卫生现状调研

学校饮水机卫生现状调研

学校办公室内42份饮水机出水口水样结果显示,冷水中菌落总数不合格为12份,合格率仅为57.1%,沸水全部合格,冷水与沸水水样之间菌落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冷水与沸水中大肠菌群数均完全合格。冷水中菌落总数随着饮用时间延长呈递增趋势,合格率下降较快,饮用时间超过7天的冷水超标严重。沸水因温度达到了100℃,水中几乎所有细菌因不耐热而死亡,饮用安全(表1)。饮水机出水口理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冷水的pH合格率为90.48%,电导率合格率为57.14%,沸水的pH合格率为76.19%,电导率合格率为57.14%,一水样中电导率实测值竟达到52μs/cm,超出国标规定桶装纯净水电导率10μs/cm4.2倍,三项理化学指标的合格率差异在冷水与沸水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表2)。饮水机摆放位置和加热情况对桶装纯净水pH的影响。摆放在靠窗处的饮水机,10个水样中仅有2个pH指标合格,不合格水样pH均呈碱性,不合格率高达80%,而其余不在窗户阳光直射下的饮水机,所检测32个水样中,只有2个不合格,两种不同位置情况下的饮水机,水样pH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处于一直加热状态下的6台饮水机,pH不合格率为66.7%,而仅在工作时间加热其余15台的饮水机,合格率为93.3%,2种电源接通情况下的饮水机,冷水水样pH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本次的调查结果表明,该高校饮水机饮水卫生状况不容乐观,所采集的21台饮水机中,冷水菌落总数合格率仅为71.40%,沸水菌落总数全部合格,被调查水样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理化指标异常,这与耿慧霞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4]。造成高校办公室内饮水机出水口微生物超标和理化学指标异常的原因为:一是饮水机在使用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饮水机的出水口、聪明座、储水胆、水道、桶口等部位存在结构死角,长期不清洗或消毒会形成大量污垢沉积,为病毒和细菌的滋生提供条件,使用时间越长,空气中的细菌随着桶内水的使用不断进入内胆使水遭受微生物污染程度更加严重[5]。调查中也发现,学校对饮水机的卫生管理不到位,绝大多数办公室饮水机从未进行过清洗且电源一直保持接通状态,本次实验结果显示处于一直加热状态下的饮水机,沸水pH均呈碱性,不合格率高达66.7%,而只工作时间才加热的饮水机沸水pH指标合格率为93.3%。菌落总数超标的饮水机中其摆放位置几乎都位于靠窗一侧,长时间的光照也可能是造成水中微生物超标的原因之一。值得注意的是,靠窗的饮水机中水样pH合格率为20%,不靠窗的饮水机水样pH合格率为93.75%,可能是由于桶装纯净水在饮用过程中,不断有空气进入桶装水中,滋生了光合细菌的产生条件,位于靠窗处的桶装纯净水在光照下,光合细菌进行光合作用,导致水样pH呈碱性,调查中也发现饮用时间短的桶装纯净水虽然靠窗户摆放,pH均达标,桶装纯净水呈碱性可能与光照具有密切关系[6]。

另一方面,饮用水桶清洗消毒不彻底、生产环境控制不严格,重庆地区高温炎热,空气净化效果不好,细菌易于生长繁殖而导致水质微生物指标超标。目前国内桶装水生产企业采用的是反渗透膜循环使用的方法,造成了水中电导率存在超标现象[7],本实验中进一步证实了该结果。其原因可能为微生物大量繁殖时产酸导致了及残留的消毒液可使桶装水的pH、TDS等理化指标超标和桶装纯净水加工环节中的不足。此外,在调查过程中得知,换水人员换水时未戴消毒手套,换装时习惯用手握住桶口进行安装,桶口与饮水机接口处相联,手上的细菌可传导桶口并在此繁殖,造成了饮水机使用前的微生物污染。

饮水机应在专业认识的指导下定期进行消毒,夏天每个月至少2次,其余季节每个月1次最佳,保持办公室良好的卫生环境并经常通风,从而尽可能减少空气中微生物含量,并在下班后及时关闭电源。桶装水放置越久,微生物超标现象越严重,桶装水开盖后应在7d内饮用完毕并尽可能喝烧开的水。同时,生产厂家应健全卫生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卫生意识,制定相应操作规程,根据使用者实际情况生产不同规格的桶装水并应贴上醒目标志包括生产日期、出厂日期等。尽量将饮水机放置到远离光照的阴暗处。(本文作者:黄晨阳、佟亮、陈斐斐、万奎、舒为群、杨澜、谭瑶、王灵巧、邱志群 单位:第三军医大学学员旅十三队、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环境卫生学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