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医药卫生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方案

医药卫生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方案

[摘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申报、专业建设的基础,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指导性文件。在大健康背景下,通过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组织构架、建立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标准、分析专业人才培养的职业面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架构及教学进度安排、强化教学管理过程、建立多元考核评价体系与毕业考核要求、开发专业主干课程或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等进行研究,我们制定并完善了毕节医专18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了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实力,对于推进学校转型发展、带动学校专业结构调整、创办健康服务基地、促进地方大健康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也为国内同类院校开办大健康产业专业设置提供参考与借鉴,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贡献。

[关键词]大健康;医药卫生;高职高专院校;专业人才;培养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申报、专业建设的基础,其内容涵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室建设等方面,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指导性文件[1]。据央视报道,目前中国老年人口已达2亿,医养结合将逐渐成为时代的主流,我国到2020年将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功能完善、布局合理、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2],大健康产业将作为国家或区域新经济或支柱产业进行打造和发展,在此背景下,无论是健康产业专业还是医学及其相关专业,必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纳入大健康元素[3]。毕节医专现有临床医学类、护理学类、药学类、医学技术类、健康促进类和中医药六大专业群,分别含临床医学、中医学、针灸推拿、中医养生保健、护理、助产、药学、药品质量与安全、中药学、中药生产与加工、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治疗技术、眼视光技术、口腔医学技术、医疗器械维修及管理、健康管理、老年保健与管理等18个专业,所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均经过调研、撰稿、论证、修订等过程。如何在大健康背景下制订和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我们作了大胆而创新的实践性研究。

1设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组织构架

我们通过查阅资料和行业企业调研[3-6],借鉴国内外高等院校特别是医药卫生类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设置了我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组织构架,分别为: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招生对象、学制、学历、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标准、职业面向、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架构及教学进度安排、教学管理、考核评价与毕业、课程标准等模块。

2建立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标准

2.1建立总体人才培养目标,各专业再细化

总体目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敬业精神,适应各级医疗卫生岗位需要,掌握必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一定创新、创业能力及就业综合能力,毕业后能在各级机构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大健康行业或产业的应用型专门人才[7]。

2.2建立总体人才培养标准

以专业岗位工作任务为培养标准,通过3年学习,毕业生应具有全面的专业知识、熟练的职业技能与优良的服务态度,并能顺利通过专业资格证书或职业等级证书考试,取得一个或多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人才培养标准中,规定毕业生应具备专业方面的知识要求、能力及素质要求。特别强调毕业生要具备较好的人际沟通、社会适应、团队协作能力、良好的人文素质、优秀的职业道德和健全的法律意识[8]。

3分析专业人才培养的职业面向

3.1就业岗位

根据专业性质和特点,分析毕业生职业面向的初始岗位、相近岗位和发展岗位。

3.2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通过调研和专家论证,根据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素质和能力要求,对专业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进行归纳、综合和分析。

3.3继续学习

毕业生毕业当年即可参加专科升本科全国统一考试,进入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或业余本科成人教育。毕业后可通过参加各类培训、讲座、学术会议等形式接受各项相关专业技术的继续教育。

3.4证书要求

包括学历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在校期间通过培训、考试获得相关技能等级证书)、执业证书。

4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探索并建立了“二元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其中“二元”强调学校和教学医院在人才培养中的“双主体”作用,突出学校与教学医院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位置。“三段式”指学生专业核心课程实践能力培养分三阶段:通过“校内实训(第一段)、基地见习(第二段)、基地顶岗实习(第三段)”,强化学生技能培养的三阶段学习。“三段式”人才培养中强调注重“三结合”:在校学习与专业见习相结合(第一结合),专业实习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第二结合),毕业考试与执业考试考前辅导相结合(第三结合)。“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各专业学生第一年在校打基础,实现学生职业基础能力铺垫,第二年利用校-企教学资源优势,实现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第三年到企业实习,实现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同时,我校以特色的专业为试点,探索1+1+1办学模式,让学生提前进入企业,即一年级在学校学习基础理论、二年级在企业跟师学习同时完成专业理论课程、三年级顶岗实习,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提前接触专业实践,尽早熟悉和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二元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能让各专业学生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实践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10]。

5改革课程体系架构及教学进度安排[11-12]

5.1专业课程模块设置及要求

根据教育部《关于制定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各专业构建了岗位胜任力为根本的课程体系,强化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大实践教学改革力度,保证专业技能型人才职业能力的形成。将各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两大类五大模块”,即专业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又根据课程类型不同分为:职业素质模块、职业基础模块、职业能力模块、素质拓展模块和选修课模块等五大模块。同时分别对五大模块中的每一门课程的总学时、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分别占的比例、课程的基本内容、学生学习后达到的效果进行评述。选修课又细分为限选课和任选课。

5.2规范职业素质课程模块

按照中央的要求结合地方实际,设置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含法制教育)、形势与政策(含贵州省情)、大学生就业与创新创业指导、国防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安全教育等,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质量的需求可适当补充。

5.3设置专业拓展课程模块

根据专业要求的知识结构与知识范围、专业要求的知识深度与广度、专业知识与技能要求的覆盖面,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开设有利于专业知识拓展的相关课程。

5.4设置并论证核心主干课程

根据岗位工作任务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设置专业核心主干课程,经行业专家论证后,建立专业主干课程所必须的核心知识点,要求该专业所有学生对列出的核心知识点必须全部掌握、完全掌握,不打折扣。

5.5重视实习实训课程模块

包括专业基础技能实训、专业技能实训、见习及企业实习等项目。在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上,按照基础、提高、综合三个层次和基本实训、单项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企业实习、社会实践等模块构建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实践实训环节体现“教-学-做”一体化,集示教与训练为一体,体现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与岗位工作任务的零距离对接,强化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5.6统一素质拓展模块

如参加学生服务与管理、参加志愿者服务、取得技能证书、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参加社会实践(必须含德育实践1次、专业实践1次、社会实践1次)、安全教育与实践、绿色教育与实践、获得各类奖励、公开发表作品等,实行学分管理。

5.7规范教学见习和毕业实习

对教学见习和毕业实习的内容、时间、时期、基本要求进行规范;规范必须达到和完成的目标;设置教学见习和毕业实习的企业环境、条件、师资要求及见习和实习期间必须完成的岗位工作任务。

5.8教学进程及时间安排

对每一个学期中的教学周数、社会实践时间、复习考试时间、毕业考试时间及寒暑假进行设置和部署;将每个教学模块中每门课程的名称、学时、理论与实践分占比例、组织教学的学期、是考试还是考查课等内容进行细化并用表格表达出来形成专业教学进程表。

5.9课证融合

将国家执业资格考试、职业技能工种培训与鉴定标准及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体系中,实现专业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教学内容的融合。鼓励学生参加多个工种、多门职业资格的培训,取得一个或多个职业等级证书,增强学生创新创业及就业能力。

6强化教学管理过程

6.1教学组织

根据专业设置要求组织师资及配置设备,成立由学校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由教学系-教研室-教研组教学管理体系进行教学管理。保证实验课开出率可达100%,有稳定的实习基地,能满足专业实践教学需求。

6.2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建立以岗位工作任务为引领、工作过程为导向,“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仿真教学、项目化教学、岗位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注重学生职业素质养成、实践技能训练、综合能力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6.3信息网络教学

通过数字仿真、虚拟现实等信息化方式,在教学中普遍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多渠道系统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6.4教学团队

注重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以教师在职培训、继续教育提高学历及利用假期分批到企业实践学习等方式,使教师掌握专业新知识和新技能,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同时注重提高专业基础理论水平以及职业教育理念的培养,培养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13]。

6.5实训实习管理

实训实习环境要具有真实性或仿真性,具备实训、教研及展示等多项功能及“理实一体化”教学功能。实训基地是实训教学过程的实践训练场所,要完成实训课程教学与职业素质训导、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科研、社会服务任务。实训基地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承担着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

7建立多元考核评价体系与毕业考核要求

7.1考核评价方式

采用多元评价模式,注重过程性评价。教学评价由学校(教师、学生、学校相关职能部门)、企业等用人单位(职能部门、带教或指导教师)、家长等多个主体参与,采用过程性评价与考核性评价相结合、学校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测评[14]。

7.2考核内容

采用情景模拟、工作任务等多种形式考核职业素质,考试的进行时间必须严格执行教学进程表和时间分配表的规定。考核成绩由卷面成绩、过程性评价、实训成绩等部分组成,实习考核中充分考虑职业道德、岗位考核、工作量等综合表现。各专业可根据专业特点进行合适的比例设置和调整。

7.3毕业考试科目

根据岗位工作任务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总体要求,在专业主干课程或核心课程中设置毕业考试科目,检验学生专业理论与实践水平是否达到毕业要求,严格考核,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7.4学分计算及要求

以每16~18学时计算为1学分,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素质拓展等须达到规定的学分,毕业考试及格方可毕业。素质拓展模块学分要求不少于3分,低于3分者不予毕业,统一的细则如下:参加学生服务与管理(社团活动、班团委管理),履职考核合格,记0.5分;参加志愿者服务,履职考核合格,记0.5分;取得多证书(如技能等级证等),每证书记1分;参与创新创业实践,记0.5分;参加实践活动(包括:德育实践、专业实践、社会实践),每个实践活动时限不少于1周,提供实践报告,并经实践单位盖章确认合格,完成1个项目记0.5分;参加安全教育与实践,考核合格,记0.5分;参加绿色教育与实践,考核合格,记0.5分;各级各类比赛:参加市级和校级技能竞赛,每次记0.5分,获奖者记1分;参加省级比赛,每次记1分,获奖者记1.5分;参加部级比赛,每次记1.5分,获奖者记2分;其他比赛活动参加者记0.5分,获奖者记1分。公开发表作品(艺术作品、科研成果、论文),每件作品记1分。

8开发专业主干课程或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

专业主干课程或核心课程制订课程标准,非主干课程制订课程说明,根据岗位工作任务的要求,对每一门课程的内容、重难点、学时分布、核心技能、考核要素等内容进行规范,便于年轻教师教学,便于学生学习。通过大健康元素对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研究,我们制定并完善了毕节医专18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了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实力,对于推进学校转型发展、将健康管理促进类专业作为重点专业进行打造,带动学校专业结构调整,办出特色,扩大区域效应、创办健康服务基地、促进地方大健康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也为国内同类院校开办大健康产业专业设置提供参考与借鉴,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贡献[15]。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2005-03-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2013-09-0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教职成[2015]10号).2015-10-26.

[4]贵州省人民政府.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黔府发[2014]17号).2014-06-03.

[5]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健康养生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黔府发[2015]8号).2015-02-26.

[6]贵州省人民政府.贵州省健康养生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黔府发[2015]8号).2015-02-26.

[7]王婧.高等卫生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6):8-9.

[8]黄志良,刘燕,孙静华.行业性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专业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3(4):50-53.

[9]赵俊铭,张伟,张立新.高职医学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以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6:8(23):140-141.

[10]王彩虹,毛旸昊.健康服务新兴产业的人才培养与职业培训初探-以杭州市为例[J].北方经贸,2016:36(3):148-150.

[11]张延新,李甦,张福华,等.医药类高职高专专业设置现状及对策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3):10-12.

[12]高越明.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对医药高职高专专业建设的启示[J].浙江医学教育,2011,10(4):1-5.

[13]王曙光.赤峰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转型发展[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5):1-5.

[14]李力强.广东省卫生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思考[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6,7(6):20-23.

[15]李庆荣.健康产业背景下江苏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J].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2016,33(4):165-167.

作者:李大权 黎梅 靳光辉 单位: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