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教学互动模式下的高校音乐欣赏课研究

教学互动模式下的高校音乐欣赏课研究

摘要:高校音乐欣赏课是我国音乐教育环节中重要的一环,解读其在教学互动模式下所应采取的相应措施和调整,建构更符合音乐欣赏课发展趋势的上课形式。

关键词:教学互动;高校;音乐欣赏课;音乐素养

社会的进步使得我国人民对精神文明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愈发明显。高校作为开展科教文化的主阵地,肩负起提升国民音乐素养的光荣历史使命。基于此,教育部提出了在全国各大院校开设音乐欣赏课的要求(有些院校也称之为美育课)。然而因为音乐欣赏课多作为高校公共选修课而存在,难免出现硬件落后、专业师资缺乏、授课内容单一的负面问题,影响了高校音乐教学的正常秩序。在这种情况下,借助教学互动模式来丰富音乐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种类便成为高校音乐欣赏课的必然选择。

一、教学互动模式的概念及优势

互动教学模式是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个独立概念,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多种教学方式的综合。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其根本的区别便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当然,教学互动中涉及多种方法,如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和情境设置教学法等等,它们在整个互动教学体系中扮演着“助攻者”的角色。互动模式作为一项强调“参与”的活动,在课堂上对调动师生参与性、活跃课堂气氛、达到教学目的效果明显。其优势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教学互动有利于改变学生被动听讲所产生的消极性,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参与完成制定的学习任务。主动学习不仅在效率上较之被动学幅提高,且能够对学习内容进行扩展性联想,从而产生事半功倍的奇效。其次,教学互动有利于督促学生在课下认真阅读及查阅相关资料,以满足课堂上参与相关主题的讨论和学习。这种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在扩展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也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知识水平上的距离,间接加快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吸收和消化速度。再次,教学互动也有利于促进教师钻研材料,精心备课,谋划怎样才能既让学生掌握所讲内容,又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互动能让教师开展教学反思行为,达到杜威(J.Dewey)所定义的“反思是一种对于任何信念或假设性的知识,按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主动的、持久的、周密的思考”的境界。当然,教学互动最直接的优势必然是激活课堂的活跃气氛、拉近师生距离,从而促进教学双方最佳状态的发挥。这也是教学互动对课堂所产生的最直观改变。

二、高校音乐欣赏课的重要作用

音乐欣赏课是高校音乐教育的主要平台之一,它在维持音乐教育的连续性、提高欣赏能力等多方面都有产生着正面效应,作用如下:1.音乐欣赏课是衔接高中音乐教育与高等音乐教育的纽带大一学生因刚经历了高考的洗礼,受题海战术束缚较久,导致音乐素养基础参差不齐,普遍处于需要“补课”阶段。因此,他们需要丰富的音乐史回顾、古典音乐的浸润、声乐技巧的再学习,高校音乐欣赏课可以满足这样的需求。2.音乐欣赏课提供充足的时间进行音乐学习目前我国的大学课程设置,使用的是“大学科”模式,即与专业课程相关的基础知识都要进行学习,如一位法学本科专业的学生,不仅需学习民法、刑法、行政法、民诉法等诸多专业核心课程,还要学习管理学、会计学、逻辑学等,课程压力不可谓不大,这使得大学生提升自我音乐素养的时间极为有限。因此,音乐欣赏课所提供的完全属于音乐的时间,能让学生在繁重的课业之余遭到纯粹的音乐空间。3.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构建我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明确提出,公共艺术课“提高审美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将音乐欣赏列入其“核心课程”,便是因为音乐能够陶冶性情、提升情趣,让人懂得去欣赏美、感受美。通过音乐挖掘内心的真实情感、唤醒沉睡疲倦的心灵,使心灵与音乐产生共鸣,也是音乐欣赏课的使命之一。

三、音乐欣赏课中的教学互动模式

1.在音乐选择上,要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并重

音乐教材取材极广。目的是充分展示世界各民族的五彩纷呈的音乐品种,让音乐欣赏课成为一个小小的浓缩的世界音乐博览会,使学生了解各民族的音乐风情。在这其中,凭借着鲜明的音乐个性及富有魅力的旋律风格,经典音乐作品一直深受人们的钟爱。其流传年代之久远、地区之广泛,足以证明其内在的艺术价值,是没有国界的人类瑰宝。而流行音乐又因贴近学生的日常需求、可拉近其与音乐的距离而在初中生群体中有着重要影响力。并不能因为“周杰伦”们属于流行音乐而将其归为低层次。相反,不同类型音乐的交流融合,会绽放出更独特的音乐魅力。如经典乐曲《鸿雁》、《梦中的额吉》、《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敖包相会》、《青藏高原》等具有永恒的音乐生命。

2.在乐器选择上,注重多音乐元素的搭配选择

教师和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各不相同,有些教师认为合适的乐器,学生却不感兴趣。事实上可选择的乐器很多,如交响乐器中弓弦乐器:小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木管乐器:长笛、单簧管、双簧管、短笛,铜管乐器:圆号、大号、小号、长号,打击乐器:定音鼓、大鼓、军鼓,色彩乐器:钢琴、竖琴、木琴。民族乐器,吹奏乐器:唢呐、竹笛、箫,打击乐器:长鼓、编钟,弹拨乐器:古筝、三弦、古琴、柳琴、琵琶,拉弦乐器:二胡、马头琴等。挑选满足学生口味的音乐元素,能使互动更为频繁多样。

3.在设备使用上,运用现代化新型设备营造更好的视听体验

当下科技日新月异,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对音乐教学亦如此。我们可运用音响、VCD、IPod,甚至专用视听室等科技手段,更好地来满足学生的视听感受,从而建立其自身的情感参与。

4.在音乐结构的把握上,努力追寻师生间情感的互动与交流

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曾说:“音乐是人民的思想感情的直接流露。好的音乐之所以能感人,也就是因为它有真实的感情。”音乐欣赏课需要的是音乐结构、演奏和演唱风格的把握,聆听并不需要识谱,学生也根本不需要拿着交响乐总谱来看,欣赏课教学的重点是提升整体的音乐感受力,结构是要把握的一个要点,学生要了解音乐创作的发展方法,理性的了解会给音乐欣赏更有力的支持。音乐创作基本的发展的手法有展开和对比,主要是主题的变化、引申和展开,让学生了解简单的单二部曲式、单三部曲式,甚至在了解音乐规则的基础上进行音乐创造均可。

5.在教学方法上,善用多种教学方法

如可多用比较性教学。即通过对照不同音乐载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准确把握音乐元素的内在联系,探求更深层次的理解。具体到课堂互动中便是把音乐之间彼此有联系而又不尽相同的各类音乐形式加以对照、分析,确定其异同点,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充分认识,达到理解和记忆的目的。除此之外,也可尝试室外教学、现场聆听音乐会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音乐热情,并鼓励学生参加一些音乐类活动,如目前在全国推行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百花越剧团巡演等,这些均对高校学生音乐素质的养成大有裨益。

四、结语

上述分析表明,以教学互动理念及相关模式为依托,有效提升高校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不仅是广大高等音乐教学工作者的迫切愿望,也是目前我国高等音乐教育的必然选择,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陆亚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互动模式探究[J].北方经贸,2015(8).

[2]约翰•杜威.我们如何思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3]王献敏,袁建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互动模式的探讨与应用[J].党史文苑,2007(8).

[4]赵京芹.高校开设音乐欣赏课现状及对策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3(2).

[5]盛辉.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教学改革之我见[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7(3).

作者:冯晓曼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