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管理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管理的研究

一、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意识薄弱,单位预算编制水平较低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对于预算重要性认识不足,在编制预算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严重不足,无法切合单位的实际情况编制合理的预算。而预算管理贯穿于行政事业单位日常工作及运营的全过程,若参与预算编制的人员积极性不高,将无法保证单位预算编制的水平,更无法发挥其实际效用。若预算编制仅仅是根据单位上年的支出情况进行编制,则将难以保证预算的准确性与合理性,极大的增加了预算的执行与管理难度。

(二)预算编制的时间及方法不合理

在开展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工作时,必须由单位内部各个部门进行协调、有序、合理的沟通与配合,才能保证预算编制的质量水平。然而,当前许多事业单位往往在每年的十月初布置预算编制任务,并要求十月底上报预算编制报告,其时间太短,工作人员无法开展有效的调研活动,导致预算编制的相关数据准确性及精确性不高。此外,由于当前多数事业单位采用零基预算法进行预算编制,但由于许多单位仍然采取按照上年度实际支出情况,结合自身的实际经验进行预算编制,此编制法难以真正落到实处,导致预算执行难度较大,容易降低预算执行水平。

(三)预算执行力度不足,规范化程度较低

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预算编制工作时,仅仅是为了预算而预算,忽视了预算管理过程中执行的重要性,大大降低了预算管理在企业财政管理中的作用。另外,由于预算编制工作不合理,未能真正将各预算目标分解到各基层部门之中,即缺乏一套自上而下、控制有序的管理机制,增加了预算执行的难度,导致事业单位各部门由于缺乏费用额度作为参考依据,使得部门预算约束力不强,无法科学、合理的安排各事项的支出。

(四)预算监管力度不强

为了保证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的规范化,必须加强预算监管,全面开展预算管理活动。然而,现今部分事业单位对于预算管理力度不足,忽视了预算监管的重要性,未有健全的预算监管机制进行各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其监督过程系统化及连续化水平不高,无法真正进行各基层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监管。此外,由于事业单位对社会效益的注重高于经营效益,其对于费用支出的管理与监管、考核、评价意识不高,这也是导致预算监管不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预算管理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素质及职业道德素质不高

目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从业人员由于缺乏必要的职业道德素质,其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时,工作积极性与责任心不强,无法保证预算管理的有效性。而且,许多从业人员多由其他岗位调入,其对于预算编制、管理及监管工作不熟悉,而且缺乏必要的业务技巧培训,专业化素质不高,无法担任预算管理的重任。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管理的对策

(一)增强预算编制及管理意识

①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对预算编制、执行、监管重要性的认识,从根本上意识到预算管理的必要性,有单位领导者引领全体员工参与到预算编制等管理事项之中。②通过普及《预算法》的相关法规知识,加强全体员工对预算的认识,进一步提升其参与预算管理的意识。③严格做好单位的日常基础管理工作,合理分配单位内部的预算编制任务工作,全面开展预算管理,尤其应当加大力度严格按照编制的预算执行单位各项任务,合理推进预算编制工作的开展。

(二)合理安排预算编制时间,采取适宜的预算编制方法

如上文所述,事业单位在开展预算编制工作时,由于其中涉及的部门及事项众多,包括单位的岗位调动、人员分配、各部门的经费支出安排等事项,预算编制需花费较多时间,因此,必须合理安排预算编制的时间,确保时间充足;同时最大化程度调动全体员工参与到预算编制工作之中,提升预算编制的效率及准确性。另一方面,采取适宜的预算编制方法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采取“自下而上,层层审核汇总”的方法作为总体原则,遵循“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统筹兼顾”的原则,全面推行“零基预算”、“综合预算”。同时,在具体的预算编制过程中,要坚持“人员支出按标准,公用支出按定额,专项支出按实际”,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运用财政部门预算编制软件,提高部门预算编制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三)加大对预算执行的管理力度

1.细分预算目标,真正落实到各基层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及时将批准的预算进行项目细分,层层落实,确保各基层部门掌握其相应的预算额度,以此作为未来一年度的经费规划依据。同时,预算从业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我国《预算法》、《会计法》中的相关规定,按照批复后的预算开展财务工作,每月编制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表,及时反映部门预算用款额度,使单位领导随时掌握经费使用情况,有效控制相互挤占、超支项目经费现象的出现。此外,在日常管理中,应当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严格按制度办事,最大限度地提高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益。按照年度任务的轻重缓急安排支出,预算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不得随意调整,保证计划项目的有效开展。

2.加大对预算执行的考核力度在预算执行中要明确责任,落实到人;要提高相关人员执行预算工作的积极性,单位应建立想对应的责任追究和奖惩制度,明确在预算管理各个环节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权力,对工作认真、为预算的管理作出贡献的应予以表彰;对未按照批复的预算严格执行、造成严重后果的,按照《预算法》第七十三条至七十五条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四)完善预算监督,深化预算管理

要对预算执行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及时对预算管理工作进行综合评价与全面审核,进一步健全保证资金安全的运行机制。

1.成立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或工作小组,作为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强化预算监督考核的组织保障,负责预算的编制、执行、协调、审核等,并处理和分析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追究责任,奖优罚劣。

2.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利用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风险控制等方法,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自我检查、制约和调整,对资金使用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监控,以形成对预算执行监督的支持。

3.发挥内部审计作用,加强预算执行监督检查,使内部审计与监督不仅仅对财务会计信息真实性与合法性的结果进行审计与监督,更重要的是对预算制度和预算贯彻执行情况的过程进行审计和监督,强化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

4.建立完善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科学设计绩效指标,改进评价方法和手段,全面、准确地衡量项目的绩效水平,为预算管理制度的完善以及严格的执行力提供信息,建立项目预算安排与绩效评价结果有机联系的机制,达到及时沟通、有效激励和严格控制的目的。

(五)强化培训,提升预算管理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素质与职业道德素质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本身属于专业性高、技术性强的工作,而预算管理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素质水平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质量水平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不断加大培训力度,尤其应当针对预算编制从业人员与预算执行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业务专业知识与操作技巧培训。因此,事业单位应当在保证各预算管理从业人员做好财务继续教育的基础上,强化培训,可以采取外聘预算管理专家到单位内部,针对相关财政法规、政策、业务技能知识等,以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进行培训,全面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化素质及业务操作技能。此外,由于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对单位的运营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从业人员必须具备高度责任心。因此,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思想建设是极其必要的。预算管理从业人员应当在预算的编制、执行、监督过程中,时刻警惕,保证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加大预算执行及其监管力度。在强化预算管理从业人员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同时保证从业人员具备相应的法制理念及一定的职业道德水准,全面化提升从业人员编制、执行、监管、预算的能力水平。

三、结语

为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水平与管理水平,真正实现其运营目标,其关键之处是结合事业单位的自身发展需求,合理、适宜的管理、规划、使用预算。因此,不断发展、完善当前的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管理机制,包括预算编制方法、预算执行管理与执行考核、预算监督与考核等各方面,才能真正避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不规范、预算管理效率低下的现象出现,从而实现预算管理效率的最优化及资金使用效率的最大化。

作者:韦海妮 单位:宜州市燃气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