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预算会计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探讨(3篇)

预算会计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探讨(3篇)

第一篇: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在事业单位中的影响

摘要:我国现行预算会计制度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经济发展等各方面的需要,改革是寻求突破的最有效途径,同时现行制度本身也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为了公益体制的健康发展,改革预算会计制度势在必行。现行制度的改变势必会影响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本文先简单介绍了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主要原因和主要内容,包括体制本身存在问题、经济发展需要等,再从核算制度改变、部门单独预算、引入新制度以及新的资金管理办法四个方面介绍了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

关键词:预算制度;改革;影响

预算会计制度是我国会计体系的一个分支,区别于企业会计。预算会计最突出的特点是其核算和监督的对象是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以及其他非营利性组织。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对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对原有制度进行改革是多个方面的统一要求,不仅仅是国家整体经济水平发展的需要,也是各部门各自维持正常运转、寻求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因为现行制度无法满足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转。改革预算会计制度自然会对各非营利组织部门的会计工作产生影响,但是这种影响的总体趋势是促进我国会计制度更加完善,便于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证社会资源高效配置,更方便与国际社会接轨。

一、改革预算会计制度的原因

(一)现行制度存在问题

之所以要对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进行改革是因为它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且现行制度本身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较为现行预算会计体制较为呆板、体系不完善、信息不公开等。这些问题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诸多障碍。以收付实现制为例,我国事业部门一直采用这一核算方法,由于一直以来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比较单一,采用收付实现制有比较方便快捷。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事业部门内部发生的经济活动种类逐渐增多,数量也明显增加,实付实记的收付实现制的弊端日渐显露。现金的支付与收入登记已经无法完全满足部门经济活动的需要,尤其是对一些时间跨度较长的业务,实收实付的记账方式显得太过落后,也更易导致错账,因此权责发生制的引入十分必要。

(二)新的经济社会环境的需要

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非营利性组织的各部门财务处理工作日益重要,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是无法避免的环节。经济腾飞过程中,我国的经济体制逐渐成熟,科学先进的预算会计制度能够帮助政府部门更有效的管理其他事业单位,也能够保证各种公益组织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并且采用先进的预算会计核算制度还能确保社会的公平、维护社会正义。同时,逐渐完善的经济体制也需要逐渐发展的会计制度相匹配,相互协调的体制和制度才能齐头并进,共同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另外,科学的会计制度可以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保证各部门会计工作质量,整体提高各部门的财会工作水平,从而满足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的需要。因此,对旧的预算会计制度进行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各部门发展的需要

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了离不开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各种单位相互协调共同发展才能保证国家整体经济实力不断提高。各事业单位是社会公共资源的管理部门,负责调配各种公共资源,提供公益服务,真正体现了人民权益。事业单位在新时期面临由管理到服务的角色转变,这一转变应当渗透到事业单位的方方面面,包括财会部门的会计制度,而不是仅仅停留于形式变化。服务型的政府部门以及其他公益机构需要接受来自社会大众的监督,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然而旧的会计制度无法满足信息向社会大众开放的要求,因此,对部门的制度进行调整改革才能满足其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作为管理者时的官僚制度严重制约了公共部门向服务型部门的角色的转变,部门自身的维护和发展同样需要对制度进行改革。

(四)优化资源配置的需要

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以及其他公益性组织的工作性质是服务社会、管理社会资源、进行有效资源配置,以最少的资源投入让最多的公民获益。这些相关部门的会计核算信息能够为其部门内部的工作情况提供基本的记录,便于管理者及时进行工作调整和制定新的工作安排,进而提高工作效率,更有效的调配资源、服务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公民对社会资源的配置情况要求更加严格。因此,出于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目的,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也非常必要。

二、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重新确立会计目标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一大亮点就是确立了新的会计目标。相较之前的核算目标而言,新目标不仅能够发映出部门日常经济活动中的收入和支出情况,还能发映出部门对预算的执行程度。并且新的预算制度明确表示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部门的预算会计信息,而不仅仅只是作为政府以其他公益性组织的部门日常经济活动记录。这一新目标明确了事业单位的工作性质——服务大众、服务社会。只有确立了服务性的新目标、公开日常信息,才能彻底推动事业单位角色的转变,才能更全面的服务大众并接受社会大众的监督,公益性活动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新目标的优越之处在于,向所有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的同时能够促进部门内部的自我净化和自我监督,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二)优化核算方法

在核算方法方面添加了“双分录”的核算方法,所谓双分录的核算方法就是在事业单位的日常会计科目的资产、负债等会计业务中采用权责发生制,在收入、支出等会计业务中采用较为简单的收付实现制这两种核算制度,当一笔业务的发生同时涉及资产、负债和收入、支出时就采用两种核算制服,即双分录核算方法。采用这一核算方法能够确保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准确性,既可以反映部门财务状况,又可以体现出部门对预算财政的执行力度。新天际的核算方法同时满足了计划和执行的管理要求,保证部门会计工作的质量,维信息的使用者提供高效准确的数据信息,从而便于管理部门做出最有针对性的决策。同时又与企业会计的核算方法有所区别,突出公益部门的工作性质。

(三)增设核算内容

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内容还包括对核算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增加了会计记账的业务内容。例如将政府持有的债券股权等单列为一项,这样可以使政府行为更加明确,政府财政收入支出也会更加清晰明了,对国库资金的管理更加规范。改革之前的预算会计制度没有国库资金收复做具体的划分,但是国库划拨资金或者税收等都会引起公益部门的资金大幅度变动,然而旧的预算会计制度不能详细反映政府拨款造成的资金变动,为日部门日常会计工作带来很大不便,容易造成实际发生业务登记与预算不符合。在纳入了政府部门的收支管理科目后,可以有效避免资金流通过程中环节接洽部分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保证部门预算会计工作的质量,也能确保向信息使用只提供有效并且精确的信息,助力管理者制定决策。

三、预算制度改革对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

(一)核算制度的影响

会计核算制度按的改变对各个公益部门的会计工作都有很大的影响。以权责发生质的引入为例,权责发生制本来是我国的企业会计采用的核算制度,但是相对于收付实现制来说在负责业务的处理以及跨时期业务的会计操作方面拥有很大的优越性。公益部门的会计核算制度向企业靠拢有助于部门的高效运转和合理管理。向企业会计制度靠拢首先就要在核算制度上靠拢,权责发生制是企业会计最鲜明的特征,因此在公益部门采用权责发生制是非常必要的。引入权责发生制可以弥补收付实现制的缺陷,加强成本控制,有效进行资金管理,确保账面与实际资金流动相符合。也能够提高管理者对自己部门的资金状况的了解程度,便于其严密控制风险程度,避免无效损失。最后,权责发生制的引用能够为公益部门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提供内在动力,加强政府对各部门的管理和控制。

(二)部门单独预算的影响

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目的是为了监督资金流动,反映预算的执行程度,将各个门类的部门单独进行预算可以细化会计的记账科目,增加账面的准确性,也能够为信息查阅者提供更加精确的信息。这一改革措施还能够真实反映各个部门的资金使用情况、预算执行程度。同时,部门单独预算对会计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会计素养更容易得到体现。各部门的责任更加清晰,部门对每个会计工作人员的要求也会更加具体。并且部门参与预算能够明确反映各部门的详细情况,能够为财政划拨的调整以及新时期工作规划提供有力依据。并且部门预算可以为单位整体工作计划提供详细的部门成果,也可以根据部门的工作成果加总得到单位整体的工作情况,方便管理者对自己所管理的部门的整体管控,也为信息参考者提供了多种参考途径。

(三)引入新制度的影响

政府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内容还包括对新制度的引入,例如政府采购制度。顾名思义,政府采购制度就是有关政府采购方面的一套政策和办法,企业通过竞标等方式与政府的基建项目进行合作,通过由政府出资、企业执行的方式进行公共设施的建设。或者政府部门正常运转所需的物资也可由企业直接提供,这种直接采购也属于政府向采购制度的规范内容。由于政府采购制度的引入,事业单位各部门进行采买的资金流动从支出到记账需要经过几个部门的手续,这往往导致显示资金流通与会计账面不符合。而采用政府采购制度之后可以将政府的购买行为集中管理、统一实施,有效避免账实不符的情况。另外,政府采购制度也能够进一步提高信息的公开程度、保证社会公平正义、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公效率。

(四)新资金管理办法的影响

对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也要采用新的资金管理办法,这会对公益部门的会计核算产生不小的影响。以国库单一账户制度为例,国库单一账户就是用于政府部门财政资金管理的统一账户。这一制度使得部门资金流动更加规范化,会计人员的记录项目及包含了收入也包含了支出,对会计人员的操作要求更加严格,也提高了各公益部门的资金管理水平,同时也从内部推动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的转变。例如公益部门的工作人员直接从财政领取工资,人民银行直接划拨,并未经过部门内部的会计核算流程,这时收付实现制的记账原则便无法满足部门各项会计业务发展的需要,更容易导致记账遗漏、错误等问题。因此,权责发生制的引入也是改革的必然措施。

四、结语

事业单位以及其他非营利性组织的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不只是影响我国政府部门的会计工作,还影响全体社会成员对政府工作的满意程度,更对我国整体会计体制和经济体系有重大影响。政府会计信息的透明度进一步加大,公众监督制度进一步完善,全民监督的目标越来越近。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也会因为监督力度加强而更加严谨,工作效率会由于体制更加健全而提高。另外,由于新的改革措施涉及到细化会计科目,增设核算内容的方面,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也会随之下降,责任更加明确,资金流动记录更加详尽。服务型公益部门也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总之,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措施。

参考文献:

[1]汪华.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09):63-64.

[2]沈丽欣.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探微[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01):56-57.

[3]韩晓丽.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J].经贸实践,2015(13):141.

[4]郑芳.论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J].中国总会计师,2015(04):80-81.

[5]黄清淦.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J].现代商业,2012(09):217.

作者:姜青梅 单位: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第二篇: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行政单位工作影响

摘要:预算会计制度是现代企业或者组织单位应用十分广泛的制度,预算会计制度发展期间总共历经了两次改革,而随着现代经济的飞跃发展,预算会计必将面临着第三次改革。因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而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应该重点是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促进其会计制度的优化与完善,才能够更好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本文从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出发,分析了目前预算会计存在的主要弊端,然后阐述了如何在预算会计制度下优化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

关键词:预算会计制度改革;行政单位会计工作

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成熟,会计行业同样需要不断的优化发展,尤其是在与国际接轨之后,对我国会计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该背景下已经不能够采用传统的会计制度,必须要进行适当的优化,而且随着行政事业单位逐渐与市场化相接轨,其必定需要将预算会计制度进行完善与落实,才能够在新时代大背景下,为社会公众带来更好的服务。

一、现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不科学的体系结构

我国政府单位的财务会计体系主要有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以及事业单位会计。但是三种组织会计自成体系,有独立的预算会计制度,各有一套会计报表,但是缺乏一套集中、完善的能够反映出政府财务具体内容的预算会计制度。而且由于预算会计制度处于探索状态,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并不敢轻易的进行预算会计制度改革。

(二)收付实现制的不合理

收付实现制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现金制,只能够运用现金收支行为,也就是说只有现金收支行为才会被记录为收入与费用,而对于非现金记录的交易就不能够进行会计记录。直接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与负债记录情况产生了影响,从而无法准确的了解到自身的财政与绩效情况,使得各部门财政预算的下达造成了阻碍。而且由于该制度牵涉范围广泛,不能够轻易进行改革,十分不利于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与落实,就无法促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先进化,也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的长期发展以及服务。

(三)缺乏灵活性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成熟,我国在加入WTO后,货币又被纳入货币篮子。因此传统的预算会计制度已经无法满足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状况,必须要尽快进行相应的改革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行政事业单位是进行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重要组织,其预算会计制度较为机械刻板,不能够确保信息质量的真实性,而且缺乏灵活性,十分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日益复杂的经济业务活动,同样也不利于预算会计效率的提升。

(四)信息透明化程度不够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对于信息透明化的需求,同样行政事业单位也需要将相关信息进行透明化才能够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但是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透明化程度是远远不够的,其只是简单的将预决算进行公示,并没有针对整个预算落实环节进行透明化,因此社会群众根本无法了解到预算落实的具体情况,尤其是其中重大的预算项目,通常详细数据是不会进行公示的,因此就不能够发挥出社会公众对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的监督职能,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

二、引入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

(一)引入应计制会计的影响

应计制会计也就是权责发生制会计,同时也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会计核算制度。其能够完善政府会计体系,主要是根据是否进行账务处理、是否应计入当期成本费用而定,对资产、负债的会计处理更加完善;同时其解决了收付实现制在成本控制上的欠缺,能够更好的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管理。

(二)部门预算会计改革后的影响

因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形式正在逐渐的向市场企业接轨,将各个部门作为个体,根据每个部门当月的业务实际状况,形成独立的预算方案,而不是往常的较为笼统的预算方案。这样的变革使得预算更加的细致,而且能够更加的符合实际。能够实时的根据部门实际需要进行预算上的调整,而行政事业单位只需要严格的控制财务风险就能够为其提供保障。

(三)政府采购的建立所产生的影响

政府采购制度同样也是预算会计制度当中的重要内容,而政府集中采购就是行政事业单位不再像之前通过分散的形式进行政府采购,而是通过将其集中,形成集中形式上的采购,从而通过国库进行统一的拨款,通过该改革制度能够有利于政府管理权与执行权的分离,能够从最大限度限制贪污腐败的滋生,而且明确国库资金来龙去脉,将财政部门出面采购所产生的种种弊端进行了避免。

(四)预算会计透明化极大的增强

通过落实预算会计制度后能够增强行政事业单位加强信息透明化,能够使得社会群众更好的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进行监督与建议。预算会计制度通过将整个环节的预算会计报告公布给社会公众,而不只是单纯的只是公布结果,通过预算、结果等资料,社会公众能够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的监督,而且也能够提出合理的建议,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稳健持续的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应该积极的进行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其更加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发展与完善。而且行政事业单位要积极的向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学习,再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特点,形成新时代背景下有效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鲍艳.会计预算制度改革对行政单位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14,(01):202.

[2]黄清淦.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J].现代商业,2012,(09):217.

作者:掌军 单位:灌云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第三篇: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摘要: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需要完善的预算会计做基础。在预算会计制度改革方面更加不可缺少预算会计的参与。随着经济环境的愈加复杂,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提高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管理水平可以保障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目标的实现,助力事业单位发展。本文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现状出发,剖析了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事业单位;预算会计;问题;对策

预算会计是从事预算管理活动的专门会计,服务于我国各级政府,协助财政资金的顺利拨付使用与监督管理。与其他专门会计相同,预算会计的计量单位也是货币,工作内容包括会计核算与监督。我国的预算会计目标可以分解为三级———基本目标、中级目标和高级目标。基本目标是完成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要求;中级目标是灵活运用资金,完成财务管理要求;高级目标是完成行政管理的服务责任。企业的预算会计较为成熟,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与之相比有一定的区别。第一,表现在会计核算的基础不同。企业的会计核算基础通常是权责发生制,而事业单位虽然实施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双轨制,但多数还是采取收付实现制。第二,会计核算的要素构成不同。企业的预算会计要素主要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费用、收入和利润。而事业单位的会计要素则是资产、净资产、负债、收入、支出。第三,表现在会计核算内容上。事业单位的会计的核算内容通常不涉及成本核算,也不包括利润分配等核算。

一、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部门内部因素

1.对外投资会计信息真实性待提高一方面,事业单位现行的资产负债核算方式不科学,不能真实充分的反映现实情况,不利于资产的管理。另一方面,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在进行对外投资的核算时,主要针对的是债券投资和对外投资的原始成本计量。但随着经济业务的逐渐增多,权益性投资的核算也不容忽视。否则将导致资产负债表中的投资情况不能有效反馈,同时还会导致净资产虚减,影响投资管理。2.预算会计报告透明度不够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提供的会计报表并不全面,仅提供了预算的收支情况。对事业单位的债务信息、资产状况等财务信息并没有详细的反馈,因此无法得知其财务风险项目和经营成果。此外,会计报表的设置不能贴合事业单位的实际,会计信息应用不顺畅,财务分析也就存在困难和偏差。预算会计报告的信息不全面、不详尽,也就影响了其透明度。3.预算会计科目设置需要进一步完善随着财政资金的拨付方式由直接拨付给事业单位到通过单一账户货采购专户按规定程序拨付的转变,事业单位的资金支付方式已经从单一货币资金到多元化转变。针对这种情况,会计科目的设置应该进行相应的变更,才能保证核算结果的科学准确。否则,就不能如实反映事业单位的财政状况。此外,在财政拨付的资金之外,事业单位的收入来源还包含了自身直接组织的收入。因此,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更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适当的会计科目设置调整,以便更加贴合实际。同时,在事业单位的无形资产摊销方面也具有自身的特点———在具有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无形资产进行平均摊销;在不执行成本核算的单位则一次性摊销计入当期损益。在后者这种核算方式下,难免造成无形资产核算偏差。因此,需要科学的进行预算会计科目的科学设置,以避免核算偏差。4.事业单位会计人员队伍建设不足事业单位的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决定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成功与否。预算会计作为事业单位会计的一个分支,也同样需要专业人员队伍建设,以人才储备夯实业务基础。但在实际工作中,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的工作缺乏熟练人才,尤其是擅长权责发生制企业会计核算的从业者。同时,对岗位的继续教育学习工作并没有跟上,导致应用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存在一定的难度,阻碍了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的发展。

(二)会计部门外部因素

1.部门间的协同合作不紧密预算会计的工作应该自下向上,由一线业务部门根据自身的需要上报到会计部门汇总,并制作预算。预算审批通过后,在执行阶段仍然需要各部门严格按照预算内容执行,严格控制自身的资金支取额度,保证预算执行效果。因此,预算会计报告若想增加精准度和效果,需要单位全体部门的共同参与和协作。但事实上,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仍处于孤军奋战的情形下。各部门的预算制定并不是根据实际需求,而是根据往年“惯例”,使预算会计的工作举步维艰。2.预算监管制度不完善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监管工作尚未形成健全的制度体系,监管力度重拳轻落,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首先,表现在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审核不到位,给职权犯罪、贪污腐败的滋生留下了空间。其次,预算会计目标设置不科学,导致经济责任无法落实,公众知情权得不到行驶。预算监管制度不完善,影响预算会计的执行效果。

二、事业单位预算会计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提升预算编制的精准度

提升预算编制的精准度离不开预算信息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完善的预算信息体系可以提高信息的传递效率与使用效率,从而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加强预算会计信息的完整性与真实性,可以更好的满足报告使用者的需要,促使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

(二)完善预算会计核算内容

随着经济环境的日益复杂,事业单位一直使用的收付实现制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因此,权责发生制的推广普及越来越重要,因其可以更加真实的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有助于进行科学的预算管理与财务分析。同时,应注意科学设置会计科目,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需求增设会计科目以及增设二级、三级会计科目,拓宽会计核算的范围。通过对会计科目的改进,完善预算会计管理体系。

(三)加强预算会计工作中的各部门协同合作

创新预算会计目标管理,可以增强会计信息的准确性。预算编制是一项细致、全面的工作,在全体部门协同合作的基础上,应该注意财务管理的结构优化,尽可能的避免资源的重复与浪费,提高信息的传递效率与资金的使用效率。这就离不开预算会计的目标制定。在进行全面的成本分析基础上,通过目标的管理与完成,实现科学化决策。同时应当加强对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培训,尤其是对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细节上的培训,提高其应用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的能力,并不断推广应用权责发生制进行预算会计核算的实践经验和技巧,以提高事业单位完善预算会计的能力。这也需要事业单位内部各部门加强交流合作,为应用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准备充分资料。

(四)健全预算会计监督制度

预算会计的监督应贯穿预算制定、预算审核、预算执行等全过程,对预算会计进行全面的监控,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连续性。严格控制资金收支,避免超预算支出。实时进行跟踪审计工作,确保资金安全。公开资金使用情况,发挥社会监督职能。建立内部监督部门,逐环节、逐步骤进行监督管理。利用外部监督力量,增强监管的专业性与客观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的发展不仅决定了预算管理的效果,更影响着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同时,也应该充分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需求,寻得变革发展之路,完成预算会计在我国事业单位中的修正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玮.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J].财经界(学术版),2016,(22):201-263.

[2]汪华.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09):63-64.

[3]徐玲.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17,(01):219.

作者:陈瑶 单位:常州市新北国土储备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