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思考

高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思考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合作学习被广泛应用于语文课堂,提高了教学效果,但也存在着形式化、泛化的现象。本文主要阐述了小组合作学习应遵循的原则、高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并提出了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合作学习;策略;思考

纵观人类的发展史,无论是远古时期的茹毛饮血,还是现在的信息社会,合作与竞争一直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经济的高速发展,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竞争变得日益激烈,仅靠个人的力量无法应对错综复杂的问题,只有人与人组成团体,成员之间彼此依赖、相互分享、紧密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任务。由于学生的基础水平、兴趣爱好、接受能力各异,教师遵循“兼容差别,优化组合”的原则将学生分组,让学生在小组中互助、互爱、互动、互教,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唤醒了后进生的自尊,让他们在获得小组荣誉时受到鼓舞。

一、小组合作学习应遵循的原则

1.面向全体学生。

合作学习承认学生存在差异性,并不要求学生“整齐划一”,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彼此合作、相互分享、交流争辩中共同提高,共同进步,其潜能得到开发,不断超越自我,不同的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的发展。

2.和谐共生。

教师创设平等、民主的氛围,营造和谐、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打开学生封闭的心扉,让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表达,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3.主体发展。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在体验成功、快乐自我中知、情、意、行获得了全面提高。

4.合作互助。

学生先自学,再协调,从组内交流到组外探讨,在合作互助的动力机制中都能获得发展,特别是后进生能获得关照。学生既有倾听,也有表达,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5.科学分组。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性别、特长、基础、能力、心理素质等,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按4—6人为一组。教师的分组也可以遵循学生自愿的原则,但组间的总体水平要保持一致,为组间公平竞争创造条件。

二、高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

1.合作朗读。

学生多人一组,在分析人物性格特征的基础上,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合作朗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能深入文本,与作者感受文章的脉搏。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学生分角色朗读文本,融入自己的情感,体会美貌多情、体弱多病的林黛玉,精明狡黠、工于心计的王熙凤,行为偏僻性乖张的贾宝玉的人物形象。

2.合作阅读。

小组同学探讨阅读内容,在自主阅读、产生疑惑、共同探讨的基础上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小组成员有明确的分工,在信息的收集者、筛选者、笔录者、汇报者,大家自学指定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讨论删去无价值、过难过易的内容,选择有讨论价值的问题,在探讨形成共识后由笔录者记下参考解答,再交给汇报人进行阐述。如在《一滴眼泪换一滴水》内容时,学生在自学中提出很多问题,诸如“伽西莫多为什么流泪?”“在他喝到水之前,他对斯梅拉达怀着怎样的情感?他是怎样想爱斯梅拉达的?”“面对围观群众的咒骂与侮辱,伽西莫多又有何表现?”小组同学通过问题的探讨,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能从不同角度理解人性这一永恒的主题。

3.合作批改。

传统教学中,教师重练轻改,作文批改全由自己说了算,学生难以评价的机会。在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或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要求,对同学的作文进行评价。遇到问题,小组同学可以彼此交流、互换意见,并写下评语。学生可以从说出值得借鉴的内容进行阐述,也可以提出值得探讨的内容,让大家进一步讨论。

三、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

1.“合座”不等于合作学习。

小组学习中,教师常让前后桌的学生组成小组,让他们开展合作学习。殊不知,学生分组的不科学、问题的不适宜,加之教师缺乏有效的指导、监控,学生在讨论中各行其是,听不进别人的见解,不愿意做出必要的妥协。有的学生合作前不独立思考,使问题的探讨难以深入;有的学生合作中不交流,放弃表达自我的权利,交流活动草草收场。其实,合作学不是简单地“合座”,而是分享与接纳、依赖与表现、探讨与交流的过程,学生个体责任明确,大家彼此信任、包容,才能开启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2.合作学习不会使学生两极分化。

常有教师在质疑:合作学习中教师少讲解,放手让学困生去交流,而优等生有更多岂不会让优等生与学困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其实,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优等生与学困生花费同样的时间,他们难以达到同样的学习质量。其实,在合作学习中,虽然后进生与优等生存在差距,但他们的思维变得活跃了,表现更积极了,虽然不能与优等生达到同一发展水平,但他们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较大的提高。

3.避免合作学习的过度合作。

部分教师片面地理解新课程理念,不论问题是否合适、难度是否适宜,为提高所谓的“互动”效果,一味地进行“合作学习”,挤占了有效的学习时间。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师在使用时要因地制宜,学生未进行独立练习就开始分组练习,或学习任务尚未组织好就将“主动权”交给学生,无疑是对合作学习的误读误用。总之,我们高中语文教师要避免合作学习形式化、泛化的现象,要在研读教材、把握学情的基础上,合理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让高中语文课堂不再枯燥单调,变得富有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梁平.如何避免合作探究流于形式[J].上海教育,2004

[2]宋红波,李敏慧.建构主义基础上的自主———合作学习模式探讨[J].黑龙江教育,2006

作者:赵荣娟 单位:滨海县五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