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述评

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述评

摘要:高校教师是培养人才的主体,其健康心理素质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高校教师面临着新的环境与挑战,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开展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基础,本文参考国内研究学者相关的研究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描述,并重点分析了影响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研究书评

近几年,一些关于高等学校老师自身素养的探讨和之前相比更加的广阔,这些老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和校长的注意。在高等学校老师全面素养构成之中,老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至关重要,正因为这样,我们必须充分了解这些老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在这个前提下找到一定的方法和途径,帮助教育部门提出解决的方法和如何管理的手段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案。

一、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的必要性

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我国的高校教师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具体体现在科研、教学等诸多方面,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也尤为突出,这个形势是十分严峻的。因此,高校教师的心理问题亟待解决,开展相关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基础。

(一)理论意义

我国的心理学起步虽然较早,但涉及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却十分缺乏。直到1985年前后,这一问题才走进人们的视线。随着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高校改革步伐也在不断加快,高校的发展日新月异,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成为了他们压力的来源,并且呈现严重化的态势。所以,寻求解决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方法,不仅关乎教师个人的工作热情、生活水平,还可以直接影响到高校的教学水平,从一定意义上讲,也影响到了整个国家的进步。笔者展开相关的研究,就是希望能为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献上自己的宝贵建议,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进而推动我国高校的教学质量。

(二)实践基础

研究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很重要的实践基础。一方面,首先,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直接关系到他对待生活和工作的态度,一个身心都健康的人,就会富有生机与活力,努力进取,工作效率自然也不会差。其次,教师的心理是否健康与学生的成长息息相关,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如果能拥有健康的心理,就能把这种正能量传递给学生。最后,教师的身心若是健康的,不计较个人得失,就会心胸坦荡,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第一,新的时代对人才标准的提高也对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有了新的衡量标准;第二,教师身负的重任是极其艰巨的,这来自于这个特殊职业自身的特点,容不得一丝马虎,这就需要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足够强大;第三,教师也有自己的家庭和生活空间,健康的心理可以让他们在不同的空间中自由地转换身份。

二、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现状

我国关于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虽然相对滞后,但在众多的科研学者的合力研究下,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1993年,北京工业大学的田玉荣教授在发表了题为《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的论文,这是我们国家目前已知的相对较早的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1996年,他采取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对烟台市90名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十分突出,情况不容乐观,甚至达不到全国心理健康的平均标准,有半数教师的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较严重。”“2003年,吕晓芹、吴春燕在《光明日报》也发表了相关文章:广东省的高校教师中,有近70%的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只是在程度上存在少许的差异。”“中国社科院也曾在发表的《2006年人才蓝皮书》中指出,高校教师由于经常处在较高的工作强度下,神经高度紧张,面临着来自教学任务和科研的双重压力,对身体健康构成了潜在的威胁,有时甚至会危及生命。”“2011年5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也做了相关研究并公布了研究成果,他们发现,导致高校教师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来自职称的评定和晋升。”教师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具体体现为:失眠、过于警觉、内心阴郁、偏激、多疑等等,通过对相关研究的统计分析,发现原因主要来自:教学任务繁重、科研进展不顺、教师之间理念的差异、升职压力等方面。不仅如此,许多高校教师甚至出现了自杀心理或表现出相关的行为倾向,且这种现象日趋严重。不过,我国的相关学者正在努力解决这一问题。“中国人民大学的俞国良就指出:解决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仅凭教师自身的努力是远远不行的,还需要全社会和学校的综合发力,从高校的体制方面着手,改善问题的来源,才能真正解决这一问题。”“李兆良也针对如何改善高校教师的健康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宝贵意见:正确认识压力,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合理利用时间,改善不合理制度。”“陈明丽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1.教师首先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加强体育锻炼,这是热爱生活的体现;2.学校要设立专门的机构,为教师提供心理咨询,能让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3.高校教师应当拥有更多的提升自我的机会,比如经常参加讲座以及相关的培训,能力提高了,自然所面临的问题就会变少。”

三、影响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

1.社会转型给高校教师带来的心理压力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国民在短暂的时间内进入到如今快速发展的社会生活中,巨大的生活差别使我们公民难以承受这种重压,变得更加焦躁。高等学校的老师作为教育的传扬者,唯一能做的就是快速适应这种现实状态,积极学习和推敲新形势,只有这样才能完全给予学生帮助,所以,老师在社会的变化中拥有更大和更重的压力。这些情况使高等学校的老师心理承受很多压力。曾经的学校是平静的舒适的,而现在的学校完全被改变,让老师们每天面临着严格的考验。随着社会的进步打破了“永久职称制”,老师的工资也有了不同的层次,甚至可以相差好几倍。在这种形势下无论是正式的还是临时的,工资高的还是低的都会陷入巨大压力漩涡中。2.高校教师职业的特殊性给教师带来心理压力现在老师所付出的劳动是非常困难的思维劳动,工作过程中脑力劳动更高。高等学校老师不仅需要在各种领域取得成果还要在授课过程中进行不同条理的教导。高等学校老师的工作是包含独立创新的一项工作。要求我们老师在日常工作中无论遇到任何棘手的问题都能做到独树一帜,作出最快速有效的解决方式。高等学校老师的授课手法、讲课技巧的采用和操作也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敏捷性。3.高校教师管理工作中的不合理因素给教师带来心理压力适当的奖励是为了促进老师工作的积极性,促进老师的教学成效,最终目的是学生的教育受益。但是,由于这些颁奖体制的不公平,给老师们带来了很多更坏的影响,事倍功半。高等学校老师教学过程中,荣誉称号的有无给老师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职称问题也给教师造成了心理压力。总之,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对我们国家教育的发展有着深刻的意义。教师要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改善心理问题,相关部门和高校也要有足够的重视,为教师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改善不合理的体制和政策,为教师创造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条件,保证教师的工作量在其承受范围之内,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善这一问题。

参考文献:

[1]何云龙,崔玉祥.围绕创新人才的培养组织教学[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5(9):73.

[2]秦彧.高校教师的心理问题探源[J].教育探索,2005(2):104.

[3](美)弗兰克.H.T.罗德斯.王晓阳,蓝劲松,等译.创造未来———美国大学的作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7.

[4]濮宁镇,蒋春雷.高校教师心理健康调查与对策[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2(10):44.

[5]张桂华.高校教师心理健康调查与思考[J].教书育人,2005(11):32

作者:李亚南 单位: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