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课程教学

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课程教学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具有特殊的背景,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的开设需要大量师资,另一方面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水平已不断提高。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具有沟通、实践和时间等诸多优势。基于此,主要探索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包括课前制作原创微课、课中实施多维互动、课后实践深层体验三个方面。实践证明,高校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课程建设是一个双赢的过程,他们更懂得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当然,这也以辅导员具备了较高的专业技能为前提。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心理健康;课程改革

一、高校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背景

1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2001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班主任、政治辅导员不仅要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作用,也要在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中发挥积极作用。”“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主管校领导负责,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师为主体,专兼结合的工作体制。要把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管理体系中。”[1]随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日益突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近年来备受关注。一项面对全国12.6万大学生的调查显示,20.3%的受访大学生有心理问题。因心理健康问题退学的人数占整个退学人数的30%左右,而且这一数字呈逐年递增趋势[2]。2014年教育部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划分了辅导员工作的九大领域,第五部分就是“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其中高级要求指出,辅导员要总结凝练实践工作经验,深入研究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成为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并“能讲授心理健康教育公共选修课”[3]。2心理健康必修课教学需要大量师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规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要把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主干教育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设置2个学分,32—36个学时[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公共必修课程,对学分学时有了硬性规定。若要真正将教育部的要求实施到位,必然需要大量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一时间,许多高校都面临着心理健康教学师资短缺的问题。正是这样的背景,给具有较高专业技能的辅导员进入心理健康教学队伍提供了可能性。3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4年的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问题:“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门人才。”2014年3月教育部了《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进一步推动了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自2008年教育部启动高校辅导员在职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计划以来,一大批拥有博士学位的辅导员已经学成归岗。在实践层面,越来越多的辅导员通过刻苦钻研,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危机事件应对等领域的专家。4高校辅导员参与课程建设具有诸多优势高校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具有诸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沟通优势。辅导员比学生年龄稍长,具有共同的成长背景,更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沟通更贴合学生的实际。二是实践优势。辅导员在长期一线的日常思政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这其中既包括一般的心理问题,也包括一些极端的心理事件。三是时间优势。专业教师与学生的接触仅限于课堂,而辅导员将陪伴学生走完大学四年乃至更长时间,是大学里“任课”时间最长的教师。辅导员可以全程跟踪学生的心理动态,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上课下无缝衔接。

二、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

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具有受众广、影响大、效果显著的特点。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心理健康课堂教学的改革自始至终都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研究热点。一般而言,课堂教学改革涵盖教学团队、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笔者所在的团队对以上环节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限于篇幅,本文着重于探讨辅导员在课前、课中、课后所进行的教学方法层面的改革。1课前:原创微课近年来悄然兴起的“微课”以其“短、小、精、趣”的特点,迎合了移动信息时代的要求和大众心理,在国内外课程教学领域中得以快速发展。将微课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通过“课前观看微视频学习知识、课上进行知识讨论与内化”的方式实现了对传统课堂教学的革新[5]。笔者所在的团队,在过去的一年里,紧紧围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纲,拍摄制作了8集心理健康微课。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受益,我们让广大学生做主角,来生动演绎他们曾经碰到过的困难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法,而教师只是以“点评嘉宾”的形式出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每一集的时间,按照微课的标准,限定在10分钟以内,简短精练,符合学生的观看习惯。后期利用网络进行传播,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这样,由于学生在课前已自学了微课,课堂上就可以呈现更多核心内容,师生间也就有了更多时间进行分析、讨论和互动,部分实现了基于微课的“颠倒教学”。“原创微课”的设计与应用,打破了原有的封闭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们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习的个性化需求。原创心理健康系列微课在土豆网、腾讯网一经推出,受到广大学生的一致好评,点击率过万,并得到了《浙江日报》《浙江教育报》等诸多媒体的报道。2课中:多维互动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提出:“课程要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开展课堂互动活动,避免单向的理论灌输和知识传授。”[4]但是由于师资有限,现有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是大班教学,由于学生数量众多,教师很容易就陷入“一言堂”的尴尬境地。而心理健康是一门体验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何在大班中实现更多的“课堂互动”就成了重要的研究课题。笔者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实施了多维互动,具体主要体现在:(1)师生互动。比如通过问卷调查,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需求,然后根据学生需求灵活调整授课内容,重点讲一些学生期待学习的内容,学生会听得尤为认真;在讲到常见的心理疾病的时候,“学生表演+教师点评”的组合方式就比教师纯粹讲解效果要好得多。(2)生生互动。这是本课程的一大亮点,每堂课都会根据教学需要设置生生互动环节。比如在讲性格类型的时候,让学生先测试,然后根据测试结果,同种类型的分到一组,每组结合自测结果讨论这类性格人员的特征,最后请代表上台发言。我们发现,学生总结的基本与教师想讲的“八九不离十”。这个讨论、发现、总结、提升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会特别新鲜、有趣、印象深刻。(3)自我互动。课程教学中设置了许多自我探索的练习,如“情绪日记”让学生学会觉察自己一天的情绪状态以及情绪的作用,而“我的社会支持网络”则让学生反思自己的人际关系圈并在今后做出积极的改变。多维互动让学生直接参与课堂,让学生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增加了课堂的吸引力,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果。3课后:深层体验体验主要是指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与感受。“体验这种心理活动是由感受、理解、联想、情感、领悟等诸多心理要素构成的。在体验中,主体以自己的全部‘自我’去感受、理解事物,因发现事物与自我的关联而生成情感反应,并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领悟。因此,从心理学上来讲,体验是在对事物的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事物产生情感并生成意义的活动。”[6]由于课堂教学规模大,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这也使得教师的教学必然以照顾“中间大多数”为主。课堂内即使有互动性、体验性练习,也只是浅层的,而对于一部分有现实困扰、渴望进一步深入自我探索的学生来说,课堂无法满足其需求,无法实现“深层体验”。与此同时,我们日常所建立的心理成长小组,往往需要大量宣传来招募来访者,缺少合适的“生源”。面对现实供需的不平衡,笔者所在的团队尝试性地进行了改革。在课程快结束的时候,面向全体上课学生招募参加成长小组的成员,让这部分有需求的学生参加成长小组,再给予深度辅导,就实现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内与课外的无缝链接,让心理健康教育向纵深发展。实施过程中,通过私密访谈,团体带领者增进了对每个成员的背景以及需求的了解;通过绘制个性化名片、性格探索、人际关系中的自己、生命线、原生家庭探索等活动,学生能够体验到许多深层次的感受,并在团队中更加了解自己。新颖的形式、全身心的投入以及美味的茶歇,让心灵成长小组的成员们收获满满。正如有些学生所反馈的那样:“分享和体验让我心中的郁结打开了。”“清晰地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同与差异。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故事。与众不同又与众相同。”“自己所期望的并不一定是别人所期望的,不要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他人。”

三、实践反思

1辅导员参与课程建设是“双赢”的过程一方面,辅导员的加盟给传统的心理健康教学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如前文所述,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具有诸多优势。他们年富力强,具有和学生相似的成长背景,与学生相处紧密,了解学生的特点,懂得学生的需求,喜欢与学生互动,具有较强的表达技能,善于思考、探索、实践与总结,敢于创新,执行力强,并能熟练使用网络技术。辅导员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师进行讨论,将擦出更多思维的火花。辅导员是教师队伍中的一股清流,将为教学的改革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辅导员通过教学提升了专业可信度,大大促进了日常思政工作的有效开展。尽管早在2006年教育部24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就明确了辅导员的身份: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7]。但是,辅导员的“教师”身份没有得到学生的真正认可。心理健康教学的过程让辅导员直观展示了其专业技能,让学生打心底里认可辅导员的专业性。就笔者的教学经验来看,教学之后通过邮件、短信、面谈的方式寻求辅导员心理帮助的学生会大量增加。2课程教学专业要求高,需要辅导员不断学习当前高校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两种基本模式:“全员参与”模式和“专业化”模式。“全员参与”模式会导致角色冲突、参与程度不清晰、学生心理问题过度泛化、效果与效率低下的问题,而“专业化”模式则是可行之路[8]。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是辅导员专业化的最高层级,它以辅导员具备“较丰富的经验、专业水平和较强的技能”为前提。主要包括两大技能———教师教学技能及心理健康专业技能。由于许多辅导员平时有大量的机会上台进行讲演,所以大部分辅导员都具备良好的教学技能。相对而言,辅导员的心理健康专业技能就比较匮乏了。由于辅导员日常工作繁忙,想要进行系统学习,势必要有坚强的毅力,并为之付出十二分的努力。就辅导员工作的实际而言,可以通过自主阅读相关心理学书籍、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各项专业培训、兼职参与学校的心理咨询实践等方式进行系统学习,并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提高业务能力。3学生是促进教学改革最大的动力和源泉现在的大学生已是97后,他们早已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土著人”,他们从小生长在数字化、信息化的世界里,其思维模式、学习方式、兴趣习惯,与多年前的学生有了很大的甚至是根本性的差异。如果我们的教学仍然守旧不变,将跟不上学生的发展需要。那么该如何改革我们的教学呢?除了要遵守各级各部门规定的教学要求外,我们可以向学生寻求答案。比如笔者在教学前进行需求调查,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知道学生的起点水平;在第一次上课后发放教学效果问卷调查,就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多方面向学生征询意见,学生会明确告诉你哪些是他们喜欢的,哪些是可以调整的,哪些是亟待改进的。假设教师一厢情愿地按照既定的思路进行教学,也不主动倾听学生的声音,那么到头来可能会事倍功半。如果教师以平等、尊重、开放、包容的心态,主动实施过程性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改进自身课堂教学的契机,使得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建设、用心经营的地方,师生关系会因此变得更为和谐、融洽。在尊重学生主体需求的同时,教师也自然找到了改变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教社政[2001]1号)[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0316.

[2]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3]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通知(教思政[2014]2号)[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40327.

[4]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教思政[2011]5号)[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10624.

[5]罗雄荣.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的微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4(30).

[6]陈佑清.体验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2).

[7]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70831.

[8]赖日生.论专业化视角下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层级化路径[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2,32(1).

作者:周凤琴 单位:杭州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