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生态放养鸡养殖技术探究

生态放养鸡养殖技术探究

摘要:近年来,甘肃中部地区的生态放养鸡得到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受当地经济、市场以及养殖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产业发展还不够完善。本文通过对甘肃中部地区生态养鸡方式、饲养技术的探讨分析,提出了当前放养鸡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关键词:生态放养鸡;雏鸡;饲养管理

生态养鸡是利用优良的鸡种,生产优质、安全的肉蛋产品的养鸡业生产方式。是将传统的农户养鸡方法和现代科学养鸡技术相结合,根据不同生态地域特点,利用适宜的自然生态资源,实行规模化放养,以自由采食野生天然动植物饲料为主,人工科学补料为辅,饲料中不添加化学饲料添加剂、激素和抗生素。通过自然生态饲养环境、科学饲养管理和卫生保健措施,使肉、蛋产品达到无公害食品乃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准,进而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

1生态地域特点

甘肃中部地区包括兰州市、白银市、临夏州、定西市等19个县(区),是甘肃省几何中心,陇海兰新线经济带重要支撑点和辐射源,兰州都市圈核心区域的生态保护区域,也是新亚欧大陆通往中亚、西亚和欧洲的国际大通道和陆路口岸。本地区属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交接处,兼有厚积的黄土丘陵、湿润的石质山地及河谷阶地、川台平地组合条件,地形破碎。年降水量自南向北由600mm过度到150mm。植被稀少,荒漠半荒漠化草原居多,小部分干草原,部分山地分布有亚高山灌木草甸群落及高寒漠冷生群落。甘肃中部地区地形复杂,高山、盆地、平川、沙漠和戈壁兼而有之,是山地形高原地貌;地貌复杂多样,山脉纵横交错,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错分布;海拔相差悬殊,气温差异大,小气候差异明显,一些地区灾害性天气频繁;因地处甘肃中部,靠近省会兰州,交通相对便利。

2生态养鸡方式

甘肃中部地区在国家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指导下,荒山荒坡、草原、林地、果园等面积加大,林草地资源丰富,为发展生态鸡放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生态养鸡数量、饲养水平不断提高;在不同的地区放养场地的主要类型各有差别,不同类型放养场地所放养鸡群的类型也有差别,但生态养鸡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2.1荒山荒坡地放养方式

根据当地自然条件,投资规模,饲养量等生产能力;选择远离村庄,地势高燥,地形开阔,向阳避风,僻静无噪音;植被覆盖度好,水源无污染,无其他畜禽放牧,交通比较方便,便于生产运输的荒山荒坡地进行放养鸡养殖。

2.2山区灌木林放养方式

主要在甘肃省中部定西、临夏的一些高寒阴湿地区,这些地区的气温相对较低,但天然林草地资源丰富,草地覆盖度好,放牧采食饲料种类多,水源好,但因气候因素,主要采取季节性放养方式。

2.3退耕还草林放养方式

甘肃中部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多年,各地退耕还林还草面积较大,植被覆盖度好。利用退耕还林草发展生态放养鸡,提高了当地生态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了自然生态与养殖业的良性循环,减少了精料的投入,可有效降低养殖成本,提高了放养鸡生产的经济效益。

2.4果园种植林放养方式

果园生态养鸡方式,是一种种养业结合的养殖模式,农户利用自家果园进行适度规模的放养鸡养殖,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改善了农业生态资源的利用方式,减少了种养业生产资料的投入,实现了产业互补,降低了农药和化学工业品的使用,减轻了农业污染源,增加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收益,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

3饲养管理技术

3.1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鸡苗入舍前2~3d对育雏舍进行消毒、通风和升温,提供新鲜空气,排除有害气体,使舍内温度达到33~35℃,光照均匀,湿度要保持在60%~70%。鸡苗到达育雏舍1~3周龄时采用温室饲养,应先供给雏鸡饮水,1~2h后再开食。开食料应采用营养全面、易采食、好消化的小鸡料,采取少食多餐的投料原则喂料,一般每天喂料6次。随着雏鸡体重的增加,应注意通风换气,分栏育雏,控制密度,保持环境、饮水器、料桶的清洁卫生,以达到鸡群发育健康整齐。

3.2脱温期的饲养管理

雏鸡3周龄后进入脱温期饲养,此期间舍内温度保持在18℃以上,选择晴好天气开始训练舍外放养,但要注意外界气温变化,特别是内外温差变化不能太大,因仔鸡调节功能差,抵抗力弱,此时仔鸡适应环境的能力仍比较弱,需人工给予关照,训练放养时间不宜太长,随着小鸡习惯于自然温度、对环境的逐渐适应、以及体调节能力的增强,逐天延长放养时间。

3.3放养期的饲养管理

小鸡6周龄后,体重达500g左右时,具备了放养的基本条件,此时加强鸡群的放牧饲养,并有目的地训练放养信号,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使其形成条件反射,当鸡群听到人为的信号时就能回来吃食饮水;当鸡只具备在自然生态的采食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时,可让鸡群在开阔的放牧草场自由采食各类食物。

4存在的问题

4.1缺乏合理规划

近年来,甘肃中部地区的生态养鸡业发展很快,养殖场(户)逐年增多,放养数量逐年增加。但从总体发展情况来看,养殖标准参差不齐,一些养殖户缺乏对放养场地、鸡舍、生产、销售等方面的合理规划。

4.2资源利用率低

甘肃中部地区有良好的放养地资源,但部分养殖场(户)因其设计、布局、设施建设等不合理,生态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造成资源利用率低,生态养殖的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

4.3养殖条件简陋

生态养鸡是户外放养方式,鸡的活动范围比较广,一些养殖户因设施条件过于简陋,而导致饲养过程中出现鸡只走失、伤亡、和其他野外动物侵害等情况,造成放养鸡出栏率低,养殖成本增加,影响了生态养鸡的整体效益。

4.4发展资金不足

生态养鸡不同于散养,是一定规模下的批量生产,因此,需要养殖者具有一定的资金来发展生产,才能达到产业的拓展和延伸。一些养殖户由于缺乏必备资金,而造成生产中的产业链条短,市场效应差。

5发展建议

生态养鸡是在人们追求优质、安全、健康、绿色肉蛋产品市场消费需求下发展起来的放养鸡产业,但由于受当地经济、市场以及养殖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产业发展还不够完善,在今后的生态放养鸡产业发展中应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一是合理规划布局。进一步做好生态放养鸡发展规划,合理布局设施、设备建设,实施规范化、科学化的生态放养鸡管理生产方式。二是提高生态资源的利用率。充分利用当地生态资源,发展适度规模的生态放养鸡生产,促进自然生态与放养鸡产业的良性循环。三是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根据鸡的生物学特性,配置科学合理的饲养和生产环境。四是加大养殖者的资金投入。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开展合理有序的放养鸡生产,促进产业的延续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放养鸡产业。

作者:王成强 单位:甘肃省畜牧业产业管理局